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续梦原文 诗词名句

续梦

作者: 洪咨夔朝代: 宋代

续梦原文

造化有真机,寒暑不停轴。
秋风促络纬,春雨鸣播谷。
一气臂屈伸,万事手翻覆。
得牛或贻灾,失马讵非福。
七侯梁冀诛,三妹国忠族。
鼎贵正酣豢,旁窥已鱼肉。
自古圣贤徒,不耻贫贱辱。
忠信以为宝,岂弟而干禄。
但信命行藏,不计得迟速。
泰极必有否,剥烂乃为复。
一理无间断,九卦要精熟。
梦起独忘言,窗前数丛菊。

诗词问答

问:续梦的作者是谁?答:洪咨夔
问:续梦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洪咨夔的名句有哪些?答:洪咨夔名句大全

洪咨夔续梦书法欣赏

洪咨夔续梦书法作品欣赏
续梦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造化

(1) 福分;好运气

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与造化抗衡

真机

(1).玄妙之理;秘要。 唐 杨巨源 《送淡公归嵩山龙潭寺葬本师》诗:“野烟秋火苍茫远,禪境真机去住閒。” 宋 陈师道 《和贾耘老春晚》诗:“一卧海城春又晚,不妨閒处得真机。”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古人论诗,举其大要,未尝喋喋以泄真机,但恐人小其道尔。”

(2).真正的动机、目的。 明 唐顺之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而不知锥刀之算其真机也。”

寒暑

(1) 气候的冷和热

寒暑表

(2) 冬天和夏天,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

经历了几十个寒暑

不停

一直在做或者运行着某件事情

秋风

秋天的风

络纬

虫名。即莎鸡,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夏秋夜间振羽作声,声如纺线,故名。 汉 无名氏 《古八变歌》:“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堦。” 唐 李白 《长相思》诗:“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簞色寒。” 清 沉用济 《寄衣曲》:“去年寄衣秋月明,络纬索索窗前明。” 郁达夫 《采石矶》诗:“络纬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无边。”

春雨

(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唐 方干 《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 江 春雨入全 吴 。” 明 刘基 《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2).用以比喻恩泽。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3).曲名。 苏曼殊 《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 浙江 潮。”自注:“《春雨》,曲名。”

播谷

(1).播种谷物。《淮南子·原道训》:“ 神农 之播穀也,因苗以为教。” 高诱 注:“播,布也;布种百穀。” 三国 魏 曹植 《神农赞》:“ 少典 之胤,火德成木,造为耒耜。遵民播穀。” 宋 惠洪 《晚步归西崦》诗:“播穀风光寒日近,摘茶时节乱山间。”

(2).即布谷鸟。 清 孙枝蔚 《途中闻布谷》诗:“吾今亦有伤魂处,播穀来时农未归。” 李瑛 《播谷鸟的故事》:“播谷--忙着唱,忙着催人播种吧!”参见“ 布穀 ”。

一气

(1) 一举,一次,不间断地

一气呵成

(2) 同一帮派,声气相通;同伙

他们通同一气

(3) 一阵(多含贬义)

瞎闹一气

屈伸

亦作“ 屈申 ”。1.屈曲与伸舒。《礼记·乐记》:“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后汉书·张奂传》:“蛇能屈申,配龙腾蛰。” 明 方孝孺 《书夷山稿序后》:“人之穷达,在心志之屈伸,不在贵贱贫富。” 张素 《足疾一百余日始杖行室中》诗:“屈伸非比无名指,便有 秦 医孰使闻。”

(2).进退。《荀子·不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懦怯也。”《宋书·宗室传·道规》:“兵法屈申有时,不可苟进。” 唐 魏归仁 《宴居赋》:“屈伸委运,行用随时。”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十:“有人既发展自我的个性,又能排除一切妨碍他的主观困难环境而进取,屈伸自如,从容自在。”

万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万事如意

翻覆

(1) 使从直立的、水平的或正常的位置上倾覆

车辆翻覆

(2) 巨大而彻底的变化

天地翻覆

(3) 来回翻动身体

夜间翻覆不能眠

贻灾

遗祸;招灾。 唐 王仲周 《代杜司徒谢妻封邑表》:“《诗》美《鹊巢》,惧无德而自处;《礼》荣翟茀,恐负乘以貽灾。”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二折:“今日裡亡猿殃及木,谁待肯养虎自貽灾,好教俺拔刀变色。”

