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余奉使朝鲜与其国相徐刚中唱酬颇熟别后不能原文 诗词名句

余奉使朝鲜与其国相徐刚中唱酬颇熟别后不能不往来于怀也适张司译自朝鲜来京徐君赠以绝句三章蔼然寓见念之意披阅有感依韵赋焉·其一

作者: 祁顺朝代: 明代

原文

使旌曾度海云边,弱水蓬山路杳然。

景物瑰奇看不厌,满怀情绪为诗牵。

诗词问答

问:《余奉使朝鲜与其国相徐刚中唱酬颇熟别后不能不往来于怀也适张司译自朝鲜来京徐君赠以绝句三章蔼然寓见念之意披阅有感依韵赋焉·其一》的作者是谁?答:祁顺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祁顺的名句有哪些?答:祁顺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参考注释

弱水

(1).古水名。由于水道水浅或当地人民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济渡的,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称弱水。故古时所称 弱水 者甚多。(1)《书·禹贡》:“ 黑水 西河 惟 雍州 , 弱水 既西。”又:“导 弱水 至于 合黎 ,餘波入于 流沙 。”上源指今 甘肃 山丹河 ,下游即 山丹河 与 甘州河 合流后的 黑河 ,入 内蒙古 境后,称 额济纳河 。(2)《山海经·西山经》:“ 劳山 , 弱水 出焉,而西流注於 洛 。”指今 陕西 北部 洛水 上游某支流。(3)《山海经·大荒西经》:“﹝ 昆仑 之丘﹞其下有 弱水 之渊。”《史记·大宛列传》:“ 安息 长老传闻 条支 有 弱水 西王母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 大秦国 ﹞西有 弱水 、 流沙 ,近 西王母 所居处。”所指皆在西方远处以至国外。(4)《汉书·地理志下》:“ 金城郡 …… 临羌 。”原注:“西有 须抵池 ,有 弱水 、 昆仑山 祠。”可能指今 青海 。(5)《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北有 弱水 。”当在今 黑龙江 省境内。(6)《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六年》:“ 魏 主循 弱水 西行,至 涿邪山 。”当在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境内。(7)《新唐书·西域传上·东女》:“有 弱水 南流。”当在今 青海 或 西藏 境。(8)《新唐书·北狄传·奚》:“以 奚 阿会部 为 弱水州 。”当在今 内蒙古 东境。

(2).又名 娑夷水 。即今 克什米尔 西北部 吉尔吉特 (Gilgit)附近 印度河 北岸支流。 唐 天宝 六年(公元747年) 高仙芝 攻 小勃律 ,进军至此。

(3).古代神话传说中称险恶难渡的河海。《海内十洲记·凤麟洲》:“ 凤麟洲 在 西海 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 宋 苏轼 《金山妙高台》诗:“ 蓬莱 不可到,弱水三万里。”《西游记》第二二回:“八百 流沙 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红楼梦》第二五回:“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 蓬莱 弱水西。”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呜呼!现象如是,虽弱水四环,锁户孤立,犹将汰於天行,以日退化。”

(4).犹言爱河情海。《红楼梦》第九一回:“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苏曼殊 《碎簪记》:“余曰:‘然则二美并爱之矣。’ 庄湜 復嘆曰:‘君思“弱水三千”之义,当识吾心。’余曰:‘今问子,心所先属者阿谁?’曰:‘ 灵芳 。’”三千,喻其多。

山路

山中小路

山路弯弯

杳然

(1).渺远貌。 汉 徐干 《中论·治学》:“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明 龚贤 《扁舟》诗:“扁舟当晓发,沙岸杳然空。” 朱春雨 《在人海里》四:“如 源 ( 董源 )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

(2).幽深;幽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 庐山 上有三石梁,长数十丈,广不盈尺,杳然无底。” 唐 杜甫 《题张氏隐居》诗之一:“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十月》1981年第6期:“山中正是杏花、桃花将残犹开的时节,因为落雨,游人稀少,空山杳然。”

