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忆洞庭观步十韵原文 诗词名句

忆洞庭观步十韵

作者: 皮日休朝代: 唐代

忆洞庭观步十韵原文

前时登观步,暑雨正铮摐。
上戍看绵蕝,登村度石矼。
崦花时有蔟,溪鸟不成双。
远树点黑槊,遥峰露碧幢。
岩根瘦似壳,杉破腹如腔。
礻交礻了渔人服,筕篖野店窗。
多携白木锸,爱买紫泉缸。
仙犬声音古,遗民意绪厖。
何文堪纬地,底策可经邦。
自此将妻子,归山不姓庞。

诗词问答

问:忆洞庭观步十韵的作者是谁?答:皮日休
问:忆洞庭观步十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忆洞庭观步十韵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皮日休的名句有哪些?答:皮日休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612-27

参考注释

前时

从前,以前。《史记·项羽本纪》:“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 子厚 前时少年,勇於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 宋 晏几道 《踏莎行》词:“雪尽寒轻,月斜烟重,清懽犹计前时共。” 潘漠华 《雨点》:“站在门口探头向房内一看,前时那个伙计迎身出来。”

铮摐

象声词。常形容金属撞击声、乐器演奏声、流水声等。 唐 刘禹锡 《伤秦姝行》:“ 蜀 弦錚摐指如玉,皇帝弟子 韦 家曲。” 唐 皮日休 《太湖诗·桃花坞》:“敲竹鬭錚摐,弄泉争咽嗢。”

绵蕝

亦作“緜蕝”。见“ 绵蕞 ”。

石矼

见“ 石杠 ”。

花时

(1).百花盛开的时节。常指春日。 唐 杜甫 《遣遇》诗:“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緼袍。” 宋 王安石 《初夏即事》诗:“晴日暖风生麦气,緑阴幽草胜花时。” 明 袁宏道 《除夕观诸公饮》诗:“角杯穷酒事,分帖记花时。”

(2).开花的时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娑罗树》:“观诸书所载娑罗树,不独此山有之,然其生特异凡木,树数百枝,枝十餘头,头六七叶,惜未见其花时也。” 郭沫若 《天地玄黄·消夏二则》:“我喜欢的 广东 木莲,两大株,对称地种在正院前面的院子里,可惜花时已经过了。”

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树点

树木如点。指高处远眺时所见树木如小黑点状。 唐 岑参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诗:“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碧幢

隋 唐 以来,高级官员舟车上张挂的以青油涂饰的帷幔。 唐 白居易 《奉和汴州令狐令公》:“碧幢油叶叶,红旆火襜襜。” 宋 王禹偁 《寄献润州赵舍人》诗:“直庐久负题红药,出镇何妨拥碧幢。”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谢倅之临安》词:“好把文经武畧,换取碧幢红旆,谈笑扫胡尘。”

岩根

山麓。 唐 皮日休 《忆洞庭湖观步十韵》:“巖根瘦似殻,杉破腹如腔。”

破腹

(1).剖开腹部。《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又有一士大夫不快, 佗 云:‘君病深,当破腹取。然君寿亦不过十年。’”

(2).腹泻;拉肚子。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刘夷叔》:“ 夷叔 因食冷淘破腹,一夕卒。”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一折:“我不去,我有些破腹,你替我一替。”《水浒传》第三九回:“ 张顺 因见 宋江 爱鱼吃,又将得好金色大鲤鱼两尾送来,就谢 宋江 寄书之义,却见 宋江 破腹,泻倒在牀。”《好逑传》第六回:“吃素菜为何便至破腹,此中定有缘故。”

(3).生育;生孩子。 清 李渔 《生我楼》第一回:“少年的妇人只愁不破腹。生过一胎就是熟肚了,那怕不会再生?”

渔人

渔民

筕篖

亦称“ 筕簹 ”。竹编的粗席。《方言》第五:“筕篖,自 关 而东, 周 洛 楚 魏 之间谓之倚佯,自 关 而西谓之筕篖。” 郭璞 注:“似籧篨,直文而粗。”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服器二·簟》:“籧篨、筕簹、笋席。”

野店

(1).指乡村旅舍。 唐 牟融 《送罗约》诗:“月明野店闻鸡早,花暗关城匹马迟。” 元 萨都剌 《宿大横驿》诗:“村舂千涧落,野店四山齐。” 清 魏源 《三龙洞》诗之一:“野店不成眠,中宵梦神 禹 。”

(2).指乡村饭店、茶馆。 清 濮淙 《闻梁蘧玉已寓京口》诗:“已辞野店中山酒,望断烟江 北固峯 。” 许地山 《危巢坠简·东野先生》:“星期日,他每同孩子们出城去,在野店里吃。”

