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题宋仁宗洪范政鉴原文 诗词名句

题宋仁宗洪范政鉴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题宋仁宗洪范政鉴原文

天运五行人五事,失修类应自分明。

致休岂外常存敬,弭咎由来在未萌。

蔡注旨哉去胶固,箕书备矣示平成。

昭陵惕鉴政忠厚,言行相符仁则诚。

诗词问答

问:题宋仁宗洪范政鉴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宋仁宗洪范政鉴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宋仁宗洪范政鉴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四

2. 箕子阵畴由五行以及五事推而至于向用五福威用六极而皇极之建尤为一篇要旨盖本天道以验之君身惟当修而用之禹之地平天成即其能敬五事以建极其理平正无奇所以为治天下之 * 自刘向作五行传分配类应各举其事以实之后世宗其说专以之觇察禨祥失洪范之本义矣惟蔡氏集注谓休咎之应乃自然之理必曰某事得则某休徵应某事失则某咎徵应斯亦胶固不通而不足语造化之妙其论甚醇可以破群疑而订经训是编标曰政鉴虽不能离向歆窠臼然仁宗以敬天修己耳之诚见之为恻怛之心忠厚之政实可法

参考注释

天运

(1) 天命;自然的气数

决非天运。——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天运变矣。

(2) 天体的运行

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五事

(1).指古代统治者修身的五件事,谓貌恭、言从、视明、听聪、思睿。《书·洪范》:“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汉书·谷永传》:“窃闻明王即位,正五事,建大中,以承天心。” 颜师古 注:“五事,貌、言、视、听、思也。”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夫皇极者,五事皆得;不极者,五事皆失。非所以与五事并列,而别为一者也。”

(2).使国致富的五件事。《管子·立政》:“富国有五事。五事,五经也……山泽救於火,草木殖成,国之富也;沟瀆遂於隘,障水安其藏,国之富也;桑麻植於野,五穀宜其地,国之富也;六畜育於家,瓜瓠荤菜百果备具,国之富也;工事无刻鏤,女事无文章,国之富也。”

(3).决定战争胜负的五种因素。《孙子兵法·计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失修

缺乏维护、修理

车辆失修

年久失修

自分

自料,自以为。《汉书·苏武传》:“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 武 ,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心离志絶,自分黄耇无復执珪之望。” 宋 陈亮 《书赵永丰训之行录后》:“推公之志而揆公之才,固非自分於一死者,义之所在,不约而自隐其中之所存耳。”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王公家书》:“当是时, 冯公 自分不免, 王公 备任惨毒。”

常存

永久存在,长期存在。 汉 班固 《 * 通·社稷》:“礼不常存。”《宋书·范晔传》:“且大梗常存,将重阶乱,骨肉之际,人所难言。”《隋书·经籍志四》:“以为 天尊 之体,常存不灭。”

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未萌

指事情发生以前。《韩非子·心度》:“故治民者禁姦於未萌,而用兵者服战於民心。” 唐 张九龄 《请东北将吏刊石纪功德状》:“斯皆陛下睿谋先定,神武非常,观变早於未萌,必取预於无象。”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方其初萌,禠一官,窜流一二吏,即可消患於未萌。”

胶固

(1).牢固。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器以便事为善,以胶固为上。”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而天下所以不能倾动,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诸侯强大,盘石胶固。”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一》:“越旬日而巢成矣……杂木枯枝,纵横重叠,不知何以得胶固无恙?”

(2).巩固团结。《后汉书·郑太传》:“以胶固之众,当解合之埶,犹以烈风扫彼枯叶。” 晋 陆机 《五等论》:“为上无苟且之心,群下知胶固之义。”《周书·崔猷传》:“则表里胶固,人心易安。” 邹鲁 《中国同盟会》:“国之藉以胶固者,其力常在於民,主治者其末矣。”

(3).固陋;固执。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寧臣胶固,所宜膺荷。” 宋 苏轼 《再上皇帝书》:“自非见利忘义居之不疑者,孰肯终始胶固不自湔洗。”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大道冥冥,固非一知半解者所能妄测,若必以胶固之见解之,谬矣。”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文学革命之回顾》:“前卫者的一群如 周作人 、 刘半农 、 钱玄同 辈,却胶固在他们的小资产阶级的趣味里。”

(4).互结不解。指某种集团。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伏以国家设文学之科,求贞正之士,所宜行敦风俗,义本君亲,然后申於朝廷,必为国器。岂可怀赏拔之私惠,忘教化之根源,自谓门生,遂成胶固。”

(5).指密相勾结。《旧唐书·德宗纪上》:“丁丑, 李希烈 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 建兴王 ,与 朱滔 等四盗胶固为逆。” 明 叶子奇 《草木子·杂制》:“嗟乎! 世祖 设是官,本以防权姦胶固、党与盘结之患,使之有所防范,击刺以正国势。”

平成

语出《左传·文公十八年》:“ 舜 臣 尧 ,举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后以“平成”谓万事安排妥帖。 明 杨慎 《别陈玉泉》诗:“平成绍 禹 绩,玄圭献 尧 天。” 清 赵翼 《岣嵝碑歌》:“黄熊九载绩弗效,圣子起任平成责。”

