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七月二十日过王村几到岸遇和中袭明舟回相拉原文 诗词名句

七月二十日过王村几到岸遇和中袭明舟回相拉

作者: 仲并朝代: 宋代

原文

畏暑肩暂息,初凉戒我行。
王村去城市,捷帆片时程。
到岸才咫尺,两君笑相迎。
加棹不自由,剧谈底裹倾。
却泊红莲渚,支筇叩禅扃。
闤闠未有此,一见心眼清。
日暮山萧然,风来竹有声。
危亭仍解衣,坐久太清生。
携枕共席地,醉言强作醒。
蚊声喧不寐,谈余已窗明。
他乡各蓬转,易散难合并。
共居虽一溪,相望南北城。
胜处偶同践,轻去宁无情。
殷勤拂素壁,留诗当题名。

诗词问答

问:《七月二十日过王村几到岸遇和中袭明舟回相拉》的作者是谁?答:仲并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仲并的名句有哪些?答:仲并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暂息

风或暴风雨的暂时停息或减弱

雨的暂息

初凉

谓刚开始凉爽。 唐 白居易 《西风》诗:“新霽乘轻屐,初凉换熟衣。” 后蜀 毛熙震 《菩萨蛮》词之二:“残暑晚初凉,轻风渡水香。”

我行

犹言我这里。《水浒传》第十四回:“ 雷横 又駡道:‘贼头贼脸贼骨头,必然要连累 晁盖 !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城市

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片时

一会儿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自由

(1) 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约束

汝岂得自由。——《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自由的国家和民族

认为过独身生活要比结婚的人生活自由得多

(2) 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

*

信仰自由

出版自由

(3) 哲学上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

剧谈

犹畅谈。《汉书·扬雄传上》:“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 晋 左思 《蜀都赋》:“剧谈戏论,扼腕抵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今日与 谢孝 剧谈一出来。” 金 元好问 《空山何巨川虚白庵》诗之二:“剧谈不尽江湖景,重与青灯约对牀。”

红莲

(1).红色荷花。 南朝 梁元帝 《采莲赋》:“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 唐 王维 《山居即事》诗:“緑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红莲相倚深如怨,白鸟无言定是愁。”

(2).指女子的红鞋。 宋 秦观 《满庭芳·咏茶》词之三:“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花月痕》第八回:“一个十四五岁的,身穿一件白纺绸大衫,二蓝摹本缎的半臂,头上挽了个 * 髻,当头插一朵芍药花,下截是青縐镶花边裤,微露出红莲三寸。”

(3).早稻名。 唐 陆龟蒙 《别墅怀归》诗:“遥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识红莲。”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土物下》:“红莲稻,自古有之……此米中间絶不种,二十年来农家始復种,米粒肥而香。” 宋 范成大 《再到虎丘》诗:“觉来饱喫红莲饭,正是塘东稻熟天。”

禅扃

(1).佛寺之门。 唐 独孤及 《题思禅寺上方》诗:“攀云到金界,合掌开禪扃。” 清 赵翼 《至福宁游望海楼》诗:“歌板新声催曲部,弓刀小队叩禪扃。”

(2).指禅房。 唐 刘禹锡 《赠别约师》诗:“师逢 吴兴 守,相伴住禪扃。” 宋 苏舜钦 《清轩》诗:“谁凿幽轩刮眼清,湖中嘉处更禪扃。”

未有

没有

未有封侯之赏。——《史记·项羽本纪》

未有以应。

吾尚未有子。——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城门未有烧脱。——《广东军务记》

心眼

(1).心与眼。 南朝 梁 王僧孺 《夜愁示诸宾》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 宋 苏辙 《表弟程之邵奉议知泗州》诗:“吾弟有儁才,见事心眼明。”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十九:“你人小不会有人注意,路上见人嘴要巧,心眼灵活些。”

(2).谓有意做作以求人知。语本《庄子·列御寇》:“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 郭象 注:“有心於为德,非真德也。夫真德者,忽然自得而不知所以德也。率心为德犹之可耳,役心於眉睫之间则伪已甚矣。” 唐 李德裕 《慎独论》:“为德者尚不可以有心眼,况为恶者乎?”

