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夏日偶书原文 诗词名句

夏日偶书

作者: 释德洪朝代: 宋代

夏日偶书原文

草树扶疏夏簟清,梦惊斗雀堕空庭。

过墙雌竹已数子,出屋耄蕉终百龄。

雷后怒云鱼尾赤,林梢剩水鸭头青。

都无伎俩酬闲寂,谩搭伽梨自诵经。

诗词问答

问:夏日偶书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问:夏日偶书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夏日偶书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释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德洪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参考注释

扶疏

亦作“ 扶疎 ”。亦作“ 扶踈 ”。1.枝叶繁茂分披貌。《吕氏春秋·任地》:“树肥无使扶疏,树墝不欲专生而族居。肥而扶疏则多粃,墝而专居则多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枝柯扶疎,世罕其比。” 宋 姜夔 《虞美人·咏牡丹》词:“玉盘摇动半厓花。花树扶疏,一半白云遮。” 明 刘基 《梅颂》:“扶踈萧森清以直兮,玄冰沍寒不挠其节兮。”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一:“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

(2).回旋貌;飘散貌。《淮南子·修务训》:“龙夭矫,燕枝拘,援丰条,舞扶疏。” 高诱 注:“扶疏,槃跚貌。”《文选·嵇康<琴赋>》:“忽飘摇以轻迈,乍留联而扶疏。” 李善 注:“言扶疏四布也。” 元 揭傒斯 《寄题九江义门陈氏寿安堂》诗:“方瞳緑鬢红氍毹,春酒摇荡香扶踈。”

夏簟

夏天用的竹席。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 李善 注引 张俨 《席赋》:“席为冬设,簟为夏施。” 隋炀帝 《夏日临江》诗:“夏簟荫脩竹,高崖坐长枫。”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宴引春壶酒,恩分夏簟冰。” 唐 元稹 《友封体》诗:“雨送浮凉夏簟清,小楼腰褥怕单轻。”

斗雀

亦作“鬭雀”。雀性好斗,故名。 唐 姚合 《和裴令公游南庄》:“鬭雀翻衣袂,惊鱼触钓竿。” 唐 张祜 《江南杂题》诗:“怒蛙横饱腹,鬭雀堕轻毛。”

空庭

幽寂的庭院。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虚馆絶諍讼,空庭来鸟雀。” 南朝 宋 鲍照 《秋夜》诗之二:“荒径驰野鼠,空庭聚山雀。” 唐 刘长卿 《客舍喜郑三见寄》诗:“穷巷无人鸟雀閒,空庭新雨莓苔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良夜迢迢甚伴?对空庭寂寞,花光清絶。”

雌竹

(1).指生笋之竹。 宋 惠洪 《夏日偶书》诗:“过墙雌竹已数子,出屋耄蕉终百龄。”

(2).指从根部开始逢双的竹节生枝或根部第一节生双枝的竹子。 元 李衎 《竹谱详录·竹态》:“凡竹从根倒数上单节生枝者谓之双竹,双节生枝者谓之雌竹。或云:从下第一节生单枝者谓之雄竹,生双枝者谓之雌竹。”

百龄

犹百年。指长久的岁月。亦指人的一生。 汉 蔡邕 《翠鸟诗》:“驯心託君素,雌雄保百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徵圣》:“百龄影徂,千载心在。”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州府滕王阁饯别序》:“捨簪笏於百龄,奉晨昏於万里。” 唐 李德裕 《寄题惠林李侍郎旧馆》诗:“百龄惟待尽,一世乐长贫。”

鱼尾赤

即鱼尾红。 宋 惠洪 《夏日偶书》诗:“雷后怒云鱼尾赤,林梢剩水鸭头青。”《水浒传》第三二回:“顶上头巾鱼尾赤,身上战袍鸭头緑。”参见“ 鱼尾红 ”。

林梢

林木的尖端或末端。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宋 米芾 《画史·唐画》:“余家 董源 雾景横坡,全幅山骨隐显,林梢出没,意趣高古。” 宋 秦观 《泗州东城晚望》诗:“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 淮 流转处山。”

鸭头青

即鸭头绿。 宋 苏轼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诗之三:“ 苕水 如 汉水 ,鳞鳞鸭头青。”参见“ 鸭头緑 ”。

