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一半儿原文 诗词名句

一半儿

作者:郑廷玉 朝代:元代

一半儿原文

这钗钏委的是金子委的是银。

搽旦云:是金子的。正末云:兀那婆子。我问你咱。唱:你两个端的是家奴端的是民。

卜儿云:哥哥。俺是好百姓。正末唱:似这般俺夫妻心不忍。

带云:大嫂。唱:若有那拿粗挟细踏狗尾的但风闻。

这东西一半儿停将一半儿分。

诗词问答

问:一半儿的作者是谁?答:郑廷玉
问:一半儿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一半儿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郑廷玉的名句有哪些?答:郑廷玉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元曲选 后庭花 第一折

参考注释

钗钏

钗簪与臂镯。泛指妇人的饰物。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囊虚把釵釧,米尽坼花鈿。”《水浒传》第四六回:“放着包裹里见有若干釵釧首饰,兄弟又有些银两,再有三五个人也勾用了,何须又去取讨。” 清 黄遵宪 《纪事》诗:“琐屑到釵釧,取足供媚妇。”

委的

的确。 宋 司马光 《乞罢提举官札子》:“若转运司委的窘乏,须至兑那常平仓钱物者,必须具数先奏朝廷。”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委的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 明 唐顺之 《乞留馀盐疏》:“照得今岁 淮 扬 等处,灾伤委的十分重大,百姓委的饥饉难存。”

金子

(1) 见“金 1

(2) ”

的是

确是。《南史·庾仲文传》:“若言 仲文 有诚於国,未知的是何事。” 宋 贺铸 《点绛唇》词:“掩妆无语,的是销凝处。” 元 张弘范 《天净沙·梅梢月》曲:“黄昏低映梅枝,照人两处相思,那的是愁肠断时。”《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折倒威风,做哑妆聋。这的是黑爹爹性格温柔,今日里学得箇举止从容。”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杨蟠 《金山》诗云:‘天末楼臺横 北固 ,夜深灯火见 扬州 。’的是 金山 ,不可移易。”

搽旦

元 杂剧脚色之一。犹今之彩旦。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三折:“搽旦 王粉连 赶驴上云:‘自家 王粉连 的便是。’”

正末

元 杂剧里扮演男主角的脚色行当,相当 明 以后戏剧里的“生”。 元 关汉卿 《鲁斋郎》楔子:“正末扮 张珪 引祇候上。”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一折:“正末扮 任屠 同旦 李氏 上。”

兀那

指示代词。犹那,那个。可指人、地或事。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兀那弹琵琶的是那位娘娘?”《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孩儿然后去兀那坟前,也拜几拜。”《水浒传》第十四回:“兀那都头不要走!”

婆子

(1) 卑微或 * 的女人

一个声名狼藉的老婆子,卖草裙和干瘪人头的

(2) 妻子

(3) 年纪较大的女佣人

粗使婆子

两个

两个钱的省称。指一些钱财。 康濯 《太阳初升的时候·买牛记》:“最近大秋刚罢,组长估摸着今年虽说雨水缺,他组里大家的收成也都够七成,加上副业甚么的,他们四家还都积攒了两个,多少有点底垫了;于是他拿了个主意:想让大伙碰股买头牛。”

端的

(1) 果真;确实;果然

(2) 究竟

端的方管营、差拨两位用心。——《水浒传》

(3) 又

他端的从哪儿来?

(4) 底细;缘由;详情

我一问起,方知端的

(5) ——“端的”多见于早期白话

家奴

封建主家里的奴隶

卜儿

(1). 元 代戏曲里老娘或老妇人的俗称。 宋 元 时“娘”字俗写成左“女”右“卜”,进而省作“卜”。 元 无名氏 《飞刀对箭》第一折:“卜儿云:‘孩儿也,便好道父母在堂,不可远游也。’” 元 无名氏 《玩江亭》第一折:“卜儿上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老身无甚事,且回后堂中去也。’” 清 焦循 《剧说》一:“末、旦、浄、丑之外,又有孤、倈儿、孛老、邦老、卜儿等目……《金线池》,搽旦扮卜儿;《秋胡戏妻》、《王粲登楼》,并老旦扮卜儿;《合汗衫》,浄扮卜儿;是扮卜儿者,无一定也……卜儿者,妇人之老者也。”

(2).妓母的俗称。卜儿当即鸨儿的音转。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卜儿哭上: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自家 宋引章 (妓女)的母亲是也。” 元 刘庭信 《醉太平·走苏卿》曲:“老卜儿接了鸦青纱。俊 苏卿 受了金花誥。”

