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丁寓田家有赠原文 诗词名句

丁寓田家有赠

作者: 王维朝代: 唐代

丁寓田家有赠原文

君心印尚栖隐,印久欲傍归印路。
在朝印每为言,解印果成趣。
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
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开轩御衣服,散帙理章句。
时吟招隐诗,或制闲居赋。
新晴望郊郭,日映桑榆暮。
阴昼小苑城,微明渭川树。
揆予宅闾井,幽赏何由屡。
道存终不忘,迹异难相遇。
此时惜离别,再来芳菲度。

诗词问答

问:丁寓田家有赠的作者是谁?答:王维
问:丁寓田家有赠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王维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维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125_55

参考注释

心印

(1).佛教禅宗语。谓不用语言文字,而直接以心相印证,以期顿悟。《坛经·顿渐品》:“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於佛经。’” 唐 韩偓 《江岸闲步》诗:“立谈禪客传心印,坐睡渔师著背蓬。” 宋 王禹偁 《寄赞宁上人》诗:“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三折:“心印非遥,只在本来还照。回头早,认得胎胞儘,四大皆安好。”

(2).理学家借以指对圣人学说在心性上的领会。 明 王守仁 《<大学>问》:“此格致诚正之説,所以阐 尧 舜 之正传而为 孔氏 之心印也。”

(3).泛指内心有所领会。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而二美意皆属予,微露拒 程 之意, 程子 亦心印。”

(4).心心相印。 沉从文 《菜园》:“只能心印默契,不可言传。”

(5).拆字术。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论气韵非师》:“且如世之相押字之术,谓之心印。本自心源,想成形跡,跡与心合,是之谓印。爰及万法,缘虑施为,随心所合,皆得名印。”

栖隐

亦作“栖隐”。隐居。《隋书·隐逸传·徐则》:“遂怀栖隐之操,杖策入 縉云山 。” 唐 王维 《丁寓田家有赠》诗:“君心尚栖隐,久欲傍路归。” 明 杨慎 《蜀士》:“ 符载 、 杨衡 、 宋济 、 张仁宝 皆 蜀 人,栖隐 青城山 。” 清 魏源 《永嘉山水诗·西雁宫》:“昔贤栖隐地,静悟先天中。”

在朝

指在朝廷中做官

为言

(1).与之说话;与之交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岂寡人不足为言邪?何故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辛 貌丑,妻不为言。”

(2).犹为意。《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贫困,常欺 鲍叔 , 鲍叔 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诈伪之言。为,通“ 伪 ”。《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胡得焉。” 孔颖达 疏:“人之诈伪之言。” 陈奂 传疏:“古‘为、伪、譌’三字同。《毛诗》本作‘为’,读作‘伪’也。为言即谗言,所谓小行无徵之言也。”

解印

见“ 解印綬 ”。

成趣

成为散步的场所。趣,同“ 趋 ”。《文选·陶潜<归去来>》:“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李善 注:“《尔雅》曰:‘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 郭璞 曰:‘此皆人行步趋走之处,因以名。’” 逯钦立 校注:“成趣,成趋,成了散步塲所。”

谓自成佳趣。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庄公瑾书画》:“为人雅淡有高致,日登临山水,所至成趣,遇知己,觴咏竟日。” 阎纲 《论陈奂生》:“信手拈来,涉笔成趣,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晨鸡

亦作“ 晨鷄 ”。报晓之雄鸡。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四:“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 金 段成己 《虞坂晓行》诗:“林外晨鸡第一声,陇头残月伴人行。” 明 文徵明 《辛亥除夕守岁》诗:“香消酒冷人初静,忽报晨鷄第一声。” 李广田 《银狐集·平地城》:“因为他们夜里起来掌灯作活,把神灵惊动了,等到晨鸡一叫,一切都算完事。”

邻里

(1) 邻居;家庭居所

邻里之间

(2) 邻居或同乡

群动

(1).各种动物。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七:“日入羣动息,归鸟趋林鸣。” 梁启超 《论自由》:“人秉天地清淑之气以生,所以异於羣动者安在乎?”

