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原文 诗词名句

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原文

君不见元帅府前罗万戟,涛头未顺千弩射。
至今凤皇山下路,长借一箭开两翼。
我凿西湖还旧观,一眼已尽西南碧。
又将回夺浮山险,千艘夜下无南北。
坐陈三策本人谋,惟留一诺待我画。
老病思归真暂寓,功名如幻终何得。
从来自笑画蛇足,此事何殊食鸡肋。
怜君嗜好更迂阔,得我新诗喜折屐。
江湖粗了我径归,余事后来当润色。
一庵闲卧洞霄宫,井有丹砂水长赤。

诗词问答

问:《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苏轼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书法作品欣赏
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帅府

将帅的府署。 明 无名氏 《运甓记·弃官就辟》:“[小生]且喜已到帅府门首了。”

涛头

浪涛前端。 鲁迅 《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浊浪在拍岸,站在山冈上者和飞沫不相干,弄潮儿则于涛头且不在意。”

潮头。涛,通“ 潮 ”。 宋 范仲淹 《和运使舍人观潮》:“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 宋 陆游 《观潮》诗:“忽看千尺涌涛头,颇动老子乘桴兴。”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凤皇

见“ 凤凰 ”。

下路

(1).前方;路边。《韩非子·十过》:“ 韩 使人之 楚 , 楚王 因发车骑陈之下路,谓 韩 使者曰:‘报 韩君 言弊邑之兵今将入境矣。’”《南史·谢灵运传》:“后 秦 郡府将 宋齐 受使至 涂口 ,行达 桃墟村 ,见有七人下路聚语,疑非常人,还告郡县,遣兵随 齐 掩讨禽之。” 元 宫大挺 《七里滩》第三折:“见旗帜上月华日精,諕的些居民从速风迸,呈百般的下路潜藏无掩映,不知您,帝王情,是怎生。”

(2).犹言下江,指 长江 下游的地方。《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这番在下路脱了粮食,装回头货回家,正趁着顺风行走。”《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他有个妹子,嫁与下路人,住在 前门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宦成 听见那两个戴方巾的説的都是些 萧山县 的话--下路船上,不论甚么人,彼此都称为‘客人’。”

(3).路为 宋 、 金 、 元 行政区划名, 元 定辖区户数在十万以下者为下路。《元史·选举志一》:“﹝ 至元 六年﹞十二月,中书省定学制颁行之,命诸路府官子弟入学,上路二人,下路二人,府一人,州一人。”参见“ 上路 ”。

借一

与敌人作最后的决战。《左传·成公二年》:“子又不许,请收合餘烬,背城借一。” 杜预 注:“欲於城下,復借一战。”《梁书·武帝纪上》:“羣竖猖狂,志在借一;豕突 淮 涘,武骑如云。”

两翼

(1)

(2) 两个翅膀

鸟的两翼

飞机的两翼

(3) 军事上指布置在正面部队两侧的部队

西湖

湖名。在浙江省杭州市区以西,三面环山(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周长15公里,被孤山、白堤、苏堤分隔为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和岳湖

旧观

旧时的样子

一眼

(1).一只眼睛。特指独存一眼。《陈书·孝行传·张昭》:“兄弟竝因毁成疾, 昭 失一眼。”《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二年》:“ 益州 大度 獠 持险骄恣,前刺史不能制。及 陈显达 为刺史,遣使责其租賧。 獠 帅曰:‘两眼刺史尚不敢调我,况一眼乎!’” 清 褚人穫 《坚瓠四集·游客酬缣》:“千金 汉 将,感精魄以神交;一眼胡奴,望英风而胆落。”

(2).表数量。用于井、泉。 唐 顾况 《送李山人还玉溪》诗:“若为种得千竿竹,引取君家一眼泉。” 唐 白居易 《题庐山山下汤泉》诗:“一眼汤泉流向东,浸泥浇草煖无功。” 宋 苏轼 《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分韵赋诗》:“遂名 参寥泉 ,可濯幽人襟。相携横岭上,未觉衰年侵。一眼吞江湖,万象涵古今。”如:打一眼井。

(3).方言。很少的一点。《太平天囯民谣·魂灵出送》:“团勇团勇,一眼无用,一听‘长毛’,魂灵出送。”

西南

(1) 西南方

其西南诸峰。——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指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

回夺

谓转变态度,更改主张。《新唐书·韦处厚传》:“ 处厚 姿状如甚懦者,居家亦循易,至廷争,嶷然不可回夺。”

浮山

(1).山名。即 包山 、 狮子山 。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西南。本屹立 钱塘江 心, 宋 元 以来随着泥沙沉积,遂与北岸大陆连接。《宋史·苏轼传》:“ 浮山 峙于江中,与 渔浦 诸山犬牙相错。”

