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感皇恩 自寿 此石刻见山东历城县志卷二十原文 诗词名句

感皇恩 自寿 此石刻见山东历城县志卷二十四

作者:张养浩 朝代:元代

原文

林壑八年闲,吟残山色。
无处烟霞不相识。
真欢清福,举世谁人曾得。
天教分付与,云庄客。
万里侯封,九华仙伯。
未必情浓似吾适。
扁舟风月,好景初无今昔。
遐龄原不在,餐松柏。
内张文忠公祠。
碑额最上层刻张养浩自寿词,草书。
下题八分书七聘堂记四字,记文,正书,苏天爵撰。
碑阴有虞集五言古诗一首。
词综补遗卷十八又录张养浩行香子一叶舟轻一首乃东坡词之误

诗词问答

问:《感皇恩 自寿 此石刻见山东历城县志卷二十四》的作者是谁?答:张养浩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张养浩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养浩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张养浩感皇恩 自寿 此石刻见山东历城县志卷二十四书法作品欣赏
感皇恩 自寿 此石刻见山东历城县志卷二十四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林壑

树林和山谷

残山

(1).谓山将尽处。 唐 杜甫 《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剩水 沧江 破,残山 碣石 开。” 宋 苏轼 《石鼻城》诗:“北客初来试新险, 蜀 人从此送残山。”

(2).荒芜的山。 宋 杨万里 《新竹》诗:“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无处

(1).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孟子·公孙丑下》:“若於 齐 ,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餽之,是货之也。” 赵岐 注:“我在 齐 无事,於义未有所处也。义无所处而餽之,是以货财取我。”

(2).犹无为,无常。《吕氏春秋·圜道》:“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 高诱 注:“有处,有为也。有为则不能化,乃无处为也。”

(1).没有处所;没有地方。《楚辞·九辩》:“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汉书·高后纪》:“汝为将而弃军, 吕氏 今无处矣。” 颜师古 注:“言见诛灭,无处所也。”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茅盾 《子夜》十七:“可是她这样的苦闷却又无处可以告说。”

(2).无一处,没有任何地方。 唐 方干 《送孙百篇游天台》诗:“远近常时皆药气,高低无处不泉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漫山遍野,无处不到,并无一些下落。”

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相识

(1) 互相认识

素不相识

(2) 指彼此认识的人

清福

清闲安逸的福气

享清福

举世

整个人世;全世界

举世闻名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谁人

何人;哪一个。《吕氏春秋·贵信》:“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唐 王建 《簇蚕辞》:“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晦翁 断了此事,自家道:‘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川剧《五台会兄》:“ 杨延德 :谨遵师命。(内马叫)师父! 五台山 清静的禅院,谁人的马叫?”

天教

上天示意,以为教诲。《晏子春秋·谏上十八》:“日暮,公西面望,睹彗星。召 伯常騫 ,使禳去之。 晏子 曰:‘不可,此天教也。’”

分付

(1).分别付与。《汉书·原涉传》:“宾客争问所当得, 涉 乃侧席而坐,削牘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之物,分付诸客。”《三国志·魏志·鲜卑传》:“ 比能 众逐彊盛,控弦十餘万骑,每钞略得财物,均平分付。”《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皇帝闻奏,龙颜大悦,开库赐彫弓两张,寳箭两百隻,分付与二大臣。”

(2).交给。 唐 白居易 《题文集柜》诗:“身是 邓伯道 ,世无 王仲宣 ;祇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宣和遗事》前集:“故 尧王 不将天下传与他,却分付与 舜王 了。”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贫僧积下几文起坐,尽数分付足下,勿以寡见阻。”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三折:“我将家缘家计,都分付与你两口儿,每月斋粮道服,休少了我的,我往 华山 出家去也。”

(3).付托;寄意。 宋 毛滂 《惜分飞》词:“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宋 杨恢 《祝英台近》词:“都将千里芳心,十年幽梦,分付与一声啼鴂。” 清 纳兰性德 《木兰花慢·送梁汾南行》词:“从此覊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螿。”

(4).嘱咐;命令。 唐 方干 《尚书新创敌楼》诗之二:“直须分付丹青手,画出旌幢遶謫仙。”《水浒传》第四五回:“ 石秀 又分付道:‘哥哥今晚且不可胡发説话。’” 清 李渔 《慎鸾交·就缚》:“分付众将们,从今以后,昼夜须行五百里。”《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平粤纪闻》:“该匪遂将 嘉定 县城闭守,分付各店开张。”

