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排门夫原文 诗词名句

排门夫

作者:方岳 朝代:宋代

排门夫原文

一家一夫排门起,五家一甲单出里。
夫须襏襫潦雾愁,与官输木供边垒。
沙场草青胡运衰,军书抵急飞尘埃。
官须排杈二十万,岩邑配以三千枚。
黠贪分头挼裳唾,田里宁容高枕卧。
望青径指三尺坟,踏白邀为万金货。
残尔家,尔勿嗟,行取金钱宁尔耶。
小人所忧在一饭,政坐尔冢残吾家。
待吾举火者百指,母已癃病儿垂髽。
社朝浸种亦已芽,秧田未翻生荠花。
吏呼劝农今几日,典衣已供塘堨册。
九年回首奈若何,梦绕江南与江北。

诗词问答

问:排门夫的作者是谁?答:方岳
问:排门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岳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一家

(1).一个家族;一户人家。常用以谓无分彼此,如家人之相亲。《管子·霸言》:“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一家而两父,一家不可理也。”《淮南子·说林训》:“一家失熛,百家皆烧。”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兄弟》:“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一家和睦,吉事有祥。” 陈毅 《乘车过雪峰》诗:“明日 拉萨 会亲友, 汉 藏 一家叙别情。”

(2).指一人。《礼记·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郑玄 注:“一家、一人,谓人君也。” 汉 班固 《 * 通·正论》:“明天下非一家之有,谨敬谦让之至也。”《宋史·道学传·程颢》:“天下事非一家私议,愿平气以听。”《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有五个防土库的,在那里喫酒 * ,一家当一更。”

(3).一家学说;一个流派。《荀子·解蔽》:“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於成积也。”《晋书·荀崧传》:“ 向 歆 ,汉之硕儒,犹父子各执一家,莫肯相从。” 唐 刘知几 《史通·采撰》:“何尝不徵求异説,採摭羣言,然后能成一家,传诸不朽。” 宋 苏轼 《庄子祠堂记》:“其论天下道术,自 墨翟 、 禽滑釐 、 彭蒙 、 慎到 、 田駢 、 关尹 、 老聃 之徒,以至於其身,皆以为一家。”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 苏 张 纵横之辨、 髠奭 稷下 之谈,其论无当於宏旨,其义不主於一家。”参见“ 一家言 ”、“ 一家书 ”。

(4).古时生产活动的一个单位。三夫为一家。《管子·乘马》:“邑成而制事:四聚为一离,五离为一制,五制为一田,二田为一夫,三夫为一家,事制也。”

(5).表数量。常用于工商企业等。如:一家百货商店;一家纺织厂。

一夫

(1).一人。指男人。《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 孔颖达 疏:“无求备于一人。”《汉书·谷永传》:“ 秦 居平土,一夫大呼而海内崩析者,刑罚深酷,吏行残贼也。” 宋 苏轼 《与滕达道书》:“一夫进退何足道。”

(2).特指一个农夫。《孟子·万章下》:“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魏书·高祖纪》:“ 太和 元年詔曰: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无令人有餘力,地有遗利。” 宋 欧阳修 《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诗:“老为南亩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

(3).犹言 * 。指众叛亲离的人,暴君。《孟子·梁惠王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 紂 矣,未闻弑君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一夫从横,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 李善 注:“一夫谓 董卓 也。”

(4).借指地积,方百步或百亩。《周礼·考工记·匠人》:“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郑玄 注:“方各百步。” 贾公彦 疏:“盖市曹司次介次所居之处与天子二朝,皆居一夫之地,各方百步也。”《新唐书·食货志二》:“古者百亩地号一夫,盖一夫授田不得过百亩。”

排门

(1).推门。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於是整容投刺,屣履排门。”《金史·陈规传》:“将帅……及率之应敌,在途则前后乱行,顿次则排门择屋,恐逼小民,恣其求索。”

(2).挨家逐户。 宋 苏轼 《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名为情愿,其实抑配,或举县勾集,或排门抄札。”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还乡》套曲:“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水浒传》第一○三回:“城中坊厢里正,逐一排门搜捉凶人 王庆 。”

(3).一种可装可卸的铺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我店里的排门,是天亮就开,卸下来倚在街上的。” 郁达夫 《出奔》:“豆腐店的老头,在排门小窗里看见了我,就马上叫我进去。”

五家

(1).五户。古代以为户籍编制的基层单位。 周 代以五家为一比, 春秋 时 齐国 管仲 以五家为一轨。《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管子·小匡》:“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

