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近自钟山采松花和汤甚美送汤一罂呈仲文学士原文 诗词名句

近自钟山采松花和汤甚美送汤一罂呈仲文学士·其二

作者: 张方平朝代: 宋代

原文

日精月华所滋结,金匮琼笈称灵珍。

味胜仙人掌中露,色如游女衣上尘。

饵之伐邪鍊神魄,久且长年登高真。

轻瑿茯菟乃沦滓,嘉赏当问清遐人。

诗词问答

问:《近自钟山采松花和汤甚美送汤一罂呈仲文学士·其二》的作者是谁?答:张方平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张方平的名句有哪些?答:张方平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2. 按《本草经》木部,上品松花名松黄,拂取似蒲黄,轻身疗病,云胜叶节及脂。松脂一名松肪,沦入地千年为茯苓,又千年为琥珀,又千年为瑿,一名茯菟,通神而致灵,和魂而鍊魄,明窍而益肌,厚肠而开心,调荣而理卫,上品仙药也,久服延年。陶隐居云:松有脂润,又凌冬不凋,理为佳物。《金匮方书》,葛洪所撰仙经。曲晨丹,用琥珀鍊合

参考注释

日精

(1).太阳的精华。《汉武帝内传》:“致日精得阳光之珠,求月魄获黄水之华。”《晋书·天文志上》:“阳燧可以取火於日,而无取日於火之理,此则日精之生火明矣。”《黄庭内景经·口为》“口为玉池太和官” 唐 梁丘子 注:“服食日精,金华充盈。” 唐 宋之问 《王子乔》诗:“ * 摇瑟凤吹笙,乘骑云气吸日精。” 宋 梅尧臣 《次韵答黄介夫七十韵》:“不袭贪生人,炼气噏日精。”

(2).指太阳。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若取九转之丹,内神鼎中,夏至之后,爆之鼎热,内朱儿一斤於盖下。伏伺之,候日精照之。” 宋 梅尧臣 《苦雨》诗:“昼不见日精,夜不见月魄。”

(3).菊花的别名。或谓为菊根茎的别名。《初学记》卷二七引 晋 周处 《风土记》:“日精、治蘠,皆菊之花茎别名也。”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仙方所谓日精、更生、周盈,皆一菊,而根茎花实异名。”《神农本草经》卷一“鞠华,味苦,平” 清 孙星衍 注:“《名医》曰:﹝菊华﹞一名日精。”

(4).云母的别名。见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百工医技》。

月华

(1) 月光;月色

夜久无云天练净,月华如水正三更。——《秦併六国平话》

(2) 月光照射到云层上,呈现在月亮周围的彩色光环

金匮

亦作“ 金柜 ”。亦作“ 金鐀 ”。1.铜制的柜。古时用以收藏文献或文物。 汉 贾谊 《新书·胎教》:“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汉书·晁错传》:“陛下之德厚而得贤佐,皆有司之所览,刻於玉版,藏於金匱,歷之春秋,纪之后世,为帝者祖宗。” 晋 王隐 《晋书·瑞异记》:“ 甘卓 家金匱鸣,声似槌镜,清而悲。”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十二:“他年金鐀如搜采,来叩空山夜雨门。” 孙犁 《<秀露集>后记》:“金柜之藏,不必永存;流落村野,不必永失。”

(2).引申谓传之久远。《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愚臣既不能深援安危,定金匱之计;又不知推演圣德,述先帝之志。” 颜师古 注:“金匱,言长久之法可藏於金匱石室者也。”

(3).借指藏书。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 李善长 、 宋濂 、 王褘 竝起自蒿莱,不覩金匱,古学废秏,而姓氏失其律度,兹无謫焉。”

(4).比喻博学。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先生以金匱之才,歷 石渠 之选。”

(5).相士术语。谓富贵之相。 唐 马总 《意林·物理论》:“三亭九侯,定于一尺之面;愚智勇怯,形于一寸之目;天仓、金匱以别贫富贵贱。”

