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沁园春(寿许宰二月初一)原文 诗词名句

沁园春(寿许宰二月初一)

作者: 程节斋朝代: 宋代

沁园春(寿许宰二月初一)原文

三百篇诗,三十六篇,以祈寿言。
惟上天所佑,锡之君子,中心岂弟,盖有仁存。
允矣我公,韦平世胄,学问于兹有本原。
临民处,看精神秋彻,气宇春温。
由来淑景中分。
第一日桑弧挂左门。
是赋受不凡,仁而宜寿,笑渠谄子,徒费辞繁。
命匪在天,算非由数,我只把公心地论。
从今去,管亟登槐棘,福遍乾坤。

诗词问答

问:沁园春(寿许宰二月初一)的作者是谁?答:程节斋
问:沁园春(寿许宰二月初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沁园春(寿许宰二月初一)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程节斋的名句有哪些?答:程节斋名句大全

程节斋沁园春(寿许宰二月初一)书法欣赏

程节斋沁园春(寿许宰二月初一)书法作品欣赏
沁园春(寿许宰二月初一)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三百篇

相传《诗》三千余篇,经 孔子 删订存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有目无诗,实有诗三百零五篇,举其成数称三百篇。后即以“三百篇”为《诗经》代称。《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唐 韩愈 《荐士》诗:“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誥。”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二:“所谓言近意远,合三百篇之旨也。”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一:“予谓三百篇正不必作经读。只以读古诗乐府之法读之,真足陶冶性灵,益人风趣不少。” 姚华 《论文后编》:“三百篇,诗之古者也,风土人情,政事所详,犹地志然。”

三十六

约计之词,极言其多。《文选·班固<西都赋>》:“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李善 注:“离别,非一所也。《上林赋》曰:离宫别馆,弥山跨谷。” 唐 骆宾王 《帝京篇》:“ 秦 塞重关一百二, 汉 家离宫三十六。” 宋 王珪 《宫词》:“漏永禁宫三十六,宴回争踏月轮归。”《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管弦楼。”

上天

(1) 进入天空,进入太空

飞机早已上天多时

(2) 婉辞,指人死亡

(3) 古时指天上主宰万物的神

上天有眼

(4) 天空;天上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中心

(1)

(2) 跟四周距离相等的位置;中央

花园的中心有一个池塘

(3) 在某一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区;某一方面的主要机构

商业中心

(4) 事物的主要部分

中心工作

(5) 内心

我有嘉宾,中心喜之

岂弟

和乐平易。《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孔易岂弟。” 宋 欧阳修 《南省试进士策问》之二:“岂朝廷礼乐文物,万民富庶岂弟,必如是之勤且详,然后可以致之歟?” 清 黄宗羲 《密庵陆公墓碑》:“公为人岂弟,雅以济物为务。”参见“ 愷悌 ”。

平世

太平清明的时代

学问

(1)

(2) 系统知识

(3) 泛指知识

于兹

(1).在此。《书·盘庚上》:“我王来,既爰宅于兹。” 孔 传:“言 祖乙 已居於此。” 明 胡应麟 《诗薮·遗逸中》:“残珠剩玉,沦没渊海,能亡三嘆?因识其目于兹云。”

(2).于今,至今。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虚心定志,欲闻流议者,三年于兹矣。” 晋 潘岳 《怀旧赋》:“不歷 嵩丘 之山者,九年于兹矣。” 唐 韩愈 《祭侯主簿文》:“我狎我爱,人莫与夷,自始及今,二纪于兹。”

(3).当今,今世。《汉书·司马相如传》:“休烈显乎无穷,声称浹乎于兹。” 颜师古 注:“于兹,犹言今兹也。”

吁嗟;叹息。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铭》:“于兹先生,秉德恭勤。”

(1).至今。《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今臣生十二岁於兹矣。”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朕立諫鼓、设谤木,於兹三年矣。”

(2).在此。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执銓以平,御烦以简。 裴楷 清通, 王戎 简要,復存於兹。”

本原

(1).根源,根由。《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 宋 苏辙 《御试制策》:“臣请为陛下推其本原,而极言其故。”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上:“説者谓 东汉 多名节之士,赖以久存。跡其本原,正在 子陵 钓竿上来。” 柳亚子 《胡寄尘诗序》:“今日诗道之弊,其本原尚不在此。”

(2).根本,事物的最重要部分。《管子·水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戴望 校正引 王引之 曰:“本原、根荄、宗室,皆谓根本也。”《汉书·董仲舒传》:“养士之大者,莫大虖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宋 陆游 《自责》诗:“文章跌宕忘绳墨,学问荒唐失本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若夫 娄师德 都督 丰州 ,亲衣皮裤率士屯田,积穀百万,无转餉和糴之费,此又裕餉之本原在於平日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七节:“还在 汉昭帝 时,有所谓贤良文学的儒生,代表下层豪强,力争盐铁私营权,以为这是致太平的本原。”

(3).推究,推本溯源。《墨子·兼爱下》:“姑尝本原若众利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序》:“六圣之德泽,覆露生养,斯其所以盛也。本原事实,其所繇致此,有自也哉!”

