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谒李忠简公祠原文 诗词名句

谒李忠简公祠

作者: 王原校朝代: 明代

谒李忠简公祠原文

向阳堂上俨光仪,多感龙头缔会奇。

道派至清清献授,心源虚白白沙知。

缒城伟绩千年重,食邑殊恩异代思。

故里云仍能世讲,至今淑艾有馀私。

诗词问答

问:谒李忠简公祠的作者是谁?答:王原校
问:谒李忠简公祠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谒李忠简公祠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2. 明郭棐、清陈兰芝《岭海名胜记》卷三

参考注释

阳堂

向阳的堂屋。 晋 陆云 《愁霖赋》:“阳堂乏暉,朗室无景。”

光仪

光彩的仪容。称人容貌的敬词,犹言尊颜。 汉 祢衡 《鹦鹉赋》:“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若诸佛见存,一切洞彻,而威神之力,诸法自在,何为不曜光仪于当今?” 唐 张鷟 《游仙窟》:“敢陈心素,幸愿照知!若得见其光仪,岂敢论其万一!” 清 刘大櫆 《与某翰林书》:“ 櫆 明年将至京师,使得立於堂阶之下,而望先生之光仪,幸甚。”

多感

(1).谓易伤感;多感触。 唐 徐魁 《闲游赋》:“伤孤雁之失伴,怀哀鵠之离羣;何物类之多感,□□逸而心广。” 唐 杜牧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诗:“闻君亦多感,何处依阑干?” 宋 陆游 《浪迹》诗:“山川惨淡秋多感,灯火青荧夜少眠。” 元 郝经 《癸酉闰六月十三日夜病中闻笛》诗:“怨曲人多感,离肠恨易生。”

(2).犹多谢。《水浒传》第四一回:“自从刺配 江州 ,经过之时,多感 晁头领 并众豪杰苦苦相留。”《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多感,多感!一样的同窗,也该记念着我的冷静。”

龙头

(1) 江湖上称帮会的头领

(2) 管道上放出液体的活门

(3) 自行车的车把

(4) 泥石流又叫龙扒。它的前端习惯上叫龙头

清清

(1)

(2) 清洁明澈的样子

清清的小河

(3) 清楚

记得清清

(4) 清越

将时新小曲清清地吹起

(5) 白白地

清清把他放了

心源

犹心性。佛教视心为万法之源,故称。 唐 元稹 《度门寺》诗:“心源虽了了,尘世苦憧憧。” 宋 邵雍 《暮春吟》:“自问心源无所有,答云疎懒味偏长。”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大易》:“此惟明於大化之浑沦与心源之寂感者,乃知元亨利贞统於《乾》《坤》之妙。”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民能以秉彝之纯莹智照直证心源,不为一偏一曲之成所拘蔽,斯其包藴之善,自能发挥光大。”

虚白

(1).语本《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谓心中纯净无欲。《北史·隐逸传·徐则》:“先生履德养空,宗玄齐物,深晓义理,颇味法门。悦性冲玄,恬神虚白,飡松饵术,栖息烟霞。” 唐 杜甫 《归》诗:“虚白高人静,喧卑俗累牵。” 宋 陆游 《病中作》诗:“我始摒药囊,治疾以清静。幻妄消六尘,虚白全一性。”参见“ 虚室生白 ”。

(2).洁白;皎洁。 隋 江总 《借刘太常说文》诗:“幽居服药饵,山宇生虚白。” 唐 钱起 《禁闱玩雪寄薛左丞》诗:“虚白生臺榭,寒光入冕旒。” 清 黄景仁 《大雪登清风亭》诗:“城头忽鼓沉,户外雪盈尺。曳革来幽亭,亭空澔虚白。”

白沙

(1).白色沙砾。《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晋书·五行志中》:“ 元康 中, 京洛 童謡曰:‘南风起,吹白沙,遥望 鲁国 何嵯峨?千岁髑髏生齿牙。’” 唐 李白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诗:“六月南风吹白沙, 吴 牛喘月气成霞。”

(2).即白鲨。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四·鲛鱼》:“古曰鮫,今曰沙,是一类而有数种也……其背有珠文,如鹿而坚彊者,曰鹿沙,亦曰白沙。”

缒城

由城上缘索而下。《旧唐书·李绛传》:“ 絳 初登陴,左右请 絳 縋城,可以避免, 絳 不从。”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此卒夜縋城走,投 曹翰 ,具言城中虚实。”

