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古墓原文 诗词名句

古墓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古墓原文

青燐夜照墓门红,苔长残碑字半蒙。

冷泪满匡翁仲雨,悲号四起马牛风。

那知触景伤行客,漫虑樵薪有牧童。

未至为田非较胜,沧桑屡变古今同。

诗词问答

问:古墓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古墓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古墓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四

参考注释

青燐

见“ 青磷 ”。

夜照

(1).萤火虫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昆虫上》:“萤火,一名夜照。”

(2).夜间使用的护照。 孙中山 《革命成功始得享国民幸福》:“那种护照又分作两种,在白天有日照,在晚间有夜照。”

墓门

墓道之门

残碑

残缺的碑石。 宋 王安石 《破冢》诗:“埋没残碑草自春,旋风时出地中尘。” 明 王偁 《黄陵庙》诗:“剥尽残碑无可问,春山唯有鷓鴣啼。”

翁仲

传说阮翁仲为秦代一丈三尺的巨人,秦始皇命他守边,匈奴人很怕他。他死后,秦始皇下令仿照其形状铸成铜人。后指铜像或石像,也专指墓前的石人

悲号

(1).悲伤呼号。《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民皆引领而望,倾耳而听,悲号仰天,叩心而怨上。” 唐 李白 《北上行》:“惨慽冰雪里,悲号絶中肠。”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尹文端公》:“次年召还,临行时,吏民环送悲号。” 郭沫若 《十批判书·庄子的批判》:“他常常在慨叹,有时甚至于悲号。”

(2).悲凉的嗥叫声。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臣闻騏驥长鸣, 伯乐 昭其能;卢狗悲号, 韩国 知其才。” 宋 司马光 《和王介甫巫山高》:“清狖悲号裂翠崖,老蛟怒鬭摧丹壁。”

四起

(1).四方兴起,到处发生。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吟啸成群,边声四起。”《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真是事有不测, 至正 末年间, 山东 大乱,盗贼四起。” 清 洪昇 《长生殿·看袜》:“干戈四起,生民涂炭。”

(2).四处。 唐 王昌龄 《从军行》:“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佇立。”《恨海》第二回:“此刻四起都是謡言。”

(3).指在朝廷、祭祀、军旅、丧纪中应有的四种容仪。 汉 贾谊 《新书·容经》:“容有四起:朝廷之容,师师然翼翼然整以敬;祭祀之容,遂遂然粥粥然敬以婉;军旅之容,湢然肃然固以猛;丧纪之容,慟然慑然若不还。”

马牛风

(1).马牛奔逸。语出《书·费誓》:“马牛其风。” 蔡沉 集传:“马牛风逸。” 宋 苏辙 《汝南示三子》诗:“饮食粗便鱼稻足,音尘不隔马牛风。” 明 孙仁孺 《东郭记·战必胜》:“ 齐 人煞诞,马牛风不及边关,无端侵越我江山。” 清 周亮工 《送季介庵吕素岩北还》诗:“雪里难寻鸿雁跡,尘中谁辨马牛风。”

(2).无关系,不相干。 宋 杨万里 《谢张子仪尚书寄天雄附子百果十包》诗:“今古交情市道同,转头立地马牛风。”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三折:“色缘有深意,谁谓马牛风?” 清 王韬 《臆谭·简辅》:“今相臣之去就废置,若无预乎草野之休戚,并不繫乎朝廷之重轻,在民若马牛风,在朝若九牛毛。”参见“ 风马牛不相及 ”。

触景

见到眼前情景。 元 黄溍 《题清华亭》诗:“触景幽兴多,接物道机熟。” 元 王冕 《金陵行送余局官》诗:“高楼如天酒如海,触景令人生感慨。”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诗人遇题触景,即有吟咏,岂必皆有所为耶?”