(2).诸种活动。 唐 白居易 《宴坐闲吟》:“意气销磨羣动里,形骸变化百年中。” 宋 司马光 《不寐》诗:“四远寂然羣动收,只餘严鼓度坊楼。”

(3).泛指众人。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铨选》:“陛下有是名器,为鼓舞羣动之具。”

农夫

1.指务农的人。 2.特指从事农业劳动的男子。 3.古代田官名。

饷田

送饭食到田头。 唐 白居易 《观刈麦》诗:“妇姑荷簞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餉田去,丁壮在南冈。” 前蜀 韦庄 《纪村事》诗:“数声牛上笛,何处餉田归?”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宗本遇异人》:“ 宣和 元年,因餉田行山陿中,遇道人。”

开轩

开窗。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五:“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晋 张协 《七命》:“望玉绳而结极,承倒景而开轩。” 南朝 宋 谢瞻 《答灵运》诗:“开轩灭华烛,月露皓已盈。”

御衣

帝王所着的衣服。《后汉书·丁鸿传》:“ 永平 十年詔徵, 鸿 至即召见,説《文侯之命篇》,赐御衣及綬。” 唐 李峤 《春日游苑喜雨应诏》诗:“密雨迎仙步,低雨拂御衣。” 唐 王建 《赠王枢密》诗:“脱下御衣偏得著,进来龙马每教骑。”《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始命太僕卿 冯延鲁 、卫尉少卿 钟謨 使於 唐 ,赐以御衣、玉带等及犒军帛十万。”

散帙

打开书帙。亦借指读书。《文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凌涧寻我室,散帙问所知。” 刘良 注:“散帙,谓开书帙也。” 唐 王维 《丁寓田家有赠》诗:“开轩御衣服,散帙理章句。” 明 唐时升 《南翔里有八老人为社日相娱乐诗以纪之》:“南村翳翳桑榆日,出共持杯归散帙。” 清 纳兰性德 《生查子》词:“散帙坐凝尘,吹气幽兰并。”

章句

(1) 古籍的分章分段和语句停顿

(2) 分析古文的章节和句读

复习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后汉书》

招隐

(1).征召隐居者出仕。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 明 杨慎 《春兴》诗:“难教迟暮从招隐,拟把生涯学醉歌。” 清 周亮工 《与王启伯总戎》诗:“ 小山 有赋人招隐,大树无心世任看。”

(2).招人归隐。 唐 骆宾王 《酬思玄上人林泉》诗:“闻君招隐地,髣髴 武陵 春。” 明 薛蕙 《草堂》诗:“珍重故人招隐意,草堂南郭可淹留。” 清 杨承宪 《三姝媚》词:“拂拂空香,引访秋骚客,来歌招隐。”

闲居

避人独居

新晴

天刚放晴;刚放晴的天气。 晋 潘岳 《闲居赋》:“微雨新晴,六合清朗。”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 金谷 俊游, 铜驼 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清 黄遵宪 《养疴杂诗》之十:“竹外斜阳半灭明,捲帘欹枕看新晴。” 吴组缃 《山洪》十:“这是个新晴的极好天气。”

郊郭

城外,郊外。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谢丽塔於郊郭,殊世间於城傍。” 唐 李颀 《晚归东园》诗:“荆扉带郊郭,稼穡满东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瞳人语》:“清明前一日,偶步郊郭,见一小车,朱茀綉幰,青衣数辈,款段以从。”

桑榆暮

谓年近垂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六十岁,花甲週,桑榆暮矣!”

微明

(1).知幽眇之理而收显著之效。《老子》:“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河上公 注:“此四事,其道微其效明也。”《韩非子·喻老》:“起事於无形,而要大功於天下,是谓微明。”

(2).微弱的光亮;稍微明亮。 唐 颜真卿 《登平望桥下作》诗:“近山犹髣髴,远水忽微明。” 宋 秦观 《和孙莘老题召伯斗野亭》诗:“揽衣视日景,薄阴漏微明。” 鲁迅 《准风月谈·夜颂》:“虽然是夜,但也有明暗。有微明,有昏暗,有伸手不见掌,有漆黑一团糟。”

渭川

(1).即 渭水 。亦泛指 渭水 流域。《史记·货殖列传》:“ 陈 夏 千亩漆; 齐 鲁 千亩桑麻; 渭川 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唐 孟浩然 《登总持寺浮图》诗:“竹遶 渭川 遍,山连 上苑 斜。” 明 方孝孺 《友筠轩赋》:“ 渭川 致乎斯景, 黄岗 寓乎此身。”

(2).乐曲名。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四:“ 彭年 善舞, 鹤年 、 龟年 善歌,尤妙製《渭川》。”

闾井

(1).房屋、水井等建筑物。 南朝 宋 何承天 《安边论》:“猋骑蚁聚,轻兵鸟集,竝践禾稼,焚爇閭井,虽边将多略,未审何以御之。” 唐 王维 《淇上田园即事》诗:“日隐桑柘外,河明閭井间。” 唐 韩愈 《唐正议大义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古之老於乡者,将自佚,非自苦,閭井田宅具在,亲戚之不仕与倦而归者,不在东阡在北陌,可杖屨来往也。”

(2).闾里,居民聚居之处。 唐 韦应物 《寄柳州韩司户郎中》诗:“春风吹百卉,和煦变閭井。” 宋 梅尧臣 《送仲文》诗:“三年不出户,孝行閭井闻。”《明史·赵世卿传》:“ 世卿 復言脂膏已竭,閭井萧然,丧乱可虞,揭竿非远,不及今罢之,恐后将无及。”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裁官》:“这官呵,无补圣明高,倒不如废却了,閭井息喧呶。”

何由

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成?” 明 刘基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诗之三:“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稍加责罚,此辈就到家主面前轻事重报,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着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有云 太仓 王宫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无损。然与《玉版》对观,无少差,信为《玉版》未损时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剥漶?或造物忌之邪?”

