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导引原文 诗词名句

导引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导引原文

金殿晚、愁结坤宁。
天下母、忽仙升。
云山浩浩归何处,但闻空际彩鸾声。
紫箫断后无踪迹,烟霭霭,夜澄澄。
晓梦到瑶城。
当时花木正冥冥。

诗词问答

问:导引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导引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导引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佚名导引书法欣赏

佚名导引书法作品欣赏
导引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金殿

金饰的殿堂,指帝王的宫殿

金殿玉楼

愁结

(1).忧愁郁结。 唐 皮日休 《三羞诗》之一:“而於方寸内,未有是愁结。” 宋 阮逸女 《花心动》词:“断魂远,闲寻翠径,顿成愁结。”

(2).指由忧愁郁结成的疙瘩。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顿不开眉尖上的眉锁,解不开心头愁结。”

(3).谓愁苦而使眉头皱起。 柔石 《二月》十八:“妇人愁结着眉,十分无力地发怒。”

天下母

(1).万物的始源。《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2).全国的母仪。称颂皇后之词。《汉书·元后传赞》:“及 王莽 之兴,由 孝元后 歷 汉 四世为天下母。”

仙升

死的婉辞。 宋 无名氏 《安恭皇后上仙发引、黄钟羽导引》词:“金殿晚,愁结 坤寧 。天下母,忽仙昇。云山浩浩归何处,但闻空际綵鸞声。”

云山

(1).云和山。 南朝 梁 吴均 《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曖,花雾共依霏。”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云起 太华山 ,云山共明灭。” 宋 苏舜钦 《无锡惠山寺》诗:“云山相照翠会合,殿阁对起凉参差。”

(2).高耸入云之山。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诗:“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既而 秋圃 揭换壁纸,又得数诗……又一首曰:‘咫尺楼窗夜见灯,云山似阻几千层。’”

(3).远离尘世的地方。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南朝 梁 江淹 《萧被侍中敦劝表》:“臣不能遵烟洲而谢 歧伯 ,迎云山而揖 许由 。” 胡之骥 注:“ 阮嗣宗 《劝晋王牋》曰:‘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许由 。’” 唐 元稹 《修龟山鱼池示众僧》诗:“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 元 刘因 《赠狂道士》诗:“得意云山是处过,逢人对酒即高歌。”

浩浩

(1) 广阔宏大

浩浩的宇宙

(2) 水势很大

浩浩汤汤。——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浩浩长江水,奔流向东海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空际

天空

空际满是灰色的尘埃

鸾声

(1).鸾铃鸣声。《诗·小雅·庭燎》:“君子至止,鸞声将将。” 北周 庾信 《奉和同泰寺浮屠》:“轮重对月满,鐸韵拟鸞声。” 倪璠 注:“言塔上悬镜疑月,摇鐸似鸞也。” 唐 权德舆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诗:“鸞声去已久,马跡空依然。” 清 黄遵宪 《八用前韵酬仲阏》:“鸞声夹道听讙呼,重覩官仪返上都。”参见“ 鸞和 ”。

(2).指笙箫声。 唐 刘禹锡 《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诗:“鸞声窈眇管参差,清韵初调众乐随。” 唐 张仲素 《夜闻洛滨吹笙》诗:“凤管听何远,鸞声若在羣。”

断后

(1) 军队撤退时,派一部分人在后面掩护

又令马岱、 姜维断后,先伏于山谷中,待诸军退尽,方始收兵。——《三国演义》

(2) 断绝后嗣

踪迹

行动所留下可觉察的形迹

不留踪迹

诡踪迹。——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烟霭

云雾;云气

江那面的山峰,抹上蓝色的烟霭,显得十分美丽。——艾芜《野牛寨》

澄澄

清澈明洁貌。 晋 阮修 《上巳会诗》:“澄澄緑水,澹澹其波。”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三折:“却原来是伴独坐皓月澄澄,搅孤眠西风泠泠。” 柯岩 《天涯何处无芳草》二:“她却仍然睁着两只澄澄的大眼望着我。”

