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送李宾之坠马原文 诗词名句

送李宾之坠马

作者: 吴希贤朝代: 明代

送李宾之坠马原文

推敲直欲擅词场,信马那知坠马伤。

瓦碎定为资政戏,唇焦羞诧校书狂。

走缄吏去惟求药,问病人来暂下堂。

错怪相思不相见,芙蓉秋水满芳塘。

诗词问答

问:送李宾之坠马的作者是谁?答:吴希贤
问:送李宾之坠马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送李宾之坠马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吴希贤的名句有哪些?答:吴希贤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十三

参考注释

推敲

斟酌字句。亦泛指对事情的反复考虑

推敲字句

词场

(1).犹文坛。 南朝 梁 萧统 《十二月启·姑洗三月》:“持 郭璞 之毫鸞,词场月白;吞 罗含 之彩凤,辩囿日新。” 唐 李白 《上安州李长史书》:“伏惟君侯,明夺秋月,和均韶风,扫尘词场,振发文雅。” 清 朱彝尊 《还陂塘·题其年填词图》词:“擅词场,飞扬跋扈,前身可是青兕?”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 后主 词,思路悽惋,词场本色。”

(2).科场。 唐 白居易 《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自知羣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 宋 王谠 《唐语林·言语》:“ 宋济 老於词场,举止可笑。”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急难》:“词场凑巧,无奈兵戈起祸苗。”

信马

任马行走而不加约制。 唐 岑参 《西掖省即事》诗:“平明端笏陪鵷列,薄暮垂鞭信马归。” 宋 张先 《木兰花》词:“帘重不知金屋晚,信马归来肠欲断。”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信马行,越十餘日,忽得路出山,则 哈密 境矣。”

瓦碎

(1).瓦片碎裂。 汉 焦赣 《易林·大壮之萃》:“阴弗能完,瓦碎不全。”

(2).喻事势败坏。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鉅鹿 沙崩, 长平 瓦碎。”

资政

(1).帮助治理国政。 唐 道宣 《叙元魏太武废佛法事》:“帝讳 燾 ,以 明元帝 泰常 八年即位,时年八岁,尚在幼冲,资政所由,唯恃台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有《资政新篇》。

(2).官职名。 宋 代置 资政殿 大学士,授予罢政的宰相或其他大臣。简称“资政”。

(3).官职名。 金 置资政大夫一职,系正三品的文散官。 元 改为正二品。 明 清 皆因之。

(4).官职名。 民国 时期,总统府亦置资政若干人,由总统选聘,以备随时咨询。

校书

1.校勘书籍。《后汉书·文苑传上·傅毅》:“ 建初 中, 肃宗 博召文学之士,以 毅 为兰臺令史,拜郎中,与 班固 、 贾逵 共典校书。”《三国志·蜀志·向朗传》:“年踰八十,犹手自校书。” 宋 无名氏 《王氏谈录·校书》:“公言校书之例,它本有语异而意通者不取可惜,盖不可决谓非昔人之意,俱当存之。” 清 王筠 《菉友肊说》:“刻书者,依其原本而刻之也。校书者,列各本异文,纤悉必备也。”

2.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员。 汉 有校书郎中, 三国 魏 始置秘书校书郎, 隋 、 唐 等都设此官,属秘书省。

3. 唐 胡曾 《赠薛涛》诗:“ 万里桥 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 薛涛 , 蜀 中能诗文的名妓,时称女校书。后因以“女校书”为妓女的雅称。亦省称“ 校书 ”。 清 富察登崇 《燕京岁时记·财神庙》:“每至九月,自十五日起,开庙三日。祈祷相属,而梨园子弟与青楼校书等为尤多。” 巴金 《家》九:“在祖父自己的诗集里也曾有不少赠校书的诗句。”参阅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薛涛》。

病人

生病的人。尤指等候接受内外科医生的治疗与照料的人

下堂

(1) 〈方〉∶上完一堂课后下课

(2) 旧指妻妾被丈夫遗弃

错怪

因误会而错误地责备或抱怨。《西游记》第五九回:“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 老孙 。” 茅盾 《创造》三:“他不得不承认这句话是对的,她觉得实在错怪了 李小姐 。”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相见

彼此会面

整个代表团在终点站与他们相见

芙蓉

(1) 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

(2) 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赵友直,朝代: 宋代
    天挺英才佐庙廊,千年懋绩炳旗常。悬弧偏喜民生寿,报国还期道体康。庭有芝兰呈晚秀,门多桃李毓春芳。微吟聊助冈陵祝,鹤发乌纱映鬓霜。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谷以续而生,其字并训善。

    制璧识良珍,讵惟襄国典。

    姬周逮于今,每以幽复显。

    土气缛可掬,粟粒栗堪辨。

    足食岂辞多,摛词义兼演。

  • 作者: 王弘诲,朝代: 明代

    供奉遥辞玉案头,白云归梦绕沧洲。

    暂看北斗朝南极,即拟晨趋换昼游。

    宝轴龙衔三世诰,瑛盘鱼荐大官羞。

    公门此日栽桃李,好伴庄椿岁月悠。

  • 作者: 释妙伦,朝代: 宋代
    树动风摇,尘生云起。太上老君,何曾姓李。
  • 作者: 释行海,朝代: 宋代
    柳外田园耕野苔,长安谁又弃官来。黄花亦谓先生死,岁岁重阳少得开。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秋入沧池潋玉波,蓼花极渚晚红多。

    金行满意萧澄景,此际惟应让素娥。

  • 作者: 王佐(汝学),朝代: 明代

    江南归路好风光,重见琼妃浅淡妆。

    几曲溪桥烟缥缈,谁家篱落月昏黄。

    骚人信断婵娟老,笙管声孤造化忙。

    怪得广平音韵变,此时忘淬铁心肠。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倚天危阁贴重冈,细路萦纡石磴长。曲磵碧流疏宿雨,夹山红叶助斜阳。
  • 作者: 陈藻,朝代: 宋代
    我才弱冠出乡闾,日渐回头旧迹疎。惟有乡闾才德士,记在心胸如记书。老来乍作龙门客,臭味讶君多似渠。讲论前辈三数公,果然少壮皆群居。因话隆兴乾道事,恍惚此身栖故庐。乃知场屋非巨网,却放鲲鲸为逸鱼。不得浮名须得寿,人爵何如天爵有。谈禅会意一二言,遣兴成诗千百首。气清形瘦力不羸,缓步登临快如走。夕阳晓鸡神愈健,端坐纵谈谁解纠。今春七十休计年,此是神仙人识否。生平但看神仙手,何曾把钱弄升斗。
  • 作者: 魏了翁,朝代: 宋代
    共惟仁义心,无贤愚圣狂。纷纷万弓箭,独以寸铁当。毫氂有不察,居然失其乡。察则我固有,而失岂真亡。周君海内秀,清姿竞球琅。牛刀十九年,犹雇善而藏。用世无内外,意行独安详。乃知旦昼物,特为弱者强。许时京尘中,解后两匆忙。前日同李郭,它日盟范张。岂谓客逢客,乃或得相羊。此道日寥落,此意谁平章。为人作生活,悠悠老扶桑。勉哉迪嘉猷,岁晚垂令芳。我亦从此去,后会丘之阳。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