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十四·野原文 诗词名句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十四·野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载观星斗次,分域映璇空。

甲乙裨瀛外,庚辛泰华通。

樗犹蔽芾绿,花任浅深红。

何事谌谋创,无能获国中。

诗词问答

问:《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十四·野》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八

参考注释

星斗

星的总称

满天星斗

分域

(1).界限;区域。 晋 张载 《叙行赋》:“岂乾坤之分域,将隔絶乎内外。” 南朝 梁 沉约 《神不灭论》:“且五情各有分域。”《卑雅·释鸟》:“雉死耿介,妬垄护疆,善鬭,虽飞,不越分域。一界之内,要以一雉为长。”

(2).划分疆域。 郭沫若 《<孔雀胆>故事补遗》二:“今据 亚宁 所示: 段功 之兄 段光 时代于 元统 二年已与 梁 王 巴匝拉瓦尔密 分域构隙。”

甲乙

(1).指春季。《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 孔颖达 疏:“其当孟春、仲春、季春之时,日之生养之功,谓为甲乙。”《管子·四时》:“是故春三月,以甲乙之日发五政。” 尹知章 注:“甲乙统春之三时也。”《史记·天官书》:“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曰东方木,主春,日甲乙。” 唐 武则天 《唐明堂乐章·角音》:“扇条风,乘甲乙。”

(2).次第;等级。《关尹子·四符》:“有死立者,有死坐者,有死卧者,有死病者,有死药者,等死,无甲乙之殊。”《后汉书·马融传》:“校队案部,前后有屯,甲乙相伍,戊己为坚。” 李贤 注:“甲乙谓相次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恰好这回遇了官课,照例当堂缴卷之后,汇送到衙门里,凭官用评定甲乙的。”

(3).评定优劣。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或言高下定於考试官,编排第受成而甲乙之,无预与夺。”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专愚》:“公读书未识字,每附会知文,见制义,輒胡乱甲乙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 浣青 等五人﹞各呈诗请政,公欣然为甲乙之。”

(4).比并;相属。 宋 陆游 《跋<中兴间气集>》:“议论凡鄙,与近世《宋百家诗》中小序可相甲乙。”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一:“ 帝乙 归妹者,言人君之德与帝者相甲乙,故能正人伦也。”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笔墨研冠天下》:“ 韩伟升 所製,久藏胶力皆不乏精采,与新製敌,可与 李氏 父子甲乙者。”

(5).犹言数一数二。 唐 韩愈 《苗氏墓志铭》:“夫人年若干,嫁 河南 法曹 卢府君 ,讳 貽 ,有文章德行,其族世所谓甲乙者。”

(6).引申为称誉,赞扬。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君见弟益自力,乡论多甲乙。”

(7).谓一一列举。《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事事甚多,不復甲乙。”

(8).甲科、乙科的并称。 唐 萧颖士 《江有归舟》诗序:“今兹春连茹甲乙,淑问休阐,为时之冠。” 清 方苞 《祭张母吴夫人文》:“呜呼!世俗之人,愿望子举甲乙,歷科第,而死不恨者众矣。” 清 魏源 《<明代食兵二政录>叙》:“无论甲乙一第,未有终身不沾一禄者。”

(9).甲帐、乙帐的并称。 汉 张衡 《西京赋》:“大驾幸乎 平乐 ,张甲乙而袭翠被。” 唐 长孙佐辅 《古宫怨》诗:“草染文章衣下履,花黏甲乙床前帐。”详“ 甲乙帐 ”。

(10).指初更、二更。 明 唐寅 《唐长民圹志》:“读书夜必踰甲乙,其兴亦未尝至漏尽也。”

(11).代词。犹某某。《宋书·礼志二》:“某曹关太常甲乙启辞。押。”

裨瀛

古指九州内外的海洋。 景耀月 《远游》诗:“ 泰岳 烟云飞玉座,裨瀛风浪逐行宫。”参见“ 裨海 ”。

泰华

(1). 泰山 与 华山 的并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夏桀 之居,左 河 济 ,右 泰 华 , 伊闕 在其南, 羊肠 在其北,修政不仁, 汤 放之。” 宋 辛弃疾 《临江仙·戏为山园苍壁解嘲》词:“有心雄 泰 华 ,无意巧玲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斯真 泰 华 两峯,同标峻絶矣。”

(2).即 华山 。 明 杨基 《送魏万之安西》诗:“云散岳莲开 泰 华 ,月寒郊树隐 新丰 。”

蔽芾

(1).茂盛貌。《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朱熹 集传:“蔽芾,盛貌。”一说,小貌。 孔 传:“蔽芾,小貌。” 宋 王禹偁 《茶园十二韵》:“蔽芾餘千本,青葱共一园。”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天台牡丹》:“有侵花至漂髮者,立致奇祟,土人戒勿犯,故花得蔽芾而寿。”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蔽芾葱蘢,恍逢丰木。”

(2).引申为荫庇。 宋 苏轼 《宝月大师塔铭》:“ 锦城 之东,松柏森然,子孙如林,蔽芾其阴。”

(3).植物幼嫩或树叶初生貌。《诗·小雅·我行其野》:“我行其野,蔽芾其樗。” 陆德明 释文:“蔽芾,叶始生貌。” 宋 苏轼 《和赵景贶栽桧》:“乃知蔽芾初,甚要封植勤。”