(2).山名。即今 广东省 饶平县 西北 浮山 。 南宋 末与 元 兵交战于此。

(3).山名。在今 陕西省 临潼县 南。《山海经·西山经》:“又西百二十里曰 浮山 ,多盼木,枳叶而无伤,木虫居之。” 郝懿行 笺疏:“《水经·渭水注》有 胏浮山 与 丽山 连麓而在南。盖此是也。”

(4).指海市蜃楼。 清 黄宗羲 《海市赋》:“南海谓之浮山,东海谓之海市,是乃方言之託也。”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坐陈

(1).临阵;参战。陈,同“ 阵 ”。《晏子春秋·谏下九》:“臣闻介胄坐陈不席,狱讼不席,尸坐堂上不席,三者皆忧也。”《商君书·赏刑》:“士卒坐陈者,里有书社。” 朱师辙 解诂:“坐陈谓临阵。”

(2).驻扎时所布之阵。《尉缭子·兵令上》:“有立陈,有坐陈……立陈所以行也,坐陈所以止也。”

(3).守卫阵地。《通典·兵二》:“军夜惊,吏士坚坐陈,将持兵,无讙譁动摇,有起离陈者斩。”

三策

(1).三道计谋。《史记·苏秦列传》:“此三策者,不可不孰计也。”

(2). 汉 董仲舒 以贤良对天人三策,为 武帝 所赏识,任为 江都 相。后用为典实,借指经世良谋。 宋 范成大 《乙未元日书怀》诗:“纵有百年今过半,别无三策但当归。” 明 汪廷讷 《种玉记·赠玉》:“空埋没天人三策,枉思量谈笑封侯。”

(3).三篇策论。《西游记》第九回:“及廷试三策, 唐王 御笔亲赐状元,跨马游街三日。”

人谋

(1).谓与众人商议谋划。《易·繫辞下》:“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王弼 注:“人谋,况议於众以定失得也。” 孔颖达 疏:“谓圣人欲举事之时,先与人众谋图,以定得失。”

(2).众议;人的谋划。《后汉书·光武帝纪赞》:“灵庆既启,人谋咸赞。” 唐 杜甫 《石犀行》诗:“先王作法皆正道,诡怪何得参人谋。”

(3).指人为的努力。《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曹操 比於 袁绍 ,则名微而众寡,然 操 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老病

(1).年老多病。《汉书·韦贤传》:“时 贤 七十餘,为相五岁, 地节 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罢归。”《后汉书·应劭传》:“故 胶西 相 董仲舒 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廷尉 张汤 亲至陋巷,问其得失。” 唐 杜甫 《旅夜书怀》诗:“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2).旧病。曾经患过而未根治的病。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拳术与拳匪》:“ 陈先生 因拳术医好了老病,所以赞不绝口。”

思归

(1).想望回故乡。 汉 张衡 《思玄赋》:“悲离居之劳心兮,情悁悁而思归。” 晋 石崇 《思归引》序:“困於人閒烦黷,常思归而永叹。”

(2).鸟名。即子规,一名杜鹃。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姊规》:“子规,人但知其为催春归去之鸟,盖因其声曰归去了,故又名思归鸟。”

暂寓

犹暂来。 宋 苏轼 《和陶还旧居》:“生世本暂寓,此身念念非。” 宋 陆游 《初夏杂兴》诗之三:“咄咄无穷事,腾腾暂寓身。”

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何得

怎能;怎会。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在上何得不骄?持满何得不溢?” 唐 杜甫 《最能行》:“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 屈原 宅?”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周汉》:“四人东南西北,原非同气弟昆,何得悬合若此?”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画蛇足

同“ 画蛇添足 ”。 宋 苏轼 《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之一:“老病思归直暂寓,功名如幻终何得。从来自笑画蛇足,此事何殊食鸡肋。”《后汉书·袁谭传》:“昔先公废黜将军以续贤兄,立我将军以为嫡嗣……海内远近,谁不备闻!何意凶臣 郭图 ,妄画蛇足,曲辞諂媚,交乱懿亲。”

何殊

犹何异。 毛 * 《向 * 的十点要求》:“以此制宪,何殊官样文章。”

食鸡肋

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语本《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备 因险拒守”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 杨脩 便自严装,人惊问 脩 :‘何以知之?’ 脩 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 汉中 ,知王欲还也。’” 宋 苏轼 《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之一:“从来自笑画虵足,此事何殊食鸡肋。”

嗜好

特别爱好(多用于贬义)

本人别无嗜好,只是每天都想喝上一杯

迂阔

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

迂阔之论

新诗

(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 *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折屐

《晋书·谢安传》:“ 玄 等既破 坚 ,有驛书至, 安 方对客围棊,看书既竟,便摄放牀上,了无喜色,棊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后以“折屐”形容狂喜。 宋 苏轼 《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之一:“怜君嗜好更迂阔,得我新诗喜折屐。” 明 张居正 《答两广殷石汀书》:“ 粤中 缙绅亦自谓有知以来用兵制胜未有如今日之盛者,喜而为之折屐。” 清 魏源 《啑古吟八首与陈太初修撰为连日谈史而作》之六:“折屐独何人,赌棋能杀贼!”

