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严氏古琴原文 诗词名句

严氏古琴

作者: 艾性夫朝代: 宋代

严氏古琴原文

苍梧弓剑俱尘土,一片枯桐尚传古。
有弦弹入碧虚寒,彩凤应来兽应舞。
物真物赝不必论,立名幸有古意存。
南风不作民正愠,我欲抱渠招帝魂。

诗词问答

问:严氏古琴的作者是谁?答:艾性夫
问:严氏古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严氏古琴是什么体裁?答:七古
问:艾性夫的名句有哪些?答:艾性夫名句大全

艾性夫严氏古琴书法欣赏

艾性夫严氏古琴书法作品欣赏
严氏古琴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弓剑

(1).弓与剑。《礼记·曲礼上》:“受弓剑者以袂。”《淮南子·氾论训》:“古之兵,弓剑而已矣。”

(2).指武艺或用武。 唐 柳宗元 《韦道安》诗:“ 道安 本儒士,颇擅弓剑名。” 宋 叶适 《赠李秀才肖舒》诗:“寺传弓剑烟嵐外,门掩诗书浪泊间。” 明 陈子龙 《中都》诗:“ 涂山 弓剑地,千载颂苞桑。”

(3).传说 黄帝 骑龙仙去,群臣攀附欲上,致坠帝弓。又 黄帝 葬 桥山 ,山崩,棺空,唯剑存。见《史记·封禅书》、 汉 刘向 《列仙传·黄帝》。后因以“弓剑”为对已故帝王寄托哀思之词。《魏书·肃宗纪》:“何图一旦,弓剑莫追,国道中微,大行絶祀。” 隋 牛弘 《隋文帝颂》:“慕深考妣,哀缠弓剑。” 唐 杜甫 《送覃二判官》诗:“先帝弓剑远,小臣餘此生。” 清 徐枋 《顾氏松风寝记》:“而事关故国,莫不动先王弓剑之思焉。”

尘土

细小的土灰

一片

(1).数量词。用于平而薄的东西。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五》:“﹝ 李陵 ﹞令军士人持三升糒、一片冰。”《后汉书·周燮等传序》:“﹝ 閔仲叔 ﹞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 元 张养浩 《游香山》诗:“宝刹千间穷土木,残碑一片失 辽 金 。”

(2).数量词。用于地面、水面。 宋 王安石 《出郊》诗:“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荡寇志》第八六回:“只见 永清 的后面一层人霍地分开,前面乃是一片白地。”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 秦皇岛 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杨朔 《中国人民的心》:“岭脚下有一片大水塘,叫 龙潭池 。”

(3).数量词。用于呈片状或连接成片的景物。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铭》:“瑞雪一片,仙童两人。” 唐 王之涣 《凉州词》之一:“ 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宋 陆游 《春日游镜湖乡人请赋山阴风物遂作四绝句》之二:“东风忽送笙歌近,一片楼臺泛水来。”

(4).数量词。用于弥漫散布的景色、气象。 北周 庾信 《游山》诗:“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擣衣声。” 宋 方岳 《山居》诗:“我爱山居好,林梢一片晴。”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远方的天边有一片红光在昏暗的夜色中跳动,那是 南京路 一带霓虹灯光的照耀。”

(5).数量词。用于集聚在一起的声音。 宋 朱淑贞 《元夜》诗之一:“一片笑声连鼓吹,六街灯火丽昇平。”《水浒传》第三三回:“ 花荣 一片声叫道:‘我得何罪?’”《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慌慌张张爬到墙上,踹的那瓦一片山响。” 刘宾雁 《在桥梁工地上》:“水下, * 加快了凿岩速度,响声连成一片。”

(6).数量词。用于人的心情、心地、心意。 宋 潘希白 《大有·九日》词:“一片 宋玉 情怀,十分 卫郎 清瘦。”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则你那浮生空自忙。他一片黑心肠,在这功名之上。”《西游记》第八五回:“但要一片志诚, 雷音 只在眼下。” 顾笑言 《你现在想什么》十三:“老伴还真没有辜负了 乌长青 的一片心愿。”

(7).数量词。用于文字、语言。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然亦多是推衍文义,自做一片文字。”《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十三妹 听了 邓九公 要拉那先生幚着劝解,又不知惹出他那一片什么谈吐来。”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二回:“ 桦林霸 随手研墨蘸笔,铺开一张大纸,写了一片字交给 康顺风 。”

(8).整片;整体。《陆象山语录》卷上:“又下工夫十年,方浑然一片。”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箇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 毛 *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在战时,要密切联系群众,要官兵打成一片,军民打成一片。”

枯桐

(1).《后汉书·蔡邕传》:“ 吴 人有烧桐以爨者, 邕 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遂以“枯桐”为琴的别称。 唐 柳宗元 《初秋夜坐赠吴武陵》诗:“若人抱奇音,朱絃縆枯桐。” 明 魏大中 《次桐阴阁韵》之一:“无絃本是一枯桐,过耳皆如雨后风。”《红楼梦》第八九回:“ 黛玉 笑道:‘这张琴……虽不是焦尾枯桐,这鹤仙凤尾,还配得齐整;龙池雁足,高下还相宜。’”参见“ 焦尾琴 ”。