(3).犹悠然。形容心情。《旧唐书·文苑传下·元德秀》:“秩满,南游 陆浑 ,见佳山水,杳然有长往之志,乃结庐山阿。”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张説 时为工部侍郎,望之(指 崔湜 )杳然而嘆曰:‘此句可效,此位可得,其年不可及也。’”

(4).形容看不到,听不见,无影无踪。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奴家久闻相公高於音乐,如何来到此间,丝竹之音,杳然絶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宅妖》:“馆中人闻声毕集,堂中人物杳然矣。” 鲁迅 《而已集·扣丝杂感》:“末尾附有《西游记传奇》,我想和演义来比较一下,所以很切用,但第二本即缺少,第四本起便杳然了。”

景物

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瑰奇

珍奇,奇伟

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雨中登泰山》

不厌

(1).不嫌;不加以排斥。《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膾不厌细。”《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凡此皆有伦有脊之言,虽巧而不厌其巧。”

(2).不合。《文选·班彪<王命论>》:“取舍不厌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厌,合也。”

(3).不满足;不饱。厌,通“ 饜 ”。《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史记·伯夷列传》:“然 回 也屡空,糟穅不厌,而卒蚤夭。”《汉书·王莽传中》:“富者犬马餘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姦。” 明 方孝孺 《赠金溪吴仲实序》:“必学於诗、书、礼、乐、六艺之文至於终身而不厌。”

(4).不服。《汉书·景帝纪》:“诸疑狱,若虽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厌者,輒讞之。” 颜师古 注:“厌,服也。”

不魇,不做恶梦。厌,通“ 魘 ”。

满怀

(1) 指整个前胸部分

撞了个满怀

(2) 适龄的母畜全部怀孕

情绪

(1) 情丝, * 的情意

情绪留连

(2) 泛指感情

富于情绪

(3) 心情;心境

醒来时情绪极坏

(4) 情况;端绪

未知情绪

(5) 劲头

学习的情绪很好

(6) 指不正当或不愉快的情感

闹情绪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顾禧,朝代: 宋代
    弹铗复尔尔,登楼向落曛。烟深横白鹭,枫老宿彤云。松牖寒威入,琳宫远磬闻。自然能远俗,无复赋离群。
  • 作者: 方岳,朝代: 宋代
    万花锦绣同民乐,不比青山独乐园。办得春风共花醉,尽教蝶闹与蜂喧。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蜜室蜂房别有香。腊前偏会泄春光。凝伫清容何所似,笑姚黄。蜡注金锺诚得意,风飘气味压群芳。不似寿阳夸粉面,道家妆。
  • 作者: 王之道,朝代: 宋代
    西风晓飞霜,猎猎吹征袍。丁宁顾婢语,肯效儿女曹。举鞭问长安,诗海今谁豪。我欲从之游,痛饮歌离骚。
  • 作者: 王士祯,朝代: 清代

    万壑千岩云雾生,曹娥江外几峰晴。

    分明乞与樵风便,身向山 * 上行。

  • 作者: 赵蕃,朝代: 宋代
    雨雪欣能霁,冰霜苦未和。体孱寒有相,絮败暖无多。二妙今谁敌,有诗皆可歌。暗中知沈谢,灰里拨阴何。
  • 作者: 邵雍,朝代: 宋代
    富贵傲人人未信,还知富贵去如何。常观静处光阴好,亦恐闲时思虑多。日出自然天下暗,风来安得水无波。世间大有平田地,因甚须由捷径过。
  • 作者: 朱稚,朝代: 明代
    标签:峡山寺

    孤剑冲星憩碧湾,桃花流水别人间。

    一竿红日高低路,两岸清风远近帆。

    猿玉千秋凝蝶梦,仙棋几局坐松关。

    兴狂拟结青莲社,忧国年来鬓欲斑。

  • 作者: 崔鶠,朝代: 宋代
    秋草门前已没靴,更无人过野人家。离离疏竹时闻雨,淡淡轻烟不隔花。
  • 作者: 李本,朝代: 明代

    风雨春寒起读迟,伤心门外落花飞。

    裁诗总拙犹排闷,识字徒多不救饥。

    今日山林容我在,旧时城郭叹人非。

    年来苦忆鸱夷子,散发扁舟久未归。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