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满庭芳 和霭戒师师父原文 诗词名句

满庭芳 和霭戒师师父

作者: 马钰朝代: 元代

满庭芳 和霭戒师师父原文

戒师和尚,可称吾徒。
明禅悟道通儒。
子细研穷正觉,并段差殊。
温良恭俭让礼,生老病死苦嗟吁。
当修进,炼木金水火,土证无馀。
三教门人省悟,忘人我,宜乎共处茅庐。
物外玄谈,句句营养毗卢。
常怀博施济众,气神和、丹结明珠。
归兜率,向大罗,蓬岛同居。

诗词问答

问:满庭芳 和霭戒师师父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问:满庭芳 和霭戒师师父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满庭芳 和霭戒师师父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马钰的名句有哪些?答:马钰名句大全

马钰满庭芳 和霭戒师师父书法欣赏

马钰满庭芳 和霭戒师师父书法作品欣赏
满庭芳 和霭戒师师父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戒师

(1).授戒之师。《心地观经·报恩品下》:“若欲受持上品戒,应请戒师佛菩萨。”

(2).为僧尼的通称。 元 秦简夫 《剪发待宾》第二折:“做娘的请客三番,敢剪做戒师,我甘分无辞。”

和尚

佛教中出家修行的男教徒

吾徒

(1).我的门徒。《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2).犹我辈。 汉 班固 《答宾戏》:“ 孔 终篇於西狩,声盈塞於天渊,真吾徒之师表也。” 五代 伍乔 《龙潭张道者》诗:“他年功就期飞去,应笑吾徒多苦吟。” 明 高启 《送虚白上人序》:“ 虚白 之贤,不唯过吾徒,又能过其徒矣。”

悟道

领会道理,佛教指领会佛理

悟道成佛

通儒

指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尉缭子·治本》:“野物不为牺牲,杂学不为通儒。”《后汉书·贾逵传》:“ 逵 所著经传义詁及论难百餘万言,又作诗、颂、书、连珠、酒令凡九篇,学者宗之,后世称为通儒。” 宋 苏轼 《答试馆职人启》:“职在翰苑,当发策而莫辞,识匪通儒,惧品藻之不称。”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及 乾 嘉 之际,通儒辈出。”

子细

(1).认真、细致;细心。《魏书·源怀传》:“ 怀 性宽容简约,不好烦碎,恒语人曰:‘为贵人,理世务当举纲维,何必须太子细也。譬如为屋,但外望高显,楹栋平正,基壁完牢,风雨不入,足矣。斧斤不平,斲削不密,非屋之病也。’” 唐 李德裕 《续得高文端贼中事宜四状》:“昨日 高文端 到宅辞臣,因子细问得贼中事宜。” 宋 杨万里 《又题寺后竹亭》诗:“壁间题字知谁句,醉把残灯子细看。” 元 王仲元 《粉蝶儿·道情》套曲:“俺也曾子细评跋:譬似去丹墀内穿靴着袍,怎如俺草庵中丫髻环絛。” 梁启超 《袁政府伪造民意密电书后》:“至其种种鬼蜮情形,请读者将各电原文子细熟观,当能想像八九。”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和“海派”》:“子细一想,他的话千真万确。”

(2).小心,留神。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相公且子细,秀才子口头言语,岂可便信?”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姐姐,到那里子细着。”

(3).清晰;分明。 唐 杜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诗之三:“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牀;野桥分子细,沙岸绕微茫。” 唐 张鷟 《游仙窟》:“烟霞子细,泉石分明,实天上之灵奇,乃人间之妙絶。”

(4).详情;底细。 宋 欧阳修 《论讨蛮贼任人不一札子》:“臣曾謫官 荆 楚 ,备知土丁子细。”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李裁 ﹞泛舟已到 桐卢 ,五鼓欲行,忽有人大呼,寻 李大府 船。 李 惊起视之,乃一老人衣布道袍云:‘ 睦州 贼发,吾家所存者三人而已。不可往彼,宜速回也!’ 李 欲登岸询其子细,则已不见。遂遽还 会稽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公案断歪乌盆传》:“当时 潘成 知得子细,便乃而去。”

研穷

(1).详细追查审问。 宋 范仲淹 《答窃议》:“而 梁坚 弹奏 滕 使过钱十六万贯,有数不明。及置狱研穷,才用三千餘贯,復有所归,无分毫入己,是未见贪吏之状也。”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四折:“投至我勘问出强贼……你教我怎研穷,难决断。这其间详细索用心机,要搜寻百谋千计。”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鞫狱》:“今之鞠狱者,不欲研穷磨究,务在广陈刑具,以张施厥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 王 力审所自。女曰:‘不必研穷,既以为神,朝夕供养,自无殃咎。’”

