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避暑江上原文 诗词名句

避暑江上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避暑江上原文

苦热厌城市,初 1~1夜临江湍。
风从西山来,颇带积雪寒。
堰声静尤壮,喷薄如急滩。
顿远车马喧,更觉衣裳单。
断岸吐缺月,恨不三更看。
且随萤火归,城扉欲横关。

诗词问答

问:避暑江上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避暑江上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陆游避暑江上书法欣赏

陆游避暑江上书法作品欣赏
避暑江上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苦热

苦于炎热;酷热。 唐 杜甫 《舟中苦热遣怀》诗:“入舟虽苦热,垢腻可溉灌。” 宋 苏轼 《泛舟城南得人皆苦炎字》之二:“苦热诚知处处皆,何当危坐学心斋。”

城市

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江湍

江中急流。 宋 欧阳修 《送田画秀才宁亲万州序》:“由此而上泝 江 湍,入 三峡 ,险怪奇絶,乃可爱也。” 宋 陈傅良 《闻叶正则阅藏经次其送客韵以问之》:“孰与瞻斗车,把柁行江湍?”

风从

顺从,响应。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若侮慢,不式王命,然后谋力云合,指麾风从。” 宋 范仲淹 《奏上时务书》:“大君有命,孰不风从。” 孙中山 《民生主义》第一讲:“至于 马克思 所著的书,和所发明的学说,可说是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的大成,所以他的学说一出来之后,便举世风从。”

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随》:“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选·李密<陈情事表>》:“但以 刘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扬雄 《反骚》:“临 汨罗 而自陨兮,恐日薄於西山。”

(2).山名。指 首阳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相传 伯夷 、 叔齐 隐居于此。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八:“是以吞纵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节。”参见“ 西山饿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县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阁序》:“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为 岷山 主峰。也称 雪岭 。 唐 李白 《思边》诗:“今岁何时妾忆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云。” 唐 杜甫 《野望》诗:“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万里桥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总称。南起 拒马山 ,西北接 军都山 。有 百花山 、 灵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卢师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为京郊名胜地。

(6).山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称 睡佛山 。有 华亭寺 、 太华寺 、 三清阁 、 龙门 诸胜和 聂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风景优美,有“睡美人”之称。

(7).山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称 包山 ,为 太湖 中最大岛屿。有 缥缈峰 、 销夏湾 、 林屋洞 诸名胜。

积雪

(1).堆积如雪;堆积起来的雪。《楚辞·九歌·湘君》:“桂櫂兮兰枻,斲冰兮积雪。” 王逸 注:“言己乘船,遭天盛寒,举其櫂楫,斲斫冰冻,纷然如积雪。” 晋 陶潜 《咏贫士》之五:“ 袁安 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唐 皇甫冉 《送令狐明府》诗:“荒林藏积雪,乱石起惊湍。” 宋 徐铉 《木兰赋》:“伊庭中之奇树,有木兰之可悦。外烂烂以凝紫,内英英而积雪。” 巴金 《答井上靖先生》:“在那个寒冷的夜晚,您的庭院中积雪未化。”

(2).积久下雪。《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厅事前餘雪犹湿,於是以屑布地。”

喷薄

(1) 汹涌激荡

奔腾喷薄

洪涛喷薄

(2) 强烈散发、迸发

浓香喷薄

(3) 形容事物出现时气势壮盛

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

(4) 雨雪纷飞

密雨喷薄

急滩

河道中水浅流急之处。 唐 崔道融 《溪夜》诗:“渔人抛得钓筒尽,却放轻舟下急滩。”

车马

(1).车和马。古代陆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诗·小雅·十月之交》:“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夫车马小义,而歷代莫悟。” 明 孙柚 《琴心记·王孙作醵》:“早求车马,同行共赴。”

(2).谓驰骋游乐。《汉书·郊祀志下》:“愿明主时忘车马之好,斥远方之士虚语,游心帝王之术,太平庶几可兴也。”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耆年闕市井之游,稚齿丰车马之好。”

衣裳

衣服的通称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与衣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断岸

江边绝壁。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崪若断岸,矗似长云。” 宋 苏轼 《后赤壁赋》:“ 江 流有声,断岸千尺。” 清 曹寅 《北行杂诗》之二十:“野风吹侧帽,断岸始登高。”

缺月

不圆之月。 唐 杜甫 《宿凿石浦》诗:“缺月殊未生,青灯死分翳。” 王洙 注:“缺,残也。” 宋 苏轼 《卜算子》词:“缺月挂疎桐,漏断人初静。” 明 王世贞 《答明卿闻元美擢御史中丞喜而有寄》之一:“浮云多晻曀,缺月向谁明?”

