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花心动(偶居杭州七宝山国清寺冬夜作)原文 诗词名句

花心动(偶居杭州七宝山国清寺冬夜作)

作者: 赵鼎朝代: 宋代

原文

江月初升,听悲风、萧瑟满山零叶。
夜久酒阑,火冷灯青,奈此愁怀千结。
绿琴三叹朱弦绝,与谁唱、阳春白雪。
但遐想、穷年坐对,断编遗册。
西北搀枪未灭。
千万乡关,梦遥吴越。
慨念少年,横槊风流,醉瞻海涵天阔。
老来身世疏篷底,忍憔悴、看人颜色。
更何似、归与枕流漱石。

诗词问答

问:《花心动(偶居杭州七宝山国清寺冬夜作)》的作者是谁?答:赵鼎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赵鼎的名句有哪些?答:赵鼎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赵鼎花心动(偶居杭州七宝山国清寺冬夜作)书法作品欣赏
花心动(偶居杭州七宝山国清寺冬夜作)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月初

每月开始

悲风

使人倍觉凄凉的风声

高树多悲风。——魏· 曹植《野田黄雀行》

萧瑟

(1) 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

秋风萧瑟。——《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2) 寂寞凄凉

酒阑

谓酒筵将尽。《史记·高祖本纪》:“酒阑, 吕公 因目固留 高祖 。” 裴駰 集解引 文颖 曰:“阑言希也。谓饮酒者半罢半在,谓之阑。” 唐 杜甫 《魏将军歌》:“吾为子起歌《都护》,酒阑插剑肝胆露。” 鲁迅 《集外集拾遗·<无题>诗之二》:“皓齿 吴 娃唱《柳枝》,酒阑人静暮春时。”

灯青

谓灯焰显出低暗的青蓝色。 唐 李贺 《伤心行》:“灯青兰膏歇,落照飞娥舞。” 王琦 汇解:“灯久膏将尽,则其燄低暗作青色。” 宋 梅尧臣 《新秋雨夜西斋文会》诗:“夜色际阴霾,灯青 谢客 斋。”

愁怀

忧伤的心怀。 宋 张辑 《谒金门·花自落》词:“睡起愁怀何处著?无风花自落。”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怎能彀可情人消受锦幄凤凰衾,把愁怀都打撇在玉枕鸳鸯帐。”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二:“江上的暮色更足引动人的愁怀。”

三叹

亦作“ 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

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朱弦

即练朱弦,用练丝(即熟丝)制作的琴弦

朱弦漏越。——《淮南子·泰族训》。高诱注:“朱弦,练丝。”

阳春白雪

(1) 战国楚· 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乐曲

(2) 喻指高深的文艺作品,常跟“下里巴人”对举

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唐· 薛用弱《王涣之》

遐想

超越现实作高远的想象

穷年

(1).终其天年;毕生。《战国策·齐策六》:“使 管仲 终穷抑,幽囚而不出,惭耻而不见,穷年没寿,不免为辱人贱行矣。”《庄子·齐物论》:“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荀子·解蔽》:“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没世穷年,不能徧也。” 汉 徐干 《中论·审大臣》:“高下之分,贵贱之贾,一由彼口。是以没齿穷年,不免於匹夫。”

(2).全年;一年到头。 晋 陶潜 《读史述九章·张长公》:“寝迹穷年,谁知斯意。” 南朝 宋 谢灵运 《君子有所思行》:“长夜恣酣饮,穷年弄音徽。” 唐 韩愈 《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明 王蒙 《暮宿田家作》诗:“穷年滞草莽,裋褐被霜露。”

(3).贫困之时。 明 高启 《送贾二文学》诗:“穷年自多感,况復送良儔。”

断编

见“ 断编残简 ”。

遗册

(1).指前人所遗下的谋策。《史记·秦始皇本纪论》:“ 孝公 既没, 惠王 、 武王 蒙故业,因遗册,南兼 汉中 ,西举 巴 蜀 ,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按, 贾谊 《新书·过秦上》作“遗策”。