(3).指心计。《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及至处下来,见他一味诚实,不辞劳,不自大,没一些心眼儿,没一分脾气……因此大家不但不笑他,转都爱他敬他。”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三:“‘ 祥子 送的,看他多么有心眼!’ 虎妞 堵着爸爸的耳根子吹嘘。” 峻青 《海啸》第四章七:“咳!这些混蛋,真可恶,竟然使出这种黑心眼来了。”

(4).胸怀;度量。 唐 施肩吾 《登岘亭怀孟生》诗:“ 峴山 自高水自緑,后辈词人心眼俗。” 老舍 《四世同堂》三十:“ 小顺儿 的妈决定沉住了气,不去嫉妒老二作官。她的心眼儿向来是很大方的。”

(5).见识;观察力。 唐 李群玉 《赠方处士兼以写别》诗:“所知心眼大,别自开户牖。” 宋 邓椿 《画继》卷九:“ 元章 心眼高妙,而立论有过中处。”

(6).心意;心思。 宋 张先 《武陵春》词:“菱蔓虽多不上船,心眼在郎边。” 元 刘天迪 《齐天乐》词:“甚新雨情怀,故园心眼,明日西江,斜阳帆影转。” 刘白羽 《新社会的光芒》:“反正两个心眼:穷人盼八路来,富人盼八路别来。”

(7).心底,内心。《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姑娘一听,这话又正钻到心眼里来了。”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四十章:“老人家打心眼里喜欢这粗壮的后生。”

(8).心地,存心。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 老孙头 ,你光打辕马,不是心眼太偏了吗?” 梁斌 《播火记》四:“模样尚在其次,要紧的是心眼好,脾气正直,将来能顶门过日子。”

(9).佛教语。谓心如眼,能洞察领悟诸法。《观无量寿经》:“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

日暮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日暮时分,炊烟袅袅

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萧然

(1).犹骚然。扰乱骚动的样子。《史记·酷吏列传》:“及 孝文帝 欲事 匈奴 ,北边萧然苦兵矣。” 唐 元稹 《两省供奉官谏驾幸温汤状》:“不废戒严,而犹物议喧嚣,财力耗顇,数年之外,天下萧然。”《明史·宦官传二·陈增》:“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萧然,生灵涂炭矣。”

(2).空寂;萧条。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新唐书·宦者传上·程元振》:“虏扣 便桥 ,帝仓黄出居 陕 ,京师陷。贼剽府库,焚閭衖,萧然为空。”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袁鹰 《故乡夜话》:“此外四壁萧然,再没有任何东西。”

(3).稀疏;虚空。 宋 叶适 《题<林秀文集>》:“鬢髮萧然,奔走未已,可嘆也!” 明 杨柔胜 《玉环记·皋谒延赏》:“双亲弃世十八年,囊篋尽萧然。”《明史·忠义传四·徐世淳》:“州尝被贼,居民萧然。”

(4).简陋。 宋 陆游 《自笑》诗:“惟餘数卷残书在,破篋萧然笑獠奴。”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先君﹞每行县以物自随,杯汤不肯受。去官贫甚,鬻所乘马以行,行李萧然,观者嘆息。” 王闿运 《侯官陈君墓志铭》:“乘舆萧然,襆被而已。”

(5).萧洒;悠闲。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高蹈独往,萧然自得。” 唐 杜甫 《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诗:“秋水清无底,萧然浄客心。” 宋 苏轼 《游惠山》诗序:“爱其语清简,萧然有出尘之姿。”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五:“他同好友 葛寰中 谈起这事,好像天大祸事,就要临头一样,比起前数月,萧然而论 北京 事情的态度,真不同!”