(2).深入钻研。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缁黄杂记》:“﹝ 陈体常 ﹞又有颂六首……其一云:‘密坐研穷省细微,到头须是自忘机。’” 明 李贽 《圣教小引》:“因得友朋劝诲,翻閲贝经,幸於生死之原窥见斑点,乃復研穷《学》《庸》要旨,知其宗贯,集为《道古》一録。”

正觉

精神的自我完满

差殊

差错。《旧唐书·崔仁师传》:“ 仁师 后为度支郎中,尝奏支度财物数千言,手不执本, 太宗 怪之,令黄门侍郎 杜正伦 齎本, 仁师 对唱,一无差殊。”

差异;不同。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下》:“ 三代 损益不同,制度名物,容有差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并入解装,则与岛中居无稍差殊,洞房内几榻宛然。”

生老病死

佛教认为生、老、病、死为人生四大苦事,后泛指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事

嗟吁

伤感长叹。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耽眠稀醒素,凭醉少嗟吁。” 元 张可久 《一半儿·落花》曲:“枝上翠阴啼鷓鴣。谩嗟吁,一半儿因风,一半儿雨。” 清 秋瑾 《精卫石》弹词:“婚姻已定难更改,空自嗟吁气恼添。”

金水

(1).五行生克,金生水。后以喻交情深厚。《汉书·王莽传上》:“有詔遣大司徒、大司空策告宗庙,杂加卜筮,皆曰:‘兆遇金水王相,卦遇父母得位,所谓“康强”之占,“逢吉”之符也。’”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金水相生也。” 北齐 魏收 《月下秋宴》诗:“良交契金水,上客慰萱苏。”

(2).金星与水星。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以为星火谬中,金水违用。”

(3).水名。在今 河南省 郑州市 。 元 无名氏 《贾氏说林》:“ 子产 死,家无餘财,子不能葬。国人哀之,丈夫舍玦珮,妇人舍珠玉以賻之,金银珠宝不可胜计。其子不受,自负土葬于 邢山 。国人悉輦以沉之河,因名 金水 。”

(4).水名。见“ 金水河 ”。

教门

(1) 指 * 教

(2) 佛教指佛的教法,因为佛的教法为入道的门户

(3) 教派

省悟

同“醒悟”

老魔方然省悟道:“没有别人,断乎是孙悟空那贼。”——《西游记》

人我

(1).他人与我。《庄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关尹子·二柱》:“浑人我,同天地。”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人知脑气筋通五官百骸为一身,即当知电气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也。”

(2).借指尘世。 元 邓学可 《端正好·乐道》套曲:“人我场中枉驰骤,苦海波中早回首。”

(3).佛教语。即人我见。凡俗之人妄认自身常住不变,执着“有我”之见,佛家谓之“人我见”。《坛经》三五:“人我是 须弥 ,邪心是大海,烦恼是波浪……无人我, 须弥 自倒;除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

(4).佛教语。人相和我相并称的略语。为人我四相中之二相。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人我将无同,是非空诸所。”详“ 四相 ”。

共处

相处(如在一项活动或经历中)

茅庐

茅舍;草屋

物外

世外;世俗之外

飘然物外

玄谈

(1).指 汉 魏 以来以 老 庄 之道和《周易》为依据而辨析名理的谈论。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积篇章为敖庾,寳玄谈为金玉。” 北魏 常景 《赞四君·扬雄》诗:“世轻久不赏,玄谈物无求。” 唐 李白 《赠李十二》诗:“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絶倒。” 明 方孝孺 《乙丑仲秋在石镜精舍》诗:“玄谈相应发,妙理独超悟。”

(2).泛指脱离实际的空论。 廖仲恺 《革命派与反革命派》:“社会科学的律令,确不是妙想的玄谈,我们看看最近的事实……便是这条定律的例证。”

(3).犹预言。玄,通“ 悬 ”。《观经序分义》二:“此乃玄谈,未标得处。”

(4).佛教语。对佛教义理的阐述。如《华严玄谈》、《十玄谈》。 胡适 《菩提达摩考》:“﹝ 契嵩 ﹞听惯了晚 唐 五代 的禅宗玄谈,故羡慕后人的玄妙,而轻视古人的淡薄。”

营养

有机体从外界吸取养料来维持生命

营养身体

毗卢

(1).佛名。 毗卢舍那 (亦译作 毘卢遮那 )之省称。即 大日如来 。一说,法身佛的通称。 宋 苏辙 《夜坐》诗:“知有 毗卢 一逕通,信脚直前无别巧。”

(2).见“ 毗卢帽 ”。

常怀

固定不变的归向。《书·太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 孔 传:“民所归无常,以仁政为常。”《新唐书·张文瓘传》:“夫制治於未乱,保邦於未危。人罔常怀,怀於有仁。”

博施济众

广施恩惠,拯救众民。语出《论语·雍也》:“ 子贡 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唐 韩愈 《读墨子》:“ 孔子 泛爱亲仁,以博施济众为圣,不兼爱哉?”《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待説‘博施济众’罢,只这等随便拿出几两银子给他,不但不是个‘富而好礼’的道理,越发显得方才庙上给他那几两银子是有意打趣他了。”

