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原文 诗词名句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

作者: 苏颂朝代: 宋代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原文

初颁遗诰大廷中,百辟悲号四海同。
过越丧期天子孝,便蕃恩泽外家丰。
桥山弓剑开高寝,原庙衣冠入閟宫。
玉辇三元朝象帝,年年长慕阙门东。

诗词问答

问: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的作者是谁?答:苏颂
问: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颂的名句有哪些?答:苏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遗诰

(1).犹遗训。 北魏 高允 《鹿苑赋》:“覩天规于今日,寻先哲之遗誥。”

(2).犹遗诏。《陈书·废帝纪》:“太傅亲承顾託,镇守宫闈,遗誥绸繆,义深垣屏。”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丁·缪夫人》:“至六月, 寿皇 遗誥至,始验衰服之兆。”《清史稿·后妃传·太宗孝庄文皇后》:“上哀慟,欲於宫中持服二十七月,王大臣屡疏请遵遗誥,以日易月,始从之。”

大廷

见“ 大庭 ”。

百辟

(1).诸侯。《书·洛诰》:“汝其敬识百辟享,亦识其有不享。” 孔 传:“奉上谓之享。言汝为王,其当敬识百君诸侯之奉上者,亦识其有违上者。”《国语·鲁语上》:“其 周公 、 太公 及百辟神祗实永饗而赖之。” 韦昭 注:“辟,君也。”《文选·张衡<东京赋>》:“然后百辟乃入,司仪辨等,尊卑以班。” 薛综 注:“百辟,诸侯也。”

(2).百官。《宋书·孔琳之传》:“ 羡之 ( 徐羡之 )内居朝右,外司輦轂,位任隆重,百辟所瞻。” 唐 白居易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诗:“閶闔晨开朝百辟,冕旒不动香烟碧。” 宋 苏轼 《代普宁王贺冬表》:“臣猥以暗弱,仰荷诲怜,敢先百辟之朝,以祝万年之寿。”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昔人称 谢太傅 ( 谢安 )功高百辟,心在一邱。”

悲号

(1).悲伤呼号。《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民皆引领而望,倾耳而听,悲号仰天,叩心而怨上。” 唐 李白 《北上行》:“惨慽冰雪里,悲号絶中肠。”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尹文端公》:“次年召还,临行时,吏民环送悲号。” 郭沫若 《十批判书·庄子的批判》:“他常常在慨叹,有时甚至于悲号。”

(2).悲凉的嗥叫声。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臣闻騏驥长鸣, 伯乐 昭其能;卢狗悲号, 韩国 知其才。” 宋 司马光 《和王介甫巫山高》:“清狖悲号裂翠崖,老蛟怒鬭摧丹壁。”

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过越

(1).超越一般。 宋 曾巩 《谢杜相公书》:“至其既孤,无外事之夺其哀,而毫髮之私,无有不如其欲,莫大之丧,得以卒致而南。其为存全之恩,过越之义如此。”

(2).过分;超越本分。 唐 杜牧 《上安州崔相公启》:“别録所为新旧文两卷,凡一十九首,上陈视听,一希鑴琢,重叠过越,惶惧伏深。”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筵会假赁》:“承揽排备,自有则例,亦不敢过越取钱。” 元 许衡 《读易私言》:“或恐其不安於分也,以阴居之,不患其过越矣。”

丧期

服丧的期限。《易·繫辞下》:“丧期无数。”《晋书·武帝纪》:“臣闻上古丧期无数,后世乃有年月之渐。”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自 汉 以来,丧期之数,以日易月。”

天子

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归来见天子。——《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子坐明堂。

便蕃

亦作“ 便烦 ”。亦作“ 便繁 ”。频繁;屡次。《左传·襄公十一年》:“乐只君子,福禄攸同,便蕃左右,亦是帅从。” 杜预 注:“便蕃,数也。言远人相帅来服从,便蕃然在左右。”《晋书·庾亮传》:“阶缘戚属,累忝非服……遂随牒展转,便烦显任。”《南史·顾协传》:“自为近臣,便繁几密,每有述製,敕前示 协 ,时辈荣之。”《旧唐书·裴度传》:“况累承宠命,亦为便蕃,前后三度,已行此礼。” 宋 王禹偁 《三黜赋》:“叨四入掖垣,何宠禄之便蕃。”

