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躬诣盛京虽命省驺从而经过州县岂尽免力役之原文 诗词名句

躬诣盛京虽命省驺从而经过州县岂尽免力役之劳因诏免今年田租以示如伤之意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省耕省敛古所闻,哲后礼不废时巡。

矧兹上陵实旧制,有其举之敢弗因。

盛京佳气东来紫,騑騑六御今伊始。

山围冀野遍桑麻,峰标木叶经迤逦。

今年北鄙若雨旸,沿途揽辔禾黍香。

虽云比户足衣食,怨咨民瘼刻岂忘。

千乘万骑迈宇县,钱镈将庤民情忭。

岂无力役劳闾阎,中心徘徨不能宴。

朝廷德诏应时下,蠲租逮彼千村社。

匪欲小补悦斯民,皇祖当年煦妪者。

诗词问答

问:《躬诣盛京虽命省驺从而经过州县岂尽免力役之劳因诏免今年田租以示如伤之意》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六

参考注释

省耕

古代帝王视察春耕。《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省敛

古代帝王巡视秋收。《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所闻

所听到的;所知道的。《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 ,无论 魏 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

哲后

贤明的君主。后,君主。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绸繆哲后,无妄惟时。” 唐 李白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诗:“虹霓掩天光,哲后起康济。” 明 屠隆 《綵毫记·颂诏云梦》:“自古哲后昌时,保世滋大,必资巖穴奇伟,光赞基隆。”

废时

(1).谓旷废记载时令之职事。《书·胤征》:“ 羲 和 湎淫,废时乱日。” 孔 传:“ 羲 氏、 和 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 太康 之后,沉湎於酒,过差非度,废天时,乱甲乙。” 孔颖达 疏:“圣人作歷数以纪天时,不存歷数是废天时也。”

(2).浪费光阴。 汉 王充 《论衡·命禄》:“废时失务,欲望富贵,不可得也。”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此种辩论废时失业,实不如闲坐也。”

上陵

汉 乐府《铙歌》十八曲之一,属《鼓吹曲辞》。以其首句“上陵何美美”得名。

帝王到祖先陵墓进行祭祀。《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 清 恽敬 《先塋记》:“今朝廷有上陵之礼,始谓可损,今见威仪,乃知至孝惻隐不可废也。”

旧制

旧的制度;特指我国古代使用的一套计量制度

秦汉旧制

佳气

(1).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汉 班固 《 * 通·封禅》:“德至八方则祥风至,佳气时喜。” 唐 李白 《明堂赋》:“含佳气之青葱,吐祥烟之鬱嵂。” 宋 王安石 《南乡子》词之二:“自古帝王州,鬱鬱葱葱佳气浮。” 明 高启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 秦皇 空此瘞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远望宫殿嵯峨,满山翠柏,丽日阳春,佳气腾腾。”

(2).泛指美好的风光。 唐 储光羲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之三:“大道直如髮,春日佳气多。”

(3).清雅的气味。 唐 杜甫 《枯楠》诗:“涷雨落流胶,衝风夺佳气。” 宋 王安石 《朱朝议移法云兰》诗:“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騑騑

马行走不止貌。《诗·小雅·四牡》:“四牡騑騑。” 毛 传:“騑騑,行不止之貌。” 唐 张说 《破阵乐》:“百里火幡焰焰,千行云骑騑騑。” 明 汪廷讷 《种玉记·捷报》:“騑騑駟马,愁他道长。纷纷矢石,愁他战场。” 清 李调元 《送吴寿庭观察伴送魁制军解任进京》诗:“暂送褰帷上帝京,騑騑四牡又遄征。”

六御

亦作“ 六驭 ”。指天子的车驾。语出《易·乾》:“时乘六龙以御天。” 唐 杜审言 《扈从出长安应制》诗:“分野都畿列,时乘六御均。”《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二·齐南郊乐歌》:“四金耸衞,六驭齐轮。”