琼笈

(1).玉饰的书箱。多指道书。《汉武帝内传》:“ 上元夫人 语帝曰:‘ 阿母 今以琼笈妙藴,发紫臺之文,赐女八会之书、五岳真形,可谓至珍且贵。’” 金 元好问 《通真子墓碣铭》:“琅函琼笈闭九渊,垂芒八角星日悬。”

(2).仙人的名籍。 宋 毛幵 《念奴娇·记梦》词:“寄语青童,何时丹就,为我留琼笈。”

仙人掌

别名霸王树。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全株。分布我国南方各地,野生或栽培

游女

(1).出游的女子。《诗·周南·汉广》:“ 汉 有游女,不可求思。” 郑玄 笺:“贤女虽出游流水之上,人无欲求犯礼者。”一说为 汉水 女神。见 刘向 《列女传》及《文选·嵇康〈琴赋〉》 李善 注引 薛君 说。 前蜀 李珣 《南乡子》词之四:“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2).无业妇女。《管子·轻重甲》:“ 伊尹 以 薄 之游女工文绣,纂组一纯得粟百钟于 桀 之国。”

(3). 汉水 女神。 汉 张衡 《南都赋》:“ 耕父 扬光於 清泠之渊 , 游女 弄珠於 汉皐 之曲。”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舞鸑鷟於庭阶, 游女 飘焉而来萃。” 李善 注引《列女传》:“ 游女 , 汉水 神。” 清 姚鼐 《咏古》:“客行 汉江 渚,思见 游女 神。”

(4).指 秦穆公 之女 弄玉 。其夫 萧史 善 * ,教 弄玉 作凤鸣。一夕 * 引凤, 弄玉 遂随夫升天仙去。见 汉 刘向 《列仙传·萧史》。 元 李孝光 《八月十八日送张仲举置酒云峰台望月》诗之一:“ 謫仙 被酒骑鲸去, 游女 吹簫学凤鸣。”

(1).出游的妇女。 唐 李白 《惜馀春赋》:“想游女于 峴 北,愁帝子于 湘 南。” 元 马臻 《春归曲》:“翠鸦游女卷香归,一夜花神老风雨。” 清 魏源 《扬州病起春郊偶泛》诗之二:“游女那知陵谷感,红桥白塔作中秋。”

(2).指妓女。 明 陈继儒 《<楚江情>序》:“自《西楼记》出,海内达官文士、冶儿游女以至京都戚里、旗亭邮驛之间,往往抄写传诵。” 苏曼殊 《碎簪记》:“自由之女、爱国之士,曾游女、市侩之不若。”

上尘

旧时表奏函牍中表示谦抑的套语,意为有污尊长视听。 晋 庾亮 《让中书监表》:“止足之分,臣所宜守,而偷荣昧进,日尔一日,谤讟既集,上尘圣朝。” 宋 宋祁 《上李相为撰燕子楼记书》:“輒譔定记草,上尘省览。审若疎谬芜累,恐辱琬琰,伏望掇去,别咨名才。” 清 《与董樵书》:“形迹阻隔,悃款莫通。輒録数诗,上尘洞瞩。”

神魄

心魄。 唐 武元衡 《秋日对酒》诗:“行年过始衰,秋至独先悲,事往怜神魄,感深滋涕洟。” 宋 张耒 《广化遇雨》诗:“萧森异人境,坐视动神魄。”

久且

复姓。 唐 有 久且洛生 。

长年

(1) 〈方〉∶船的主人

(2) 船工

(3) 指老年人

高真

(1).道教的教义。《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一·唐太清宫乐章第三奏》:“元符传紫极,宝祚启高真。道德先垂裕,冲和已化淳。” 唐 吕岩 《满庭芳》词:“大道渊源,高真隐祕。” 宋 范仲淹 《滕子京以真箓相示因以赠之》诗:“金函祕宝籙,奉之如高真。”

(2).得道成仙的人。 前蜀 杜光庭 《贾璋醮青城丈人真君词》:“瑶宫璿闕,深秘於洞臺;翠壁丹崖,仰呀於云雾。高真之所栖息,上圣之所宴游。” 宋 罗烨 《醉翁谈录·裴航遇云英于蓝桥》:“ 航 问左右,言是小娘子之姊 云翘夫人 , 刘纲 天师之妻,已是高真,为 玉皇 女史。”