有声

有声誉;著称。《诗·大雅·文王有声》:“ 文王 有声,遹骏有声。”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张耳 之贤,有声 梁 魏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秦中丞》:“ 沉 登甲戌进士,授 粤 之 顺德 令,以清峻称。入为郎,出为守,俱有声。”

危亭

耸立于高处的亭子。 唐 白居易 《春日题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诗:“危亭絶顶四无邻,见尽三千世界春。” 朱自清 《南京》:“ 燕子矶 在 长江 里看,一片绝壁,危亭翼然,的确惊心动魄。”

解衣

(1).脱衣。《战国策·齐策六》:“太子乃解衣免服,逃太史之家为溉园。” 唐 杜淹 《<文中子>序》:“ 文中子 於是有四方之志,盖受《书》於 东海 李育 ……考《易》於族父 仲华 ,不解衣者六岁,其精志如此。”《红楼梦》第二一回:“ 寳玉 见他不应,便伸手替他解衣,刚解开钮子,被 袭人 将手推开,又自扣了。”

(2).见“ 解衣推食 ”。

太清

(1).天空。《鹖冠子·度万》:“唯圣人能正其音,调其声,故其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寧,中及万灵。” 陆佃 注:“太清,天也。”《楚辞·刘向<九叹·远游>》:“譬若 王侨 之乘云兮,载赤霄而凌太清。” 王逸 注:“上凌太清,游天庭也。” 唐 高适 《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诗:“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 清 薛福成 《宁波府学记》:“圣人之道之在天下,犹日月之悬于太清也。”

(2).天道,自然。《庄子·天运》:“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 成玄英 疏:“太清,天道也。”《淮南子·精神训》:“抱其太清之本而无所容与,而物无能营。”

(3).引申指太古无为而治之时。《淮南子·本经训》:“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 高诱 注:“清,净也。太清无为之始者,谓三皇之时。” 汉 班固 《东都赋》:“今将语子以 建武 之治, 永平 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

(4).古人指元气之清者。《淮南子·道应训》:“太清问於无穷曰:‘子知道乎。’” 高诱 注:“太清,元气之清者也。”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体云气之逌畅兮,服太清之俶真。”

(5).三清之一。道教谓 元始天尊 所化法身 道德天尊 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唯成仙方能入此,故亦泛指仙境。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上昇四十里,名为太清,太清之中,其气甚刚,能胜人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或药成,相与期於太清也。” 明 宋濂 《调息解》:“储思乎玄玄之域,游神乎太清之庭。”

席地

古人在地上铺席用来坐、卧,现泛指坐、卧在地上

席地而坐

强作

(1).勉力而做。《孔丛子·执节》:“ 魏安釐王 问天下之高士, 子顺 曰:‘世无其人也。抑可以为次,其 鲁仲连 乎?’王曰:‘ 鲁仲连 强作之者,非体自然也。’答曰:‘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2).勉强装作。 宋 苏轼 《题<文选>》:“ 渊明 《闲情赋》,正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与 屈 宋 所陈何异?而 统 乃讥之,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七章:“他脸色苍白,强作镇静地站在 邓军 面前。”

他乡

异乡,家乡以外的地方

蓬转

(1).蓬草随风飞转。喻人流离转徙,四处飘零。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有 乐天先生 者,避地蓬转。” 唐 灵一 《江行寄张舍人》诗:“客程终日风尘苦,蓬转还家未有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题画》:“地北天南蓬转, 巫 云 楚 雨丝牵。”

(2).蓬草遇风即转动,比喻事物变化迅速。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其或峨然守正,确尔不移,不蓬转以随众,不改雅以入 郑 者,人莫能憎而知其善。” 唐 吕温 《蕃中拘留岁馀回至陇石先寄城中亲故》诗:“蓬转星霜改,兰陔色养违。”

合并

见“ 合并 ”。

亦作“ 合併 ”。1.结合到一起。《庄子·则阳》:“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大人合并而为公。”《元典章·户部三·分析》:“钦奉圣旨条画,壬子年合併抄上户计自愿析居各另者,听从民便。” 清 曾国藩 《母弟温甫哀词》:“两逆党者,合併为一。”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五:“第四队的队长是 徐梓 ,是派到第八战区的,经过 河南 向 西安 一带活动。后来似乎和抗剧第三队合并了。”

