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雨后过青龙桥二首·其二原文 诗词名句

雨后过青龙桥二首·其二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雨后过青龙桥二首·其二原文

拂拂香风鼻观清,寻花问柳几曾行。

爱看䆉稏如油色,已有村农驱雀声。

顾我关心惟岁省,无他纾虑以诗鸣。

轻云散尽寥天迥,顿觉秋光取次迎。

诗词问答

问:雨后过青龙桥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雨后过青龙桥二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雨后过青龙桥二首·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二十二

参考注释

拂拂

(1).风吹动貌。 唐 李贺 《舞曲歌辞·章和二年中》:“云萧索,风拂拂,麦芒如篲黍如粟。”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诗之佳,拂拂如风,洋洋如水,一往神韵,行乎其间。” 刘白羽 《日出》:“这时,拂拂的海风吹着我们的衣襟,一卷一卷的浪花拍到我们的脚下。”

(2).颤动貌。 元 张国宾 《罗李郎》第二折:“不由我不峨峨的身摇,拂拂的心跳,烘烘的气倒。”

(3).闪烁貌。《隋书·天文志中》:“客星者,周伯、老子、王蓬絮、国皇、温星,凡五星,皆客星也……王蓬絮,状如粉絮,拂拂然。”

(4).散布貌。 唐 白居易 《红线毯》诗:“綵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宋 张孝祥 《天仙子》词:“三月 灞桥 烟共雨,拂拂依依飞到处。”《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张文贵传上》:“池内荷花香拂拂,沼中金鲤及青萍。”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醉中作画,觉酒气拂拂,从十指间出。”

(5).茂盛貌。拂,通“ 茀 ”。《大戴礼记·夏小正》:“拂桐芭……或曰,言桐芭始生,貌拂拂然也。”

香风

(1).带有香气的风。 南朝 梁简文帝 《六根忏文》:“香风浄土之声,宝树鏗鏘之响,於一念中,怳然入悟。” 唐 杨师道 《赋终南山用风字韵应诏》:“登临日将晚,兰桂起香风。”《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钱青 贴里贴外,都换了时新华丽衣服,行动香风拂拂,比前更觉标致。” 刘半农 《饿》诗:“同时担子上的小火炉,煎着酱油,把香风一阵阵送来,叫他分外的饿。”

(2).比喻奢靡淫逸的风气。如: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战士,冲破十里洋场的香风迷雾,保持了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

鼻观

鼻孔,也指嗅觉

寻花问柳

游赏风景;狎妓

与 唐卿至亲,意气也很相投,都不会寻花问柳。——《孽海花》

几曾

何曾;何尝

在他重病期间,我几曾安睡过一夜

村农

农夫。《水浒传》第一○八回:“ 解寳 领军卒下山……到一箇最深僻的山凹平旷处,方才有几家穷苦的村农。”《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南直 长洲 有一村农,姓 孙 ,年五十岁。”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二:“行歌惟牧竖,荷簣有村农。”

关心

(1) 留意,注意

他的身体渐渐不好了。他仍然关心气候的变化。——《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2) 关怀,挂念

关心群众生活

妈妈最关心我的身体

无他

亦作“ 无它 ”。亦作“ 无佗 ”。1.没有别的。《孟子·告子上》:“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则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此无也,与民同乐也。” 金 元好问 《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圣人之道无它,至诚而已。”

(2).犹无恙;无害。《后汉书·隗嚣传》:“若束手自诣,父子相见,保无佗也。”《后汉书·马援传》:“ 援 閒至 河内 ,过存 伯春 ,见其奴 吉 从西方还,説 伯春 小弟 仲舒 望见 吉 ,欲问 伯春 无它否,竟不能言,晓夕号泣,婉转尘中。”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儻窀穸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

(3).无二心,专一。《国语·晋语三》:“其君子思其君,且知其罪,曰:‘必事 秦 ,有死无他。’” 三国 魏 嵇康 《秋胡行》之一:“惟有贫贱,可以无他。” 宋 苏轼 《徐州谢表》:“察孤危之易毁,谅拙直之无他。”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非悯其才,非悯其德,悯其方寸之无他也。”

云散

像天空的云那样四处散开。比喻曾经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各个地方

旧友云散

寥天

(1).《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 郭象 注:“安於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於寂寥而与天为一也。”后遂用“寥天”指道教所谓虚无之境,即太虚。 唐 宋之问 《使至嵩山题壁赠杜侯杜四诗》:“忆昔同携手,山栖接二贤。笙歌入玄地,诗酒生寥天。” 唐 李白 《大庭库》诗:“莫辨 陈 郑 火,空霾 邹 鲁 烟。我来寻 梓慎 ,观化入寥天。” 清 顾炎武 《前诗意有未尽再赋四章》:“性定自能潜福地,机忘真已入寥天。”