相遇

遇见,遇到

这些候选人在许多讲坛上相遇进行辩论

此时

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离别

(1) 暂时或永久离开

我离别故乡已经两年了

(2) 分手,分开

再来

(1).再一次来。《史记·淮阴侯列传》:“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灯前修本》:“此去好凭三寸舌,再来不值半文钱。”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一切都是一年前见她时的光景,而她的窗下不放着糖匣,我是成了再来的 丁令威 了。”

(2).谓连续的动作或事。如:再来一盘棋。再来一碗汤。

芳菲

(1) 花草香美的样子

(2) 芳香的花草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宋· 沈括《梦溪笔谈》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五迈,朝代: 宋代
    我来自京师,已丑之十月。道之建剑间,行行遇兵卒。问之何为行,对言声哽咽。初只因临汀,监商时出没。县官事张皇,星夜闻帅钺。帅出乃捕兵,此曹辄猖獗。加之江西寇,恃嶮护巢穴。向来误降临,贻祝今尤烈。合党肆纷披,交锋争桀黠。聚落西百村,室庐遭毁爇。转徒临照阳,孤城危一发。帅方实归装,视此苦不切。惟漕暨庾台,协心图扑灭。移文责十连,义激词语辣。就檄刘权军,专城植铩盾。又有一老尉,贾勇抗鸱鹘。赖此所居民,犹苟旦暮活。我闻此卒言,忧愤中肠热。及归抵吾庐,保伍亦团结。或恐汀邵寇,余烬尚分裂。或疑鼠狗徒,乘间敢窃发。吾乡号乐国,目不见雨铁。一闻钲鼓声,缩头畏如鳖。新岁或讹言,城居竟搬挈。丁男肩欲頳,稚女足不袜。
  • 作者: 释正觉,朝代: 宋代
    净磨心鉴绝游尘,本际灵明自照神。个里机回圆历历,化分百亿大千身。
  • 作者: 邵雍,朝代: 宋代
    纷纷过眼不须惊,利害相磨卒未平。伎俩虽多无实效,聪明到了是虚名。温凉寒热四时事,甘苦辛酸万物情。除却此心皆外物,此心犹恐未全醒。
  • 作者: 孙逖,朝代: 唐代
    星使下仙京,云湖喜昼晴。更从探穴处,还作棹歌行。丝管荷风入,帘帷竹气清。莫愁归路远,水月夜虚明。
  • 作者: 洪咨夔,朝代: 宋代
    四海止斋老,百世水心翁。都将不尽事业,付与道俱东。气脉中庸大学,体统采薇天保,几疏柘袍红,千仞倚寥碧,一点驾归鸿。扈江蓠,贯薜荔,制芙蓉。午桥绿野深处,心与境俱融。搏控乾坤龙马,簸弄坎离日月,苍鬓映方瞳。只恐又催诏,飞度橘花风。
  • 作者: 学士院,朝代: 宋代
    帝出于震,孝奏上仪。燔燎羶薌,神来燕娭。肃若旧典,罔或不只,既右飨之,翕受蕃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渥泽越三日,优霖继一宵。

    抚衾增冷切,隔牖送声遥。

    破土发谷种,如云畅麦苗。

    筹农真是慰,既慰戒心骄。

  • 作者: 胡铨,朝代: 宋代

    山浮海上青螺远,决C55B归鸿。闲倚东风。叠叠层云欲荡胸。
    弄琴细写清江引,一洗愁容。木杪黄封。贤圣都堪日日中。

  • 作者: 余继登,朝代: 明代

    避宠辞燕市,为园在汉阴。

    剪茅旋结屋,种竹已成林。

    泉石生幽兴,琴樽惬隐心。

    风尘吾愧汝,空自说知音。

  • 作者: 张雨,朝代: 元代
    红莲一舸,向游仙梦里,步虚金阙。朝罢香烟携满袖,初度玳筵重设。玉轴琵琶,金瓶芍药,都在春风列。天然清贵,樵林自爱晴雪。笑说奉母闲居,吾非巧宦,未信潘郎拙。戏引鸳雏香径底,好在双珠明月。锦绣楼台,燕莺帘幕,垂柳青丝结。金笼放鸽,年年飞絮时节。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