(4).根底,基础。 宋 曾巩 《制诰拟词·相制二》:“某行无錙磷,学有本原。材諝智谋,淑问惟旧。”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清 顾炎武 《与周籀书书》:“为山覆簣,当加进往之功;祭海先河,尤务本原之学。” 象升 《<振素庵诗集>序》:“君固卓有本原,非近日号为作新体诗者所敢重也。”

(5).哲学上指万物的最初根源或构成世界的最根本实体。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临民

治民。《国语·楚语下》:“夫神以精明临民者也。”《后汉书·崔寔传》:“初, 寔 在 五原 ,常训以临民之政, 寔 之善绩,母有其助焉。”《宋书·刘道彦传》:“善于临民,在 雍 部政绩尤著,蛮夷前后叛戾不受化者,并皆顺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忽一人直上公堂,怒目视令而大駡曰:如此憒憒,何足临民!”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呜呼,古之临民者,一 * 也。”

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气宇

气度;气概

春温

(1)

(2) 伏气温病的一种。指冬受寒邪,伏而至春季所发的急性热病(《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

(3) 新感温病的一种。指春季感受风热而发的急性热病。《增补评注温病条辨》卷一:“冬春感风热之邪而病者,…病于春者,亦曰春温。”

曾经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鲁迅《亥年残秋偶作》

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淑景

(1).美好的时光。 南朝 齐 谢朓 《七夕赋》:“嗟斯灵之淑景,招好仇於服箱。”

(2).美景。 南朝 宋 鲍照 《代悲哉行》:“羈人感淑景,缘感欲回辙。” 唐 骆宾王 《晦日楚国寺宴序》:“羣贤把古人之清风,翫新年之淑景。” 后蜀 欧阳炯 《凤楼春》词:“因想玉郎何处去,对淑景谁同?” 明 陈子龙 《苑中》诗之一:“神区丽縹緲,淑景澹浮沉。” 苏曼殊 《耶婆提病中未见公见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旷处士》诗:“ 江 南春已晚,淑景付冥莫。”

(3).指春光。 唐 魏徵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淑景辉雕輦,高旌扬翠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五郊乐章》:“淑景迟迟,和风习习。” 宋 柳永 《斗百花》词之二:“远恨緜緜,淑景迟迟难度。” 明 沉仕 《思情》套曲:“ 建安 才, 河阳 貌,从一去却无消耗。比及将淑景初交,驀又把芳时过了。”

指日影。景,同“ 影 ”。 唐 杜甫 《紫宸殿退朝口号》:“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中分

(1).均分。《庄子·德充符》:“ 王駘 ,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 鲁 。”《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 乃与 汉 约,中分天下。” 唐 白居易 《同梦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饮见赠》诗:“宫城烟月饶全占,关塞风光请中分。”

(2).从中间分开。 唐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诗:“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 白鷺洲 。”

(3).分裂。 元 赵孟頫 《岳鄂王墓》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清 顾炎武 《羌胡引》:“是以祸成于 道君 ,而天下遂以中分。”

指房屋从梁到地面的部分。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技艺》:“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

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质量第一

桑弧

(1).“桑弧蓬矢”的略语。 唐 白居易 《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诗见示因以二绝句和之》之一:“洞房门上掛桑弧,香水盆中浴凤鶵。” 宋 范成大 《东宫寿诗》:“铜律谐初度,桑弧絶旧传。”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庆赏》:“休长恁林壑投閒,须早把桑弧射远。” 清 姚鼐 《王禹卿七十寿序》:“桑弧之日,不可以酒醴称觴。”参见“ 桑弧蓬矢 ”。

(2).以桑木作的弓。亦泛指坚弓利箭。 宋 范成大 《园林》诗:“铁砚磨成双鬢雪,桑弧射得一绳麻。” 元 张宪 《戏赠乍浦税使歌》:“故人本是西河夫,杀贼得官心气麤,如何临难乃无勇,不敢东向鸣桑弧。”

不凡

不平凡,不一般

举止不凡

谄子

逢迎拍马的人。《后汉书·明帝纪》:“先帝詔书,禁人上事言圣,而閒者章奏颇多浮词,自今若有过称虚誉,尚书皆宜抑而不省,示不为諂子蚩也。” 宋 陆游 《题明皇幸蜀图》诗:“向来諂子知几人,贼前称臣草间活。”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左传补注》:“以 孔冲远 为卖国之諂子,以 啖助 等为儇恶。”