(2).指 黄帝 、 高阳 、 高辛 、 唐尧 、 虞舜 五帝。《史记·天官书论》:“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绍而明之。” 张守节 正义:“五家, 黄帝 、 高阳 、 高辛 、 唐 虞 、 尧 舜 也。”

(3).指 黄帝 、 颛顼 、 夏 、 殷 、 周 五代的历法。《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家之文怫异,维 太初 之元论。” 张守节 正义:“五家谓 黄帝 、 顓頊 、 夏 、 殷 、 周 之历。”

(4).指传《春秋》的 左氏 、 公羊氏 、 穀梁氏 、 邹氏 、 夹氏 五人。 何休 《<公羊传>序》“传《春秋》者非一” 唐 徐彦 疏:“旧云,传《春秋》者非一者,谓本出 孔子 ,而《传》五家。”参阅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卷一。

(5).指治《春秋穀梁传》的 尹更始 、 刘向 、 周庆 、 丁姓 、 王彦 五人。《后汉书·贾逵传》:“虽为古学,兼通五家《穀梁》之説。” 李贤 注:“五家,谓 尹更始 、 刘向 、 周庆 、 丁姓 、 王彦 等,皆为《穀梁》。”

(6).谓五行家。《后汉书·桓郁传》:“帝自制《五家要説章句》,令 郁 校定於 宣明殿 。” 李贤 注:“此言‘五家’,即谓五行之家也。”

(7).指 北周 、 北齐 、 南朝 梁 、 南朝 陈 、 隋 五朝。《新唐书·令狐德棻传》:“议者以 魏 有 魏收 , 魏澹 二家,书为已详,惟五家史当立。 德棻 更与秘书郎 岑文本 、殿中侍御史 崔仁师 次 周 史,中书舍人 李百药 次 齐 史,著作郎 姚思廉 次 梁 、 陈 二史,秘书监 魏徵 次 隋 史,左僕射 房玄龄 总监。脩撰之原,自 德棻 发之。”

(8).今文经学家指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五代。 清 刘书年 《周时书分四代》:“三科之条,五家之教。三科,谓 虞 、 夏 一科, 商 一科, 周 一科也。古文家説也。五家,谓 唐 一家, 虞 一家, 夏 一家, 殷 一家, 周 一家也。今文家説也。” 章炳麟 《訄书·正名杂义》:“夫三科五家,文质各异。”

一甲

(1).一副铠甲。出土 秦 简中常言“赀一甲”,即罚缴一副铠甲,详见《睡虎地秦墓竹简》。

(2).借指一兵一卒。《战国策·秦策三》:“为 秦 战胜攻取者七十餘城,南亡 鄢郢 、 汉中 ,禽 马服 之军,不亡一甲。”《新五代史·唐臣传·周德威》:“其一甲直数十千,擒之适足为吾资,无徒望而爱之,当勉以往取之。”《元史·余阙传》:“羣盗四面蚁集,外无一甲之援。”

(3).科举制度殿试的第一等。 唐 时进士不分甲。 宋 太平兴国 八年始分甲,当时一甲有数人。至 元 明 一甲仅限三人,即所谓状元、榜眼、探花。参阅《续通典·选举三》、《宋史·选举志二》。

(4). 宋 代 卢秉 提举盐事时所定的一个编组单位。《宋史·食货志下四》:“﹝ 卢秉 ﹞因定伏火盘数以絶私鬻,自三灶至十灶为一甲。”

夫须

即薹草。多年生草本。根茎硬而扁平,叶呈带状,夏季抽穗开花。自生于原野沼泽之地。茎叶可编织蓑苙等。《尔雅·释草》:“臺,夫须。”《诗·小雅·都人士》“臺笠緇撮” 汉 郑玄 笺:“臺,夫须也。都人之士,以臺皮为笠,緇布为冠。”《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臺” 三国 吴 陆玑 疏:“旧説夫须,莎草也,可为蓑笠。”

襏襫

蓑衣之类的防雨衣。《国语·齐语》:“首戴茅蒲,身衣襏襫,霑体涂足,暴其髮肤,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於田野。” 韦昭 注:“茅蒲,簦笠也。襏襫,蓑襞衣也。” 宋 陆游 《柴门》诗:“病已废耕抛襏襫,閒犹持钓爱笭箸。” 清 金农 《题郭外人家种莎》诗:“观君牵犊扶犂去,好织青青襏襫衣。”一说为粗糙结实的衣服。《管子·小匡》:“首戴苧蒲,身服襏襫。” 尹知章 注:“襏襫,谓麤坚之衣,可以任苦著者也。”

