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折杨柳(一作宋之问诗)原文 诗词名句

折杨柳(一作宋之问诗)

作者:沈佺期 朝代:唐代

折杨柳(一作宋之问诗)原文

玉窗朝日映,罗帐春风吹。
拭泪攀杨柳,长条宛地垂。
白花飞历乱,黄鸟思参差。
妾自肝肠断,旁人那得知。

诗词问答

问:折杨柳(一作宋之问诗)的作者是谁?答:沈佺期
问:折杨柳(一作宋之问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折杨柳(一作宋之问诗)是什么体裁?答:乐府
问:沈佺期的名句有哪些?答:沈佺期名句大全

沈佺期折杨柳(一作宋之问诗)书法欣赏

沈佺期折杨柳(一作宋之问诗)书法作品欣赏
折杨柳(一作宋之问诗)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96_25

参考注释

玉窗

亦作“ 玉窓 ”。亦作“ 玉牕 ”。窗的美称。 南朝 梁简文帝 《伤美人》诗:“何时玉窓里,夜夜更缝衣。” 唐 王维 《班婕妤》诗之一:“玉牕萤影度,金殿人声絶。” 唐 杜牧 《屏风绝句》:“斜倚玉窗鸞髮女,拂尘犹自妬娇嬈。”

朝日

朝(zhāo ㄓㄠ)日:早晨初升的太阳。《艺文类聚》卷十八引 汉 蔡邕 《协初赋》:“面若明月,辉似朝日。”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纷虹乱朝日,浊 河 秽清 济 。” 宋 王安石 《酴醾金沙二花合发》诗:“碧合晚云霞上起,红争朝日雪边流。”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远望一角海岸,白沙青浪映着朝日,云烟缭绕,好似拥出一片 亚洲 大陆的朝气。”

朝(cháo ㄔㄠˊ)日:1.古代帝王祭日之礼。《周礼·天官·掌次》:“朝日,祀五帝,则张大次小次,设重帟重案。” 郑玄 注:“朝日,春分拜日於东门之外。”《汉书·郊祀志上》:“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昒爽,天子始郊拜 泰一 ,朝朝日,夕夕月,则揖。” 颜师古 注:“以朝旦拜日为朝。”《资治通鉴·汉武帝元鼎五年》:“朝朝日。” 胡三省 注:“朝朝,下直遥翻。”《清史稿·世祖纪二》:“二月癸亥,朝日於东郊。”

2.帝王坐朝听政之日。《战国策·齐策六》:“王至朝日,宜召 田单 而揖之於庭,口劳之。”《汉书·于定国传》:“上於是数以朝日引见丞相、御史,入受詔,条责以职事。” 颜师古 注:“五日一听朝,故云朝日也。”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拭泪

亦作“ 拭泪 ”。1.擦眼泪。 南朝 梁 萧统 《拟古》诗:“窥红对镜敛双眉,含愁拭泪坐相思。” 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千秋一拭泪,梦觉有微馨。”《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第一句公子就不好登答,只得敛神拭泪。” 庐隐 《海滨故人》一:“有时她不耐烦了,不能十分温慰 玲玉 , 玲玉 一定要背人偷拭泪。”

(2).旧时报丧讣文用语。对于亲属,亲者用“抆血”,疏者用“拭泪”。参见“ 抆血 ”。

见“ 拭泪 ”。

杨柳

(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长条

(1).长的枝条。 晋 左思 《蜀都赋》:“擢脩干,竦长条,扇飞云,拂轻霄。” 宋 苏轼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诗:“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2).特指柳枝。 南朝 梁元帝 《绿柳》诗:“长条垂拂地,轻花上逐风。” 南唐 李煜 《柳枝》词:“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明 高启 《秋柳》诗:“欲挽长条已不堪,都门无復旧毿毿。”

白花

(1).白色的花或白色纸花。常用以表示悼念。《晋书·后妃传下·成恭杜皇后》:“先是, 三吴 女子相与簪白花,望之如素柰,传言天公织女死,为之著服,至是而后崩。” 曾克 《心中的碑》:“我跟千万群众一样,把一小朵亲手剪做的白花,献给敬爱的 周总理 。”

(2).浪花;水花。水相激而色白,故称。 唐 顾况 《望简寂观》诗:“仙人住在最高处,向晚春泉流白花。” 黄炳钧 《东欧游踪·明珠更灿烂》:“南城墙建立在岩石上,面向大海,海浪拍岸,白花四溅。”

(3).即白翳。一种眼病。 清 李渔 《奈何天·虚婚》:“道我眼不叫做全瞎,微有白花。”

