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挹泉榭原文 诗词名句

挹泉榭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挹泉榭原文

导流出石峡,作榭名挹泉。

或曰斯假为,其真又奚然。

日照香炉峰,三千尺飞悬。

于此何同异,拟问李青莲。

诗词问答

问:挹泉榭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挹泉榭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九

参考注释

石峡

两边石山夹水的地方。 金 元好问 《游承天悬泉》诗:“雷车怒击冰雹散,石峡峻滑苍烟屯。” 元 马祖常 《吕梁》诗:“青山开石峡,白日看风湍。”《宋史·外国传三·高丽》:“舟行甚驶,七日至 礼成江 。江居两山间,束以石峡,湍激而下,所谓 急水门 ,最为险恶。”

或曰

有人说。这是设问。或,不定代词,不是连词里的“或”

日照

一日当中太阳光照射的时间

香炉峰

同“ 香鑪峯 ”。亦作“香鑪峰”。江西省 庐山 北部名峰。奇峰突起,状似香炉,峰顶水气郁结,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有数峰。 北香炉峰 下有 白居易 草堂遗址。附近多瀑布,为 庐山 胜景之一。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诗之一:“西登 香炉峰 ,南见瀑布水。” 唐 白居易 《登香炉峰顶》诗:“迢迢 香炉峯 ,心存耳目想。终年牵物役,今日方一往。” 宋 辛弃疾 《玉楼春》词:“ 琵琶亭 畔多芳草,时对 香炉峯 一笑。”

三千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于此

(1).在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依世尚同,诡时则异。有一於此,两非默置。”

(2).如此。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思计此变,无伤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还之。”

(3).至此;至今。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碑》:“独 韩文公 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復归于正,盖三百年於此矣。”

同异

(1). 战国 时名家 惠施 提出的名辩论题,认为事物中存在小同异和大同异两种。人们对不同事物的认识有一致的和不一致的,这种认识上的同或异,为小同异;而万物具有完全相同的一面,即都离不开存亡变化,又有完全相异的一面,即各自的变化又不一样,此为大同异。《庄子·天下》:“﹝ 惠施 曰﹞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成玄英 疏:“物情分别,见有同异,此小同异也。死生交谢,寒暑递迁,形性不同,体理无异,此大同异也。”参见“ 坚白同异 ”。

(2).相同与不同。《礼记·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后有 扬雄 著《方言》,其言大备,然皆考名物之同异,不显声读之是非也。”

(3).指同于世与不同于世;同于己与不同于己。 宋 苏轼 《谢苏自之惠酒》诗:“不如同异两俱冥,得鹿亡羊等嬉戏。”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此辈结党营私,朋求进取,以同异为爱恶,以爱恶为是非。”

(4).谓差异,不同。《新唐书·张行成传》:“尝侍宴,帝语 山东 及 关中 人,意有同异。 行成 曰:‘天子四海为家,不容以东西为限,是示人以隘矣。’帝称善。”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盖 晋 史凡十八家,而 唐 人修书又出於二十一人之手,岂无同异耶?”

(5).异议。亦指立异议。《三国志·魏志·袁涣传》“父 滂 ,为 汉 司徒” 裴松之 注引 晋 袁宏 《汉纪》:“当权宠之盛,或以同异致祸, 滂 独中立於朝,故爱憎不及焉。”《世说新语·赏誉》“ 王恭 始与 王建武 甚有情,后……致疑隟” 刘孝标 注引《晋安帝纪》:“卿何妄生同异,疑误朝野。”《晋书·王彬传》:“ 江州 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人所及。”《南齐书·徐孝嗣传》:“ 孝嗣 文人不显同异,名位虽大,故得未及祸。”

(6).引申指有异志,叛乱。《宋书·武帝纪下》:“ 谢晦 数从征伐,颇识机变,若有同异,必此人也。”《南齐书·萧颖胄传》:“时军旅之际,人情未安…… 张炽 从絳衫左右三十餘人,入 千秋门 ,城内惊恐,疑有同异。”

(7).指异于己的观点、见解。《新唐书·儒学传中·王元感》:“ 李宪 等本章句家,见 元感 詆先儒同异,不懌,数沮詰其言。 元感 缘罅申释,竟不詘。”

青莲

(1).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发青莲於王宫,验奇花於陆地。” 胡之骥 注:“ 观音大士 生於王宫,坐青莲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掬除洒扫,涂香散花,更採青莲,重布其地,恶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莲同馥。”