(2).古代的典籍。 南朝 梁 江淹 《镜论语》:“巡青史之残誥,览朱管之遗册。” 清 顾炎武 《赠潘节士柽章》诗:“顾我虽逢掖,犹然抱遗册。”

(3).帝王临终前的册书。犹遗诏。《魏书·礼志三》:“今奉终之事,一以仰遵遗册,於令不敢有乖。”

西北

方位名,介于西和北之间。特指中国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记》

搀枪

见“ 搀抢 ”。

千万

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万无渝 。——唐· 李朝威《柳毅传》

乡关

故乡

日暮乡关。——唐· 崔颢《黄鹤楼》

吴越

(1). 春秋 吴国 与 越国 的并称。《国语·吴语》:“不修 方城 之内,踰诸夏而图东国,三岁於 沮 汾 以服 吴 越 。”

(2). 吴 越 两国时相攻伐,积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当初指望做夫妻,谁知变成 吴 越 。” 元 关汉卿 《碧玉箫》曲:“休谎説,不索寻 吴 越 。喒,负心的教天灭。”《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我与你恩爱深重,教你穿在身上,恩将讎报,反成 吴 越 ?”

(3).指 春秋 吴 越 故地(今 江 浙 一带)。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甘赴 江 湘 ,奋戈 吴 越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 吴 越 ,一夜飞度 镜湖 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龚圣予开》:“往来 吴 越 间,伤心旧宗社。”

(4). 五代 十国之一。始祖 钱镠 ,据有今 江苏省 西南部、 浙江省 全部和 福建省 东北部,后降于 北宋 。《旧五代史·世袭传二·钱鏐》:“ 梁祖 革命,以 鏐 为尚父、 吴越 国王。”

慨念

感慨怀念。 明 李东阳 《故明太傅平江伯陈公墓志铭》:“因慨念名家宿将之遗风,圣天子用旧保终之盛德,皆不可遂泯,乃叙次其事而系以铭。” 李大钊 《史观》:“后世逸民高歌,诗人梦想,大抵慨念 黄 、 农 、 虞 、 夏 、 无怀 、 葛天 的黄金时代。”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横槊

(1).横持长矛。指从军或习武。《南齐书·垣荣祖传》:“若 曹操 、 曹丕 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於天下可不负饮食矣。” 宋 辛弃疾 《念奴娇·双陆和陈仁和韵》词:“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餘事。”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为将军》:“横槊翩翩,年来竹枝长不按,蛇已变龙看,男儿真不凡。” 柳亚子 《南社会于虎丘》诗:“莫笑过江典午鯽,岂无横槊 建安 才。”

(2).形容气概豪迈。 明 文徵明 《夜坐闻雨有怀子畏次韵奉简》:“用世已销横槊气,谋身未办买山钱。” 清 王士禛 《渔洋诗话》卷上:“﹝ 彭而述 ﹞诗多军中之作。如‘战垒荒城 蒙 段 外,华风边月 汉 唐 年’……此例数十句,皆有磨盾横槊之风。”参见“ 横槊赋诗 ”。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海涵

如海一样的包容。敬辞,比喻人度量宽大(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

天覆群生,海涵万族。——苏轼《湖州谢上表》

老来

年老之后。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 宋 陆游 《孤坐无聊每思江湖之适》诗:“老来閲尽荣枯事,万变惟应一笑酬。” 明 刘昺 《忆秦娥》词:“少年离别,老来依旧。”《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若不早为筹画,到了那展转不开的时候,还是请公公重作出山之计,再去奔走来养活你我呢?还是请婆婆摒挡薪水,受老来的艰窘呢?”

身世

指人生的经历、遭遇

你能否告诉我一些关于那位女士的身世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篷底

谓船篷之下。指船舱。 唐 杜牧 《独酌》诗:“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 唐 杜荀鹤 《溪兴》诗:“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甌篷底独斟时。”

憔悴

(1) 黄瘦;瘦损

憔悴孤虚。——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形容憔悴

憔悴了许多

(2) 枯萎;凋零

花有点憔悴

(3) 困顿

漂沦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生民憔悴

(4) 烦恼

何苦将钱去买憔悴,白折了五百两银子,又送了五条性命。——《二刻拍案惊奇》

颜色

(1)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2)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指颜料或染料

(4)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何似

(1).如何;怎样。《北史·崔伯谦传》:“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政何似?” 唐 张九龄 《敕幽州节度张守珪书》:“卿比疹疾,今復何似?宜善将疗,不得自勤。”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先生:在坐之友,比来工夫何似?”

