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初到陆浑山庄原文 诗词名句

初到陆浑山庄

作者: 宋之问朝代: 唐代

初到陆浑山庄原文

授衣感穷节,策马凌伊关。
归齐逸人趣,日觉秋琴闲。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
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

诗词问答

问:初到陆浑山庄的作者是谁?答:宋之问
问:初到陆浑山庄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初到陆浑山庄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宋之问的名句有哪些?答:宋之问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1_2

参考注释

授衣

(1).谓制备寒衣。古代以九月为授衣之时。《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毛 传:“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 马瑞辰 通释:“凡言授者,皆授使为之也。此诗‘授衣’,亦授冬衣使为之。盖九月妇功成,丝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非谓九月冬衣已成,遂以授人也。”一说谓官家分发冬衣。 孔颖达 疏:“可授冬衣者,谓衣成而授之。” 唐 羊士谔 《九月十日郡楼独酌》诗:“掾史当授衣,郡中稀物役。” 宋 陆游 《初寒》诗:“伤心到处闻砧杵,九月今年未授衣。”

(2).农历九月的别称。《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亦曰授衣。”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闺叙》:“即今授衣天气,风景萧条,砧捣寒溪,蛩吟晚砌。”

(3).谓廷赐锦衣。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十月》:“朔日朝,廷赐宰执以下锦,名曰‘授衣’。其赐锦花色依品从给赐。”

穷节

(1).喻老年。《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静惟浹羣化,徂生入穷节。” 刘良 注:“静思及於万物变化之理,伤我既往之年,入此穷暮之节,喻已年老也。”

(2).季冬。 唐 李商隐 《为荥阳公谢赐冬衣状》:“一袭天衣,俯迴於穷节。”

策马

用马刺抽打马

归齐

(1) 〈方〉

(2) 结局;结果

他为这考试忙活了一个多月,可归齐还是没通过

(3) 总之;总共

归齐不到一个月

逸人

犹逸民。《后汉书·赵岐传》:“ 汉 有逸人,姓 赵 名 嘉 。有志无时,命也奈何!” 唐 高瑾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逸人谈发,仙御舟来。”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后汉书二·法雄传》:“ 子真 ,在《逸人传》。逸人即逸民。 章怀 ( 李贤 )避讳,改为人字,后来追改,不及徧检,它传故或改或否耳。”

寒露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0月8日或9日

北阜

北面的山岗。 汉 班固 《西都赋》:“於是睎 秦岭 ,睋北阜。” 南朝 宋 谢灵运 《田南树园激流植楥》诗:“卜室倚北阜,启扉面南江。” 南朝 梁 沉约 《钟山诗应西阳王教》:“北阜何其峻,林薄杳葱青。”

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东山

(1).《诗·豳风·东山》:“我徂 东山 ,慆慆不归。” 朱熹 集传:“ 东山 ,所征之地也。”后因以代指远征或远行之地。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 玉汝 有爱妾 刘氏 ,将行,剧饮通夕…… 刘贡父 , 玉汝 姻党,即作小诗寄之以戏云:‘ 嫖姚 不復顾家为,谁谓 东山 久不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 东山 又 北山 ,镜中强半尚红颜。”

(2).《孟子·尽心上》:“ 孔子 登 东山 而小 鲁 。” 赵岐 注:“ 东山 ,盖 鲁 城东之高山。”后因以代指 鲁 地。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 齐 鲁 ,位下名高人比数……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 东山 一抔土。”

(3).据《晋书·谢安传》载, 谢安 早年曾辞官隐居 会稽 之 东山 ,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 东山 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 东晋 重臣。又, 临安 、 金陵 亦有 东山 ,也曾是 谢安 的游憩之地。后因以“东山”为典。指隐居或游憩之地。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一:“吾弟 东山 时,心尚一何远!” 宋 沉遘 《吴正肃公挽歌辞》之一:“暂作 东山 去,还期 宣室 来。” 清 赵翼 《秋帆制府挽诗》:“南国烽烟悲远道, 东山 丝竹渺前尘。”