(5).指交代;讲明。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三折:“官人呵这言语休着你爷知……则去那娘亲上分付明白。”《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果然肯卖,但凭分付价钱,不敢吝惜。”

(6).表示;流露。 宋 周邦彦 《感皇恩》词:“浅顰轻笑,未肯等闲分付。为谁心子里,长长苦?” 宋 无名氏 《九张机》词之二:“深心未肯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7).处置;发落。 宋 石孝友 《卜算子》词:“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词:“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 戚汉老 见了许多财物,心中欢喜,连声应道:‘这小事,但凭大郎分付。’”

庄客

(1) 田庄中的佃农和雇农

(2) 旧时商店、工厂等派往各地采购或推销货物的人员

万里侯

古代由立功边远地区而受封的侯爵。《后汉书·班超传》:“生燕頷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 唐 王勃 《春思赋》:“都护新封万里侯,将军稍定三边地。”

九华

(1).山名。在今 安徽省 青阳县 。旧称 九子山 。因有九峰如莲花,故改为今名。 唐 李白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 青阳县 南有 九子山 ,山高数十丈。上有九峰如莲花……予乃削其旧号,加以 九华 之目。”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三:“ 九华 本名 九子 , 李太白 为易名。”主峰 天台峰 ,有 化城寺 、 百岁宫 、 回香阁 和古拜经台等古刹名胜,与 峨眉 、 五台 、 普陀 等山合称 中国 佛教四大名山。参见“ 九子山 ”。

(2).宫殿名。 后赵 石虎 建。《拾遗记·晋时事》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 石虎 席卷西京,崇丽妖虐,外僭和鸞文物之仪,内修 三英 、 九华 之号。” 齐治平 注:“ 九华 ,宫名。”《清一统志》:“ 后赵 石虎 建,以三三为位,故谓之 九华 。”

(1).重九之花,指菊花。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序:“余閒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於言。”

(2).花朵繁茂。喻妇德昭彰。 北周 庾信 《周仪同松滋公拓跋竞夫人尉迟氏墓志铭》:“标梅三实,无闕其时;夭桃九华,能修其政。”

仙伯

(1).仙人之长。亦泛称仙人。《太平广记》卷七引《神仙传》:“﹝ 淮南王 ﹞ 安 ,未得上天,遇诸仙伯。 安 少习尊贵,稀为卑下之礼,坐起不恭,语声高亮,或误称寡人。於是,仙伯主者,奏 安 云不敬。” 宋 范成大 《题金牛洞》诗:“自从仙伯弭芝盖,凤舞鸞歌开洞天。” 明 陈子龙 《寄郢中郑澹石座师》诗:“何来一仙伯,髮短而心长。”

(2).借称官职清贵、文章超逸的人物。 宋 陈师道 《和饶节咏周昉画》:“ 金华 仙伯哦七字,好事不復千金摹。”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忆昔追游翰墨场, 武夷 仙伯较文章。”

未必

不一定;不见得

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清· 刘开《问说》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他未必去北京

扁舟

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风月

(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好景

(1).美好的景色。 前蜀 魏承班 《木兰花》词:“迟迟好景烟花媚,曲渚鸳鸯眠锦翅。” 宋 柳永 《雨霖铃》词:“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对许多好景,触目是断肠诗。” 元 刘秉忠 《寄友人》诗:“好景与时浑易过,可人和月只难圆。”

(2).好的景况。如:好景不常。

今昔

现在和过去

不知今昔是何年

今昔对比

遐龄

老年人高寿的敬语

以知命为遐龄。——《魏书·常景传》

君当致身高位,安享遐龄。——《醒世恒言》

不在

(1)

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2)

婉称人去世了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松柏

(1) 松树与柏树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坚贞的洁操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 指坟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言。——《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忠公

忠诚公正。《后汉书·左雄传》:“时 顺帝 新立,大臣懈怠,朝多闕政, 雄 数言事,其辞深切。尚书僕射 虞詡 以 雄 有忠公节,上疏荐之。”

碑额

碑首。碑头及其题字

上层

(1) 上面一层或几层

(2) 森林树冠层;亦指森林的树冠

(3) 地位或职位高的

社会各上层阶级

养浩

谓培养本有的浩然正气。语本《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在乾之姤,匿景藏光,嘉遁养浩,韜韞儒墨。” 宋 龚宗元 《赠林处士逋》诗:“养浩时清啸,忘机只寓言。”

自寿

自己保重。《国语·楚语下》:“夫盈而不偪,憾而不贰者,臣能自寿,不知其他。” 韦昭 注:“寿,保也。”旧时常用作书信套语,意谓自我保重。 宋 王安石 《上郞侍郞书》之二:“伏维以道自寿。”又《与李修撰书》:“未间,良食自寿。”