伊始

开端;开始。伊,助词,无实义

时国家草创,百度伊始。——《隋书·辛彦之传》

粒食伊始,农之所先。——《唐书·音乐志》

下车伊始

冀野

唐 韩愈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伯乐 一过 冀 北之野,而马羣遂空。”因以“冀野”指人材聚积之地。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适当视事之初,愿效 孙阳 ,相神驹於 冀 野;窃希 雷焕 ,辨寳鍔於 丰城 。”按, 孙阳 字 伯乐 。参见“ 冀北 ”。

桑麻

(1).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管子·牧民》:“藏於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宋 辛弃疾 《鹧鸪天·春日即事题毛村酒垆》词:“閒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2).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塲圃,把酒话桑麻。”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家有置社,福我桑麻。”

木叶

树叶。《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 洞庭 波兮木叶下。”《晋书·儒林传·董景道》:“ 永平 中,知天下将乱,隐于 商洛山 ,衣木叶,食树果。” 唐 骆宾王 《冒雨寻菊序》:“泛兰英於户牖,座接鸡谈;下木叶於中池,厨烹野雁。” 元 萨都剌 《芙蓉曲》:“鲤鱼吹浪 江 波白,霜落 洞庭 飞木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水蚕》:“吾乡山蚕食椒、椿、檞、柘诸木叶而成茧。” 徐迟 《“不过,好日子哪天有?”》一:“这自己的房子,处在一个山坡上,入夜以后,淹没在墨绿的木叶中。”

迤逦

亦作“ 迤里 ”。亦作“迆邐”。1.曲折连绵貌。 南朝 齐 谢朓 《治宅》诗:“迢遰南川阳,迤邐西山足。” 宋 柳永 《凤栖梧》词之三:“玉树琼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 《小火轮上》:“她把眼从窗户望出去,是迤逦不断的青山。”

(2).指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晓》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语,偏向闲庭户。”

(3).斜延貌;延伸貌。 宋 苏轼 《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盖本处地势,自 银林堰 以西,地形从东迤邐西下。” 郑观应 《盛世危言·边防上》:“在东北、西北,由 东三省 、内外 蒙古 迤邐而至 新疆 ,又在在与 俄 接壤。”

(4).缓行貌。《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柳七 官人别了众名姬,擕着琴剑书箱,扮作游学秀士,迤邐上路。”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余頽僵如尸,幸赖 法忍 扶余,迤邐而行。” 汪曾祺 《故里三陈》:“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迤里歪斜走出来。”

(5).渐次;逐渐。 宋 苏轼 《与杨元素书》之八:“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来千,餘可迤邐还。” 宋 贺铸 《更漏子》词:“迆邐黄昏,景阳鐘动,临风隐隐犹闻。”《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阮三 ﹞每夜如此,迤邐至二十日。”

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北鄙

北方边境地区。《左传·隐公元年》:“既而 大叔 命西鄙、北鄙贰於己。” 杜预 注:“鄙, 郑 边邑。” 唐 贾岛 《酬厉玄》诗:“我来从北鄙,子省涉 西陵 。” 宋 苏轼 《富郑公神道碑》:“ 契丹 自 晋 天福 以来,践有 幽 蓟 ,北鄙之警,略无寧岁。”

雨旸

语本《书·洪范》:“曰雨,曰暘。”谓雨天和晴天。《魏书·天象志三》:“皆雨暘失节,万物不成候也。” 宋 陆游 《乞祠禄札子》:“今春以来,雨暘尤为调适,二麦继熟,民间亦以为所收倍於常年。” 清 赵翼 《出郭》诗:“自惭游惰无营业,高柳阴中话雨暘。”

沿途

沿路,在到目的地或终点的路上

揽辔

亦作“擥轡”。1.挽住马韁。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欲还絶无蹊,揽轡止踟蹰。” 唐 张文琮 《蜀道难》诗:“揽轡独长息,方知斯路难。” 宋 王安石 《自州追送朱氏女弟至皖口》诗:“揽轡上层冈,下临百仞濠。”

(2).《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文帝 从 霸陵 上,欲西驰下峻阪, 袁盎 骑,并车擥轡,上曰:‘将军怯邪?’ 盎 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柰高庙、太后何?’上乃止。”按,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作“揽轡”。后用为谏止君王履险的典故。

