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又和岳祠谢发题岳寺平法华庵原文 诗词名句

又和岳祠谢发题岳寺平法华庵

作者: 司马光朝代: 宋代

原文

宴坐几何年,庭芜与砌连。
焚修真谛苦,功地得无圆。
阙里诗三百,濑级文五千。
厌烦犹不读,何况淤泥莲。

诗词问答

问:《又和岳祠谢发题岳寺平法华庵》的作者是谁?答:司马光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司马光的名句有哪些?答:司马光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宴坐

静坐,安坐

龙湫宴坐。——宋· 沈括《梦溪笔谈》

几何

(1) 多少(用于反问)

年几何矣。——《战国策·赵策》

罗敷年几何。——《乐府诗集·陌上桑》

所杀几何。——唐· 李朝威《柳毅传》

相去能几何。——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价值几何。

(2) 几何学简称

庭芜

庭园中丛生的草。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寝兴日已寒,白露生庭芜。” 唐 白居易 《春日闲居》诗:“是时三月半,花落庭芜緑。”

焚修

焚香修行。泛指净俢。 唐 司空图 《携仙箓》诗之五:“若道阴功能济活,且将方寸 * 修。” 前蜀 杜光庭 《黄齐为二亡男助黄箓斋词》:“伏思迁拔,唯仗焚修。”《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汪大尹 向 佛显 道:‘闻得你合寺僧人,焚修勤谨,戒行精严,都亏你主持之功。’”《红楼梦》第一○三回:“老道从何处焚修,在此结庐?”

真谛

真切的理论和精义;奥妙所在

要弄清其中的真谛实非易事

得无

恐怕,是不是。常和“耶”构成表推测性的疑问句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阙里

(1). 孔子 故里。在今 山东 曲阜 城内 阙里街 。因有两石阙,故名。 孔子 曾在此讲学。后建有 孔庙 ,几占全城之半。《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颜由 , 颜回 父,字 季路 , 孔子 始教学于 闕里 ,而受学,少 孔子 六岁。”

(2).借指 曲阜 孔庙 。 三国 魏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土龙矫首於玄寺,泥人鹤立於 闕里 。”

(3).借指儒学。 唐 张说 《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究蓬山之百氏,综 闕里 之六艺。”

三百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厌烦

厌恶;腻烦

他厌烦她耍小聪明

何况

(1) 不消说

一项改革都会经过不少曲折,更何况一场革命

(2) 更加

学好本民族的语言尚且要花许多力气,何况学习另一种语言呢

(3) 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用法基本上同“况且”

何况供百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你去接他一下,这儿不好找,何况他又是第一次来

淤泥

(1) 河湖池塘里底部的泥沙

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2) 参见“软泥”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芸斋枕崿嵁,飒景称吟探。

    晴牖峰远近,风林叶两三。

    秋惟佳塞北,潦陡忆江南。

    我自忧劳者,清娱讵可耽。

  • 作者: 释子淳,朝代: 宋代
    静极光通本妙圆,嘶风玉马过重关。回途不落威音世,妙用全彰化外看。
  • 作者: 范祖禹,朝代: 宋代
    十年京洛弄残书,喜见西归别驾车。锦里追游贫莫厌,彩衣荣侍乐何如。诏条安远民为本,才刃如君地有余。不日还趋宣室召,伊川重访野人庐。
  • 作者: 沈辽,朝代: 宋代

    春林日已繁,隔我遥山青。

    下帘成幽卧,野鸟鸣嘤嘤。

    鸟鸣有时息,春林亦衰寂。

    生物自环转,何心翻戚戚。

  • 作者: 黄庚,朝代: 宋代
    谁弹招隐操,云外伴清幽。午夜山林月,一花天地秋。经窗凉影淡,禅榻古香浮。不作蟾宫梦,凄然忆旧游。
  • 作者: 徐照,朝代: 宋代
    长作汤村梦,今来免所思。丹灵年命永,琴裂壁风吹。开户秋花发,终经午饭迟。岳阳何日去,后集要君诗。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半夜作狂风,怅然无雨望。

    风乃挟雨至,无望中生畅。

    □与䬀□,声色难形状。

    开舟尚淋漓,风细雨犹壮。

    纤者诚苦辛,量劳行赏当。

    逮午始开霁,徂云远宇向。

    驻营畺吏报,四寸叨天贶。

    弗止利麦苗,大田耕可谅。

    怅然易惬然,春巡荷宥相。

    既而增惕然,诚恐此心放。

  • 作者: 杜范,朝代: 宋代
    作意每不偶,邂逅与心会。畴昔问寒梅,李园不成醉。今夕亦何夕,见此万花最。独立如高人,凛凛尘世外。藤藓半侵剥,风雪几颠沛。蕞尔篱落间。劲气夺松桧。下视桃李场,碌碌千百辈。古淡不入眼,何能供世嗜。苦心抱岁寒,天其知我矣。此行得此花,嶷然为增气。置之几席间,相对喜不寐。有果硕不食,明朝日南至。芽蘖蔌未知,尔乃太蚤计。三嗅味清绝,令人发长喟。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金殿晚、愁结坤宁。天下母、忽仙升。云山浩浩归何处,但闻空际彩鸾声。紫箫断后无踪迹,烟霭霭,夜澄澄。晓梦到瑶城。当时花木正冥冥。
  • 作者: 朱庆馀,朝代: 唐代
    南湖春色通平远,贪记诗情忘酒杯。帆自巴陵山下过,雨从神女峡边来。青蒲映水疏还密,白鸟翻空去复回。尽日与君同看望,了然胜见画屏开。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