神和

精神融和。《文子·自然》:“至於神和,游於心手之间,放意写神,论变而形於絃者,父不能以教子,子亦不能受之於父,此不传之道也。”《魏书·崔光传》:“专荐郊庙,止决大政,辅养神和,简息游幸。” 唐 张说 《奉和圣制春中兴庆宫酺宴应制》:“物覩恩无外,神和道入微。”《云笈七籤》卷八八:“夫神和则可以照彻於五藏,气和则可以使用於四胑。”

明珠

珍珠,比喻珍爱的人或美好珍贵的事物

掌上明珠

兜率

见“ 兜率天 ”。

大罗

(1).即大罗天。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三清上曰大罗。” 唐 王建 《同于汝锡游降圣观》诗:“ 秦 时桃树满山坡,骑鹿先生降大罗。”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诗:“《霓裳》曲记大罗咏, 广寒 斧是前身脩。”参见“ 大罗天 ”。

(2).古官名。即大罗氏。 唐 杨谏 《大蜡赋》:“ 伊耆 之礼不易,大罗之职有常。”参见“ 大罗氏 ”。

(3).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蓬岛

即 蓬莱山 。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八:“但求 蓬岛 药,岂思农鳸春?” 清 唐孙华 《同年沉昭嗣明府谈杭州西溪之胜》诗:“ 桃源 与 蓬岛 ,仙界疑未遥。”参见“ 蓬莱 ”。

同居

(1) 同住一处

同居的犯人闹绝食

(2)

(3) 指夫妻一起生活

夫妻同居五台山

(4) 常指未经履行法定结婚仪式而共同生活

他同他所认识的另一个少女同居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释德洪,朝代: 宋代

    穷冬海道绝,瘴雨晴墟里。

    何以知岁丰,未卯炊烟起。

    先生清梦回,科髻方隐几。

    獠奴拾堕薪,发爨羹藷米。

    饱霜阔叶菘,近水繁花荠。

    都卢深注汤,米烂菜自美。

    椎门醉道士,一笑欲染指。

    诫勿加酸咸,云恐坏至味。

    分尝果超绝,玉糁那可比。

    鲜肥增恶欲,腥膻耗道气。

    毕生啜此羹,自可老儋耳。

    录以寄徐闻,阿同应笑喜。

  • 作者: 苏味道,朝代: 唐代
    纡馀带星渚,窈窕架天浔。空因壮士见,还共美人沉。逸照含良玉,神花藻瑞金。独留长剑彩,终负昔贤心。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风盛雨还盛,欣疑有是乎。

    四更止亦可,五寸沃非诬。

    檐响如闻瀑,禾成拟速蒲。

    劭农真幸彼,勤政益钦吾。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一饭王孙早识贤,丛祠犹在故城边。

    可怜须贾绨袍赠,不在应侯未遇前。

  • 作者: 贯休,朝代: 唐代
    诸葛子作者,诗曾我细看。出山因觅孟,踏雪去寻韩。谬独哭不错,常流饮实难。知音知便了,归去旧江干。羸马与羸童,微吟冒北风。店孤僧共歇,日落思无穷。囊草无非刺,魏人那识公。莺花五陵道,去去与谁同。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睥睨中山古郡城,征鞭暖拂杪秋晴。

    趋迎道左吾之子,万亿人中汝是兄。

    声亮耳聪钟气粹,苍眉黄发称耆英。

    应缘独得罗乔术,灵寿无须此地行。

  • 作者: 陈敬翁,朝代: 元代

    绿阴深处寺,日暮坐幽人。

    水影光初劫,苔痕塔半身。

    荒江无过客,高竹是比邻。

    夫信清谈少,因看麈尾尘。

  • 作者: 曾极,朝代: 宋代
    六帝园陵随劫灰,独余灵骨葬崔嵬。行人指点云间鹤,唤得齐梁一梦回。
  • 作者: 徐一夔,朝代: 元代

    青丘缓殛殪,黑飙撼九有。

    海立翻蛟宫,山飘若蚁走。

    虽爱赤城霞,喷瀑当窗牖。

    弃掷不敢顾,欲卧岂能久。

    孤翔览德辉,于焉得林薮。

    衍原饶粳秫,诗书足朋友。

    何期复中兵,难作在丁酉。

    东西竞奔窜,顾尾不救首。

    幸云全此躯,常疑是梦否。

    还见湖上月,兼之对名酒。

    狂奴有故态,㗲然开笑口。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自古由来节上已,而今政用月重三。

    良辰正值春方鬯,佳泽才过㴻以甘。

    禊祉祓邪都利稼,有云无雨更宜蚕。

    武功忆在符理纪,一再钦承天贶覃。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