晓梦

拂晓时的梦。多短而迷离,故常以喻人生短促,世事纷杂。 唐 李商隐 《咏史》:“三百年间同晓梦, 钟山 何处有龙盘?” 宋 苏轼 《武昌西山》诗:“ 江 边晓梦忽惊断,铜环玉锁鸣春雷。”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中国 的社会生活,好像朦胧晓梦,模糊得很。”

瑶城

(1).城池的美称。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玉印仍存,瑶城未改。”

(2).犹瑶津。《宋史·乐志十六》:“晓梦到瑶城,当时花木正冥冥。”参见“ 瑶津 ”。

(3).白雪覆盖的城。 唐 李华 《含元殿赋》:“及乎元冥戒寒,海神飞雪,瑶城粉野,琪树森列。”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花木

指专供观赏者的花草树木

冥冥

(1) 不明亮

天色冥冥

杳以冥 冥。——《楚辞·屈原·涉江》

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指人不明事理

(3) 形容高远;深远

鸿飞冥冥

(4) 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诸贤高致遥堪想,二李风流近可寻。

    一例閒园会宾从,声华底事到于今。

  • 作者: 戴叔伦,朝代: 唐代
    侍臣何事辞云陛,江上弹冠见雪花。望阙未承丹凤诏,开门空对楚人家。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不赊。高馆更容尘外客,仍令归去待琼华。
  • 作者: 王昌龄,朝代: 唐代
    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开门望长川,薄暮见渔者。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
  • 作者: 晏殊,朝代: 宋代
    百万人家户不扃,管弦灯烛沸重城。游车正满章台陌,为报天鸡莫浪鸣。
  • 作者: 卢藏用,朝代: 唐代
    暮川罕停波,朝云无留色。故人琴与诗,可存不可识。识心尚可亲,琴诗非故人。鸣皋初梦赵,蜀国已悲陈。感化伤沦灭,魂交惜未申。冥期失幽报,兹理复今晨。前嗟成后泣,已矣将何及。旧感与新悲,虚怀酬昔时。赵侯鸿宝气,独负青云姿。群有含妙识,众象悬清机。雄谈尽物变,精义解人颐。在阴既独善,幽跃自为疑。踠彼千里足,伤哉一尉欺。陈生富清理,卓荦兼文史。思缛巫山云,调逸岷江水。铿锵哀忠义,感激怀知己。负剑登蓟门,孤游入燕市。浩歌去京国,归守西山趾。幽居探元化,立言见千祀。埋没经济情,良园竟云已。坐忆平生游,十载怀嵩丘。题书满古壁,采药遍岩幽。子微化金鼎,仙笙不可求。荣哉宋与陆,名宦美中州。存亡一暌阻,岐路方悠悠。
  • 作者: 艾性夫,朝代: 宋代
    人生两瞳子,烂烂岩下电。见尽天下人,不见自己面。古哉容成侯,作我眼外眼。我老得君照,君老还我见。藓花绕背字痕青,仿佛阳冰八分篆。神光一点未埋没,尤物千年几流转。君不见扬子江心水如练,年年铸入凝阴殿。后来血染江水浑,至今端午人闭门。
  • 作者: 黄庚,朝代: 宋代
    人无气节何足道,腹有诗书自不同。实学真才谁具眼,江湖难遇杜司空。
  • 作者: 赵佶,朝代: 宋代
    孟婆且与我、做些方便。
  • 作者: 项安世,朝代: 宋代
    步步青山拥碧溪,村村麦陇入桑畦。路将好景匆匆过,轿避柔柯故故低。风饵雨纨香有思,带罗簪玉净无泥。如今始悟严夫子,不把渔竿换介圭。
  • 作者: 袁去华,朝代: 宋代
    云障日。檐外雪销残滴。画阁红炉窗户窄。博山烟穗直。酒入横波滟溢。羞得梅无颜色。乡有温柔元未识。更从何处觅。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