伟绩

重大的成绩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食邑

(1).靠封邑租税生活。《国语·晋语四》:“大夫食邑。”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东南流,逕 山桑 邑南,俗谓之 北平城 ,昔 文钦 之封 山桑侯 ,疑食邑于此。”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斅艺斋文》:“诸侯之国,大夫以上食邑,士食田。食田者死则收之,食邑者以渐而收。”

(2).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史记·曹相国世家》:“ 参 将兵守 景陵 二十日, 三秦 使 章平 等攻 参 , 参 出击,大破之。赐食邑於 寧秦 。”《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诒书》:“不则一日,来至一所在,地名 樊川 ,乃 汉 时 樊噲 所封食邑之处。”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立大功的可以享受数百家直到万家以上的食邑,衣食其租税。”

(3). 唐 宋 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勋阶封号食邑实封之分》:“其食邑与实封有别者,如 余襄公 食邑二千六百户,实对二百户是也。”参阅《宋史·职官志十》。

殊恩

(1).特别的恩宠。常指帝王的恩宠。《后汉书·杜诗传》:“上书乞避功德,陛下殊恩,未许放退。”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牵裾恨不死,漏网辱殊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他那随时随事教诲你,无论文字的紕繆,处世的机宜,知无不言,这一层倒是可遇不可求的殊恩,不可不报的。”

(2).指蒙受特殊的恩宠。 宋 范仲淹 《奏致仕分司官乞与折支全俸状》:“自赞善大夫以下,文武官即未殊恩,鲜闻致政。”

异代

(1).后代,后世。《文选·班固<幽通赋>》:“ 虞 《韶》美而仪凤兮, 孔 忘味於千载;素文信而厎麟兮, 汉 賔祚于异代。” 李周翰 注:“賔祚,谓礼其后祚也。异代,谓 汉 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大丈夫不能立功业,为异代之所称,岂可夺人爱姬,为己之嬉娱。”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礼部·议革张浚祀》:“ 浚 终不得侑食,则 浚 在当时已有定论矣。岂有见摈於本国,而崇祀於异代者。”

(2).指后世之人。 唐 李咸用 《览文僧卷》诗:“虽无先圣耳,异代得闻《韶》。”

(3).不同时代;不同世代。 三国 魏 曹植 《辨道论》:“ 桀 紂 殊世而齐恶,姦人异代而等伪。”《南史·萧允传》:“ 允 又为长史,带 会稽 郡丞。行经 延陵季子 庙,设苹藻之荐,託异代之交,为诗以叙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无名子谤议》:“夫圣人用心,异代同体。”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十二:“力振衰淫 伯玉 功, 卢 王 宋 沉 未为功; 考亭 异代真知己,特识曾推《感遇》工。”

(4).前代,前世。《新唐书·李绛传》:“圣人选当代之人,极其才分,自可致治。岂借贤异代,治今日之人哉?” 唐 周繇 《经故宅有感》诗:“异代图书藏几篋,倾城罗綺散谁家。”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七:“ 刘向 《列仙传》、 葛洪 《神仙传》、 沉汾 《续仙传》、 曾慥 《集仙传》,以异代事著于本朝者。”

故里

旧时的门巷故居。指故乡,老家

早思归故里,华发等闲生。——唐· 李中《送人南游》

云仍

亦作“ 云礽 ”。1.远孙。《尔雅·释亲》:“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郭璞 注:“言轻远如浮云。” 宋 范成大 《次诸葛伯山赡军赠别韵》:“我家 鴟夷子 ,竹帛照 吴 越 。云仍无肖似,頫首媿前哲。” 明 李东阳 《赠阙里孔以昌》诗:“已向云仍占圣泽,还从伯仲识风标。”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五九:“端门受命有云礽,一脉微言我敬承。” 刘逸生 注:“云礽,遥远的孙辈。”

(2).比喻后继者。 清 谭嗣同 《仁学》三一:“ 顾 ( 顾炎武 )出於 程 ( 程顥 、 程颐 )、 朱 ( 朱熹 ), 程 朱 则 荀 ( 荀卿 )学之云礽也。”

(3).沿袭;因袭。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引》:“譌谬云仍,詖淫展转,称名日戾,取义日淆。”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上》:“考其命笔,取便直言,文情弗宣,率尔易尽,枝叶於《书》而非云礽于《诗》也。”