(2).犹聚会。 汉 王粲 《杂诗》:“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 唐 韩愈 《与孟东野书》:“各以事牵,不可合并。” 清 顾炎武 《赠人》诗:“同在天地间,合并安可得。”

共居

(1) 同住,一起生活

与弟子共居

(2) 同时存在(多指抽象事物)

相望

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胜处

美好的地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南峰北岭,多结禪栖之士,东巖西谷,又是刹灵之图;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远,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为胜处也。”《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承供养者,现世福资,为亡者转生于胜处。” 明 唐顺之 《石屋山志序》:“ 石屋 者, 安成 山水之胜处也, 彭君 隐焉而乐之。”

无情

(1) 没有感情

无情无义

(2) 不留情

水火无情

殷勤

(1) 情意深厚

鞠养殷情

致殷勤之意。——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热情周到

殷勤的服务员

(3) 勤奋

殷勤小心

(4) 礼物

日后致殷勤

素壁

白色的墙壁、山壁、石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澧水》:“﹝ 嵩梁山 ﹞高峯孤竦,素壁千寻,望之苕亭,有似香炉。”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状》:“素壁丹墀,实隆家贵。” 唐 卢纶 《萧常侍瘿柏亭歌》:“攒甍鬭栱无斤跡,根癭联悬同素壁。”《宣和画谱·郭熙》:“至攄发胸臆,则於高堂素壁,放手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巖岫巉絶,峰峦秀起。” 明 文徵明 《题画》诗:“就中妙解谁应识,万里云烟开素壁。”

题名

(1) 题目名称,写作、印刷品、讲述或影印作品名称

(2) 写上姓名作为标记

对联、题名。——明· 魏学洢《核舟记》

请题名留念

诗文赏析


【原题】:
七月二十日过王村几到岸遇和中袭明舟回相拉宿於陈氏庵中蚊甚盛达旦不能寝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标签:芙蓉花

    水芙蓉及木芙蓉,朱注韩诗会意重。

    花放拒霜荷祗叶,故知君子善能容。

  • 作者: 元好问,朝代: 金代
    为爱刘郎驻玉华。暗将心事许烟霞。石田茅屋老生涯。铁笛不须从二草,头巾长拟挂三花。他年人说漫郎家。
  • 作者: 吴则礼,朝代: 宋代
    忍饥彻困聊上书,世故如许可复耐。孔兄有底唤不来,人意政缘俗物败。撑肠一钵十方糜,要是坚持衲僧戒。失身文字因果中,黄发犹还毛颍债。
  • 作者: 道会,朝代: 唐代
    去住俱为客,分悲损性情。共作无期别,谁能访死生。
  • 作者: 鱼玄机,朝代: 唐代
    嫩菊含新彩,远山闲夕烟。凉风惊绿树,清韵入朱弦。思妇机中锦,征人塞外天。雁飞鱼在水,书信若为传。
  • 作者: 毛直方,朝代: 宋代
    万里清江两浆船,一竿一缕水云边。平生不识书与剑,也得醉饱供间眠。
  • 作者: 张俞,朝代: 宋代
    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数十重。天子不来僧又死,樵夫时倒一株松。
  • 作者: 张耒,朝代: 宋代
    青山如君子,悦我非姿媚。相逢一开颜,便有论交意。今晨决然去,掺若执我袂。谓山无见留,此事宁久置。道边青发翁,下有白玉髓。斸之龙蛇窟,自足饱吾世。平生耽幽独,乃若忘朝市。一官等尘垢,安得败成许。草堂醉老子,虎溪大开士。寄语二主人,为留三亩地。
  • 作者: 陈宓,朝代: 宋代
    照雪凌霜夹径开,谁教千树昔人栽。要将金鼎和羹事,尽付君家岩上梅。
  • 作者: 释正觉,朝代: 宋代
    黄金出鑛断前疑,岸走舟安觉所欺。动目是渠摇湛水,聚萤无我灼须弥。翳消便见飞华尽,机迅将知击电迟。识得堆堆庵内主,外魔那得得藩篱。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