(3).见“ 揽轡澄清 ”。

禾黍

(1).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后汉书·承宫传》:“后与妻子之 蒙阴山 ,肆力耕种,禾黍将孰,人有认之者, 宫 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袴襦优足徧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由草料的恐慌,发生了刍秣的栽培;由刍秣的栽培,更发明了禾黍的种植。”

(2).《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宗周 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以“禾黍”为悲悯故国破败或胜地废圮之典。 唐 许浑 《金陵怀古》诗:“楸梧远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宫。” 宋 苏轼 《南都妙峰亭》诗:“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擒嚭》:“千载 吴 宫皆禾黍。嘆故国已无望。” 清 周实 《重九偕吹万天梅亚希哲夫石子平子诸子过明故宫谒孝陵有作》诗之一:“松楸抱恨依残日,禾黍伤心赋变风。”

比户

(1).家家户户。《魏书·李安世传》:“无私之泽,乃播均於兆庶;如阜如山,可月积於比户矣。” 五代 李中 《献乔侍郎》诗:“九霄恩復降,比户意皆忻。” 清 李渔 《奈何天·助边》:“祇为着苍黔凋敝,水旱频仍,比户嗟呀。” 康有为 《大同书》己部第一章:“试游于都会,入於閭井,听乡謡,比户可忧焉:老妇隆冬无被,乃典衣而疗子孙之疾;老翁白首无裤,乃力作而偿子孙之负。”

(2).形容人多而普遍。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樾泉近体》:“何以效 苏 陆 者比户,谈 王 李 者塞途也?”

(3).一户挨着一户。 清 唐甄 《潜书·远谏》:“比户延烧,必罪失火之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邻里乡党,比户而居。”

足衣

袜子的别名。《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褚师声子 韤而登席” 晋 杜预 注:“韤,足衣也。” 清 桂馥 《札朴·拢绔》:“今於足衣外復著短絝,谓之拢絝。” 王力 主编《古代汉语·古代文化常识四》:“《説文》説韈是足衣。大约是用皮做的,所以又写作韈。”

怨咨

亦作“ 怨訾 ”。怨恨嗟叹。《书·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礼记·缁衣》引作“怨资”。 陈澔 集说:“资,《书》作咨,此传写之误。”《逸周书·太子晋解》:“四荒至,莫有怨訾,乃登为帝。” 孔晁 注:“訾,叹恨也。” 唐 皮日休 《原谤》:“是其怨訾恨讟,蓰倍於天矣。” 宋 陆游 《雨雪兼旬有赋》:“祁寒人怨咨,千载语犹验。” 刘师培 《悲佃篇》:“如 赵甲 四十顷分给二十家, 甲 止得五十亩,寧不怨咨?”

民瘼

民众的疾苦。语本《诗·大雅·皇矣》:“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马瑞辰 通释:“《汉书》、《潜夫论》及《文选》注,并引作‘求民之瘼’。”《后汉书·循吏传序》:“广求民瘼,观纳风謡。” 唐 孙樵 《武皇遗剑录》:“民瘼其瘳,国用有加。” 宋 李纲 《与秦相公书》之十二:“入境之初,询问民瘼。耆老皆云,累年以来,既盗贼之所蹂践,又科需之所搔扰。” 明 方孝孺 《书学斋佔毕后》:“此非躬歷其事,而深究民瘼者,不能述斯言也。” 清 龚自珍 《水调歌头·竹屿病起赋一词送别》词:“帝念东南民瘼,一髮牵之头动,亲问六州鹺。”

千乘万骑

形容车马之盛。《史记·梁孝王世家》:“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 唐 杜甫 《忆昔》之一:“忆昔先皇巡 朔方 ,千乘万骑入 咸阳 。”《云笈七籤》卷三十:“驾自然之云,乘八光之龙,千乘万骑,白日升仙矣。”

