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苦热原文 诗词名句

苦热

作者:曾巩 朝代:宋代

苦热原文

忆初中伏时,怫郁炎气升。
赫日已照灼,赤云助轩腾。
积水殆将沸,清风岂能兴。
草木恐焚燎,窗扉似炊蒸。
冰雪气已夺,蚊蝇势相矜。
发狂忧不免,暑饮讵复胜。

诗词问答

问:苦热的作者是谁?答:曾巩
问:苦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巩的名句有哪些?答:曾巩名句大全

曾巩苦热书法欣赏

曾巩苦热书法作品欣赏
苦热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中伏

(1)

(2) 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是三伏的第二伏,一般为10天,有的年份为20天

(3) 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

怫郁

亦作“ 怫悒 ”。忧郁,心情不舒畅。 汉 东方朔 《七谏·沉江》:“心怫鬱而内伤。”《汉书·邹阳传》:“太后怫鬱泣血,无所发怒。” 三国 魏 曹操 《苦寒行》之一:“我心何怫鬱,思欲一东归。” 明 李贽 《方竹图卷文》:“非谓其有似於有斐之君子而君之也,直怫悒无与谁语,以为可以与我者唯竹耳。” 茅盾 《虹》七:“一种混合了鄙夷和悯怜而又带几分怫悒的心情,将 梅女士 的笑脸拉长了。”

炎气

暑气。《后汉书·马援传》:“会暑甚,士卒多疫死, 援 亦中病,遂困。乃穿岸为室,以避炎气。” 南朝 陈后主 《七夕》诗:“殿深炎气少,日落夜风清。” 唐 韩愈 《丰陵行》:“是时新秋七月初,金神按节炎气除。”

火焰与火气。炎,通“ 燄 ”。《楚辞·九章·悲回风》:“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 姜亮夫 校注:“炎、气当为二物,故曰‘相仍’。炎,即今俗燄字。”

赫日

红日。 前蜀 韦庄 《上春词》:“瞳矓赫日东方来,禁城烟暖蒸青苔。” 宋 苏舜钦 《吴越大旱》诗:“二年春及夏,不雨但赫日。” 宋 陈亮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词:“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照灼

光芒四射;闪耀。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魏太子》:“照灼烂霄汉,遥裔起长津。”《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水里芙蓉光照灼,见者莫不心惊愕。”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秋叶古林,色明艷,斜阳照灼,金紫满山。” 清 刘大櫆 《<春秋发微>序》:“吾尝谓圣人之心,如日月悬象於中天,而光辉照灼乎海宇。”

轩腾

飞腾。 唐 韩愈 《送灵师》诗:“逸志不拘教,轩腾断牵挛。” 宋 曾巩 《苦热》诗:“赫日已照灼,赤云助轩腾。” 元 王伯成 《贬夜郎》第二折:“似这般忒自由,没拘束,猛轩腾。”

积水

(1) 指由于堵塞或未能排除而积聚的水

(2) 空腔器官内积聚液体而膨胀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岂能

怎能;哪能

我岂能反对?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焚燎

焚烧。《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汉 郑玄 笺:“草木燋枯,如见焚燎。”《后汉书·应劭传》:“逆臣 董卓 ,荡覆王室,典宪焚燎,靡有孑遗。”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跋》:“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

窗扉

窗户和门,也专指窗户

雪气

(1).积雪散发出来的寒气。 唐 朱庆馀 《与贾岛顾非熊无可上人宿万年姚少府宅》诗:“堂虚雪气入,灯在漏声残。” 唐 李群玉 《送郑子宽弃官东游便归女几》诗:“ 岷 峨 雪气来,寒涨 瀟湘 碧。” 宋 毛滂 《少年游·长至日席上作》词:“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

(2).白色云气。 唐 李咸用 《庐山》诗:“叠见云容衬,稜收雪气昏。”

蚊蝇

亦作“蟁蝇”。蚊虫苍蝇。亦喻纷扰的世情。 宋 陆游 《喜雨》诗:“蚊蝇敛迹知无地,灯火於人顿有情。” 明 高攀龙 《答赵师书》之四:“世情难调,自古而然……以老师天际真人,俯视世情如蟁蝇,而能为蟁蝇相调乎?”

相矜

互相夸耀。 宋 曾巩 《道山亭记》:“人以屋室鉅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

发狂

发疯

他暴怒起来简直就像一个发狂了的孩子

不免

免不了;难免

这段公路太窄,往来车辆有时不免拥塞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蔡襄,朝代:宋代
    越邑吴封绣错分,华堂繁吹半空闻。山峰高下抽青笋,江水东西卧白云。菊蕊芬芳初应节,松林照耀欲迎曛。州人不见归时醉,未擬风流待使君。
  • 作者:陈著,朝代:宋代
    书担随身又入山,危途步步转头看。近于潇上二三里,难似江西十八滩。
  • 作者:商衟,朝代:元代

    寒梅清秀谁知?霜禽翠羽同期,潇洒寒塘月淡。暗香幽意,一枝雪里偏宜。

    剡溪媚压群芳,玉容偏称宫妆,暗惹诗人断肠。月明江上,一枝弄影飘香。

    野桥当日谁栽?前村昨夜先开,雪散珍珠乱筛。多情娇态,一枝风送香来。

    雪飞柳絮梨花,梅开玉蕊琼葩,云淡帘筛月华。玲珑堪画,一枝瘦影窗纱。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我有美酒起自斟,劝君一卮为君吟,素衣未遂京尘化,绿鬓已受吴霜侵。三巴涂路何嶔崟,五溪雾潦多毒淫。虎豹夜啸裂崖谷,魑魅昼出矜山林。身如槁叶堕幽阱,窅窅何啻千尺深。无因剖胸出此心,一寸孤忠天实临!
  • 作者:张伯玉,朝代:宋代
    碧泉千脉泻金沟,名是东南俗阜州。任昉旧诗题县石,贺齐高叠照江流。月明几处游归客,春色何人醉倚楼。我是江潭钓鱼者,喜君相见且相留。
  • 作者:李彭老,朝代:宋代

    云木槎桠,水荭摇落,瘦影半临清浅。翠羽迷空,粉容羞晓,年华柱弦频换。甚何逊、风流在,相逢共寒晚。
    总依黯。念当时、看花游冶,曾锦缆移舟,宝筝随辇。池苑锁荒凉,嗟事逐、鸿飞天远。香径无人,甚苍藓、黄尘自满。听鸦啼春寂,暗雨萧萧吹怨。

  • 作者:曹勋,朝代:宋代
    寒暑今应不见侵,聊将内事付清吟。不妨帝泽骈蕃处,燕坐山房花木深。
  • 作者:胡瑗,朝代:宋代
    李白好溪山,浩荡旌川游。题诗汪氏壁,声动桃花洲。英辞逸无继,尔来三百秋。汪公亦蕃衍,宗支冠南州。其间新建居,林泉最清幽。竹声满道院,山光入书楼。仙气既飘飘,儒风亦悠悠。子孙多俊异,词行咸精修。我来至石壁,赏之不能休。酣味碧溪水,苦饮黄金瓯。因羡汪君居,复思汪君投。遇景清兴发,浩与天云浮。斐章异绣段,洒翰非银钩。庶与谪仙诗,千古同风流。
  •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嗟见世间人。但有纤毫即是尘。不住旧时无相貌,沈沦。祗为从来认识神。作麽有疏亲。我自降魔 * 。不是摄心除妄想,求真。幻化空身即法身。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