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龙华马铺怀卢行之去年邂逅原文 诗词名句

龙华马铺怀卢行之去年邂逅

作者: 许景衡朝代: 宋代

龙华马铺怀卢行之去年邂逅原文

去年南邑归,春风拂征辔。

相从一笑顷,花卉方妩媚。

岁月俯仰间,还到经行地。

壁间旧诗句,尘土日蒙閟。

老境牵俗累,节物摇乡思。

归欤怅何时,与子同此味。

浮云有南北,况乃为禄仕。

置之勿复论,一醉了春事。

诗词问答

问:龙华马铺怀卢行之去年邂逅的作者是谁?答:许景衡
问:龙华马铺怀卢行之去年邂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许景衡的名句有哪些?答:许景衡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2. 《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六作作

参考注释

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征辔

远行之马的缰绳,亦指远行的马。 宋 柳永 《满江红》词之四:“匹马驱驱,摇征轡,溪边谷旁。” 宋 欧阳修 《踏莎行》词:“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轡。” 明 潘问奇 《自磁州趋邯郸途中即事》诗:“旁午停征轡,炊烟得几家?”

相从

(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

花卉

即花草。卉是百草的总称

妩媚

姿态美好可爱

妩媚忏弱

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俯仰

(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还到

返回;回到。《史记·大宛列传》:“ 騫 还到,拜为大行,列於九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此言之诚,有如 大江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初 东里袞 为 于禁 军司马,前与 周 俱没,又俱还到,有詔皆见之。”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惠王 知 蜀王 好色,许嫁五女於 蜀 。 蜀 遣五丁迎之,还到 梓潼 ,见一大蛇入穴中。”《宋书·谢方明传》:“尝年终, 江陵县 狱囚事无轻重,悉散听归家,使过正三日还到。” 南唐 张泌 《寄人》诗:“酷怜风月为多情,还到春时别恨生。”

经行

佛教徒因养身散除郁闷,旋回往返于一定之地叫“经行”

雁荡经行云漠漠。—— 宋· 沈括《梦溪笔谈》

旧诗

指用文言和传统格律写的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尘土

细小的土灰

老境

(1) 老年时代

(2) 老年时的境况

俗累

世俗的牵累;烦冗的杂务

出家人怎会有这么多的俗累呢?

霄辔一永矣,俗累从此休。——南朝梁·沈约《东武吟行》

节物

(1).作为;行事。《吕氏春秋·士容》:“今日君民而欲服海外,节物甚高而细利弗赖。” 高诱 注:“节物,事也。行事甚高,细小之利不恃赖之也。”

(2).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 晋 陆机 《拟明月何皎皎》诗:“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 宋 苏舜钦 《秋夕怀南中故人》诗:“向夕依阑念昔游,萧条节物更他州。” 清 吴伟业 《矾清湖》诗:“生还爱节物,高会逢茱萸。” 沉尹默 《五月五日》诗:“节物忺人角黍香,榴花到眼益清狂。”

(3).应节的物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旛、灯毬、竞渡、艾虎、云月之类。”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摘抄·史二》:“中城兵马司前食盒塞道,至不得行,余怪问之,曰:‘此中城各大家至兵马处送节物也。’”《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金满 正在家中喫利市饭,忽见老门子 陆有恩 来拜年,叫道:‘ 金阿叔 恭喜了!有利市酒,请我吃碗!’ 金令史 道:‘兄弟,总是节物,不好特地来请得。今日来得极妙,且喫三盃。’”

乡思

对故乡的思念。 南朝 梁 何逊 《渡连圻》诗之二:“寓目皆乡思,何时见狭斜。” 明 杜濬 《游山前后作》诗:“客程看 铁瓮 ,乡思岂 金陵 。” 羊翚 《瘿》:“雨淅淅沥沥地越下越大了--这唤起乡思的 巴山 夜雨啊!”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浮云

(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况乃

亦作“况乃”。亦作“况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髮。”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餘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唐 元稹 《和乐天秋题曲江》:“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2).何况;况且;而且。《后汉书·王符传》:“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兹情已分虑,况廼协悲端。”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禄仕

(1).为食俸禄而居官。《诗·王风·君子阳阳序》:“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已。” 郑玄 笺:“禄仕者,苟得禄而已,不求道行。” 孔颖达 疏:“今言禄仕,止为求禄。”《后汉书·李固传》:“中常侍在日月之侧,声埶振天下,子弟禄仕,曾无限极。” 唐 韩愈 《争臣论》:“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四:“禄仕之士,不能撙节。稍丰则飫及狗彘,稍歉则困彼妻孥。” 清 刘大櫆 《方府君墓志铭》:“近代以来,贵禄仕而贱幽贞。”