宇县

犹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大矣哉,宇县之中,承顺圣意。” 裴駰 集解:“宇,宇宙;县, 赤县 。”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发号出令,云行雨施,可谓妙而无方矣;三光顺轨,草木遂长,可谓经纬天地矣。除剗寇盗,宇县清夷,可谓戡定祸乱矣。”《归潜志》卷十四引 元 张仲经 诗:“手中虽无丈八矛,胸蟠河图与天球。有时吐出作灵瑞,坐令宇县还 殷 周 。”

钱镈

(1).古代两种农具名。后泛指农具。《诗·周颂·臣工》:“命我众人,庤乃钱鎛。” 郑玄 笺:“教我庶民,具女田器。”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钱鎛停置,农收积场。” 宋 范仲淹 《铸剑戟为农器赋》:“繇是星陈畎亩之具,日新钱鎛之类。” 明 杜濬 《唐港耕人歌》:“东邻借钱鎛,西邻借桔槔。”

(2).借指农事。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诗:“无术铸五兵,使民兴钱鎛。”

民情

(1) 人民的生产、工作以及风俗习惯等情况

熟悉地理民情

(2) 指人民的思想、意愿等

无力

(1) 没有力气

四肢无力

(2) 没有力量

无力解决

闾阎

(1).里巷内外的门。后多借指里巷。《史记·平準书》:“守閭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唐 白居易 《湖亭望水》诗:“岸没閭阎少,滩平船舫多。”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以臣所见,閭阎十室九空,而百物昂贵,小民奔走拮据,艰於生计。”

(2).泛指民间。《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论》:“ 甘茂 起 下蔡 閭阎,显名诸侯,重彊 齐 楚 。”《梁书·处士传·何胤》:“顷者学业沦废,儒术将尽,閭阎搢绅,尠闻好事。”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五:“皆言衣食于官久,不愿为农,又皆习弓刀,一旦散之閭阎,必皆为盗贼。” 章炳麟 《驳建立孔教议》:“未尝普施閭阎,貤及謡俗。”

(3).借指平民。《史记·李斯列传论》:“ 李斯 以閭阎歷诸侯,入事 秦 。” 唐 刘禹锡 《同州谢上表》:“閭阎凋瘵,远近共知。” 孙中山 《军政府宣言》:“以卫国保种自任,战士不爱其命,闾阎不惜其力,则革命可成。”

中心

(1)

(2) 跟四周距离相等的位置;中央

花园的中心有一个池塘

(3) 在某一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区;某一方面的主要机构

商业中心

(4) 事物的主要部分

中心工作

(5) 内心

我有嘉宾,中心喜之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朝廷

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齐策》

吾恐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应时

(1) 合于时令的

应时小菜

(2) 立时;立刻;马上

车子一歪,应时他就摔了下来

蠲租

免除租税。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六:“由是推之, 唐 初以前,必皆有蠲租故事,中世方不然。”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熙朝财赋》:“宫中诸费,不及 明 季十分之一,故蠲租减赋,史不絶书,而库藏充裕。”《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 乾隆 时,虏最贪诈,恶租税厚敛,有黷货之名,且不能不归诸府库,乃时时蠲租以市惠。”

村社

(1).旧时农村祭祀社神的日子或盛会。《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岁时村社雩祭祠祷,鼓舞会集, 图 必造之,与野老同席,曾无傲色。”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我覷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2).犹村落。 唐 罗隐 《谗书·代韦徵君逊官疏》:“拜无渥泽,惊动村社。”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二:“﹝ 山禺 ﹞有众二千餘人,刦掠村社、族帐。”《西游记》第二八回:“只见那海水:烟波荡荡,巨浪悠悠……近岸无村社,傍水少渔舟。”

(3).原始社会末期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的社会经济组织。由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包括同一氏族的和其他氏族的一群家庭组成。土地公有;牲畜、农具、住宅、生产物私有。

小补

(1).小小的补益。《孟子·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三国 魏 曹植 《上疏陈审举之义》:“愿得策马执鞭,首当尘露……虽无大益,冀有小补。” 清 顾炎武 《述古》诗:“至今《三礼》存,其学非小补。”如:不无小补。