白木

(1).树木名。《山海经·大荒西经》:“白木、琅玕。” 郭璞 注:“树色正白。今南方有文木,亦黑木也。” 北周 庾信 《枯树赋》:“ 东海 有白木之庙, 西河 有枯桑之社。”

(2).不加涂饰的木材。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二:“长鑱长鑱白木柄,我生託子以为命。”

紫泉

紫色之泉。 唐 王勃 《怀仙》诗:“紫泉漱珠液,玄巖列丹葩。” 唐 李商隐 《隋宫》诗:“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 芜城 作帝家。”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入林屋洞》:“又坐紫泉光,甘如酌天酒。”原注:“白芝、紫泉皆此洞所出,乃神仙之饮饵,非常人所能得。”

声音

(1)

(2) 使人产生听觉的振动

(3) 一种由物体振动而发生的波造成的听觉印象

(4) 某些起与人的语言相同作用的工具或表达手段

代表法律的庄严的声音

遗民

(1) 指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2) 泛指大动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意绪

(1).心意,情绪。 南朝 齐 王融 《咏琵琶》:“丝中传意绪,花里寄春情。” 五代 徐铉 《柳枝辞》之十二:“唯有美人多意绪,解依芳态画双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通》:“夜既深,僮僕散尽,孤灯徬徨,意绪良苦。”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眉宇间似乎都含着凄恻的意绪。”

(2).犹思路。 唐 柳宗元 《辨文子》:“凡 孟 管 辈数家,皆见剽窃,嶢然而出其类,其意绪文辞叉牙相抵而不合。”

妻子

(1) 男子的正式配偶

(2) 妻子和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却看妻子愁何在。——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

归山

(1) 回山。如:放虎归山

(2) 下山

(3) 婉辞,指人死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田汝悚,朝代: 明代

    露结金扉冷,霜凄绣幕深。

    搴罗出素手,乘月响清砧。

    高入宫云断,低随阁漏沈。

    无言为谁苦,永夜助蛩音。

  • 作者: 汪晫,朝代: 宋代
    千缕柳丝犹嫩,一星榆火初明。载将新意寿幽人。红袖持杯劝尽。老鹤自偏野性,沙鸥难比轻身。殷勤多谢祝长春。一笑东风夜静。
  • 作者: 谢景初,朝代: 宋代
    虚堂庇风雨,结构不务壮。外饰无髹髵,置物况容长。开箧药剂灵,拈棋白黑抗。阶花澹亦夭,庭石碧交向。出门鸟雀喧,燕处物我丧。吴俗夸有素,佛徒移相尚。独能守质静,坐以矫流宕。棲之果自喜,何须山海上。
  • 作者: 张埴,朝代: 宋代
    池南夜观天,斗柄长篱离。其间第四星,此点光犹痴。流空万萤火。照我双鬓丝。相待沧海月,坐到三更时。须臾众色尽,造化一事奇。手中公瑾扇,皎然相发挥。风翻头上巾,舞过池影西。惟有鸡冠两树花,一笑如受缠头归。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无空函达元子,有报书绝山公。非牛溪负苓者,即鹿门采药翁。
  • 作者: 张可久,朝代: 元代
    标签: 怀古

    写旧游,换新愁,玉箫寒酒醒江上楼。黄鹤矶头,白鹭汀洲,烟水共悠悠。人何在七国春秋,浪淘尽千古风流。隋堤犹翠柳,汉土自鸿沟。休!来往愧沙鸥。

  • 作者: 黄庭坚,朝代: 宋代
    好赋梁王在日边,重帘复幕锁神仙。莫因酒病疏桃李,且把春愁付管弦。愚智相悬三十里,荣枯同有百余年。及身强健且行乐,一笑端须直万钱。
  • 作者: 郑廷玉,朝代: 元代

    这钗钏委的是金子委的是银。

    搽旦云:是金子的。正末云:兀那婆子。我问你咱。唱:你两个端的是家奴端的是民。

    卜儿云:哥哥。俺是好百姓。正末唱:似这般俺夫妻心不忍。

    带云:大嫂。唱:若有那拿粗挟细踏狗尾的但风闻。

    这东西一半儿停将一半儿分。

  • 作者: 晏殊,朝代: 宋代
    云幕无多斗柄移,鹊慵乌慢得桥迟。若教精卫填河汉,一水还应有尽时。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烦暑全消轩榭清,晚芳绕砌可怜生。

    滞愁不共秋云散,更趁蛩音伴月明。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