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水龙吟原文 诗词名句

水龙吟

作者:赵长卿 朝代:宋代

水龙吟原文

无情风掠芭蕉响,还是重门已闭。
银缸独对,相思方切,教人怎睡。
解叹从前事,解叹了、依前鳖气。
想他家那里,知人憔悴,相应是、睡也未。
且恁和衣强寝,奈无寐、依前重起。
起来思想,当初与你,忒煞容易。
及至而今也,半头天眼,不存不济。
最消魂苦是,黄昏前后,冷清清地。

诗词问答

问:水龙吟的作者是谁?答:赵长卿
问:水龙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水龙吟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赵长卿的名句有哪些?答:赵长卿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无情

(1) 没有感情

无情无义

(2) 不留情

水火无情

芭蕉

芭蕉属( Musa )多年生的几种树状的草本植物,叶子很大,果实像香蕉,可以吃

还是

(1) 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保持不变,或不因上文所说的情况而改变

(2) 尽管发生了以前的事或以 * 虑过,仍要

今天咱们还是装运木料

(3) 仍然,照样

多年不见,他还是那么年轻

(4) 提议“是否这样”之意

你还是带上雨衣为好

(5) 在可供选择的东西、状况或过程中的挑选

你去,还是他去

(6) 另一方面

虽然嗓音嘶哑而聒耳,但她还是有着一股吸引人的热情

重门

(1).谓层层设门。 汉 张衡 《西京赋》:“重门袭固,姦宄是防。” 晋 左思 《蜀都赋》:“华闕双邈,重门洞开。” 唐 杜甫 《彭衙行》:“延客已曛黑,张灯啟重门。” 宋 张先 《青门引》词:“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2).宫门;屋内的门。《文选·谢朓<观朝雨>诗》:“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 吕向 注:“重门,帝宫门也。” 唐 李白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价重 铜龙楼 ,声高重门侧。” 宋 张元干 《怨王孙》词:“红潮醉脸,半掩花底重门。”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闺咏》:“锁香闺慵窥蝶翅,掩重门休看蜂队。” 清 王灼 《游歙西徐氏园记》:“由堂左折,循墙入重门,中敞以广庭,前繚以曲榭。”

(3).犹重关。喻指边防要塞。《梁书·武帝纪下》:“不能使重门不闭,守在海外,疆埸多阻,车书未一。”《明史·孙继鲁传》:“天设重险,以藩卫国家,岂可聚师旷野,洞开重门以延敌?”

银缸

银白色的灯盏、烛台。 南朝 梁元帝 《草名》诗:“金钱买含笑,银缸影梳头。”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清 钱谦益 《嫁女词》之一:“中堂何喧闐,明烛耀银缸。” 黄人 《长相思和太白韵》:“银缸影淡秋满堂,井梧一叶飘银牀。”参见“ 银釭 ”。

独对

(1).单独召见问对。《新唐书·蒋伸传》:“ 宣宗 雅信爱 伸 ,每见必咨天下得失…… 伸 三起三留,﹝帝﹞曰:‘他日不復独对卿矣。’ 伸 不諭,未几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用傅文忠》:“ 傅文忠 为椒房懿亲,人实勤谨,故特命晚间独对,復赏给黄带,四团龙补服。”《清史稿·文祥传》:“ 英 法 联军犯 天津 , 僧格林沁 密疏请幸 热河 。 文祥 ……力持不可,偕廷臣言之,復请独对。”

(2).独自面对;单独相对。 清 刘献廷 《和异君看梅之作》:“佳游深寤寐,独对真徘徊。” 茅盾 《色盲》:“﹝ 林白霜 ﹞和青年女子独对,而且在一个汽车里,这在他还是第一次,虽然不至于手足无措,确有几分彷徨无主了。”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方切

正直而恳切。《后汉书·党锢传序》:“ 永昌 太守 曹鸞 上书,大讼党人,言甚方切。”

前事

过去的事情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纪》

依前

照旧;仍旧。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尤忌捋心”原注:“捋心则科茹不长,更须依法烧之,则依前茂矣。”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不能别立规模,依前还请攻讨。” 宋 张先 《南乡子·中秋不见月》词:“今夜相思应看月,无人。露冷依前独掩门。”《水浒传》第二一回:“那婆娘復翻身转又上楼去,依前倒在牀上。”

他家

(1).他人之家,别人家。《诗·唐风·葛生》“蘞蔓于野” 毛 传:“蘞生蔓於野,喻妇人外成於他家。”《儒林外史》第一回:“我在学堂里坐着,心里也闷,不如往他家放牛,倒快活些。”

(2).它;他(她)。家,人称的语尾。 唐 薛涛 《柳絮咏》:“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念自家,虽是箇浅陋书生,於夫人反有深恩。是他家(指夫人)先许了,先许了免难后成亲。”

知人

(1).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史记·宋微子世家》:“ 宋宣公 可谓知人矣,立其弟以成义,然卒其子復享之。” 宋 曾巩 《赠黎安二生序》:“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 苏君 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清 钱谦益 《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徐日久授承德郎制》:“择将如择医,以知人为能事。”

