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降旨免浙省所有积欠并经过地方正赋十分之五原文 诗词名句

降旨免浙省所有积欠并经过地方正赋十分之五诗以志事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新正降恩谕,江浙免积逋。

江省数实多,南北已大殊。

因加惠江南,浙省可忘乎。

入疆再咨询,逋祗江南如。

更有续完者,急公益嘉予。

漕欠及借项,宽免例所无。

此岂非在民,爰概与豁除。

其经过正赋,十五蠲厥租。

休助庶以副,歌颂宁所图。

诗词问答

问:《降旨免浙省所有积欠并经过地方正赋十分之五诗以志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七

2. 前降旨免江浙逋赋江南至一百四十馀万浙江止十三万馀已不及十分之一且又报有续完则较江省更少

参考注释

新正

农历新年正月

因岁暮就在家过了年,新正方起身上任。——《平山冷燕》

降恩

天恩或神谴的特别天命

我那每夜降恩的女守护神不为恳求所动

积逋

指累欠的赋税。亦谓积欠赋税。《宋史·儒林传七·魏了翁》:“差知 汉州 , 汉 号为繁剧, 了翁 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餘万,除科抑卖酒之弊。” 明 归有光 《马政蠲贷》:“先皇帝在位十年,间时有赦,百姓安生乐业,而积逋亦少。”《明史·吕维祺传》:“擢 南京 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设会计簿,钩考隐没侵欺,及积逋不输,各数十百万,大者弹奏,小者捕治。”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一》:“今若此,殆非所以饰四方之观听也!谓外吏富乎?积逋者又十且八九也。” 黄远庸 《借款内脉之解剖》:“即不借款,以今日积逋之重、国步之危,何尝不可致监督财政之厄!”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加惠

(1).谓于正礼之外加增的优惠待遇。《左传·宣公十二年》:“老有加惠,旅有施舍。” 杨伯峻 注引 邵瑛 《刘炫规杜持平》:“此谓年老者有加增恩惠。”《周礼·秋官·司仪》“明日,客拜礼赐,遂行,如入之积” 汉 郑玄 注:“礼赐谓乘禽,君之加惠也。” 孙诒让 正义:“云君之加惠也者,以在致飱及饔餼诸正礼之外,故曰加惠。”

(2).施予恩惠。《战国策·魏策四》:“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宋 陈亮 《国子》:“ 东汉 之置五经师以教四姓小侯, 唐 分四学以官品而教其子弟,盖亦足以加惠於公卿士大夫矣。” 朱自清 《生命的价格--七毛钱》:“但可知的,运命决不加惠于她!”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省可

谓批阅定夺。《晋书·石季龙载记上》:“ 季龙 荒游废政,多所营缮,使 邃 ( 石邃 )省可尚书奏事,选牧守,祀郊庙;惟征伐刑断乃亲览之。”

休得要。 宋 苏轼 《临江仙·赠王友道》词:“省可清言挥玉麈,真须保器全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我孩儿安心,省可烦恼。”《 * 词话》第七六回:“你不往那屋里去,往谁屋里去。那前头媳妇子跟前,也省可去惹的他。” 清 洪昇 《长生殿·絮阁》:“告娘娘省可閒烦恼。”参见“ 省可里 ”。

咨询

征求意见 (多指行政当局向顾问之类的人员或特设的机关征求意见)

急公

热心公益。《颜氏家藏尺牍·孔观察兴诏》:“及至嗣后急公者多,抚臺每於季报疏内入告请拨。” 清 梅曾亮 《赠林侍郎序》:“然后能勤民急公,丰财和众,礼俗达而政教成。”

嘉予

赞许。《清史稿·兵志十二》:“ 阿桂 言 伊犁 易来 哈萨克 马渐成大羣,敕书嘉予。”

宽免

放宽并免除

岂非

难道不是…?用于反问

岂非咄咄怪事?

豁除

免除。 宋 范成大 《新岁书怀》诗:“豁除身外事,未是苦衰迟。”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三:“其土田为水衝沙塞、江海坍淤者,节有豁除。” 清 方苞 《圣主躬耕籍田颂》:“ 江 南积逋赐免者数百万, 江西 额徵豁除者百餘万。”

过正

过分;过头。《后汉书·张晧王龚等传赞》:“ 安 储遭譖, 张卿 有请。 龚 纠便佞,以直为眚。二子过正,埋车堙井。” 李贤 注引《孟子》:“矫枉过正。”《晋书·陆机传》:“ 汉 矫 秦 枉,大启王侯,境土踰溢,不遵旧典,故 贾生 忧其危, 晁错 痛其乱。是以诸侯岨其国家之富,凭其士庶之力,势足者反疾,土狭者逆迟,六臣犯其弱纲,七子衝其漏网, 皇祖 夷於黔徒, 西京 病於 东帝 。是盖过正之灾,而非建侯之累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 张九成 以为窥议王室之意,至引 高欢 见 魏 政不纲,退结豪杰事,此过正之论也。”

歌颂

(1) 歌咏、颂扬

歌颂好人好事

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松树的风格》

(2) 以歌曲或诵唱来颂扬或赞颂

歌颂劳模

所图

谋害,暗算。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三折:“你道他将亲来所图,你道他抵盗那财物……都是他二嫂粧诬。”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释妙声,朝代: 元代

    乔木岂无枝,高山亦有岑。

    嘤鸣尚求友,我独无知音。

    沉叹和氏璧,掩抑嵇生琴。

    谁令抱奇蕴,恻恻多苦心。

  • 作者: 程垓,朝代: 宋代
    风入藕花翻动。夜气与香俱纵。月又带风来,凉意一襟谁共。情重。情重。可惜短宵无梦。
  • 作者: 夏竦,朝代: 宋代
    六朝云物更风流,澹澹烟藏古寺楼。敌国漫轻江似带,史臣能视橘为侯。荒台有鹿姑苏晚,坏阁无香建业秋。到了贤明出中土,莫夸歌舞霸南州。
  • 作者: 卢挚,朝代: 元代
    湘南长忆崧南住。只怕失约了巢父。舣归舟、唤醒湖光,听我蓬窗春雨。故人倾倒襟期,我亦载愁东去。记朝来、黯别江滨,又弭棹、蛾眉佳
  • 作者: 王珪,朝代: 唐代
    数骑红妆晓猎还,销金罗袜镂金环。佯佯走马穿花过,拂拭雕弓对御弯。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通闰因教节令迟,御园首夏似春时。

    红轻绿重虽恒例,午暖朝凉不定期。

    杨柳絮稀经雨减,牡丹花放待风吹。

    如斯佳景厌欢赏,为盼军营驰捷旗。

  • 作者: 吴潜,朝代: 宋代
    南方一佛放圆光,散作阎浮檐蔔香。便把此花为赞祝,更将何物献休祥。建中圣主平平荡,锡福明王简简穰。共喜太平今有象,新年好上万年觞。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宜晴又复喜宜暄,绝胜春光大造恩。

    防误农蚕明返棹,名山不必更情敦。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韵分书割太无端,不学从来致浩叹。

    裒散排全资翰苑,连珠集腋得神完。

    覃研喜见仁卿著,典核应同观国看。

    方朔创言蕴古衍,绎文永惕作君难。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敕几视事有馀閒,趁爽因之万寿山。

    雨后石峰新若沐,夏中林叶密如关。

    化机呈处堪参契,诗句吟成旋改删。

    半月不游缘望泽,泽沾一至也开颜。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