三更

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萤火

(1) 萤火虫发的光

(2) 也指微弱的灯光

(3) 萤火虫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王士祯,朝代: 清代

    原庙衣冠二十春,太平今见上陵辰。

    象犀玳瑁新供祭,巧使安南备九宾。

  • 作者: 祖无择,朝代: 宋代
    居民覆其屋,大半施白瓦。山际两三家,如经新雪下。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精禋敬展十年思,莅止留都驻羽旗。

    秩秩肯堂钦祖德,依依爱日奉亲慈。

    气回嫩暖情均畅,云放新晴喜共知。

    信拟贞观欹案侧,武功得句再巡时。

  • 作者: 程垓,朝代: 宋代
    薄日移影午暑空。一杯何事便潮红。扇纨挥尽却疏慵。早睡青怀冰枕外,夜来消息雨荷中。不须留烛眩房栊。
  • 作者: 洪适,朝代: 宋代
    风鬟飞乱。寒入秦筝雁。情似云阴浑未展。雨脚更飘银线。横枝有意先开。玉尘欲伴金斝。何日舞裀歌扇,后堂重到惟梅。
  • 作者: 贺朝,朝代: 唐代
    朔胡乘月寇边城,军书插羽刺中京。天子金坛拜飞将,单于玉塞振佳兵。骑射先鸣推任侠,龙韬决胜伫时英。闻有河湟客,愔愔理帷帟。常山启霸图,汜水先天策,衔珠浴铁向桑干,衅旗膏剑指乌丸。鸣鸡已报关山晓,来雁遥传沙塞寒。直为甘心从苦节,陇头流水鸣呜咽。边树萧萧不觉春,天山漠漠长飞雪。鱼丽阵接塞云平,雁翼营通海月明。始看晋幕飞鹅入,旋闻齐垒啼乌声。自从一戍燕支山,春光几度晋阳关。金河未转青丝骑,玉箸应啼红粉颜。鸿归燕相续,池边芳草绿。已见氛清细柳营,莫更春歌落梅曲。烽沉灶减静边亭,海晏山空肃已宁。行望凤京旋凯捷,重来麟阁画丹青。
  • 作者: 谭嗣同,朝代: 清代
    辘轳鸣,秋风晚,寒日荒荒下秋苑。辘轳鸣,井水寒,三更络绎啼井栏。鸳鸯憔悴不成双,两雌一雄鸣铿锵。哀鸣声何长,飞飞入银塘。银塘浅,翠带结。塘水枯,带不绝。愁魂夜啸缺月低,惊起城头乌磔磔。城头乌,朝朝饮水鸳鸯湖。曾见莲底鸳鸯日来往,忘却罗敷犹有夫。夫怒啄雄,雄去何栖,翩然归来,闭此幽闺。幽闺匿迹那可久,花里秦宫君知否?不如万古一丘,长偕三百首。幽闺人去灯光寂,照见罗帏泪痕湿。同穴居然愿不虚,岁岁春风土花碧。并蒂不必莲,连理不必木,痴骨千年同一束。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流杯亭是胜朝迹,从未临流泛羽杯。

    却拟吴中千尺雪,三间茶舍倚松开。

  • 作者: 许有壬,朝代: 元代
    云左瓶丞未老休瓶致,指清露堂扁,命予二人分赋长短句,予得清字,皆即瓶成章,喜甚,榜之堂上。疏仙其甥也,后更号酸齐云渺西风天地,拂吟袖,出重城。正秋满名园,松枯石润,竹瘦霜清。扁舟采菱歌断,但一泓寒碧画桥平。放眼奇观台上,太行飞入檐楹。主人声利一毫轻。爱客见高情。便芡剥骊珠,莲分冰茧,瓶注金瓶。风流故家文献,况登高能赋有诸甥。清露堂前好月,多应喜我留名。
  • 作者: 释原妙,朝代: 宋代
    资生贵图求富,参禅贵图求悟。求悟若学资生,个个成佛作祖。咄,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