边垒

边境上的壁垒。《宋书·王僧达传》:“脱以神州暂扰, 中夏 兵飢,容或游魂塞内,重窥边垒。” 宋 陶弼 《兵器》诗:“仓惶筑边垒,未战力先瘁。” 元 姚燧 《武昌路学记》:“ 宋 人二百年间,峙糗锻兵,岌为边垒。”

沙场

(1) 平沙旷野

(2) 古时多指战场

久经沙场

胡运

泛指非汉族人的气数、国运。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百年胡运,尚宽膏斧之诛;一统皇舆,忽覩献琛之会。” 明 皇甫汸 《广寒宫登眺》诗:“地随胡运改,栋与美人摧。” 柳亚子 《珍妃悼词》诗:“一代名花忍摧折,百年胡运早否倾。”

军书

军中的公文

军书十二卷。——《乐府诗集·木兰诗》

飞尘

(1).飞扬的灰尘。 晋 陆机 《长安有狭邪行》:“轻盖承华景,腾步躡飞尘。” 明 马銮 《张丽华》诗:“临春高阁忽栖鸦,香作飞尘玉委沙。”

(2).喻轻微的事物。 南朝 梁 江淹 《拜正员外郎表》:“皇纬如纽,惭飞尘之效。”

十万

数目。一百个千。用以形容数量极多。《孟子·公孙丑下》:“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欲富乎?” 唐 杜甫 《渔阳》诗:“繫书请问 燕 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宋 陆游 《好事近》词:“驱退睡魔十万,有双龙苍璧。” 陈毅 《梅岭三章》诗之一:“此去泉臺招旧部,旌旗十万斩 阎罗 。”

岩邑

险要的城邑。《左传·隐公元年》:“ 制 ,巖邑也, 虢叔 死焉。”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国有巖邑,朝多君子。” 唐 刘孝孙 《早发成皋望河》诗:“清晨发巖邑,车马走轘辕。” 清 方文 《送刘孔安北上》诗:“出宰两巖邑,弘誉东西驰。”

三千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分头

一种将短发分开梳向两边的发型

田里

(1).田地和庐舍。《周礼·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剂致甿,以田里安甿。” 贾公彦 疏:“以田里安甿者,田则为百畮之田,里则五畮之宅。民得业则安,故云安甿也。”《孟子·尽心上》:“所谓 西伯 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 隋 王通 《中说·立命》:“古者圣王在上,田里相距,鸡犬相闻,人至老死不相往来,盖自足也。”

(2).特指卿大夫的封地和住宅。《左传·襄公三十年》:“ 丰卷 奔 晋 。 子产 请其田里,三年而復之,反其田里及其入焉。”《孟子·离娄下》:“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 赵岐 注:“田,业也;里,居也。”

(3).指故乡。《史记·汲郑列传》:“ 黯 耻为令,病归田里。” 唐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诗:“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宋 岳飞 《奏乞出师札子》:“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臣之志愿毕矣,然后乞身归田里,此臣夙夜所自许者。”《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弟兄相约,各将印綬纳还,奔回田里,日奉其兄为山水之游,尽老百年而终。”

(4).泛指乡间,民间。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如此诸贤,故为上品,以外率多田里间人,音辞鄙陋,风操蚩拙。” 宋 曾巩 《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自是以来,田里辨争,岁时税调,始不勤远。” 明 高启 《审游赠陆彦达》:“僻居田里,无相与薰炙,以成其道。” 郑观应 《盛世危言·水师》:“其陆军则仿 德国 募民为兵,训练三年,令归田里,一旦有事,招之入伍。”

(5).乡民,百姓。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六:“比之事鞭箠以急税赋,扰田里以督期会,则大异矣。”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一》:“远方之士,未尝到京师,担笈数千里而至,乐瞻士大夫之气象丰采,以归语田里。” 陈衍 《元诗纪事·江西福建怨谣》:“不体圣天子抚绥元元之意,鹰扬虎噬,雷厉风飞,声色以淫吾中,贿赂以缄吾口,閭阎失望,田里寒心。”

高枕

垫高枕头安心睡觉,形容无所忧虑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又: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齐策》

青径

长满青草苔藓的小路。 唐 唐彦谦 《题证道寺》诗:“弯环青径斜,自是野僧家。”