沦滓

败落玷污。 唐 高适 《宋中送族侄式颜》诗:“与尔唯一言,家声勿沦滓。”

嘉赏

(1).奖赏。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王侍中怀德》:“贤主降嘉赏,金貂服玄缨。”

(2).赞赏。《陈书·文学传·徐伯阳》:“皇太子幸太学,詔 新安王 於辟雍发《论语》题,仍命 伯阳 为《辟雍颂》,甚见嘉赏。”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三:“初为御史 程公震 所知,继为 李翰林 钦叔 ……嘉赏,且共为延誉籍籍。”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金镜秋》:“曩时所奏,窃恐有污尊耳,乃蒙击节嘉赏,殆前因也。”

清遐

清高脱俗。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居士者果足以为典型师表耶?既有室家,亦甘肉食,未有卓厉清遐之行足以示人,至高不过 陈仲 、 管寧 ,至仁不过 大禹 、 墨翟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晁补之,朝代: 宋代
    悲来乎石君,吾何悲夫,斯人婉兮河之津。厖眉白面照青春,朱绂斯煌映路尘。翩翩者骥银鞍新,东来奇意安所伸,大野既潴唯赤坟。榖垂颖,麻敷芬,亡逋来复瓦鳞鳞,高堂击鲜会众宾。宾起舞,君欣欣,何人末至居客右,西郭之一儒迂且贫。迂且贫,自隗始,能招剧辛致乐毅,四方游士争来奔。户内光仪亦可论,大息拖缙绅,中息气氤氲,小息秀眉目,天上青秋云。朱旗画舸长堤曲,去时箫鼓黄尘覆。无复当年子产归,至今人作婴儿哭。西郭之一儒,无事门生苔,久雨足不行官街。常时门前车马客,旧雨自来不来。听我陈,张叔卿,孔巢父,皆隐沦,无人汲引长饥辛。日午不出开衡门,前侯后相安敢论,忧杀口间纵理纹。长恸吾邦对遗迹,耿耿一心谁我识。徐君已死剑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因地方丘,济济多甸。乐成八变,灵祗格思。荐馀入豆,神贶昭垂。亿万斯年,永祐丕基。
  • 作者: 苏颂,朝代: 宋代
    紫云楼外拥天香,初见前星帝座旁。庭乐声长歌燕翼,朝簪色喜动明光。仙巾缥缈尊三弁,环带玲珑袭九章。遥听相君称贺语,心倾尧日荐霞觞。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叶虽个个不亭亭,更有花开两瓣青。

    品格由来多琐碎,渭川那肯厕名听。

  • 作者: 汪元量,朝代: 宋代
    锦帆百幅碍斜阳,遥望陵州里许长。车马争驰迎把盏,走来船上看花娘。
  • 作者: 释文珦,朝代: 宋代
    吾心静而贞,是乃出天禀。驱之入尘樊,违性岂不甚。所对非同流,欲语口还噤。世涂机穽多,动足常懔懔。今来返中林,夜卧始安枕。山薇既可餐,清泉大堪饮。布及极相宜,亦不羡文锦。斯谋良已臧,余生不须谂。
  • 作者: 黄庭坚,朝代: 宋代
    春风鸣布谷,天道似劝分。持饥望路人,谁能颜色温。笑忆枯鱼说,诙谐老漆园。湘累不得禄,哀怨写荃荪。千年涧谷松,惭愧雨露恩。思为万乘器,顾掩斧凿痕。
  • 作者: 孟宾于,朝代: 唐代
    独宿大中年里寺,樊笼得出事无心。寒山梦觉一声磬,霜叶满林秋正深。
  • 作者: 皎然,朝代: 唐代
    常爱西林寺,池中月出时。芭蕉一片叶,书取寄吾师。
  • 作者: 慧禅师,朝代: 宋代

    朝朝日出东方,夜夜月落西户。

    如今大宋官家,尽是金枝玉树。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