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题鉴上人房二首原文 诗词名句

题鉴上人房二首

作者: 宋之问朝代: 唐代

题鉴上人房二首原文

落花双树积,芳草一庭春。
玩之堪兴异,何必见幽人。
晚入应真理,经行尚未回。
房中无俗物,林下有青苔。

诗词问答

问:题鉴上人房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宋之问
问:题鉴上人房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题鉴上人房二首是什么体裁?答:五绝
问:宋之问的名句有哪些?答:宋之问名句大全

宋之问题鉴上人房二首书法欣赏

宋之问题鉴上人房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题鉴上人房二首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53_38

参考注释

双树

娑罗双树。也称双林。为 释迦牟尼 入灭之处。《大般涅槃经》卷一:“一时佛在 拘施郡城 ,力士生地, 阿利罗跋提 河边,娑罗双树间……二月十五日大觉世尊将欲湼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卷八:“夫至理无言,玄致幽寂……所以 浄名 杜名於方丈, 释迦 缄默於双树,将致理致渊寂,故圣为无言。”

芳草

(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幽人

(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晚入

迟到。《新唐书·百官志一》:“凡朝,晚入、失仪,御史録名夺俸,三夺者奏弹。”

应真

谓方是真话。 唐 韩偓 《无题》诗之二:“明言终未实,暗祝始应真。”

佛教语。罗汉的意译。意谓得真道的人。《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王乔 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躡虚。” 李善 注:“应真,谓罗汉也。” 李周翰 注:“应真,得真道之人。” 唐 王昌龄 《诸官游招隐寺》诗:“应真坐松柏,锡杖挂窗户。” 宋 惠洪 《冷斋夜话·罗汉第五尊失队》:“予往 临川 景德寺 ,与 谢无逸 辈升阁,得 禪月 所画十八应真像,甚奇,而失第五轴。”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记观宋子昭画》:“丙辰二月二十一日,过 商丘 宋子昭 户部观画, 李伯时 白描十八应真,最为奇妙。”

经行

佛教徒因养身散除郁闷,旋回往返于一定之地叫“经行”

雁荡经行云漠漠。—— 宋· 沈括《梦溪笔谈》

尚未

至今未曾;还没有。

例句: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三回:“正是科尔沁部统领明安,尚未行礼,即大哭道“全部军士都败没了,贵统领布塞闻已战死了。”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房中

(1).室内。《礼记·明堂位》:“君卷冕立于阼,夫人副褘立于房中。” 汉 刘向 《说苑·复恩》:“ 晋灵公 欲杀 宣孟 ,置伏士于房中。”

(2).特指内室、闺房。 清 龚自珍 《与江居士笺》:“愬寡女之夜哭於房中琴好之家则誶矣。”

(3).妇人。《礼记·曾子问》:“众主人、卿大夫、士、房中皆哭,不踊。” 郑玄 注:“房中,妇人。”

(4).道家之房中术及其图书类目名称。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虽云行炁,而行炁有数法焉;虽曰房中,而房中之术近有百餘事焉。”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仙道録:一经戒,二服饵,三房中,四符图。”参见“ 房中术 ”。

(5). 周 代乐歌名。参见“ 房中乐 ”。

俗物

(1).对世俗庸人的鄙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嵇 、 阮 、 山 、 刘 在竹林酣饮, 王戎 后往。 步兵 曰:‘俗物已復来败人意!’”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涣之》:“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 沙汀 《困兽记》四:“便是现在,她也并不满意他的,认为他只是一个穿着漂亮、毫无教养的俗物。”

(2).不高雅的物品。 宋 苏轼 《与徐得之书》之八:“ 得之 晚得子,闻之喜慰可知。不敢以俗物为贺,所用石砚一枚送上,须是学书时矣。”《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但今日是你为妇之始,用这些俗物,非礼也。”

(3).通俗的东西。《红楼梦》第五十回:“众人都道:‘也要做些浅近的俗物才是。’ 湘云 想了一想,笑道:‘我编了一支“点絳唇”,却真是个俗物,你们猜猜。’”

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李白《安陆寄刘绾》

青苔

阴湿地方生长的绿色苔藓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张榘,朝代: 宋代
    沙渚清泠蒲叶水,野亭和暖杏花风。此中佳趣无人会,牛背斜阳卧牧童。
  • 作者: 李曾伯,朝代: 宋代
    自听山东诏,甘泉息夜烟。玺膺新玉帛,图贡旧山川。望切尧民日,忧形杞国天。中原尤感泣,不独老臣然。
  • 作者: 贺铸,朝代: 宋代

    银簧雁柱香檀拨。镂板三声催细抹。舞腰轻怯绛裙长,羞按筑球花十八。
    东城柳岸匆匆发。画舫一篙烟水阔。可怜单枕欲眠时,还见尊前前夜月。

  • 作者: 黄载,朝代: 宋代
    翠树青烟笑语稠,家家领客醉松楸。老翁哭子气欲绝,行到前村更转头。
  • 作者: 仇远,朝代: 宋代
    至宝忽横道,峰峦高复低。数尖灵壁石,一曲武夷溪。黛色春浮玉,黄流雨曳泥。遥知千载下,名与岘山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冈坂甫觉乾,炎蒸近颇遽。

    常年望晴际,转为望雨处。

    四山蔚垂云,倏忽飞嘉澍。

    倾倒复悠扬,瀰漫亟布濩。

    须臾檐瓦间,纷落如瀑布。

    既以湔溽暑,亦更利农务。

    旋霁飒爽凉,两得欣一遇。

  • 作者: 姚燧,朝代: 元代
    明月万家*。蟋蟀哀音。何人不起故园心。一语最难留断袖,说观云林。回首玉堂深。谁*纶音。都门无酒与君斟。只赋祈招当赠别,如玉如
  • 作者: 佚名,朝代: 唐代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1
    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柳公权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水营滨运川,玉波银轮纳。

    望前光愈鲜,春仲寒犹飒。

    篷窗不忍下,还教移近榻。

    三年别景趣,一晌惬游涉。

    徘徊对清泠,讵可无言荅。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朴鄙琥珀作器,华如孔雀开屏。

    贮水忆韩非语,惕然可当箴铭。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