草书

汉字六体中继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之后出现的一种书法字体。特点是笔画相连,书写时速度快

八分书

书体名。 唐 李绰 《尚书故实》:“八分书起於 汉 时 王次仲 。”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名覆金瓯》:“ 明皇 命相,先以八分书书姓名,金甌覆之。” 清 钱谦益 《宋比玉过访虞山将别以六绝句为赠》之三:“五斗酒应饶下物,八分书足张吾军。”参见“ 八分 ”。

正书

(1).书体名。也叫楷书、真书。相传正书始于 东汉 王次仲 ,完备于 三国 魏 锺繇 。《法书要录》卷二引 南朝 梁 庾元威 《论书》:“所学正书,宜以 殷钧 , 范怀约 为主,方正循纪,修短合度。” 唐 岑文本 《伊阙佛龛碑》:“高一丈六寸,广六尺六寸五分,三十二行,行五十一字,正书。”《宣和书谱·正书叙论》:“在 汉 建初 有 王次仲 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是也。” 宋 高宗 《翰墨志》:“ 晋 汝阴 太守 李矩 妻,善 钟 法,能正书入妙。” 朱自清 《说文解字》:“隶书方整,去了挑笔,又变为‘正书’,这起于 魏 代。 晋 唐 之间却称为‘隶书’,而称 汉 隶为‘八分书’。 晋 代也称为‘楷书’。 宋 代又称为‘真书’。正书本也是扁方的,到 陈 隋 的时候,渐渐变方了。到了 唐 代,又渐渐长了。”

(2).旧时指“经”、“史”一类的书。别于小说、戏曲一类的“闲书”。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夫惟 益 与 伊尹 受戮,并於正书,犹无其证。”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至若职方之言,与《周官》无异;时训之説,比《月令》多同。斯百王之正书,五经之别録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从来正书上面説, 孔子 貌似 阳虎 ,以致 匡 人之围,是恶人像了圣人。”

天爵

(1).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因德高则受人尊敬,胜于有爵位,故称。《孟子·告子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唐 白居易 《池上即事》诗:“身闲当贵真天爵,官散无忧即地仙。”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二》:“克己之谓强,天爵之谓贵。”

(2).天子所封的爵位;朝廷官爵。《后汉书·宦者传·吕强》:“ 高祖 重约非功臣不侯,所以重天爵明劝戒也。” 晋 潘岳 《西征赋》:“剌 哀 主於义域,僭天爵於 高安 。”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江致平》:“君以一己好恶而私天爵以授人,其不免矣。”

碑阴

碑的背面。亦指碑后面的文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 魏太平真君 三年,刻石树碑,勒宣时事……碑阴题 宣城公 李孝伯 、尚书 卢遐 等从臣姓名,若新鏤焉。” 唐 柳宗元 《亡姊崔氏夫人墓志盖石文》:“今之制,凡誌于墓者,琢密石,加盖于其上,用敢附碑阴之义,假兹石而书焉。” 宋 司马光 《书田谏议碑阴》:“愿审思之,脱或可从,请附刻於碑阴之末。” 清 俞樾 《诸子平议·序目》:“《诗》不云乎?‘无德不醻。’輒仿 汉 人碑阴之例,书其名字焉。”

虞集

虞集(1272-1348) : 元代文学家、学者。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祖籍仁寿(今属四川),迁居崇仁(今属江西)。官至奎章阁侍书学士,参与《经世大典》的编写。有《道园学古录》。

五言古诗

诗体之一。形成于 东汉 初。每句五字,每篇句数不拘。用韵较灵活,可以隔句或每句押韵,可用平声或仄声韵,一韵到底也可换韵。不讲求对仗、平仄等格律。 宋 严羽 《沧浪诗话·答吴景仙书》:“若 柳子厚 五言古诗,尚在 韦苏州 之上。” 元 杨载 《诗法家数·五言古诗》:“五言古诗,或兴起,或比起,或赋起。”亦省称“ 五言古 ”、“ 五古 ”。 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 太白 五言古犹是 魏 晋 遗则,唯天才超妙,逸气横生,遂有尺寸未合处。” 清 黄子云 《野鸿诗的》:“迨三十七八时,奔走岭外,五古、七律始窥堂户。”《与友人论五言古诗书》:“知近方有事於五古,甚盛甚盛。”