(2).泛指居官食禄。 汉 蔡邕 《陈政要七事》:“今虚伪小人,本非骨肉,既无幸私之恩,又无禄仕之实。” 唐 韩愈 《祭郑夫人文》:“苟容躁进,不顾其躬。禄仕而还,以为家荣。” 宋 徐铉 《稽神录·赵瑜》:“君命生至薄,名与禄仕皆无分。” 明 李贽 《与河南吴中丞书》:“僕自禄仕以来,未尝一日获罪於法禁。”

春事

(1).春耕之事。《管子·幼官》:“地气发,戒春事。” 唐 李白 《寄东鲁二稚子》诗:“春事已不及,江行復茫然。” 宋 王初寮 《履道象州上元》诗:“幽怀不自閒,欲逐春事起。安得五亩园,种蔬引江水。”

(2).春色;春意。 唐 徐晶 《同蔡孚<五亭咏>》:“幽栖可怜处,春事满林扉。” 明 刘基 《次李子庚韵》:“风落餘花春事非,愁心烟雨共霏霏。” 清 曹寅 《菜花歌》:“四月 吴 中春事足,四郊花气穿城瀆。”

(3).特指花事。 宋 陈师道 《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4).指男女欢爱。 明 沉仕 《偶见》曲之二:“交鸞凤春事无涯,不觉香露滴、牡丹芽。”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李端,朝代: 唐代
    上士爱清辉,开门向翠微。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野坐苔生席,高眠竹挂衣。旧山东望远,惆怅暮花飞。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初看月朗渐星生,经纬谁分纵与横。

    此是素娥莫大德,一明还任众分明。

  • 作者: 佚名,朝代: 唐代

    坤元至德,品物资生。神凝博厚,道协高明。
    列镇五岳,环流四瀛。于何不载,万宝斯成。

  • 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代
    西邻少年今出游,东家女儿未识羞。门前乌臼叶已暗,日暮问谁墙上头。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山楼何有有诗书,新景空澄意与舒。

    秋实方来真觉好,春华试比定何如。

  • 作者: 于鹄,朝代: 唐代
    买得幽山属汉阳,槿篱疏处种桃榔。唯有猕猴来往熟,弄人抛果满书堂。
  • 作者: 张继先,朝代: 宋代
    庵里人行庵外路,庵外人来庵里坐。遮头茅草欠坚牢,年年风雨年年破。
  • 作者: 阮籍,朝代: 魏晋
    标签:寓言诗
    昔禹平水土,而使益驱禽,涤荡川谷兮栉(zhì)梳山林,是以神奸形于九鼎,而异物来臻。故丰狐文豹释其表,间尾驺(zōu)虞献其珍;夸父独鹿祓其豪,青马三骓弃其群。此以其壮而残其生者也。若夫熊狚之游临江兮,见厥功以乘危。夔(kuí)负渊以肆志兮,杨震声而衣皮。处闲旷而或昭兮,何幽隐之罔随。鼷(xī)畏逼以潜身兮,穴神丘之重深。终或饵以求食兮,焉凿之而能禁?诚有利而可欲兮,虽希觌(dí)而为禽。故近者不称岁,远者不历年;大则有称于万年,细者为笑于目前。夫猕猴直其微者也,犹系累于下陈。体多似而匪类,形乘殊而不纯。外察慧而内无度兮,故人面而兽心,性褊浅(biǎn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龙从鸟集舞林离,跳剑寻橦呈百奇。

    拔达山将波罗尔,听观凫藻喜闲知。

  • 作者: 释怀深,朝代: 宋代
    焦山旧日时,堂安百馀众。笊篱与木杓,如今不足用。多谢诸禅人,各出一只手。南北与西东,面南看北斗。厨中一个锅,煮粥又不多。若非宪上座,谁人奈尔何。水陆会街坊,六人为总领。但看正二月,夜夜香花请。二人同一心,打围要种菜。意在钁头边,两彩都一赛。腊月冷如冰,众僧犹卧簟。二人去化席,姑苏也不远。漆桶要打破,深禅却要光。但教无渗漏,得个也无妨。镇州萝卜头,今年到处少。奇公去打钱,典座呵呵笑。法真小比丘,去觅沩山牛。绳头须紧把,鼻孔要牢收。迹在牛还在,无心终易求。要得十分好,更造一层楼。更有一件事,不小亦不大。擘也擘不开,跣也跣下过。常在动用中,未有人担荷。你若肯发心,我为你说破。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