三尺

(1) 指剑,剑约长三尺,故以“三尺”为剑的代称

(2) 指法律。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踏白

(1).见“ 踏白军 ”。

(2).谓开路,打先锋。也指打先锋的人。 元 蒋子正 《山房随笔》:“ 卢梅坡 《咏梅开一花》诗云:‘昨夜花神有底忙,先教踏白入南邦。冷将双眼窥春破,肯把孤心受雪降。’”

金货

金属铸的钱币。 南朝 梁简文帝 《谢敕赐解讲钱启》:“无劳磁石之火,金货猥臻;非游玉垒之川,铜山可见。”

行取

明清时,地方官经推荐保举后调任京职

蒯知县为官清正,行取到京,钦授礼科给事中之职。——《警世通言》

金钱

货币大多由金属所制成,故称“金钱”;“钱”

小人

(1) 〈方〉

(2) 指子女

养这么一个小人就让夫妻俩够操劳的了

(3) 小孩儿

一饭

(1).一餐饭。《公羊传·昭公十九年》:“ 乐正子春 之视疾也,復加一饭则脱然愈,復损一饭则脱然愈。”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五:“一饭未曾留俗客,数篇今见古人诗。”

(2).以喻微小的利益或恩惠。 宋 叶适 《周君南仲墓志铭》:“常以世道兴废为己重负,一饭不顾私,忧时如家,忧人如身。” 清 钱谦益 《张凤翼授文林郎制》:“其属城下邑父老子弟,皆 高帝 丰沛 故人之遗也,朕岂能一饭置之哉!”

吾家

(1).我家。《史记·外戚世家》:“主与左右议 长安 中列侯可为夫者,皆言大将军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骑从我出入耳,奈何用为夫乎?’” 唐 杜甫 《宗武生日》诗:“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2).犹我。 唐 寒山 《诗》之四:“吾家好隐沦,居处絶嚣尘。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

(3).我的同宗。 鲁迅 《华盖集·咬文嚼字一》:“假使他谈到Gorky,大概是称他‘吾家rky’的了。”注:“‘吾家rky’即吾家尔基。旧时常称同宗的人为‘吾家某某’,有些人为了攀附名人,抬高自己,连同姓也都称‘吾家某某’。”

举火

(1) 生火做饭

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庄子·让王》

(2) 点火

举火示警

百指

犹言十口;十个人。 唐 元结 《元鲁县墓表》:“不颂之,何以戒占田千夫、室宇千柱、家童百指之徒也哉!”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 米芾 ﹞且言举室百指,行至 陈留 ,独得一舟如许大,遂画一艇子行閒。”

癃病

衰弱疲病。《周礼·地官·小司徒》“以辨其贵贱老幼废疾” 汉 郑玄 注:“废疾谓癃病也。”《汉书·高帝纪下》:“年老癃病,勿遣。” 颜师古 注:“癃,疲病也。”《北齐书·废帝纪》:“武官年六十已上及癃病不堪驱使者,并皆放免。” 宋 欧阳修 《回颍州吕侍读远迎状》:“某比者误恩擢任,嗟癃病之不堪,危恳力辞。”

浸种

处理农作物的一种方法。为了使种子发芽快,在播种前用温水或冷水浸一定时间。用一定温度的水浸种还有预防某些病害的作用

秧田

培植稻秧的水田

劝农

(1).鼓励农耕。《史记·孝文本纪》:“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於劝农之道未备。”《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是以帝耕以劝农,后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报施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垦荒》:“ 中国 伊古以来,以农桑为本,内治之道,首在劝农。”

(2).古代政府官员在春夏农忙季节,巡行乡间,劝课农桑,称劝农。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吴兴园圃》:“郡守每岁劝农还,必於此艤舟宴焉。”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三折:“我如今待要下乡劝农去也,则怕那秀才上朝应举去的忙,等不的我回来。”

(3).官名。古代负责鼓励督促农业生产的官吏。 晋 束晳 《劝农赋》:“惟百里之置吏,各区别而异曹;考治民之贱职,美莫当乎劝农。”参见“ 劝农使 ”。

典衣

(1).典押衣服。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2).指饮酒。 清 曹寅 《读朱赤霞寄后陶诗漫和》:“衙罢典衣违例禁,病餘丸药避章纠。”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若何

如何;怎样

人马若何分拨,自由军师定夺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江北

(1) 长江下游江苏、安徽两省靠近长江北岸的地区

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2) 泛指长江以北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