(2).指像青莲一样的颜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紫紺之堂临水,青莲之臺带风。”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从容满月,照耀青莲。” 倪璠 注:“《维摩经》曰:‘目浄修广如青莲。’” 宋 苏辙 《魏佛狸歌》:“青莲湛然俛下视,击鉦卷斾抽行营。”《古尊宿语录》卷十一:“上堂云:青莲视瞬已多繁, 迦叶 微微笑自谩。”

(4).佛教以为莲花清净无染。故常用以指称和佛教有关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刘长卿 《戏赠干越尼子歌》:“亭亭独立青莲下,忍草禪枝绕精舍。” 宋 苏轼 《同王胜之游蒋山》诗:“朱门收画戟,紺宇出青莲。”自注:“ 荆公 宅已为寺。” 明 高启 《题黄鹤仙人画》诗:“緑桂骚人宅,青莲释 * 。”(2)指佛经。 唐 刘禹锡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诗:“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妙霓》:“以是口诵青莲,虔皈摩朅;手裁紫凤,巧迈因祗。”(3)犹净土。佛家所谓极乐世界。 唐太宗 《为战阵处立寺诏》:“望法鼓所振,变炎火於青莲;清梵所闻,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马青莲旧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莲。’”

(5).指 九华山 。 九华山 在 安徽省 青阳县 南二十里,旧名 九子山 。九峰犹如莲花削成,故称 九华山 。 唐 曹唐 《望九华寄池阳杜员外》诗:“差差玉剑寒鋩利,褭褭青莲翠叶重。” 明 周浈 《舟中望九华山》诗:“刻削冠青莲,雕鏤矗丹笋。” 清 吴瞻泰 《自题莲花峰顶试泉图》诗:“万仞青莲上,梯云为试泉。”

(6).见“ 青莲居士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叶适,朝代: 宋代
    成叟自成身,明叔志明时。二士湗村下,饮醇弃糟醨。湗村去绵邈,二士天所遗。琢琱而佩环,染夏为裳衣。高冈无长松,结根空兔丝。渚行枉又直,帆挂昂复低。饭彼章泉菽,羹以南涧葵。沐浴明月珠,簸弄芙蓉旗。两邦意气合,一唯万论微。羌余抱兹独,安得往从之。
  • 作者: 张齐贤,朝代: 唐代
    午桥今得晋公庐,花竹烟云兴有余。师亮白头心已足,四登两府九尚书。
  • 作者: 林季仲,朝代: 宋代
    老友从初岁,温恭见隐居。谁云不为政,只此是知书。末俗惟多伪,何人得似渠。春江照丹旐,恨亦到龟鱼。
  • 作者: 韩维,朝代: 宋代
    前贤遇雪方乘兴,何况雪飞欢兴时。自古难并惟美景,人生不饮是痴儿。颠狂故态无先舞,淡薄幽怀子独诗。安得琼花更飘洒,常令此物及蚩蚩。
  • 作者: 释智愚,朝代: 宋代
    德山疑处问岩头,若得浑家一地愁。父又呪儿儿呪父,冤冤相报几时休。
  • 作者: 陈镒,朝代: 元代

    山斋终日睡昏昏,有客相过夜向分。

    张烛共谈三载别,读书谩守半生勤。

    自怜冷味齑盐淡,不放冰肠曲蘖醺。

    明日沙头又分手,小舟撑破一溪云。

  • 作者: 真宗,朝代: 宋代
    明明在上,时维太宗。允武允文,丕基绍隆。于肃清朝,昭报是岂。皇灵格思,福禄来同。
  • 作者: 释智遇,朝代: 宋代
    水中监味,色里胶青。祖暗相凌,何异楚人鸡为凤。我者里任你三头六臂,尽其其来机,也无你凑泊处。惯将三尺喙,骂倒五湖僧。
  • 作者: 李之仪,朝代: 宋代
    今宵莫惜醉颜红。十分中。且从容。须信欢情,回首似旋风。流落天涯头白也,难得是,再相逢。十年南北感征鸿。恨应同。苦重重。休把愁怀,容易便书空。只有琴樽堪寄老,除此外,尽蒿蓬。
  • 作者: 戴表元,朝代: 宋代
    虎变龙阡此一时,春风得似旧城池。宫间军卖偷来果,寺废僧寻断去碑。水水鱼肥供白鮓,家家蚕熟衣红丝。太平尚属穷诗客,酒贱如泥醉不如。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