都无

倘无,若无。 宋 辛弃疾 《鹧鸪天·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送之》词:“晚岁躬耕不怨贫,隻鸡斗酒聚比隣。都无 晋 宋 之间事,自是 羲皇 以上人。” 邓广铭 笺注:“‘都无’当作‘倘无’解。 陶渊明 生於 东晋 末年,卒於 刘宋 初年。其时内多篡弑之祸,而北方则先后分处於 十六国 统治下……故 稼轩 作此设词,以为若无 晋 宋 之间事,则彼自是 羲皇 上人耳。”

伎俩

(1) 手段;花招

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2) 技艺;本领

见他伎俩,飞 * 太祖。——明·佚名《英烈传》

闲寂

亦作“闲寂”。空荡寂静。 南朝 梁 萧统 《开善寺法会》诗:“兹地信闲寂,清旷惟道场。”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 愈 闻道无疑滞,行止繫缚,苟非所恋著,则山林閒寂与城郭无异。” 宋 陆游 《出游》诗:“山林闲寂归虽早,齿髮衰残病已迟。”

伽梨

亦作“ 伽黎 ”。即袈裟。 宋 黄庭坚 《元丰癸亥经行石潭寺别和一章》:“空餘祗夜数行墨,不见伽梨一臂风。” 明 屠隆 《昙花记·菩萨降凡》:“晃晃庄严,花冠瓔珞明明现, 如来 大士拥伽黎。”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剌麻即僧,应僧衣僧冠。其袈裟红色,本佛旧制,所谓僧伽黎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金行宜肃爽,胡然云屡作。

    溽暑究已退,晚每殷霞脚。

    予意虑蒸霖,有碍南亩穫。

    嘉种近西成,秋阳望时暴。

    今朝喜薄雾,兆晴氛渐霩。

    卓午果朗然,清辉悬煜爚。

    金风忽飒沓,郢气已澄廓。

    公超术信灵,丰隆势已弱。

    慰意对高秋,属吟寄所托。

  • 作者: 陈普,朝代: 宋代
    睢阳东苑三百里,中山后宫三百人。汉家制度无穷极,仅有宽仁不是秦。
  • 作者: 许景衡,朝代: 宋代

    门外游人拨不开,城阴小径点莓苔。

    疏枝淡蕊深深处,只有春风自往来。

  • 作者: 陈著,朝代: 宋代
    雨屋又留连,回头七载前。同游半黄土,百感两霜颠。睡醒茶为祟,吟清山结缘。他年北窗下,谁复对床眠。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双双旧家燕子,又飞来、清明池阁。
  • 作者: 李廷美,朝代: 明代
    我闻先生未出仕,丹凤之雏骥之子。腹中经史五岳云,笔下词源三峡水。早探月窟攀天香,春官典礼列帝旁。金玉持心槿荼节,文绣为服齑盐肠。年来移典秋台狱,朗然一朵光明烛。平反人疑张释之,果断时称包孝肃。纷纷势利鸿毛轻,公馀半榻和风生。小轩可比石渠富,空庭不减玉堂清。狂澜百折东下疾,砥柱中流山屹立。三公八俊少相知,五侯七贵谁能识。天官冢宰新拜麻,鉴衡一举怜才华。荐书三上沐俞允,欢动吾闽亿万家。凤池日暖雨初歇,绯袍金带辞丹阙。匹马驱驰蓟北尘,孤舟荡漾淮南月。吾闽僻在天南边,海滨邹鲁旧相传。士有恒心贾有积,女勤蚕织男勤田。忆从草寇相荼毒,穷乡半是逃亡屋。野树风凋柯叶枯,水田堤溃蒿莱没。天门万里天不知,复有苛政
  • 作者: 钱起,朝代: 唐代
    谁谓江山阻,心亲梦想偏。容辉常在目,离别任经年。郡国通流水,云霞共远天。行春莺几啭,迟客月频圆。雁有归乡羽,人无访戴船。愿征黄霸入,相见玉阶前。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绝艳仍清淑。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 作者: 楼钥,朝代: 宋代
    籍甚新昌族,直成万石家。源流端有自,悃愊更无华。奉职冰同洁,持身璧不瑕。庆门传未艾,兰玉茁新芽。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