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挽括斋教授原文 诗词名句

挽括斋教授

作者:施正大 朝代:元代

挽括斋教授原文

六馆真英杰,三朝旧典刑。

叩阍曾抗疏,避地复横经。

仕路惊头白,家山入眼青。

平生清苦处,身后有馀馨。

诗词问答

问:挽括斋教授的作者是谁?答:施正大
问:挽括斋教授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挽括斋教授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宛陵群英集卷六

参考注释

馆真

犹守真。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道至人赋》:“爰有名外之至人,乃入道而馆真。”

英杰

才能超群的人

三朝

(1).正月一日。为岁、月、日之始,故曰三朝。《文选·班固<东京赋>》:“春王三朝,会同 汉 京。” 李善 注:“三朝,岁首朔日也。”《汉书·孔光传》:“岁之朝,曰三朝。” 颜师古 注:“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唐 耿湋 《元日早朝》诗:“九陌朝臣满,三朝候鼓赊。” 宋 杨万里 《诚斋荆溪集序》:“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

(2).谓三日。 唐 李白 《上三峡》诗:“三朝上 黄牛 ,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鬢成丝。”

(3).旧时婚后或出生后第三日均称“三朝”。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鹅蛋……并以茶饼鹅羊果物等合送去壻家,谓之‘送三朝礼’也。”《四游记·玉帝起赛宝通明会》:“却説那小公子 灵光 ,纔三朝便能言语。” 清 孙枝蔚 《新嫁娘》诗:“从今愁妇职,人莫羡三朝。”

(1).外朝、内朝、燕朝。《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 汉 郑玄 注:“ 周 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内朝之在路门内者或谓之燕朝。”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二:“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内朝、燕朝。外朝在王宫库门外,有非常之事以询万民於宫中。内朝在路门外,燕朝在路门内,盖内朝以见羣臣,或谓之路朝,燕朝以听政,犹今之奏事,或谓之燕寝。”

(2).指前后三代君主统治的时期。 唐 李德裕 《离平泉马上作》诗:“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 唐 李远 《赠写御容李长史》诗:“三朝供奉无人敌,始觉 僧繇 浪得名。” 宋 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三朝出处共雍容,岁晚交情见二公。”

典刑

(1) 常刑

(2) 掌管刑罚

释之典型,国宪以平。——《汉书·叙传下》

(3) 受死刑

屈招药死了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元· 关汉卿《窦娥冤》

叩阍

扣击宫门,指官吏、百姓到朝廷诉冤

抗疏

谓向皇帝上书直言。《汉书·扬雄传下》:“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唐 权德舆 《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诗:“乞身已见抗疏频,优礼新闻詔书许。” 清 李渔 《玉搔头·极谏》:“严亲忧国太焦劳,抗疏甘将斧鉞膏。”

避地

亦作“ 避墬 ”。1.谓迁地以避灾祸。《汉书·叙传上》:“ 始皇 之末, 班壹 避墬於 楼烦 ,致马牛羊数千羣。”《汉书·叙传上》:“﹝ 班彪 ﹞知 隗嚣 终不寤,乃避墬於 河西 。” 颜师古 注:“墬,古地字。”《后汉书·东夷传·濊》:“ 汉 初大乱, 燕 、 齐 、 赵 人往避地者数万口。”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初, 粲 与族兄 凯 避地 荆州 ,依 刘表 。” 宋 文天祥 《指南后录·东海集序》:“自丧乱后,友人挈家避地。” 清 姚椿 《<乔处士遗集>序》:“尝避地至吾郡,交几社诸人。”

(2).犹言避世隐居。《后汉书·郅恽传》:“﹝ 郅惲 ﹞后坐事左转 芒 长,又免归,避地教授,著书八篇。” 李贤 注:“避地,谓隐遁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山中有三精舍,高薨凌虚,垂簷带空。俯眺平林,烟香在下,水陆寧晏,足为避地之乡矣!” 明 徐枋 《送笻在师游越》诗:“此行非避地,乘兴独相求。”

横经

横陈经籍。指受业或读书。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儒学》:“横经者比肩,拥箒者继足。” 唐 李白 《上安州裴长史书》:“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迄於今三十春矣。” 明 李东阳 《遣儿兆先入学以诗示之》:“要知西塾横经地,不尽重闈属纊情。”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乃 汉成 三千, 贞观 万室,不闻女士得列横经,何听其落英隐秀,摈不与人相齿耶!”

