首页>> 古诗文>> 庚戌岁除原文 诗词名句

庚戌岁除

作者: 强至朝代: 宋代

庚戌岁除原文

薄宦三冬暮,殊方一纪馀。
笑歌筋力倦,勋业鬓毛疏。
道路纷乘传,轩墀遝曳裾。
无庸看半百,搔首岁云除。

诗词问答

问:庚戌岁除的作者是谁?答:强至
问:庚戌岁除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强至的名句有哪些?答:强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薄宦

卑微的官职。有时用为谦辞。 晋 陶潜 《尚长禽庆赞》:“ 尚子 昔薄宦,妻孥共早晚。” 逯钦立 注:“薄宦,作下吏。” 唐 高适 《鉅鹿赠李少府》诗:“ 李侯 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宋 王安石 《和君叔怀灊楼读书之乐》:“聊为薄宦容身者,能免高人笑我不?” 清 邵长蘅 《沛县官舍留别杨简庵表兄》诗:“我昔弱龄今有鬚,君亦蹉跎四十餘。薄宦千里不快意,一官仍拥青氊居。”

三冬

冬季。三个冬天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杜荀鹤《溪居叟》

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汉书·东方朔传》

殊方

(1).不同的方法、方向或旨趣。《文子·自然》:“三皇五帝,法籍殊方,其得民心一也。”《汉书·董仲舒传》:“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汉书·艺文志》:“时君世主,好恶殊方。”

(2).远方,异域。 汉 班固 《西都赋》:“踰 崑崙 ,越 巨海 ,殊方异类,至於三万里。” 唐 王维 《晓行巴峡》诗:“人作殊方语,鶯为旧国声。”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集殊方之货实,聚列国之商氓。”

一纪

(1).岁星(木星)绕地球一周约需十二年,故古称十二年为一纪。《国语·晋语四》:“ 文公 在 狄 十二年, 狐偃 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 韦昭 注:“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 张衡 研《京》以十年, 左思 练《都》以一纪。” 唐 柳宗元 《见促行骑走笔酬赠》诗:“投荒垂一纪,新詔下荆扉。” 清 顾炎武 《过李子德》诗:“忆昔论交日,星霜一纪更。”但古又有以四岁一小周(《素问·六微旨大论》)、三十年(《素问·天元纪大论》)、七十六年(《易乾凿度》)、一千五百二十岁(《诗·大雅·文王序》疏引《三统历》)为一纪者。

(2).有条理的一部分。《灵枢经· * 》:“ 黄帝 问於 歧伯 曰:‘余闻九鍼於夫子众多矣,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

筋力

(1).犹体力。《礼记·曲礼上》:“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后汉书·独行传·刘茂》:“少孤,独侍母居。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著於乡里。” 鲁迅 《花边文学·商贾的批评》:“农民省几斗米去出售,工人用筋力去换钱。”

(2).方言。指食物等的韧性。如:绿豆粉皮的筋力大。如:这种纸有筋力。

筋骨之力。 汉 王充 《论衡·物势》:“夫物之相胜,或以觔力,或以气势,或以巧便。”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母亲也年纪高,觔力乏。”

勋业

功业。《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 唐 李颀 《赠别张兵曹》诗:“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 清 管同 《<方植之文集>序》:“由是言之:性命修於身,勋业皆其末迹也。” 阿英 《戎行兼言艺文事》:“将军只手定 苏北 ,勋业争传 大江 南。”

鬓毛

鬓角的头发

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道路

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也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

人生道路

自张材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乘传

(1).乘坐驿车。传,驿站的马车。《汉书·京房传》:“臣出之后,恐必为用事所蔽,身死而功不成,故愿岁尽乘传奏事。” 元 秦简夫 《剪发待宾》第三折:“ 陶士行 今日成名,乘传去朝廷保奏,一家儿列鼎重裀。”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裘文达公》:“二十一年,王师征 伊犂 ,公面奏军务机宜, 纯皇帝 大悦,以其才似 舒文襄 ,即赐御衣冠,乘传至 巴里坤 传宣圣意。”

(2).指奉命出使。 宋 苏轼 《冬季抚问陕西转运使副口宣》:“永言乘传之劳,未遑退食之佚。”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公自为员司,屡乘传,随堂上官,讞 山西 、 直隶 、 湖南 、 广西 诸省狱。”

(1).古代驿站用四匹下等马拉的车子。《史记·田儋列传》:“ 田横 迺与其客二人乘传诣 雒阳 。” 裴骃 集解引 如淳 曰:“四马下足为乘传。”《汉书·文帝纪》:“乃令 宋昌 驂乘, 张武 等六人乘六乘传诣 长安 。”

(2).泛指使车。《清史稿·礼志十》:“若朝贡诸国无子嗣位……礼部奏遣正、副使各一人持节往封,特赐一品麒麟服以重其行。行日,工部给旗仗,兵部给乘传。”