(2).缝补小破绽处。如:小缝小补。

斯民

指老百姓。《孟子·万章上》:“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管子·侈靡》:“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斯民之良也。” 晋 陆机 《答贾长渊》诗:“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寇旱之餘,曾未朞岁,既安且富,至於如此, 巩 与斯民与蒙其幸!” 鲁迅 《悼杨铨》诗:“何期泪洒 江 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皇祖

(1).君主的祖父或远祖。《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 孔 传:“皇,君也,君祖 禹 有训戒。”《仪礼·聘礼》:“孝孙某,孝子某,荐嘉礼于皇祖某甫。”《左传·哀公二年》:“曾孙 蒯聵 ,敢昭告皇祖 文王 ,列祖 康叔 ,文祖 襄公 。” 汉 张衡 《南都赋》:“皇祖止焉, 光武 起焉。” 明 孙传能 《剡溪漫谈·曾孙》:“今朝廷祭告宗庙,高祖而上,概称皇祖;自称皆孝玄孙,乃不称曾。”

(2).对已故祖父的敬称。《隶续·晋右军将军郑烈碑》:“遝至曾祖先生,皇祖徵君。”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伊皇祖之弱辰,逢时艰之孔棘。” 唐 韩愈 《祭十二兄文》:“惟我皇祖,有孙八人。惟兄与我,后死孤存。”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清 梁章鉅 《称谓录·亡祖》:“ 李习之 述其大父事状题曰《皇祖实録》。当时不以为怪;若施之近代,则犯大不韙矣。故古时称有不可通於今者,此类是也。”

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煦妪

亦作“ 煦姁 ”。1.抚育;爱抚;长养。《礼记·乐记》:“天地訢合,阴阳相得,煦嫗覆育万物。” 郑玄 注:“气曰煦,体曰嫗。” 孔颖达 疏:“天以气煦之,地以形嫗之,是天煦覆而地嫗育,故言煦嫗覆育万物也。” 唐 黄滔 《祭宋员外》:“优游五府,辉映双旌;两地之隆崇物望,一方之煦姁人情。” 清 王韬 《智说》:“煦嫗姑息近仁,亦仁之偏也。”

(2).温暖,暖和。 唐 白居易 《岁暮》诗:“加之一盃酒,煦嫗如阳春。”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宋庠,朝代: 宋代
    晼晚千花已自稀,狂风犹欲挫芳菲。王昌近在墙东住,可惜残红取次飞。
  • 作者: 释文珦,朝代: 宋代
    野岸多柔桑,春风长新绿。叶叶是罗纨,不同凡草木。
  • 作者: 吴镇,朝代: 元代
    如何小小作丝纶。只向湖中养一身。任公子,尔何人。枉钓如山截海
  • 作者: 秦观,朝代: 宋代
    培塿无松极,驾言出焉游。读书与意会,却扫可忘忧。尺蠖以时诎,其信亦非求。得归良不恶,未归且淹留。
  • 作者: 李全昌,朝代: 明代

    岁岁正逢只此身,漫教随俗步馀尘。

    聚来熟面希生侣,弹得新冠总旧人。

    古貌不工优孟态,狂心且醉伯伦春。

    安贫便是长生诀,何用浮言赋大椿。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病入中年百事阑,颓然一榻倦衣冠。客方接话俄辞起,书未终编已辍看。架坏尽教花卧藓,砌荒亦任草侵兰。力求香火非无意,疏散明知涉事难。
  • 作者: 任生,朝代: 唐代
    城外升山寺,城中望宛然。及登无半日,欲到已经年。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胥门外即胥江带,傍晚归舟竞入城。

    试问忙忙争渡者,是谁使汝苦劳情。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黛青浓染几丝丝,欲舞因风不自持。

    一片横烟与隔断,画家留白法如斯。

  • 作者: 吴文英,朝代: 宋代
    标签: 咏物
    黄包先著风霜劲。独占一年佳景。点点吴盐雪凝。玉脍和齑冷。洋园谁识黄金径。一棹洞庭秋兴。香荐兰皋汤鼎。残酒西窗醒。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