(2).何如,比……怎么样。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二:“何似 章华 畔,空餘禾黍生?”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和前韵》词:“妃子将军瞋未已,问 匡山 、何似 金鑾殿 ?休更待,杜鹃劝!”

(3).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 宋 朱淑真 《愁怀》诗:“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4).何不,何妨。 明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奴家自幼薄晓得些丹青,何似想像画取公婆真容,背着一路去,也似相亲傍的一般?”

(5).什么。 许地山 《命命鸟》:“佛问 摩邓 曰:‘女爱 阿难 何似?’女言:‘我爱 阿难 眼;爱 阿难 鼻;爱 阿难 耳;爱 阿难 声音;爱 阿难 行步。’”

枕流漱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孙子荆 年少时欲隐,语 王武子 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 王 曰:‘流可枕石可漱乎?’ 孙 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齿。’”后以喻隐居山林。 明 王錂 《春芜记·访友》:“湖海伴渔樵,任尘埃暗寳刀,枕流漱石吾堪老。”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刘时卿语》:“时而我用也,累裀列鼎不为侈;时而我舍也,枕流漱石不为枯。如是而已耳。”参见“ 枕石漱流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释道潜,朝代: 宋代

    旗亭方喜会高标,杞国天崩促去桡。

    星渚风花朝冉冉,神林雨脚暮萧萧。

    飞流溅沫江翻怒,拆岸颓沙蜃倚骄。

    遥想英雄济川手,壮怀宁复畏倾摇。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旧松补阙种新松,也自虬枝佳荫封。

    试向十年前较量,绿云虽有却输浓。

  • 作者: 夏竦,朝代: 宋代
    黼帐布夜分常监布寐,凤轩布端委敷文治。肇建元布陟介丘,寝寻毖礼临汾水。茂烈馨香久际天,精心励翼弥恭己。体道推仁洽惠和,斩凋归厚蠲华侈。怀柔四貊尽来庭,边围无尘似平砥。尧德钦明惇茂族,汉条宽大措祥刑。永观禹画同文轸,更伫虞巡审量衡。睿政无为犹日慎,布昭谟训掩汤铭。
  • 作者: 欧阳修,朝代: 宋代
    朝闻惊禽去,日暮见禽归。瑶琴坐不理,含情复为谁。
  • 作者: 周必大,朝代: 宋代
    勋业良平亚,声名丙魏齐。擎天空玉座,推毂聚金闺。乡墅休鹏翼,沙堤望马蹄。新麾辞海上,旧治乐湘西。岂料占飞鵩,其成梦白鸡。九重思汝砺,三镇有儿啼。昔者同朝久,公乎不我睽。八哀空日诵,一束几时携。
  • 作者: 吴芾,朝代: 宋代
    畏暑停骖憩驿亭,不知郭外雨如倾。晚行但觉通衢湿,凉入郊墟分外清。
  • 作者: 周必大,朝代: 宋代
    花发河阳政早成,策勋恩擢佐藩臣。鸡翘豹尾他年从,且作银章第一人。
  • 作者: 李坚(贞夫),朝代: 明代

    督府匡时切,烦君此日行。

    弦歌教小邑,绵蕝肄诸生。

    俗化行看变,人才倘可成。

    新诗代琼赠,乡国为关情。

  • 作者: 曹勋,朝代: 宋代
    仗节亲宣诏语还,敢期幼稚得重看。铁衣冷挂龙鳞静,宝剑高藏玉彘寒。兵甲从今挽河水,儿孙力与复儒冠。清闲放意山林下,老援何能更据鞍。
  • 作者: 蔡隐丘,朝代: 唐代
    整巾千嶂耸,曳履百泉鸣。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