余事

(1).无须投入主要精力的事;正业或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庄子·让王》:“帝王之功,圣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 宋 刘克庄 《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词:“满腹诗书,餘事到 穰苴 兵法。”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下》:“可知铁路之製,于商贾交易、货物往来犹其餘事,而独至军旅之际,关係尤非浅鲜。”

(2).多馀的事,不重要的事。 汉 牟融 《理惑论》:“夫履道者,当虚无澹泊,归志质朴,何为乃道生死以乱志,説鬼神之餘事?” 宋 苏轼 《与吴秀才书》之二:“以长生不死为餘事,而以练气服药为土苴也。”

(3).其他的事,别的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不觉有餘事,虽忆与 郗 家离婚。” 唐 韦应物 《郊居言志》诗:“但要尊中物,餘事岂相关。” 清 李渔 《舟中题王安节画册》诗之一:“道人日课无餘事,了却挥絃便读书。”

后来

属于随后的时间或时期的;继…之后出现的

后来的情况好多了

后来的行动

润色

修饰文字,使有文采

乃增损而润色之。——蔡元培《图画》

闲卧

悠闲地躺着

洞霄宫

道观名。在今 浙江省 馀杭县 南 大涤 天柱 两山之间。 汉 元封 (前110-前105年)时为祈福之处。 唐 建 天柱观 , 宋 大中祥符 五年(1012年)改为今名。 元 末毁, 明 初重建。因林壑深秀,名胜古迹甚多,道教列为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称“大涤洞天”。 宋 代宰相大臣乞退或免官,常以提举 临安府 洞霄宫 系衔。 元 邓牧 撰有《洞霄图志》六卷,记当地宫观、洞府、古迹、人物、碑记等颇详。 宋 苏轼 《相视新河次张秉道韵》:“一菴閒卧 洞霄宫 ,井有丹砂水长赤。” 明 无名氏 《赠书记·雪冤邀宠》:“今置尔提举 洞霄宫 ,用警官邪,以昭公论。”

丹砂

同“丹沙”。一种矿物,炼汞的主要原料。可做颜料,也可入药。又叫辰砂、朱砂

诗文赏析


【原题】:
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二首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欲伴骚人赋百篇,归心要及菊花前。明朝知覆谁家瓿,犹有桓谭道必传。
  • 作者: 王翃,朝代: 明代

    月体藏来绣匣,天球赐出珠宫。

    依然锦带杂花蒙。

    匪金子同跳脱,如玉更玲珑。

    学璿玑自转,星涵银汉俱空。

    穿针无间达深重。

    不知谁示巧,鬼在一丸中。

  • 作者: 释慧远,朝代: 宋代
    把定放开全在你,和泥合水更由谁。大地簇成三事衲,虚空迸出两条眉。绝忌讳,猛提撕。惊回春梦破,倒跨铁牛归。
  • 作者: 释祖钦,朝代: 宋代
    寸长尺短,三平二满。觌面相呈,语言道断。
  • 作者: 王安石,朝代: 宋代
    渌水乌程地,青山顾渚滨。酒醪犹美好,茶荈正芳新。聚泛樽前月,分班焙上春。仁风已入俗,乐事始关身。橘柚供南贡,枫槐望北宸。知君白羽扇,归日未生尘。
  • 作者: 王冕,朝代: 元代
    桑田沧海事沈沈,慨慷谁能论今古?刖足卞和因献玉,然脐董卓岂无金?虽求知己终难合,差立功名错用心。老子胸中颇明白,只怜华发不胜簪。
  • 作者: 韩元吉,朝代: 宋代
    故人招我千山里,也有仙葩巧送春。麝馥染衣金缕重,酒红生粉玉肌匀。洛城景物知谁纪,寒食风光独处新。莫把天香调行客,晓妆留与绿窗人。
  • 作者: 牛希济,朝代: 唐代
    标签: 宋词三百首月亮思念爱情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 作者: 俞丰,朝代: 宋代
    老树萧萧吹古风,满阶落叶鸣寒蛩。插天殿阁云不锁,挺柱石筍擎太空。凤去台空秋寂寂,瑶草离离自青碧。玉箫吹彻渺遗音,十二阑干空月色。
  • 作者: 释道璨,朝代: 宋代
    碧树萧萧凉气回,一年怀抱此时开。槿花篱下占秋事,早有牵牛上竹来。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