世讲

宋 吕本中 《官箴》:“同僚之契,交承之分,有兄弟之义;至其子孙亦世讲之。前辈专以此为务,今人知之者盖少矣。”此谓两姓子孙世世有共同讲学的情谊。后称朋友的后辈为世讲。 明 王琼 《双溪杂记》:“户部尚书 孙交 , 湖广 人,与 李东阳 为同乡相厚,又与 杨廷和 父 杨春 同中辛丑科进士,有世讲之好。”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淑艾

(1).拾取。引申为得益。淑,通“ 叔 ”。《孟子·尽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焦循 正义:“私淑艾者,即私拾取也……未得为 孔子 之徒,而拾取於相传之人,故为私。”

(2).指受教于人,或教诲他人,使在学问上得益。 清 钱谦益 《常熟县教谕武进白君遗爱记》:“乡人士之淑艾於 白君 者,皆 荆川 之遗也。” 清 钱谦益 《<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日月逾迈,老将至而髦及,无以昌明先生淑艾之教。譬诸萤火熠熠,欲流照於须弥之顶,亦自愧其微末已矣。”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安眠宫海自运,宫浩浩潮宫黄宫。日出露未晞,郁郁濛霜松。老栉从我久,齿疏含清风。一洗耳目明,习习万窍通。少年苦嗜睡,朝谒常匆匆。爬搔未云足,已困冠巾重。何异服辕马,沙尘满风。琱鞍响珂月,实与杻械同。解放不可期,枯柳岂易逢。谁能宫此乐,献与腰金翁。
  • 作者: 晁补之,朝代: 宋代

    莫话南征,船头转、三千余里。未叹此、浮生飘荡,但伤佳会。满眼青山芳草外,半篙碧水斜阳里。问此中、何处芰荷深,渔人指。
    清时事,羁游意。尽付与,狂歌醉。有多才南阮,自为知己。不似朱公江海去,未成陶令田园计。便楚乡、风景胜吾乡,何人对。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柳眼偷金,梅肌晕玉,春信已催。正浅寒天气,嫩晴日色,雨收巫峡,烟卷蓬莱。青鸟衔音,彩鸾迎驾,白昼传呼王母来。屏帏里,看合欢杯尽,连理花开。笙歌上下楼台。更罗绮丛中薰麝煤。想雪香酥暖,粉娇翠软,风流乐事,慰惬情怀。花帽兰袍,皂鞋槐简,谁似何郎年少才。人偕老,类鸳鸯匹偶,鸾凤和谐。
  • 作者: 曹摅,朝代: 魏晋
    泛舟洛川。济彼黄河。乘流浮荡。儵忽经过。孤柏亭亭。回山峨峨。水卉发藻。陵木扬葩。白芷舒华。绿英垂柯。游鳞交跃。翔鸟相和。俯玩琁濑。仰看琼华。顾想风人。伐檀山阿。存彼鱼人。沧浪之歌。邈邈沦漪。滔滔洪波。大道孔长。人生几何。俟渎之清。徒婴百罗。今我不乐。时将蹉跎。荡心肆志。与物无瑕。欢以卒岁。孰知其它。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病厌追游嬾举觞,今年闭户作重阳。香烟袅袅闲萦几,书卷纷纷静满床。斜日更增秋惨淡,黄花应怪客凄凉。长安光景还如昨,谁醉城南杜曲旁?
  • 作者: 孙元晏,朝代: 唐代
    将军身殁有儿孤,虎子为名教读书。更向宫中教骑马,感君恩重合何如。
  • 作者: 徐振,朝代: 唐代
    九重城阙悲凉尽,一聚园林怨恨长。花忆所为犹自笑,草知无道更应荒。诗名占得风流在,酒兴催教运祚亡。若问皇天惆怅事,只应斜日照雷塘。
  • 作者: 张镃,朝代: 宋代
    猫头名字出长沙,别号犀株岂过夸。好对竹尊招二子,藕如船大枣如瓜。
  • 作者: 宋度宗,朝代: 宋代
    新凉灯火又相亲,遍阅群书不厌勤。缓视微吟真乐处,那知宫漏夜将分。
  • 作者: 耿南仲,朝代: 宋代
    秋日同文馆,褎然观国光。泗滨何限磬,岱麓易求梁。剑气频冲斗,锥锋定出囊。於余惭拙匠,操尺预量长。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