(4).指皮辊花。

历乱

亦作“歴乱”。1.纷乱,杂乱。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九:“剉檗染黄丝,黄丝歷乱不可治。” 唐 卢照邻 《芳树》诗:“风归花歷乱,日度影参差。” 宋 梅尧臣 《送周直儒秘校和州都曹》诗:“湿雁不起沙上嘶,君思歷乱如盎丝。” 清 吴伟业 《退谷歌》:“庭草彷彿 江 南緑,客心歷乱登高目。” 冰心 《超人》:“繁星历乱的飞舞进来。”

(2).烂熳。 南朝 梁 简文帝 《采桑》诗:“细萍重叠长,新花歷乱开。” 元 张雨 《燕山亭·杨梅》词:“纤手素盘,歴乱殷红,浮沉半壶脂水。”《天雨花》第一回:“一头黄髮挽时新,野花歷乱簪双鬓。”

黄鸟

(1).鸟名。有两说。《尔雅·释鸟》:“皇,黄鸟。” 郭璞 注:“俗呼黄离留,亦名搏黍。”黄离留,即黄莺。 郝懿行 义疏:“按此即今之黄雀,其形如雀而黄,故名黄鸟,又名搏黍,非黄离留也。”《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三国 魏 曹植 《三良》诗:“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赵幼文 校注:“《诗经·黄鸟篇》序:‘《黄鸟》,哀三良也。’” 唐 李白 《江南春怀》诗:“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 清 方文 《送春日偕束茹吉等看牡丹分赋》:“却喜红英犹未落,况闻黄鸟且为懽。”

(2).《诗经·秦风》篇名。《左传·文公六年》:“ 秦伯 任好 卒,以 子车氏 之三子 奄息 、 仲行 、 鍼虎 为殉,皆 秦 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清 姚鼐 《咏古》:“上有《黄鸟》吟,下有寒兔顾。”

(3).《诗·小雅》篇名。《毛诗序》:“黄鸟,刺 宣王 也。” 朱熹 《诗集传》则说是“民适异国,不得其所,故作此诗”。

参差

(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肠断

喻非常悲痛

旁人

(1) 称除自己或某人、某些人之外的其他的人、另外的人

(2) 旁边的人

得知

从…知道

经最终调查,得知知识渊博的讲演者在此之前,已将其演说稿译成英文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舒岳祥,朝代:宋代
    岁阑思饮酒,人老且捐书。春日将辉贲,阴风为扫除。花前看灯蟹,雪后坐庵鱼。有约君无负,墙根摘露蔬。
  • 作者:袁说友,朝代:宋代
    春入帘帏线几添,更随桃茢快新瞻。晓看密密轻丝堕,晚作纖纖细雨兼。可喜田家余谷粟,也应泽国饱鱼盐。年丰更乐弦歌化,知是曹装渐趣严。
  • 作者:赵蕃,朝代:宋代
    不识高安县,饱闻明恕堂。毋卑百里小,未觉四年长。议论兼秦汉,规模类越杭。庙堂方急此,已试乃为良。
  • 作者:邵雍,朝代:宋代
    管晏治时犹有体,苏张用处更无名。三皇五帝从何出,扫地中原俟太平。
  • 作者:鲍溶,朝代:唐代

    一朵蓬莱在世间,梵王宫阙翠云间。
    近南溪水更清浅,闻道游人未忍还。

  • 作者:吴当,朝代:元代

    铁石皆生色,冰霜有岁华。

    春雷龙启蛰,星汉客乘槎。

  • 作者:张继先,朝代:宋代
    抱孤琴,弹小操。独坐幽轩,尽日无人到。惟乐烟霞长啸傲。明月清风,今古长为道。识乾坤,知牝牡。懒共尘劳,汨汨争奔走。爱杀高眠消白昼。一任他家,玉兔金乌走。
  • 作者:陈朴,朝代:宋代
    毛发落,丹左运行阳。胎色渐红阴渐小,推移岁运助乾刚。育火养中央。成物象,五岳辨微茫。出入尚迟形尚小,晨昏天籁奏笙簧。常饮玉壶浆。
  • 作者:何巩道,朝代:明代

    望见家山未到家,客愁依旧满天涯。

    青尊倾尽诗难写,绿水流多鬓易华。

    鹤避渔蓑过别浦,雨催秧鼓急平沙。

    村烟不似秦人隐,谁种桃溪十里花。

  • 作者:陈三聘,朝代:宋代

    斜日镕金,三万顷、棹歌齐举。风不动、采苹双桨,翠鬟相语。月殿欲浮蟾兔魄,海神不放鱼龙舞。到今宵、秋气十分清,无今古。
    君试唤,扁舟侣。来伴我,潇湘渚。共夷犹春浪,笑歌秋浦。霸越独高身退后,尘缨未濯人谁许。叹酒杯、不到子陵台,刘伶土。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