哥哥

(1) 称同父母或父母一方所生比自己年长的男子。对同辈男子的尊称

(2) 像大哥或比作大哥者

(3) 亦作“哥哥儿”。对年轻人的称呼

那捉笊篱的哥哥吃打了。——《古今小说》

(4) 对父亲的称呼

奶奶!我接爹爹去来。(正旦云)…你哥哥这其间未是他来时节,怎抵死的要去接。——元· 白朴《墙头马上》

百姓

(1) 普通人——相对于官员、干部而言

并皆暴犯百姓。——《世说新语·自新》

百姓多闻其贤。——《史记·陈涉世家》

(2) (古代百姓是百官贵族的统称)

这般

(1) 如此,这样

这般仔细的一个人

(2) 像这个样子

夫妻

夫妇;男女二人结成的合法婚姻关系。也作“夫妇”

不忍

(1).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穀梁传·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记·项羽本纪》:“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

(2).不忍耐;不忍受。《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阮士瑀 伤於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 宋 苏轼 《休兵久矣而国用日困策》:“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

(3).不收敛。《楚辞·离骚》:“ 浇 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 尧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愿意。《孟子·离娄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到於庵门,见学究疾病,不忍见之,用手掩口鼻,斜身与学究饭吃。”

(5).舍不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予初閲时,不忍释卷。”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香山 诗﹞古体则令人心赏意愜,得一篇輒爱一篇,几於不忍释手。”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此刻呀,他还不忍和同志们告别。”

大嫂

(1) 长兄之妻

(2) 丈夫称妻子

(3) 对已婚妇女的尊称

拿粗挟细

寻事生非;挑剔冒犯。 元 郑庭玉 《后庭花》第一折:“若有那拿粗挟细踏狗尾的但风闻,这东西一半儿停将一半儿分。”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楔子:“俺两个全仗俺父亲的虎威,拿粗挟细,揣歪捏怪,帮閒钻懒,放刁撒泼,那一个不知我的名儿。”

踏狗尾

方言。谓跟在他人后面沾便宜。多用于男女私情。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一折:“若有那拿粗挟细踏狗尾的但风闻,这东西一半儿停将一半儿分。”

风闻

传闻得知

风闻老夫父母坟墓已坏削。——《汉书·南粤王赵佗传》

风闻局长因受贿判刑了

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一半儿

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与词牌《忆王孙》相仿,惟末句七字增为九字,“一半儿”三字重复出现,故名。 清 李调元 《雨村曲话》卷上:“ 临川 陈克明 《春粧曲》云:‘自将杨柳品题人,笑捻花枝比较春,输与海棠三四分。再偷匀,一半儿胭脂一半儿粉。’后遂名此调为‘一半儿’。”

一半

部分地

欠收原因一半由于干旱,一半由于虫灾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王渐逵,朝代:明代

    月浒芝畦皆纪胜,名公文从暇登临。

    含烟藻榭霏霏见,碍日丹林故故阴。

    径护峰峦秋更郁,溪凝歌吹夜逾深。

    遥知久抱匡时略,暂向云泉寄此心。

  • 作者:陈成之,朝代:宋代
    恨入眉尖熨不开。日高犹未肯,傍妆台。玉郎嘶骑不归来。梁间燕,犹自及时回。粉泪污香腮。纤腰成瘦损,有人猜。一春那识下香阶。春又去,花落满苍苔。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苍苍中若有人伊,偶值凭窗亦玩之。

    春去秋来一何似,此芦才倒彼芦支。

  • 作者:王令,朝代:宋代
    昔人战血化为土,今人常怀昔人苦。大江冥冥截海流,铁瓮城高排万虎。乾坤未定龙蛇争,日月须归仁义主。江山本不为英雄,英雄自负江山死。
  • 作者:王汝玉,朝代:明代

    杨子江头晓发舟,一官新任佐泉州。

    南方民物多凋弊,此去当分圣主忧。

  • 作者:江源,朝代:明代

    飒飒秋风吹锦树,砧声不断思绵绵。

    玉人一别十年久,青鸟不来双眼穿。

    绣被夜寒桐叶雨,银屏霜冷菊花天。

    满前景物俱无赖,断送离愁到酒边。

  • 作者:敦煌曲子,朝代:唐代

    睹碧天。

    珠露洒。

    颗颗枝头蜜悬挂。

    月冷风高渐渐凉,三衣佛敕千门化。

  • 作者:汪莘,朝代:宋代
    鹧鸪声里别江东。绿阴中。夕阳红。一点离愁,相对景重重。目断大罗天上客,朝玉帝,把芙蓉。紫阳山下偶相逢。醉金锺。跨苍龙。归去故山,犹带白云封。洞口桃花如恨我,飘满地,任春风。
  • 作者:欧阳修,朝代:宋代
    朝渡汝河流,暮宿楚山曲。城阴日下寒,野气春深绿。征车倦长道,故国有乔木。行行渐乐郊,东风满平陆。
  • 作者:贾似道,朝代:宋代
    酒醉猫儿脸,花花白路纹。此般生像者,弃物不须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