仕路

(1).进身为官之路。《三国演义》第五九回:“ 操 曰:‘吾与将军之父,同举孝廉,吾尝以叔事之。吾亦与公同登仕路,不觉有年矣。’” 鲁迅 《且介亭杂文·儒术》:“由此士大夫便渐渐的进身,然终因不切实用,又渐渐的见弃。但仕路日塞,而南北之士的相争却也日甚了。”

(2).指官场。 宋 施彦执 《北窗炙輠》卷下:“﹝ 陆虞仲 ﹞自登第后,愈篤学。其在仕路,以风节著。”《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当下母子正在舱门口观看这些船隻慌乱,却见 吴府尹 马船帮上来。夫人即叫丫鬟下帘掩门进去。 吴府尹 是仕路上人,便令人问是何处官府。”

家山

谓故乡。 唐 钱起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宋 梅尧臣 《读<汉书·梅子真传>》诗:“旧市 越溪 阴,家山 镜湖 畔。”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十二栏杆,无事閒凭遍。闷来把湘簟展,梦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风惊断。”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二:“踏徧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

眼青

(1).犹青眼。谓以正眼相看表示重视。 唐 王勃 《送白七序》:“同人者,少方见 阮籍 之眼青;知我者,希不学 冯唐 之首白。” 宋 苏轼 《陈季常见过》诗之一:“但得君眼青,不辞奴饭白。” 清 李渔 《慎鸾交·心归》:“他那里呼 刘 讯 阮 不絶声,要故意在人前示眼青,全不怕招疑衅。”

(2).眼睛睁着。形容精神兴奋。 明 李贽 《三叛记》:“ 杨胖 平日好瞌睡,不知此夜何忽眼青,乃无上事,忻然而笑。”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苦处

遭受的痛苦

你可不知道我当童养媳那时的苦处

身后

过世之后

垂名于身后

赠谥美显,荣于身后。——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胡翼龙,朝代:宋代
    秋彻檐花,吟苦砚海,日长多费茶烟。怀芳心苦,持此过年年。雨外飞红何许,应流到、采绿洲边。销凝处,别离情绪,正是海棠天。吹花题叶事,如今梦里,记得依然。料归来、莺居春后,燕占人先。谁念文园倦客,琴空在、懒向 * 。愁何极,楚天老月,偏是到窗前。
  • 作者:释宝昙,朝代:宋代
    一夜江风故不平,道边草木亦成声。岂无老子知津意,尚有秦人逐客情。荒县已传三鼓下,并船犹见一灯明。此生已悟身如寄,始送鸿归又燕迎。
  • 作者:范成大,朝代:宋代
    古人赋多情,无事辄愁苦。兰亭一觞咏,感慨乃如许。
  • 作者:喻良能,朝代:宋代
    松月泻清影,炉烟凝宿云。檠灯寒照席,樽酒细论文。清漏转三鼓,芳杯釂十分。纷胜银烛里,妙舞盾榴裙。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屧步陟岩廊,书斋芸缥缃。

    是中趣无尽,此外更何蘉。

    带水动非急,襟山静不忙。

    如将绎隩要,前殿两言详。

  • 作者:叶可权,朝代:元代

    飞阁峨峨瞰空碧,清气逼人风露寂。

    望舒驾月行青冥,满地金波悄无迹。

    天色如水空尘埃,寒光透室秋徘徊。

    嫦娥对镜作队舞,青鸾飞上琼瑶台。

  • 作者:陈著,朝代:宋代
    梅窗得得宁馨儿,乳腹方离气已奇。傅就外居来岁事,学从小入去年时。擅三元美家谁继,有二郎贤父自知。可是耄夫虚赞祝,向来功业是人为。
  • 作者:王恽,朝代:元代
    红叶当*,朝来拨土红芽秀。画阑晴书。凭暖佳人袖。一粒丹砂,谁点仙根透。从今后。为渠酿酒。去作花闲友。
  • 作者:孟行古,朝代:宋代
    脱略嚣尘处,清游兴已先。人行九锁路,洞引十洲仙。云势生山石,雷声发涧泉。长吟动尊俎,林影月娟娟。
  • 作者:晁补之,朝代:宋代
    君不学冯驩弹铗从薛公,贷钱烧券悦市佣。又不学鲁连约矢射聊城,笑夸田单取美名。何为空郊独坐一茅屋,深如鱼潜远蛇伏。荒檐野蔓幽莫瞩,窥户下投如坠谷。其外桑麻杂蔬菽,白水寒山秀川陆。秋风萧萧吹苜蓿,晚日牛羊依雁骛。朱书细字传老子,蠹穴蜗穿无卷轴。我来不暇问出处,但爱君居伯夷筑。九月九日秋气凉,芙蓉 * 天未霜。登高能赋岂我长,从君此庵时相羊。不用糟丘讥腐肠,酒酣犹能歌楚狂。我敬先生不敢量,二三子者亦自强,洁身 * 非所望。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