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洞仙歌 谢欧阳学士偕陈众仲助教过访原文 诗词名句

洞仙歌 谢欧阳学士偕陈众仲助教过访

作者:周权 朝代:元代

原文

京尘满鬓,汗漫游还倦。
环佩玲珑惊梦断。
恰玉堂仙伯,携取圜桥,词翰客、枉顾情何恋恋。
衣冠何磊落,闲雅雍容,不把声光时自炫。
漫轻敲团月,煮玉泉冰,□啸傲、几多萧散。
笑归去,蓬莱跨清风,任香彻胸中,五千书卷。

诗词问答

问:《洞仙歌 谢欧阳学士偕陈众仲助教过访》的作者是谁?答:周权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周权的名句有哪些?答:周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京尘

见“ 京洛尘 ”。

汗漫游

世外之游。形容漫游之远。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復见 陶唐 理,甘为汗漫游。” 仇兆鳌 注引《淮南子》:“ 若士 谓 卢敖 曰:‘吾与汗漫游於九垓之外。’” 元 耶律楚材 《过云川和刘正叔韵》:“西域风尘汗漫游,十年辜负旧渔舟。” 清 方文 《路灌沟喜遇谈长益话旧》诗:“闻尔京师去,真成汗漫游。” 清 钮琇 《觚賸·神僧》:“我将从师为汗漫游,师许之乎?” 叶玉森 《一岛》诗:“烟萝半壁能分我,请息诸天汗漫游。”

环佩

环形玉佩;妇女的饰物

小姐气得把环佩都摔了

玲珑

(1) 精巧细微

小巧玲珑

(2) 灵活敏捷

娇小玲珑

(3) 形容玉相撞击的声音

惊梦

从梦中惊醒

玉堂仙

翰林学士的雅号。 宋 苏轼 《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诗:“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明 何景明 《赤壁图》诗:“ 黄州 逐客玉堂仙,停舟到此悲秋天。” 清 查慎行 《舟过三水邑宰徐君来晤口占赠之》:“谁知 花县 宰,旧是玉堂仙。”参见“ 玉堂 ”。

携取

亦作“携取”。携带,拿取。《诗·大雅·板》“如取如携” 唐 孔颖达 疏:“言其必从君化,如携取之随人君也。” 明 唐顺之 《吴母唐孺人墓志铭》:“徃来姻戚所,或见有异书及诸稗官小説,輒携取以归,旬日而还之,则既诵习之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田里种的菜,池里养的鱼,放出来的鷄子鸭子,那一种不是任凭那些营兵随意携取,就同是营里公用的东西一般。”

词翰客

文学之士。 唐 贾岛 《易州过郝逸人居》诗:“每逢词翰客,邀我共寻君。”

枉顾

敬辞,屈尊看望。称对方来访自己

谬承枉顾,蓬荜生辉

恋恋

(1).顾念。《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綈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伏愿少垂旧惠,恋恋故人,无任忧悸感切之至!”

(2).依依不舍。亦指依依不舍之情。《后汉书·何进传》:“惟受恩累世,今当远离宫殿,情怀恋恋。” 唐 裴铏 《传奇·陶尹二君》:“吾与子邂逅相遇,那无恋恋耶?”《西湖佳话·白堤政迹》:“今闻我去,你看山色依依,尚如不舍;鸟声恋恋,宛若留人。” 冰心 《六一姊》:“恋恋的挨着她坐着,无聊的注目台上。”

衣冠

(1) 衣服和礼帽

(2) 服饰

衣冠不整

(3) 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

衣冠之弟

磊落

(1) 壮大的样子

称为混世魔,磊落凶模样。——《西游记》

(2) 光明正大,是非分明的态度和坚决遵循很高的道德标准行事

胸怀磊落

光明磊落

闲雅

安适高雅

雍容

(1) 形容仪态温文大方

宣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汉书·薛宣传》

雍容有礼

雍容华贵

(2) 舒缓;从容不迫

从车骑,雍容闲雅其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雍容大方

声光

声誉和荣耀

他在那一带有点声光

自炫

自夸

自炫清高

轻敲

方言。犹轻薄,不坚实。《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不要説是好棺木价重,买不起,便是那轻敲杂树的,也要二三两一具。”

玉泉

(1).传说中 昆仑山 上的泉名。 王充 《论衡·谈天》引 汉 司马迁 曰:“《禹本纪》言‘ 河 出 崑崙 ……其上有 玉泉 、 华池 。’”今本《史记·大宛列传论》作“ 醴泉 、 瑶池 ”。

(2).清泉的美称。 晋 陆机 《招隐》诗之一:“芳兰振蕙叶,玉泉涌微澜。”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荆州 、 清溪 、 秀壁 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 宋 苏舜钦 《天平山》诗:“石竇落玉泉,泠泠四时雨。”《群音类选·泰和记·桓元帅龙山会僚友》:“嶙峋古石吐清烟,峭壁千寻掛玉泉。”

(3).犹九泉。 唐 卢照邻 《哭明堂裴主簿》诗:“始谓调金鼎,如何掩玉泉。” 唐 李白 《过四皓墓》诗:“荒凉千古跡,芜没四坟连。伊昔鍊金鼎,何年闭玉泉。”

(4).指酒。 宋 苏轼 《岁暮作和张常侍》诗:“我生有天禄,玄膺流玉泉。何事 陶彭泽 ,乏酒每形言。”