失马

(1).丢失马。《北史·王晧传》:“尝从 文宣 北征,乘赤马,旦蒙霜气,遂不復识。自言失马……须臾日出,马体霜尽,繫在幕前,方云:‘我马尚在。’”

(2).“塞翁失马”之省。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唐 黄滔 《上刑部郑郎中启》之二:“徒恨伤麟,终几失马。若无往岁,焉有兹辰?” 金 李之翰 《书呈仲孚》诗:“失马乃为福,梦牛翻作祸。”

贵正

谓自贵重而操守贞正。《世说新语·赏誉》“ 卞望之 之峯距” 刘孝标 注引《卞壸别传》:“ 壼 少以贵正见称,累迁御史中丞,权门屏迹。”

酣豢

谓沉醉于某种情境。 宋 欧阳修 《<释惟俨文集>序》:“苟皆不用,则絶宠辱,遗世俗,自高而不屈,尚安能酣豢於富贵而无为哉?” 明 归有光 《山舍示学者书》:“其得之者,亦不过酣豢富贵,荡无廉耻之限。” 清 王拯元 《王刚节公家传跋尾》:“彼之於利禄名位者,日颠倒於膏粱文绣,酣豢怡悦,人见之者,且将厌焉。”

鱼肉

比喻用暴力欺凌;也比喻被欺凌的人

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鱼肉搢绅。——清· 张廷玉《明史》

自古

(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

(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圣贤

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不耻

不顾羞耻不以为有失体面;不以为耻

下第子不耻,遗才人耻之。——唐·贾岛《送沈秀才下第东归》

贱辱

(1).低贱。 汉 徐干 《中论·贵言》:“非惟言也,行亦如之,得其所则尊荣,失其所则贱辱。” 宋 苏轼 《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诗:“归田虽贱辱,岂失泥中行。”

(2).指轻视羞辱。 清 谭嗣同 《仁学》三六:“既召而役使之矣,復贱辱之,蹴踏之。”

忠信

忠诚信实。《易·乾》:“君子进德脩业,忠信所以进德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衡。” 宋 欧阳修 《朋党论》:“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以宽厚出名的,讲究忠信。”

以为

认为

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

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以为妙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岂弟

和乐平易。《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孔易岂弟。” 宋 欧阳修 《南省试进士策问》之二:“岂朝廷礼乐文物,万民富庶岂弟,必如是之勤且详,然后可以致之歟?” 清 黄宗羲 《密庵陆公墓碑》:“公为人岂弟,雅以济物为务。”参见“ 愷悌 ”。

干禄

南北朝 时勋贵、官吏对被役使的“干”收取免役绢作为一种额外俸给,称“干禄”。《北史·恩幸传·齐诸宦者》:“犹以 波斯 狗为仪同、郡君,分其干禄。”《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七年》:“旧苍头 刘桃枝 等皆开府封王,其餘宦官、 胡 儿、歌舞人、见鬼人、官奴婢等滥得富贵者,殆将万数……乃至狗、马及鹰亦有仪同、郡君之号,有鬭鷄,号开府,皆食其干禄。” 胡三省 注:“干出所部之人,一干输绢十八匹,干身放之。”

(1).求福。《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干禄岂弟。”

(2).求禄位;求仕进。《论语·为政》:“ 子张 学干禄。”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不鬻智以干禄,不辞爵以吊名。”《梁书·明山宾传》:“兄 仲璋 婴痼疾,家道屡空, 山宾 乃行干禄。”《金史·隐逸传序》:“后世干禄者多,其先人尚人之志与叹老嗟卑之心,能去是者鲜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书痴》:“非为干禄,实信书中真有金粟。”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虽兜牟深隐其面,威武若不可陵,而干禄之色,固灼然观于外矣!”