轩墀

(1).殿堂前的台阶。 北周 庾信 《贺新乐表》:“臣等并预钧天,同观张乐,轩墀弘敞,栏槛眺听。” 清 赵申乔 《武功春日谒后稷祠》诗:“词客古今瞻庙貌,村农伏腊走轩墀。”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因集 宣圣庙 ,见轩墀促窄。”

(2).指厅堂。 唐 杜甫 《苦竹》诗:“轩墀曾不重,剪伐欲无辞。” 仇兆鳌 注:“轩墀乃富贵家厅事。” 清 许承钦 《古寺》诗:“或见虎倀驱部落,时闻梵妓舞轩墀。” 清 张元昇 《坐友人东轩对月》诗:“故人有好怀,招我坐轩墀。”

(3).借指朝廷。《新唐书·贾耽传》:“臣幼切磋於师友,长趋侍於轩墀。” 宋 李纲 《乞罢尚书左仆射第三表》:“岂进退去就之敢轻,盖规矩準绳之难合,轩墀将远,涕泪交零!”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为政之始,思厚儒风,轩墀近臣,思备顾问,如其不知人疾苦,何以膺朕眷求?”

曳裾

(1).拖着衣襟。裾,衣服的大襟。 晋 陶潜 《劝农》诗:“矧伊众庶,曳裾拱手。” 唐 王绩 《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诗:“曳裾出门迎,握手登前除。”

(2).“曳裾王门”之省称。 唐 杜甫 《又作此奉卫王》诗:“推轂几年惟镇静,曳裾终日盛文儒。” 明 蔡羽 《思田园》诗:“曳裾京华尘,徒自隳四支。”参见“ 曳裾王门 ”。

无庸

毋庸;无须

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

半百

五十(多指年龄)

年过半百

首岁

谓正月。《汉书·萧望之传》:“三公非其人,则三光为之不明,今首岁日月少光,咎在臣等。” 颜师古 注:“首岁,岁之初。首谓正月也。”《左传·桓公元年》“王正月,公即位” 晋 杜预 注:“诸侯每首岁必有礼於庙。”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秦观,朝代: 宋代
    满市花风起,平堤漕水流。不堪春解手,更为晚停舟。古埭天连雁,荒祠木蔽牛。杖藜聊复尔,转盼夕烟浮。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黄阁方开。金鼎和羹正待梅。
  • 作者: 程公许,朝代: 宋代
    春风有客梦刀头,政好将军侍太丘。为惜交情留信宿,无端樯燕聒离愁。
  • 作者: 吴则礼,朝代: 宋代
    篷背有霜篷底眠,梦中犹念草鞋钱。强炊五斗官仓米,也趁千艘落水船。居士秃巾撩楚雁,僧伽孤塔供淮天。盱眙城在石色古,浪打至今端可怜。
  • 作者: 王迈,朝代: 宋代
    直道年来冷似菰,西山去后有人扶。王郎此段真奇特,又喜三山出介夫。
  • 作者: 汪炎昶,朝代: 宋代
    足兰间津路,肩档息奚跛。醉乡吒一廛,学海浮单舸。观民竦前瑕,敛躁入危坐。独欣未穷极,早狼挫刚果。愚徒巧掩拙,语每泄座卧。所须补罅隙,亦我废星琐。智不给筹运,力难任败赢。汲汲欲为谋,政恐无时可。
  • 作者: 叶向高,朝代: 明代

    路近家山思转悠,喜逢关尹暂淹留。

    虚亭有客携樽至,深洞何人秉烛游。

    碧汉泻流声不断,白龙吹雨气常浮。

    须知寒谷阳回日,好霈甘霖遍九州。

  • 作者: 戴复古,朝代: 宋代
    梦说去年事,诗从昨夜吟。三杯新岁酒,千里故乡心。人共梅花老,愁连江水深。家书忽在眼,一纸直千金。
  • 作者: 吴芾,朝代: 宋代
    嗟我性拙疏,平生好泉石。好景与良辰,风清并月白。必对佳友朋,一尊陶永夕。雅志在轻肥,生笑公西赤。岁晚效一官,粗竭区区力。所得仅牛毛,罪戾如山积。与其镇营营,终朝有忧色。孰若归去来,日作太仓籴。虽然食不充,野性还自得。况复二老人,年来多病厄。杜门奉旨甘,此意自平昔。端欲务宽闲,初非为矫激。他日会稽归,期言终不食。人谁谅此心,交游谩千百。独幸王夫子,相知如鲍叔。怜我气早衰,短发仅覆额。信我非人伪,有意在作德。余生能几何,舍此将安适。世路多风波,谈间起仇敌。且复倒壶觞,乐此承平日。
  • 作者: 李新,朝代: 宋代
    茂林何事锁孤烟,开出澄光见碧天。江水不流廉节去,清名长解胜贪泉。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