费辞

亦作“ 费词 ”。1.多费言词;饶舌。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言未毕,先生摄衣而起曰:‘子前所説,似玉巵之无当,徒费辞而难领。’” 唐 张太古 《观生束修判对》:“各宜知理,奚至费词。” 明 吴承恩 《慰友人》诗:“碧空瞥见雁排字,緑树已无鸎费词。” 梁启超 《祭蔡锷文》:“呜呼!自吾 松坡 之死,国中有井水饮处皆哭,寧更待吾之费词。”

(2).多馀的言词;废话。 宋 尹洙 《故龙图阁直学士朝散大夫尚书刑部郎中刘公墓表》:“无溢言费辞以累其实,后之人欲见公德业,当视於斯文为不诬矣。”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保辜》:“况保辜一状,早已定其供招,夫后来之检审,又可以无费词矣。” 刘师培 《文说·和声》:“又如‘遑暇’重言,‘庸何’并列,‘期期’象口吃之声,‘耳耳’表不然之意,虽施诸縑墨,係属费词,然传其声貌,非此莫由。”

公心

(1) 公正之心,为公众利益着想的心意

(2) 共同之心

从今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登槐

周 代朝廷种三槐九棘,以为朝臣列班的位次。三公坐三槐下,后因以“登槐”指登上三公宰辅之位。《晋书·魏舒刘寔等传论》:“ 魏舒 、 刘寔 发虑精华,结綬登槐,览止成务。” 唐 韩愈 《河南府同官记》:“武志既扬,文教亦熙。登槐赞元,其庆且至。”

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陈著,朝代: 宋代
    悠悠双鹭趁溪飞,欲带清风何处归。湖海近来难著脚,灵山深处自知机。
  • 作者: 寇准,朝代: 宋代
    碧树微凉露气清,感愁怀旧独含情。西楼月夜明如水,只欠桓伊一笛声。
  • 作者: 洪咨夔,朝代: 宋代
    烟霏深处万山罗,闲裹工夫岁月磨。上采纬书乾凿度,下搜杂志薛延陀。手披不厌薰沉水,心悟何妨涉贝多。若问尊经阁中事,南丰作记也须呵。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泉喷声如玉,潭澄色似空。练垂青嶂上,珠泻绿盆中。溜滴三秋雨,寒生六月风。何时此岩下,来作濯缨翁。
  • 作者: 王义山,朝代: 宋代
    此门西掖傍丹墀,此正坡仙得意时。不是惠州饭难吃,如何去做和陶诗。
  • 作者: 陆龟蒙,朝代: 唐代
    共是悲秋客,相逢恨不堪。雁频辞蓟北,人尚在江南。名利机初发,樵渔事先谙。松门穿戴寺,荷径绕秦潭。绳检真难束,疏慵却易耽。枕当高树稳,茶试远泉甘。架上经唯一,尊前雅只三。风云劳梦想,天地人醺酣。历自尧阶数,书因禹穴探。御龙虽世禄,下马亦清谭。国计徒盈策,家储不满甔。断帘从燕出,頫弁请人簪。木坠凉来叶,山横霁后岚。竹窗深窈窕,苔洞绿龛弇。积行依颜子,和光则老聃。杖诚为虎节,披信作鲛函。养鹭看窥沼,寻僧助结庵。功名思马援,歌唱咽羊昙。乞食羞孤凤,无衣羡八蚕。系帆留宿客,吟句任羸骖。宠鹤空无卫,占乌未见覃。香还须是桂,青会出于蓝。蜀酒时倾瓿,吴虾遍发坩。玉封千挺藕,霜闭一筒柑。惜佩终邀祸,辞环好激贪。
  • 作者: 朱翌,朝代: 宋代
    小市荒堤转,涌泉春水悭。频经石角铺,不上马鞍山。桥断冲泥过,松摧塞道艰。草鞋牢踏雨,更着一蓑还。
  • 作者: 张寿卿,朝代: 元代

    我和他邂逅春风甚可怜。只道是有情人偏得多情眷。

    怎知他别后些儿没挂牵。竟不记的梨花面。

    倒着我莫近前。须避远。

    直恁般醉眼模糊。认不周全。

  • 作者: 王珪,朝代: 唐代
    太尉岷洮破敌回,腰垂金带入关来。殿前献寿天颜喜,花覆千官拱御杯。
  • 作者: 武衍,朝代: 宋代
    漭漭风涛外,天随底处寻。碧云千嶂暝,红树九秋深。故国荒城梦,空江倦客心。行藏那复计,篷月闯孤斟。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