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题范伯诗顾斋原文 诗词名句

题范伯诗顾斋

作者: 蔡沈朝代: 宋代

题范伯诗顾斋原文

时人欲作圣贤归,反己由来自不欺。
谈话每虞无十步,持循长恐有虚辞。
砼砼固不为兹必,踽踽宁求可善斯。
吃紧此心常自在,一诚之外靡馀师。

诗词问答

问:题范伯诗顾斋的作者是谁?答:蔡沈
问:题范伯诗顾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蔡沈的名句有哪些?答:蔡沈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时人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圣贤

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反己

反回头来要求自己。《庄子·徐无鬼》:“反己而不穷,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诚。”《史记·乐书》:“好恶无节於内,知诱於外,不能反己,天理灭矣。” 宋 曾巩 《列女传目录序》:“士之苟於自恕,顾利冒耻而不知反己者,往往以家自累故也。” 清 顾炎武 《与戴枫仲书》:“不务反己而好评人,此今之君子所以终身不可与适道,不为吾友愿之也。”

来自

表示来源,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过赋与、移转、演绎、模仿或再生而发生

主要收入来自开采煤矿

谈话

(1) 彼此的对谈

我同她的家长作过数次谈话

(2) 事实、意见、问题等的陈述

发表书面谈话

持循

犹遵循。《汉书·贾谊传》:“此业壹定,世世常安,而后有所持循矣。” 颜师古 注:“执持而顺行之。” 宋 曾巩 《乞登对状》:“窃以先王之治天下,必有典籍,以为当世之法,传之后嗣,使永有持循。” 清 刘大櫆 《<周书岩诗集>序》:“夫彼武人者,不以今之文士为无能,而文士顾以武人为非类,岂不颠倒而失其所持循哉!”

虚辞

浮夸不实之言。《战国策·楚策一》:“夫从人者,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行,言其利而不言其害。”《吕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不好淫学流説。”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恨时王之谬听,受奸枉之虚辞;扬天威以临下,忽放臣而不疑。” 唐 白居易 《青石》诗:“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乾名已灭;不愿作官家道傍德政碑,不鐫实録鐫虚辞。”

不为

(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

(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1).不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 尧 存,不为 桀 亡。”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 长安 。”

(2).不为了。《汉书·扬雄传下》:“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霑而恩洽,动不为身。” 颜师古 注:“言忧百姓也。”

踽踽

(1).独行貌。《诗·唐风·杕杜》:“独行踽踽。” 毛 传:“踽踽,无所亲也。” 宋 司马光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之一:“踽踽出东轩,徐徐步小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蛇人》:“方意 小青 不返,俄而踽踽独来,竟入笥卧。”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九:“常常可以看见一人,有时背着手,有时叉着腰,独行踽踽,来去踯躅。”

(2).引申为落落寡合的样子。 宋 黄庭坚 《放言》之一:“踽踽众所忌,悠悠谁与归。” 宋 王令 《寄王介甫》诗:“古人踽踽今何取,天下滔滔昔已非。”

(3).小步慢行貌。《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 赵王 ﹞揖 信陵君 就西阶, 信陵君 谦让不敢当客,踽踽然细步循东阶而上。” 殷夫 《给某君》诗:“漫着暮气凝烟的黄昏中,我们同踽踽于崎岖的街头。”

吃紧

(1) 严重,重要,紧要

这是吃紧的地方,要特别注意

(2) 紧张

前后方都吃紧

自在

(1) 自由;无拘束

自在娇莺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无家身自在,时得到莲宫。——唐· 李咸用《游寺》

(2) 安闲自得,身心舒畅

他心中好不自在

(3) 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

一诚

犹言专诚。《淮南子·说林训》:“ 管子 以小辱成大荣, 苏秦 以百诞成一诚。”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上以 周 孔 为关键,毕志一诚;下以嗜欲为鞭策,欲罢不能。”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无论诗古文词,推到极处,总以一诚为主。”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既云减水闸非宜,兴济将仍例视之。

    审勘更教同众议,诸凡毋必讵惟斯。

    卫河涨欲减其盈,歧口引流入渤瀛。

    此地由来称便捷,岂因避字浪更名。

    捷地相连兴济闸,总图一再减洪波。

    犹然去岁潦章武,蒿目民艰竟若何。

    往返无过数武移,亭轩备憩信何为。

    竟当弗顾登舟去,俾悉吾心不在兹。

  • 作者: 陆翱,朝代: 唐代
    衰柳迷隋苑,衡门啼暮鸦。茅厨烟不动,书牖日空斜。悔下东山石,贫于南阮家。沈忧损神虑,萱草自开花。
  • 作者: 佚名,朝代: 唐代

    灼灼重明,仰承元首。既贤且哲,惟孝与友。
    惟孝虽遥,灵规不朽。礼因诚致,备絜玄酒。

  • 作者: 杨无咎,朝代: 宋代
    海上楼台,壶中日月,乍觉挈来平地。熙熙鸡犬,簇簇僮奴,亦自有登天志。知是仙宫,出应亨期,因识前修风味。看纵横才美,雍容谈笑,一团和气。锺秀处、雪洁霜□,梅清竹瘦,占尽小春佳致。笙歌韵溢,锦绣香浓,饮少未妨欢醉。好在双椿,伫看丹桂分折,芝庭兰砌。向游惟功行,和羹勋业,共传家世。
  • 作者: 洪朋,朝代: 宋代

    戒徒事晨征,肃舲逗江浒。

    屯云蔽寒岑,冲飙卷秋浦。

    波惊飞橹妨,景短执引阻。

    垂堂戒曩哲,矧乃将恐惧。

    长年告我还,风力方轩举。

    恍疑柳车张,犹认鹭缞聚。

    蹙浪郁飞翻,涌烟迷处所。

    江水日夜流,何由赏心晤。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寄书迢递梦参差,每见留题尉所思。不论驿亭僧寺里,有山水处有君诗。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扪虱当时颇自奇,功名远付十年期。酒浇不下胸中恨,吐向青天未必知。
  • 作者: 陈傅良,朝代: 宋代
    乐在宜休水竹间,十年黄帕裹朝冠。却乘五个花文马,来与江村妇子看。
  • 作者: 释广闻,朝代: 宋代

    适间从僧堂中来,人人如白衣拜相。

    少间从法堂下去,个个如昼锦还乡。

  • 作者: 陈著,朝代: 宋代
    太湖缺处束为桥,总把吴中景物包。去百里閒山独立,跨三州地永平交。古亭休说曾垂钓,长剑何妨更斩蛟。欲觅鸱夷无处所,如今只自网船抛。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