(2).《晋书·张华传》:“ 吴郡 临平 岸崩,出一石鼓,槌之无声。帝以问 华 , 华 曰:‘可取 蜀 中桐材,刻为鱼形,扣之则鸣矣。’於是如其言,果声闻数里。”后因以“枯桐”代指击钟的直长形木鱼。 宋 苏轼 《奉敕祭西太乙和韩川韵》之三:“梦蝶犹飞旅枕,粥鱼已响枯桐。” 宋 朱松 《秋怀》诗之六:“故山新稻香,粥鱼响枯桐。”

碧虚

(1).碧空;青天。 南朝 梁 吴均 《咏云》:“飘飘上碧虚,蔼蔼隐青林。” 唐 张志和 《玄真子·碧虚》词:“碧虚冥茫,飘轮斡乎乾,湫盘浮乎坤。” 宋 王禹偁 《寄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诗:“水阁山斋架碧虚,亭亭华表映门閭。” 赵朴初 《临江仙·飞行中作》词:“忽见碧虚开下界,白云朵朵芙蓉。”

(2).指绿水。 唐 张九龄 《送宛句赵少府》诗:“修竹含清景,华池澹碧虚。” 唐 李贺 《钓鱼诗》:“斜竹垂青沼,长纶贯碧虚。” 王琦 汇解:“碧虚,水也。”

彩凤

即凤凰。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思忆》:“长离彩凤姿,云霄见稀。” 王横 《春感用黄仲则韵》:“彩凤倦飞求木集,断云恋岫绕山行。”

凤凰的美称。 南朝 齐 谢朓 《永明乐》诗之十:“綵凤鸣朝阳,玄鹤舞清商。” 唐 李商隐 《无题》诗:“身无綵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不必

无须,不一定,没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唐·韩愈《师说》

立名

(1).树立名声。《史记·伯夷列传》:“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刚正》:“汝若事君尽忠,立名千载,吾死不恨焉。” 清 龙启瑞 《宋伯姬论》:“有闻而慕之者,将残身以立名。”

(2).命名;建立名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盖羣论立名,始于兹矣。” 章炳麟 《文学说例》:“及其立名借字,则社会已开,必在 虞 夏 以后也。”

幸有

本有;正有。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三:“ 杜曲 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宋 贺铸 《望湘人》词:“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古意

(1) 古代的风格趣味;古人的思想、意趣或风范

“摘星山庄”每天摩托车来来去去,损及古意

(2) 追念古代的人、物、事迹的情意

长安古意

南风

从南边吹来的风

不作

(1).不兴起;不兴盛。《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不作,谓不动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赵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兴。”《韩诗外传》卷三:“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昔 成 康 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李善 注:“作,兴也。”

(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民正

民众之长。《楚辞·九歌·少司命》:“竦长剑兮拥幼艾,蓀独宜兮为民正。” 蒋骥 注:“正,长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郭印,朝代: 宋代
    人事都无喜宴安,懒於喧处竞追攀。惊残午梦风推户,压尽炎威雪满山。无主岩花时解笑,近人林鸟亦知还。应怜朝市区区者,方寸何曾顷刻閒。
  • 作者: 蒋之奇,朝代: 宋代

    人家白雪中,鸟道青云里。

    耕斸竞畬田,鱼樵喧会市。

    秀出罗霄山,倒流杨岐水。

    三真不可寻,寥寥忽千祀。

    更想用兵时,徘徊甘卓垒。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爱鬓云长,惜眉山,寻乍相见,一时眠起。为伊尚验,未欲将言相戏。早樽前、会人深意。霎时间阻,眼儿早巴巴地。便也解、封题相寄。怎生是款曲,终成连理。管胜如、旧来识底。
  • 作者: 郑熏初,朝代: 宋代
    春江一望微茫。辨桅樯。无限青青麦里、菜花黄。今古恨,登临泪,几斜阳。不是寄奴住处、也凄凉。
  • 作者: 赵执信,朝代: 清代
    稻花菱叶满流波,秋色其如夕照何。暝泛不知柔橹乱,前川微月雁声多。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邓尉村前春已回,玉梅袅袅融粉汗。

    一种天然林下风,讵作妖娆桃李面。

    千载逋仙是知己,雪压冰摧夫岂怨。

    霅溪一幅貌炎凉,寓意有在不言见。

  • 作者: 欧阳修,朝代: 宋代
    疏星牢落晓光微,残月苍龙阙角西。玉勒争间随仗入,牙牌当殿报班齐。羽仪虽接鸳兼鹭,野性终存鹿与麛。笑杀汝阴常处士,十年骑马听朝鸡。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又拂新春试笔笺,且将閒景荅流年。

    藉非喜者忧何至,可识彭将殇尽然。

    小几金钿犹错置,天街爆竹正喧填。

    眼前花本非牢物,底镇牵情拟弃捐。

  • 作者: 魏野,朝代: 宋代
    居丧贫御史,家近亦难归。却恐诏起复,如何赎绣衣。仆夫潜去尽,亲友频来稀。惟有刘东观,时时扣掩扉。
  • 作者: 邓牧,朝代: 宋代
    仙翁炼丹去,流水作丹色。萦盘出九锁,川后不敢惜。岂无得道者,一饮凌八极。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