(2).谓懂人事。《史记·赵世家》:“ 赵简子 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

(3).谓懂得人事变化之道。《礼记·中庸》:“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郑玄 注:“知天、知人,谓知其道也。”

有智慧的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且夫既登,而求降阶者,知人也。” 林尧叟 注:“明智之人,乃能思降。知,音智。” 唐 韩愈 《赠太傅董公行状》:“公之将薨也,命其子三日歛。既歛而行,於行之四日, 汴州 乱。故君子以公为知人。”

憔悴

(1) 黄瘦;瘦损

憔悴孤虚。——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形容憔悴

憔悴了许多

(2) 枯萎;凋零

花有点憔悴

(3) 困顿

漂沦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生民憔悴

(4) 烦恼

何苦将钱去买憔悴,白折了五百两银子,又送了五条性命。——《二刻拍案惊奇》

应是

(1).料想是;应当是。 唐 李白 《清平乐》词:“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宋 苏轼 《卜算子·感旧》词:“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明 刘基 《题宋子章效米元晖山水图》诗:“应是前后身,神会造化迹。”《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据此一説,自然应是父亲更重。”

(2).凡是,所有。

和衣

谓不脱衣服。 宋 张先 《南歌子》词:“醉后和衣倒,愁来殢酒醺。”《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钱青 ﹞忍着一肚子闷气,和衣在床外侧身而卧。” 清 洪昇 《长生殿·夜怨》:“和衣将空被捲。” 周立波 《民兵》:“被窝褥子还在冒烟, 何锦春 和衣一滚,被褥上的火也压灭了。”

无寐

不睡;不能入睡。《诗·魏风·陟岵》:“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 唐 吴融 《秋夕楼居》诗:“危栏倚遍都无寐,祇恐星河堕入楼。” 宋 赵抃 《客舟夜雨》诗:“朝发 温江 上处溪,小舟无寐枕频欹。” 清 黄鷟来 《秋日寄淮阴吴嵩三》诗:“想像山岳姿,残灯欲无寐。”

起来

(1)

(2) 向上;向高处

把孩子抱起来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拿起来

(3) 离开床,有时用于命令或号令

起来,起来,我的朋友,放下你的书本

思想

意识形态的;观念的

思想动向

思想工作

思想解放

思想境界

当初

(1) 一开始,最初

当初打算在这里盖栋大楼

(2) 泛指从前或特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

阿Q当初很不快,后来便很不平。—— 鲁迅《阿Q正传》

忒煞

亦作“ 忒杀 ”。太,过分。《朱子语类》卷二三:“ 陈少南 要废《鲁颂》,忒煞轻率。”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四折:“我痴心想望贞洁,你做事忒杀非为。”《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这老官儿真个忒煞古怪,所以有这样事。” 清 纳兰性德 《点绛唇·咏风兰》词:“忒煞萧疎,争耐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 湘江 雨。”

容易

(1) 可能性大

容易上当

(2) 不费什么力或没什么困难

不是这么容易能下来的

(3) 轻松自在地;流畅地

现在糊墙纸很容易撕下来

及至

表示等到某种情况出现;直至

及至始皇。—— 汉· 贾谊《过秦论》

及至后世。——宋· 苏轼《教战守》

及至绵惙已极。——清· 袁枚《祭妹文》

及至中午轮船才开进长江三峡

而今

现在,目前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 * 《忆秦娥·娄山关》

头天

(1) 前一天

(2) 最早的一天

不存不济

支持不住,受不住。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不存不济,香肌瘦损,教俺縈方寸。”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三折:“从那 荆王 辞世呵,不争你死丧之威,越闪得我不存不济。” 元 无名氏 《冤家债主》第二折:“闪的箇老业人不存不济,则俺这养家儿千死千休。”

消魂

灵魂离散。形容极度的悲愁、欢乐、恐惧等

黄昏

(1)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奄奄黄昏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渐黄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2) 见“傍晚”

前后

(1) 早于或迟于某一特定时间的一段时期

冬之望日前后。——清· 林觉民《与妻书》

春节前后

(2) 大约在特定的时间

在1969年前后

(3) 指时间上从开始到结束

全场演出前后用了两小时

(4) 总共

她前后来过四次

(5) 某一地点的前面和后面

宅院前后都已绿化

(6) 正面和背面

前后受敌

冷清清

形容冷落、幽静或凄凉、寂寞。 宋 蒋捷 《梅花引》词:“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元 曾瑞 《集贤宾·宫词》套曲:“香消烛灭冷清清,唯 嫦娥 与人无世情。” 明 高明 《琵琶记·南浦嘱别》:“眼巴巴望着关山远,冷清清倚定门儿盼。”《红楼梦》第四三回:“ 焙茗 道:‘这是出北门的大道;出去了冷清清,没有什么玩的。’ 寳玉 听説,点头道:‘正要冷清清的地方。’” 鲁迅 《伪自由书·崇实》:“文化一去不復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