(5).仙药名。玉浆。 宋 苏轼 《仇池笔记·辟榖说》:“能服玉泉,使铅汞具体,去仙不远矣。”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二·玉》:“今仙经三十六水法中,化玉为玉浆,称为玉泉,服之长生不老,然功劣于自然泉液也。”

(6).口中津液。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杜大举》:“服玉泉法,去三尸,坚齿髮,除百病。玉泉者,舌下两脉津液是也。”

(7).墨名。 金 元好问 《赋南中杨生玉泉墨》诗:“万灶玄珠一唾轻,客卿新以玉泉名。” 明 陆友 《墨史》:“其法不用松炬,而用灯煤, 子彬 得其遗法以授 耶律楚材 。 楚材 授其子 铸 ,使造一万丸,铭曰玉泉万笏。”参见“ 玉泉墨 ”。

(8).水名。出自 北京 市西北 玉泉山 下,流为 玉河 ,汇成 昆明湖 。出而东南流,环绕紫禁城,注入 大通河 。“玉泉垂虹”胜景即此。

啸傲

放歌长啸,傲然自得;指行为旷达,不受世俗礼法拘束(多指隐士生活)

啸傲东林下。——晋· 陶潜《饮酒》

啸傲江湖

几多

询问数量;多少

布几多长?

萧散

犹萧洒。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西京杂记》卷二:“ 司马相如 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復与外事相关。” 唐 张九龄 《林亭咏》:“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宋 曾巩 《招隐寺》诗:“我亦本萧散,至此更怡然。” 清 方苞 《重建润州鹤林寺记》:“佛之理吾不信,而窃喜其教,絶婚宦,公货财,布衣疏食,随地可安,士之萧散孤介,而不欲违其本心者,往往匿跡於其中。”

(1).消散;消释。《晋书·恭帝纪论》:“虽有手握戎麾,心存旧国,迴首无良,忽焉萧散。” 唐 皎然 《送大宝上人归楚山》诗:“独鹤翩翻飞不定,归云萧散会无因。” 明 刘基 《自天章入城作》诗:“烦襟得萧散,似欲忘覉旅。”

(2).萧条;凄凉。 南朝 梁 何逊 《和司马博士咏雪》:“萧散忽如尽,徘徊已復新。” 唐 韦应物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诗:“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 宋 苏轼 《和李太白》:“野情转萧散,世道有翻覆。” 清 曹寅 《宿金氏园亭》诗:“萧散人问意,孤云第几峰。”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蓬莱

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书卷

书籍,因古时书籍多为卷轴形,所以叫书卷

书卷不离手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山头孤石远亭亭,江转船回石似屏。可怜千古长如昨,船去船来自不停。浩浩长江赴沧海,纷纷过客似浮萍。谁能坐待山月出,照见寒影高伶俜。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楚王手自格猛兽,七泽三江为苑囿。城门夜开待猎归,万炬照空如白昼。乐声前后震百里,树树栖乌尽惊起。宫中美人谓将旦,发泽口脂费千万。乐声早暮少断时,莫怪栖乌无稳枝。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长恨无钱买好园,好园还在屋东边。周遭旋辟三三径,只怕芒鞋却费钱。
  • 作者:洪咨夔,朝代:宋代
    坐断江山现法身,大光明裹万波旬。东风归棹津头过,同是慈航得度人。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故土辞山泽,新屏厕几帷。

    丹青难与绘,雕琢未曾施。

    相则檀紫称,藉惟茅白宜。

    质犹盈尺富,岁以数千期。

    舜代卿云荫,尧年宝露滋。

    蝉联三秀灿,蟠错万花蕤。

    底用祥编表,还嗤寿牒披。

    涂中思曳尾,或亦似灵龟。

  • 作者:楼钥,朝代:宋代
    闾里久湛浮,真成马少游。有才堪办剧,无命盍归休。鸡唱言何达,鸿冥逝不留。佳城送君处,风撼白杨秋。
  • 作者:张舜民,朝代:宋代
    我登甘棠埭,所向殊未平。舟行汙池中,顿失江湖青。蛙声乱僧呗,鸱吻赫市甍。意向伯喈死,苟与卫士倾。开池种白莲,垒石擬三生。犹淹南斗墟,终远北斗城。设我紫藕供,报之白茅烹。三年猿鹤友,万里秦梵行。秋风陇首至,落日淮南明。寄言怀土士,慎勿慕官荣。
  • 作者:释祖先,朝代:宋代
    办能开饭店,谁怕肚皮宽,说甚方便不方便。先入南湖门,次入南湖室。吞底热铁丸,喫底洋铜汁。本色人到来,沙糖更浇蜜。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老来不著便,过犯已弥天。
  • 作者:许景衡,朝代:宋代

    景城宛在水中央,短棹飘然下渺茫。

    早路常期泛沧海,异时谁复问潇湘。

    看他贾客千帆过,听尽渔翁一曲长。

    家在东南千万里,寒烟漠漠又斜阳。

  • 作者:贯休,朝代:唐代
    昔时昔时洛城人,今作茫茫洛城尘。我闻富有石季伦,楼台五色干星辰。乐如天乐日夜闻,锦姝绣妾何纷纷。真珠帘中,姑射神人。文金线玉,香成暮云。孙秀若不杀,晋室应更贫。伊水削行路,冢石花磷磷。苍茫金谷园,牛羊龁荆榛。飞鸟好羽毛,疑是绿珠身。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