行客

(1).行旅;客居。 汉 刘向 《列女传·阿谷处女》:“行客之人,嗟然永久,分其资财,弃於野鄙。”《后汉书·儒林传下·服虔》:“举孝廉,稍迁, 中平 末,拜 九江 太守。免,遭乱行客,病卒。”

(2).过客;旅客。《淮南子·精神训》:“是故视珍宝珠玉犹砾石也,视至尊穷宠犹行客也。” 高诱 注:“行客,犹行路过客。”《南史·夷貊传下·文身国》:“土俗欢乐,物丰而贱,行客不齎粮。” 明 王廷相 《秋日巴中旅行》诗:“ 巴 东秋气早,行客已悽悽。”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平时很寥寂的行店都竞争着装饰起来招诱行客。”

(3).指后到的客人。与坐客相对。《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讲行客拜坐客,也是等他二位来;难道母亲就这样跑到街上去不成?”《天雨花》第二七回:“行客每先看坐客,徧望乡中亲友们。”

樵薪

(1).柴薪。《墨子·旗帜》:“凡守城之法,石有积,樵薪有积,菅茅有积。” 元 何中 《早起》诗:“溪上人语喧,樵薪满沙路。” 清 施闰章 《龙衣船》诗:“猪鸡祭赛舟人乐,白夺樵薪不为虐。”

(2).采薪。《东观汉记·承宫传》:“﹝ 承宫 ﹞留精舍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晋书·祖逖传》:“﹝ 祖逖 ﹞躬自俭约,劝督农桑,克己务施,不畜资产,子弟耕耘,负担樵薪……百姓感悦。”《魏书·李彪传》:“昼则樵薪供爨,夜则观文属缀。”

牧童

放牧牛羊的小孩

至为

最好的行为。《庄子·知北游》:“至言去言,至为去为。”《吕氏春秋·精谕》:“至言去言,至为无为。”

较胜

明白、准确。《水浒传》第十二回:“﹝ 杨志 ﹞把衣袖卷起,拿刀在手,看的较胜,只一刀把铜钱剁做两半。众人都喝采。”

沧桑

“沧海桑田”的缩语

久经沧桑(比喻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

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刘过,朝代: 宋代
    万重山水万重云,岁负江南客此身。在末西风晚来急,数行飞下一汀苹。
  • 作者: 葛立方,朝代: 宋代
    腰悬六印不用求,胜处引人着沧洲。波平草软鸥鸟下,花明柳暗池亭幽。两园牛鸣一舟了,三春驷隙千觞酬。肯将仆射易此乐,瀚海飞狐云正愁。
  • 作者: 宋伯仁,朝代: 宋代
    解下韁绳便欲眠,绝无筋力可胜鞭。霜蹄遍识淮南地,夜草犹吞塞北烟。怕逐采旗排偃月,宁思金镫趁朝天。华山自有安身处,试问将军在几年。
  • 作者: 沈辽,朝代: 宋代

    山西谁家桃李树,半是少年行乐处。

    去年花谢今年开,惟有人生不如故。

  • 作者: 廖厚初,朝代: 清代

    佛法无边,宝筏济凭功德水;

    阳春有脚,玉阶烘出吉祥花。

  • 作者: 王士禄,朝代: 清代

    岸尾桥头,曾珍重、玉人芳约。

    奈荏苒、流光似水,离怀作恶。

    花底三春输紫燕,河边七夕怜乌鹊。

    欲消除、此病借禅机,从谁学。

    梦中路,寻频错。

    梁间月,看频落。

    更愁窥酒醒,欲来难却。

    顾我情条千缕结,怀君人柳三眠弱。

    只拼将、泪眼倚重楼,天垂幕。

  • 作者: 文同,朝代: 宋代
    云阴低重玉花繁,独拥貂裘对一樽。不语佳宾是何物,古书名画满西轩。
  • 作者: 王冕,朝代: 元代
    玉露霏凉木渐酡,每逢佳节惜年华。青山叠叠多归梦,白发萧萧不在家。触景漫思千古事,无钱空对一篱花。相知相见情何已,石鼎山泉且煮茶。
  • 作者: 贾岛,朝代: 唐代
    早起赴前程,邻鸡尚未鸣。主人灯下别,羸马暗中行。蹋石新霜滑,穿林宿鸟惊。远山钟动后,曙色渐分明。
  • 作者: 晁说之,朝代: 宋代
    叶公贤父子,清风何奕奕。爱彼清风好,危楼高百尺。来从玉宇远,照衣光可掷。桂叶尚飘飘,蕙草下袭袭。平生眼豁开,脱然凌羽翼。对饮伴明月,故人念畴昔。咏歌何穆如,援琴更幽寂。慈乌遶难老,霅溪非其匹。华阳三层上,松韵亦萧瑟。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