信命

(1).相信天命。《列子·力命》:“信命者,亡寿夭;信理者,亡是非。”

(2).使者传送的命令或书信。《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 关东 义兵起, 卓 遂劫帝西迁,徵 虞 为太傅,道路隔塞,信命不得至。”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江 东妇女,略无交游,其婚姻之家,或十数年间,未相识者,惟以信命赠遗,致殷勤焉。”

显扬君命。信,通“ 伸 ”。《汉书·冯奉世传》:“ 奉世 图难忘死,信命殊俗,威功白著,为世使表。” 颜师古 注:“图难,谋除国难也。信读曰伸。”

行藏

指出处或行止。常用以说明人物行止、踪迹和底细等

数问其行藏。——《元史·杨奂传》

不计

不计较;不考虑

不计成本

不计个人得失

迟速

慢和快;缓慢或迅速。《左传·昭公十三年》:“既闻命矣,敬共以往,迟速唯君。” 宋 欧阳修 《鉴画》:“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学使以快短明衡文》:“ 肃顺 问 碧湄 曰:‘子向来写作迟速何如?’”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四章:“宜於每时之中分十刻如息紧之比,每刻之中分十秒,每秒之中分十微,其针轮之迟速,即以此定之。”

泰极

太极。指原始混沌之气。《文选·左思<魏都赋>》:“夫泰极剖判,造化权舆。” 李善 注引《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剥烂

剥蚀毁坏。 宋 王安石 《和吴冲卿鸦树石屏》诗:“画工粉墨非不好,岁久剥烂空留名。” 宋 王安石 《垂虹亭》诗:“喟予独感此,剥烂有终极。改作不可无,还当采民力。”

为复

犹还是,抑或。 唐 王维 《问寇校书双溪》诗:“君家 少室 西,为復 少室 东?” 宋 杨万里 《山居》诗:“不知蝉报夏,为復自吟风?” 明 张居正 《送杨生南归》诗:“清时不献太平书,为復还从江上居。”

一理

(1).同一准则。《吕氏春秋·审分》:“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 高诱 注:“身治则国治,故曰一理之术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然则八代之制,几可以一理贯。” 刘良 注:“一理谓合典则也。”《二程遗书》卷十八:“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 明 胡居仁 《居业录·心性》:“天地人物,分虽不同,同此一理。”

(2).一个道理。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非可以一理徵,非可以一途验。” 宋 真德秀 《问格物致知》:“万物各具一理,万理同出一原。”《宣和遗事》前集:“看破治乱两途,不出阴阳一理。”

(3).同一地理区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且 吴 与 越 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而 吴 侵伐,大过五也。”

(4).温习一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於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

间断

连续的事情中断

这个实验不能间断

精熟

精湛纯熟

拳法精熟

忘言

(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

(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抗疏中辍》:“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权奸已败,即往事果真,亦当忘言,此等追叙,似乎蛇足。”

前数

迷信谓前生命定。《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十:“就是当初富吾、贵吾,也元是吾命中所有之物。前数分明,止是仙兄前知,费得一番引路。”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朱多炡,朝代: 明代

    荒鸡警人语,倦鸟飐风枝。

    枕膝高眠稳,惊心起舞迟。

    调元期未晚,求试计非时。

    总有忧生感,忘言各自知。

  • 作者: 阎伯敏,朝代: 宋代
    云源一派瑶池分,洒落掉石随东奔。森人但忧香溪水,肖边惟有昭君村。
  • 作者: 陈造,朝代: 宋代
    因师写物三昧手,公取天机付笔端。坐想瑛盘分磊磈,忆尝贝齿冰甘寒。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又是暮春旬一日,恰于齐地德州南。

    八周驹电忽今度,廿载斋庄作昔谈。

    此去徘徊空复尔,迩来忧乐大都谙。

    寥天古月依然照,逝水流光正好参。

  • 作者: 吴芾,朝代: 宋代
    扁榜当年我命名,喜君心与迹双清。眼前风物浑如旧,但觉庭前春草生。
  • 作者: 吴文英,朝代: 宋代
    标签: 梅花咏物写人
    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暮寒如翦。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飞霙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酥莹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申春怨。东风半面。料准拟、何郎词卷。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月户团圞不藉修,座中何异广寒游。

    四山飞翠云垂脚,一谷含凉树动头。

    极目总无尘可对,沃心惟有静为谋。

    展来画帧伊谁笔,王氏临平正晓秋。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红红紫紫尽纭纭,韵处终输廋岭君。未说王花水雪骨,新阴先绿半春云。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又已经年别,难禁一夕情。

    丹陵明晓谒,碧落九秋横。

    都是伤心处,何曾继志成。

    每来增永慕,岂系见斋名。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直。清泉碧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盆山苍然日在眼,此物一来俱扫迹。根蟠叶茂看愈好,向来恨不相从早。所嗟我亦饱风霜,养气无功日衰槁。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