昭陵

(1).陵墓名。 唐太宗 墓。在 陕西省 礼泉县 九嵕山 。利用山峰凿成。著名的 昭陵 六骏石刻,原来即列置在 昭陵 北面祭坛的东西两庑房内。 前蜀 韦庄 《闻再幸梁洋》诗:“ 兴庆 玉龙寒自跃, 昭陵 石马夜空嘶。” 清 张际亮 《迁延》诗:“石马 昭陵 烦北望, 太宗 兄弟总纵横。”参阅 宋 宋敏求 《长安志·醴泉》。

(2).陵墓名。 明穆宗 墓。在 北京市 昌平县 大峪山 东。为 明 十三陵之一。

(3).陵墓名。 清太宗 墓。亦称 北陵 。在 辽宁省 沉阳市 北 隆业山 。为关外 清 代三陵( 昭陵 、 福陵 和 永陵 )中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个。解放后辟为 北陵公园 。参阅《清会典事例·盛京工部·陵寝规制》。

(4). 宋 仁宗 葬 永昭陵 , 宋 人以 昭陵 作为 仁宗 的代称。 宋 楼钥 《王岐公玄英宗诏草》:“ 昭陵 以 英宗 为皇子。”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一日…… 昭陵 曰:‘甚好。’”

忠厚

指为人忠诚宽厚

一脸忠厚相

言行相符

说的和做的相符合。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刘孝仪令》:“言行相符,始终如一。”《魏书·李彪传》:“臣时见其所行,信谓言行相符,忠清内发。”亦作“ 言行相副 ”。《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宋 邢昺 疏:“此章勉人使言行相副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吴当,朝代: 元代

    深宫无处不开花,玉烛调阳运帝车。

    不是人间春易老,风光长只在天家。

  • 作者: 沈彬,朝代: 唐代
    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争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君不见东阳沈隐侯,君不见宣城谢玄晖,两处双溪清彻底,二子诗句清於溪。千载却有曹夫子,天借古人作诗地。家在东阳宝婺边,官在宣城莲幕里。溪光滴作两眼明,溪秀吐作五字清。开卷看来掩卷坐,词波跤作双溪声。无人写作双溪操,收拾新篇句中妙。莫将沈谢鸿鴈行,便与猗那荐清庙。
  • 作者: 王安石,朝代: 宋代
    屋东瓜蔓已扶疏,小石蓝花破萼初。从此到寒能几日,风沙还见一年除。
  • 作者: 洪咨夔,朝代: 宋代
    孤城铜斗匝,枉渚玉环连。柳老虫穿蚀,花残蝶扑缘。功名棋腹角,势利蜜中边。落日兴亡裹,谁同药玉舡。
  • 作者: 吕陶,朝代: 宋代
    蜀山千寻立,奇势凌穹苍。岷水万里走,怒流吞沧浪。南连楚越腹,北际秦陇吭。乾坤所造作,险固天下彊。四境高与深,沃野蟠中央。天时少凶旱,地力宜耕桑。生齿万亿计,赀货丰且穰。运载实内府,重车不停箱。公廪己腐粟,私家始馀粮。恬然礼义俗,杳在无何乡。王泽或壅闭,土风亦悲凉。所以二僭伪,草木罹凋伤。继有三盗起,氛埃屡飞飏。耳目殊未远,本末犹可详。朝廷任连帅,指顾宁一方。圣造尔莫测,恩波但流长。我公来息蕃,琴瑟更而张。至诚极恺悌,大事费忖量。澄挠孰清浊,中和匪柔刚。蜀人自荷戴,颂口殊锵洋。仰公若梁栋,爱公比琳琅。谓宜立大厦,岂特为圭璋。愿公保遐福,坚厚如陵冈。期公享眉寿,岁月过绮黄。或吐药石论,百脉除膏肓。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丙申曲阜近瞻礼,弗重莅因径此来。

    原有在川留圣迹,可无一宿寓翘陪。

    山容水态诚佳矣,笺擘毫挥却懒哉。

    明晓便当催辔去,耽乎胜景漫迟徊。

  • 作者: 赵以夫,朝代: 宋代

    晴空漠漠。怪雪来底处,飘满篱落。元是花神,管领春风,幽香忽遍林壑。玉仙缓辔江城路,全不羡、扬州东阁。似天教、瑶珮琼裾,荐与翠尊冰勺。
    闻道儿童好语,丰年瑞覆斗,占取红萼。驿使飞驰,羹鼎安排,速趁良辰行乐。联镳一一清都客,也肯把、山翁同约。醉归来、梦断西窗,怕听丽谯悲角。

  • 作者: 张可久,朝代: 元代
    标签:元曲三百首,雨, 西湖

    删抹了东坡诗句,糊涂了西子妆梳,山色空濛水模糊。行云神女梦,泼墨范宽图,挂黑龙天外雨。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书屋清依古佛庵,越瓯吴鼎称幽探。

    今朝又异其中味,半是泉甘半雨甘。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