恩泽

君主恩赐惠及臣民,如雨泽润物

是以愚臣徘徊于恩泽,而不敢自弃者也。——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

普施恩泽

外家

(1) 指外祖父、外祖母家

(2) 旧社会已婚男子在自己原来的家以外另成的家

(3) 与已婚男子另外成家的妇女

(4) 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桥山

(1).山名。在今 陕西省 黄陵县 西北,相传为 黄帝 葬处。 沮水 穿山而过,山状如桥,故名。《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崩,葬 桥山 。” 裴駰 集解引《皇览》:“ 黄帝 冢在 上郡桥山 。”后因以借指 黄帝 陵墓或帝王陵墓。 唐 杨炯 《李怀州墓志铭》:“山陵之建也,以公检校将作大匠。游衣 汉 寝之外,抱剑 桥山 之下。” 唐 张祜 《宪宗皇帝挽歌词》:“ 桥山 非远地,云去莫疑峯。”

(2).山名。在今 河北省 涿鹿县 东南。上有 黄帝 和 唐尧 庙。《魏书·太宗纪》:“幸 桥山 ,遣使者祠 黄帝 、 唐尧 庙。”

弓剑

(1).弓与剑。《礼记·曲礼上》:“受弓剑者以袂。”《淮南子·氾论训》:“古之兵,弓剑而已矣。”

(2).指武艺或用武。 唐 柳宗元 《韦道安》诗:“ 道安 本儒士,颇擅弓剑名。” 宋 叶适 《赠李秀才肖舒》诗:“寺传弓剑烟嵐外,门掩诗书浪泊间。” 明 陈子龙 《中都》诗:“ 涂山 弓剑地,千载颂苞桑。”

(3).传说 黄帝 骑龙仙去,群臣攀附欲上,致坠帝弓。又 黄帝 葬 桥山 ,山崩,棺空,唯剑存。见《史记·封禅书》、 汉 刘向 《列仙传·黄帝》。后因以“弓剑”为对已故帝王寄托哀思之词。《魏书·肃宗纪》:“何图一旦,弓剑莫追,国道中微,大行絶祀。” 隋 牛弘 《隋文帝颂》:“慕深考妣,哀缠弓剑。” 唐 杜甫 《送覃二判官》诗:“先帝弓剑远,小臣餘此生。” 清 徐枋 《顾氏松风寝记》:“而事关故国,莫不动先王弓剑之思焉。”

高寝

(1).古代最初受封君王的寝宫。《春秋·定公十五年》:“壬申,公薨于高寝。”《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路寝者何?正寝也” 汉 何休 注:“天子诸侯皆有三寝:一曰高寝,二曰路寝,三曰小寝。父居高寝;子居路寝;孙从王父母,妻从夫寝;夫人居小寝。” 汉 刘向 《说苑·修文》:“高寝者,始封君之寝也……继体君世世不可居高祖之寝,故有高寝。”

(2).高祖的陵寝。《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陛下何自筑复道 高寝 ,衣冠月出游 高庙 ?”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国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将何以肃拜 高寝 ,虔奉 武园 ?”《陈书·废帝纪》:“未亡人不幸属此殷忧,不有崇替,容危社稷,何以拜祠 高寝 ,归附 武园 ?”

原庙

在正庙以外另立的宗庙。《史记·高祖本纪》:“及 孝惠 五年,思 高祖 之悲乐 沛 ,以 沛宫 为 高祖 原庙。” 裴骃 集解:“谓‘原’者,再也。先既已立庙,今又再立,故谓之原庙。” 唐 唐彦谦 《长陵》诗:“ 丰 上旧居无故里, 沛 中原庙对荒丘。” 宋 程大昌 《考古编·庙在郡国亦名原庙》:“﹝ 汉惠帝 ﹞乃詔有司立原庙,原庙之名始此。原者,如原蚕之原,既有大庙,又有此庙,是取‘重’、‘再’为义也。” 清 吴伟业 《钟山》诗:“金棺移塔思原庙,玉匣藏衣记奉常。”

衣冠

(1) 衣服和礼帽

(2) 服饰

衣冠不整

(3) 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

衣冠之弟

閟宫

神庙。《诗·鲁颂·閟宫》:“閟宫有侐,实实枚枚。” 毛 传:“閟,闭也。先妣 姜嫄 之庙在 周 ,常闭而无事, 孟仲子 曰:是禖宫也。” 郑玄 笺:“閟,神也。 姜嫄 神所依,故庙曰神宫。” 唐 李德裕 《题冠盖里》诗:“偶来 冠盖里 ,媿是旧三公,自喜无兵术,轻裘上閟宫。”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古民神思,接天然之閟宫,冥契万有,与之灵会,道其能道,爰为诗歌。”

玉辇

天子所乘之车,以玉为饰。 晋 潘岳 《籍田赋》:“天子乃御玉輦,荫华盖。” 唐 杜牧 《洛阳长句》诗之二:“ 连昌 绣岭 行宫在,玉輦何时父老迎?” 清 纳兰性德 《王明君》诗:“椒庭充选后,玉輦未曾迎。”