(4).相传 西周 的 召伯 曾在棠树下听讼断狱,办理政事,公正无私,使官民各得其所,天下大治。后人因作《甘棠》诗歌颂其政绩,诗中有“蔽芾甘棠”之句。后因以“蔽芾”、“甘棠”等颂扬有政绩的官吏或其政绩。 唐 刘长卿 《奉和赵给事使君》:“庭顾婆娑老,邦传蔽芾新。” 宋 王禹偁 《甘棠即事简孙何》诗:“因感得时留蔽芾,更嗟无位泣麒麟。” 郭沫若 《井冈山巡礼·黄洋界》诗:“雄关如铁旌旗壮,小径挑粮领袖忙。 五里横排 遗槲树,千秋蔽芾胜甘棠。”

浅深

(1).深和浅。《礼记·王制》:“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虽浅深不同,详略各异,其褒德显荣,典章一也。” 宋 苏轼 《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其志不同,故其术有浅深,而其成功有巨细。” 郭沫若 《羽书集·由“有感”说到气节》:“悲歌 燕 赵 已消沉,沦落何须计浅深?”

(2).深厚。 宋 苏舜钦 《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自尔家事细微,必为賙给,使举族免於流转,得专孝思,其为惠浅深,以此可见。”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无能

毫无能力

腐败无能

国中

(1).指王城之内。《周礼·地官·小司徒》:“小司徒之职,掌建邦之教法,以稽国中。” 孙诒让 正义:“凡经言‘国中’,并谓王城之中。” 清 姚鼐 《郡县考》:“ 周 之制,王所居曰国中。” 清 段玉裁 《再与顾千里书论学制备忘之记》:“《周礼》之制,王城方九里,谓之国;城中谓之国中……经文未有谓城外为国中者。”

(2).国内。《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王 ﹞下令国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豪友》:“ 长安 富民 王元寳 、 杨崇义 、 郭万金 等,国中巨豪也。” 清 方苞 《读齐风》:“ 齐 自 襄公 鸟兽行,下令国中:长女不得嫁,为家主祠,名曰巫儿。”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张耒,朝代: 宋代
    枯树桓司马,五柳陶征君。微木何足道,所叹此两人。一埋柴桑骨,一为九锡臣。荣辱俱已矣。芳秽万世闻。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标签:龙门

    壬寅穷河源,乃得真源迹。

    龙门在其下,向传神禹劈。

    华阴及底柱,疏导匪朝夕。

    天平山绝顶,林立多怪石。

    有泉复有洞,奇状纷簇积。

    亦有龙门名,岁久事湮隔。

    志乘所未载,疑嫌路幽窄。

    兹揽凫藻集,如对青邱魄。

    作记复咏诗,九日勒岩壁。

    乃悟一人为,决疑副赏激。

    因四叠其韵,点笔展吟额。

    五车今逮百,谁能尽往籍。

    不求甚解人,翻为得要客。

  • 作者: 孔武仲,朝代: 宋代
    城上苍虬困不醒,春阳已半未回青。只应一夜新雷震,渐放繁枝拥日星。
  • 作者: 柳贯,朝代: 元代
    玉立彤墀气尚粗,食残刍豆更何须?太平未必闲无用,一幅君王纳谏图。
  • 作者:方守敦,朝代: 清代

    南国有孤鸿,悲鸣春江侧。

    为苦网罗多,徘徊诉中臆。

    微生岁月短,快意乘风力。

    天路虽高寒,不惜弱羽翼。

    山川万里远,云水情无极。

    超摇大化中,欲往胡不得。

    奈何纷纷世,使我天机抑。

    空宇寄长声,聊为舒结轖。

    伤哉此鸟意,闻者谁识测。

    三叹抚清弦,冥冥知所息。

  • 作者: 辛弃疾,朝代: 宋代
    标签: 宋词精选友情离别相思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 作者: 刘过,朝代: 宋代
    罗结同心柳带青,碧桃香里记将迎。春风重到凭栏处,肠断江楼不忍登。
  • 作者: 释德洪,朝代: 宋代

    我庵湘山麓,君家湘江尾。

    共看湘山云,同饮湘江水。

    君有负郭田,饱食骄稚世。

    小儿探井臼,大儿了租税。

    我独生事拙,饘粥每不继。

    君如李大夫,时时容乞米。

    永怀湖山堂,风物自闲美。

    楞严初读罢,篆冷空窗几。

    微风拾残红,幽鸟妨春睡。

    苍苔满门巷,榆柳阴覆砌。

    杖策亦窥园,悠然望层翠。

    岁时无营为,祭奠修家礼。

    自觉去幼安,正复不远耳。

    遥知读此诗,忻然开笑齿。

  • 作者: 韩愈,朝代: 唐代
    标签: 咏物
    贾谊宅中今始见,葛洪山下昔曾窥。寒泉百尺空看影,正是行人渴死时。
  • 作者: 张达,朝代: 元代

    扁鹊谓桓侯,君疾在腠理。

    于时用汤熨,所患犹可靡。

    桓侯不深信,讳疾忌言已。

    病至乃迎之,无能救其死。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