(2).辽阔的天空。 唐 姚月华 《怨诗》:“登臺北望烟雨深,回身泣向寥天月。” 清 赵翼 《绵州刺史刘荫萱远寄藏佛一尊赋谢》:“安得金粟影接寥天长,玉毫光共素月皎。” *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诗:“群鸦恋晚树,孤雁入寥天。”

顿觉

佛教语。犹顿悟。 元 邓文原 《重刻<禅源诠>序》:“自顿觉至成佛,十重为浄;自不觉至受报,十重为染。”参见“ 顿悟 ”。

秋光

(1).秋日的阳光。 唐 李商隐 《商於》诗:“ 商於 朝雨霽,归路有秋光。” 清 刘大櫆 《吴氏节母墓志铭》:“悬皎日之秋光,倾 岷江 以涤也。”

(2).秋日的风光景色。 唐 陈子昂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诗:“秋光稍欲暮,岁物已将阑。” 唐 司空图 《重阳山居》诗:“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宋 王安石 《锺山西庵白莲亭》诗:“野艷轻明非傅粉,秋光清浅不凭材。” 明 杨慎 《赋得千山红树图送杨茂之》:“画作千山红树图,行色秋光两瀟洒。”

取次

亦作“ 取此 ”。1.随便,任意。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此儿当兴卿门宗,四海将受其赐,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 唐 杜甫 《送元二适江左》诗:“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兀的不取次弃舍,等閒抛掉。” 汪文溥 《子美嘱题化佛化装百相即柬亚子》诗:“有时西笑入 长安 ,七贵三公取次看。”

(2).草草,仓促。《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何不揭毡看验之?取此行麁疎法令。” 宋 陆游 《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 元 朱庭玉 《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3).次序。 北齐 斛律羡 《北齐乐歌》:“日日饮酒醉,国计无取次。”

(4).谓次第,一个挨一个地;挨次。 元 揭傒斯 《山市晴岚》诗:“近树参差出,行人取次多。” 清 朱彝尊 《是日再入保和殿侍宴》诗:“妙舞娑盘歇,华鐘取次催。”

(5).尴尬,进退两难。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唐珏,朝代: 宋代
    松江舍北。正水落晚汀,霜老枯荻。还见青匡似绣,绀螯如戟。西风有恨无肠断,恨东流、几番潮沙。夜灯争聚微光,挂影误投帘隙。更喜荐、新篘玉液。正半壳含黄,一醉秋色。纤手香橙风味,有人相忆。江湖岁晚听飞雪,但沙痕、空记行迹。至今茶鼎,时时犹认,眼波愁碧。
  • 作者: 洪皓,朝代: 宋代
    登高引领望江南,家在江南杳霭间。满目烽烟归路远,萱亲不见泪潸潸。
  • 作者: 许景衡,朝代: 宋代

    前辈不可见,吾犹及此老。

    洒然忘鄙吝,岂复叹枯槁。

    微言破聋瞽,从之恨不早。

    况有樗栎年,庶几松柏操。

    先生为首肯,人人有吾道。

  • 作者: 李胜原,朝代: 明代

    平湖远挂一帆风,烟水茫茫入望中。

    水道忽迷天又晚,芦花深处问渔翁。

  • 作者: 朱长文,朝代: 唐代
    幽居处处映烟萝,归隐桥边月色多。蟾桂有情邻病叟,清光终夕照酣歌。
  • 作者: 彭龟年,朝代: 宋代
    晓日开屏障,篮舆行画图。融融万物表,此处是规模。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从我辙环衰世,有谁鼓瑟暮春。高弟勇浮海者,圣师与浴沂人。
  • 作者: 李洞,朝代: 唐代
    薄暮缘西峡,停桡一访僧。鹭巢行卧柳,猿饮倒垂藤。水曲岩千叠,云深树百层。山风寒殿磬,溪雨夜船灯。滩涨危槎没,泉冲怪石崩。中台一襟泪,岁杪别良朋。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佛以偏师胜,天能一手回。横空立万仞,不为作三魁。道大身无著,人亡世却哀。溪梅那解事,寂寞为谁开?
  • 作者: 李孙宸,朝代: 明代

    乌生八九子,哺子生毒荼。

    拮据为巢,乃在城巅高树隅。

    得食不下咽,衔之吻间饲诸雏。

    毛羽摧颓宁暇顾,腹饥骨瘁尾毕逋。

    八九子,羽翼齐,分飞各东西。

    老鸟哑哑巢中啼,风雨飘摇何处栖。

    吁嗟乎,豺虎噬人犹有亲,虫类蜂蚁识君臣。

    乌不反哺,不如羊跪乳之仁。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