元朝

元旦的早晨。 宋 惠洪 《予在龙安木蛇庵除夕微雪及辰未消》诗之二:“元朝喜见雪,一室譁少长。”

象帝

(1).语本《老子》:“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河上公 注:“道自在天帝之前。此言道乃先天地生也。” 王弼 注:“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因以指天帝。 清 姚鼐 《秋斋有述》诗:“渊乎象帝先,旷矣发吾覆。”

(2).指 老子 。 唐 朝尊封 老子 为 太上玄元皇帝 ,故即用《老子》中语为 老子 的别称。 唐 韩愈 《奉和杜相公十六韵》:“象帝威容大,仙宗宝历赊。” 孙汝听 注:“此言象帝者,即指 玄元 也。” 宋 邵雍 《不去吟》:“用诗赠真宰,以酒劝象帝。”

阙门

两观之间。亦指高楼大门。《穀梁传·桓公三年》:“礼送女,父不下堂,母不出祭门,诸母兄弟不出闕门。” 汉 刘向 《列女传·卫灵夫人》:“有车轔轔,中止闕门。”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观其雄峙闕门,凛伏彤鑾,乌鳶慴窜,狐兔摧残。”

复姓。 汉 有 阙门庆忌 。见《汉书·儒林传·申公》。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吴筠,朝代: 唐代
    朝吾自嵩山,驱驾遵洛汭。逶迟轘辕侧,仰望缑山际。王子谢时人,笙歌此宾帝。仙材夙所禀,宝位焉足系。为迫丹霄期,阙流苍生惠。高踪邈千载,遗庙今一诣。肃肃生风云,森森列松桂。大君弘至道,层构何壮丽。稽首环金坛,焚香陟瑶砌。伊余超浮俗,尘虑久已闭。况复清夙心,萧然叶真契。
  • 作者: 高适,朝代: 唐代
    古迹使人感,琴台空寂寥。静然顾遗尘,千载如昨朝。临眺自兹始,群贤久相邀。德与形神高,孰知天地遥。四时何倏忽,六月鸣秋蜩。万象归白帝,平川横赤霄。犹是对夏伏,几时有凉飙。燕雀满檐楹,鸿鹄抟扶摇。物性各自得,我心在渔樵。兀然还复醉,尚握尊中瓢。
  • 作者: 贾仲名,朝代: 元代

    这生好不知音。

    虚度了春宵一刻价千金。

    空閒了琐窗朱户鸳鸯枕。

    翡翠罗衾。

    早则么韩吏部李翰林。

    一任教他恁。

    谁想你睡梦里也将人冷侵。

    待古掂折了玉簪。摔碎了瑶琴。

  • 作者: 高斯得,朝代: 宋代
    鹤书夜下建溪南,拔尽乡英万口谈。帝阙伫听胪唱九,宾筵试咏鹿鸣三。身名虽待文章显,气质须从道义涵。海内如今人物眇,掀天事业要奇男。
  • 作者: 刘子澄,朝代: 宋代

    观近朱陵萃列真,烟霞虽僻境长春。

    若非火府炼神处,安用水帘遮世尘。

    古像著灵多是石,补钟留迹似非人。

    寻源亦有桃花涧,莫是山山可避秦。

  • 作者: 裘万顷,朝代: 宋代
    露溼芳桃午未乾,花时全似麦秋寒。征衫不敌东风力,试上邮亭曝背看。
  • 作者: 王贞白,朝代: 唐代
    师住天台久,长闻过石桥。晴峰见沧海,深洞彻丹霄。采药霞衣湿,煎芝古鼎焦。念予无俗骨,频与鹤书招。
  • 作者: 元稹,朝代: 唐代
    喜闻韩古调,兼爱近诗篇。玉磬声声彻,金铃个个圆。高疏明月下,细腻早春前。花态繁于绮,闺情软似绵。轻新便妓唱,凝妙入僧禅。欲得人人伏,能教面面全。延之苦拘检,摩诘好因缘。七字排居敬,千词敌乐天。殷勤闲太祝,好去老通川。莫漫裁章句,须饶紫禁仙。
  • 作者: 王炎,朝代: 宋代
    小凿苍苔破,潴为玉鉴平。最宜孤月浴,亦有白云行。须发尽堪烛,肺肝元自清。微风莫吹皱,虚静即生明。
  • 作者: 令狐楚,朝代: 唐代

    不立晋祠三十年,白头重到一凄然。泉声自昔锵寒玉,
    草色虽秋耀翠钿。少壮同游宁有数,尊荣再会便无缘。
    相思临水下双泪,寄入并汾向洛川。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