(4).代指 谢安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想象 东山 姿,缅怀 右军 言。” 清 顾炎武 《上吴侍郎旸》诗:“ 征虏 投壶暇, 东山 赌墅优。”

(5).泛指名高望重的人。 清 赵翼 《唐荆川先生读书处》诗之一:“并世文章无北地,当年声望此 东山 。” 赵朴初 《何满子·东山》词:“悄悄非关多病,三年不见 东山 。花事绸繆风又雨,更兼蜂妒鶯谗。”按,《人民文学》1977年第一期发表时附注云:“时见 * 爪牙讲话,矛头指向 周总理 ,赋此书愤。”

(6).泛指东面的山。 宋 苏轼 《赤壁赋》:“少焉,月出於东山之上。” 清 郑燮 《道情》之一:“一霎时波摇金影,驀抬头月上东山。” 杨朔 《雪浪花》:“那外国人想雇我的驴去逛东山。”

(7). 春秋 时少数民族 赤狄 别种 东山 皋落氏 的省称。《国语·晋语一》:“﹝ 晋献公 ﹞是故使 申生 伐 东山 ,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 韦昭 注:“ 东山 , 皋落氏 。”

(8). 南朝 梁 何胤 的别称。《南史·何胤传》:“初, 胤 二兄 求 点 并栖遁, 求 先卒,至是 胤 又隐。世号 点 为‘大山’, 胤 为‘小山’,亦曰‘东山’。”

浩歌

放声高歌,大声歌唱。《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唐 杜甫 《玉华宫》诗:“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九:“ 陶潜 诗喜説 荆軻 ,想见《停云》发浩歌。” 鲁迅 《野草·墓碣文》:“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榛樾

犹林荫。 唐 宋之问 《初到陆浑山庄》诗:“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

栖鸟

(1).栖宿于树上的鸟。 晋 曹摅 《感旧诗》:“晨风集茂林,栖鸟去枯枝。”

(2).归鸟。 南朝 梁 何逊 《学古》诗之一:“日夕栖鸟远,浮云起新色。” 唐 杜甫 《春宿左省》诗:“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赵湘,朝代: 唐代
    醇酬浮金斝,柔蔬飣玉盘。尝新兼介寿,齐奉两宫欢。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阳和鼓动听都昙,万物冯生海宇覃。

    行气乘时明发驾,龙旌喜正指东南。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长江千里带嶙峋,风利如飞送去䑳。

    不是弘农王士治,举帆直指又何人。

  • 作者: 赵蕃,朝代: 宋代
    宵晴朝复雨,夜雨晓还晴。未识冬天尔,浑疑春令行。人人忧瘧疠,物物败生成。禬法繇来古,官居孰用情。
  • 作者: 毛滂,朝代: 宋代
    秋色向幽处,浮家聊远寻。醉来蓬鬓乱,卧入蓼花深。云壑封诗物,烟波留客心。未应儿辈觉,余醁且勤斟。
  • 作者: 释印肃,朝代: 宋代
    三身四智体中圆,犹说三千及大千。八万法门从此去,咄哉王子去求仙。
  • 作者: 释道潜,朝代: 宋代

    嘉鱼满盘初出水,尚有青萍点红尾。

    银腮戢戢畏烹煎,掘强有时俄自起。

    彼客殷勤赠使君,愿向中厨荐醪醴。

    使君事道不事腹,杞菊终年食甘美。

    传呼慎勿付庖人,百步洪边放清泚。

    回首无欺子产淳,谩道悠然泳波底。

  • 作者: 张耒,朝代: 宋代
    拒霜灼灼欲破红,夜来雨落荒兰丛。空亭无人日色午,但听桐叶惊秋风。
  • 作者: 许月卿,朝代: 宋代
    有客闯东篱,星翁身姓支。快霖为道号,直术不支篱。试与谈灾福,断然无诡随。小溪天下士,持此往参之。
  • 作者: 曹伯启,朝代: 元代
    杜鹃声诉。鹧鸪声助。催上黔阳归路。轻舟短棹泛沧浪,沾两袖、夜郎烟雾。云山如暮。滩流如怒。石齿崭然无数。天涯愁绪不堪论,这光景、能消几度。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