词综

词总集。清代朱彝尊编选,其门人汪森增定。三十卷,补遗六卷。选录唐、宋、元六百五十九人的词作共二千二百余首。内容较丰富。

补遗

增补书籍正文的遗漏。亦指上述增补内容。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弁证·文文山》:“公自书丙子正月十八日午时拜相之诗,尤为亲切,《墨谈》又据《文传》补遗,引公祭妻之文,则 欧阳夫人 死于公前。”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今 元 更为补遗如此,益叹搜奇难尽也。” 鲁迅 《<三闲集>序言》:“但现在又将这编在前面,作为《而已集》的补遗了。”

行香子

(1).词牌名。《中原音韵》、《太平乐府》俱注双调。六十六字。此调以 宋 晁 ( 晁补之 )词、 苏 ( 苏轼 )词、 秦 ( 秦观 )词、 韩 ( 韩玉 )词为正体,而 韩 词一体,填者颇少。参阅《词谱》卷十四。

(2).曲牌名。南曲入中吕宫行,北曲入双角只曲。

叶舟

小船。 隋 薛道衡 《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诗:“叶舟旦旦浮,惊波夜夜流。” 唐 张乔 《渔者》诗:“首戴圆荷髮不梳,叶舟为宅水为居。” 宋 苏轼 《入峡》诗:“叶舟轻远泝,大浪固尝諳。”

东坡

(1).东边坡地。 唐 苏颋 《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兹愿不果率然成章》诗:“寂寞东坡叟,传呼北里人。” 唐 白居易 《东坡种花》诗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2).地名。在 湖北省 黄冈县 憢东。 宋 苏轼 《东坡》诗:“雨洗 东坡 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3). 宋 苏轼 自号 东坡居士 ,因以“东坡”为其别称。 宋 施彦执 《北窗炙輠》卷上:“昨 强幼安 来説话,引援甚富。某谓之曰:‘若此者, 六一 语;若此者, 温公 语;若此者, 东坡 语;若此者, 山谷 语; 强幼安 语却在甚处?’”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东坡 为诗,无非讥切时政,借曰意在爱君,亦从讽諫可也。” 清 吴汝纶 《与杨伯衡论方刘二集书》:“於八家则 望溪 近 欧 曾 ,而 海峰 近 东坡 。”参见“ 东坡居士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王阜寿,朝代:宋代
    云横龙角千秋岸,水发含香十里堤。每向痴儿了公事,倚栏立到日沉西。湖气昏昏雾气漫,泊舟亭下水生寒。幽从卧篷窗冲月,喝起痴龙倒挂看。
  • 作者:梅德明,朝代:元代

    亢阳为灾魃为虐,草木焦枯金石铄。

    遂令畎亩飞炎埃,自春徂夏失东作。

    我侯闵雨念黎氓,忧心如惔祷百灵。

    斩鹅击瓮骏奔走,穷呼昊天曾莫听。

    潨浔之潭深不测,下有神龙蟠窟宅。

    铁符才沉云气黑,甘雨一注苏万物。

    雨馀膏乳平欲流,农夫欣欣翠满畴。

    行当泚笔书大有,神功总归作霖手。

  • 作者:鲜于侁,朝代:宋代
    噫嗟兮文公,岿然兮秘宇。怅王室兮多难,独勤劳兮左右。四国流言兮冲人不知,东片问罪兮慆慆不归。大电以风兮天威震惊,弁启金滕兮衮衣有光。公之心兮大成文武,公之子兮建侯启土。山川兮附庸,奄凫绎兮龟蒙。万子孙兮承祀,亿兆人兮仰止。惟夫子之叹嗟兮不复见子寤寐。何莽新之假摄兮文奸言而欺一世,造作诡故而戕刘兮亦亟殄宗而绝嗣。公之圣而德协天兮何妄人之辄自俾其颠而不终兮天实表公衷而警后。肃进拜於庙堂兮奉时之牲酒。鼓钟兮在宫,琴瑟兮在堂。神之格兮乐享,民欣欣兮不忘。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昔年颐志寻无踪,曾子养志难再同。

    今时颐志殊艰致,箕畴时若不易逢。

    奎文辉焕犹丽榜,敬缅当日两事亦廑躬,敢不聪听圣训励寅恭。

  • 作者:唐求,朝代:唐代
    门户寒江近,篱墙野树深。晚风摇竹影,斜日转山阴。砌觉披秋草,床惊倒古琴。更闻邻舍说,一只鹤来寻。
  • 作者:皮日休,朝代:唐代
    青翰虚徐夏思清,愁烟漠漠荇花平。醉来欲把田田叶,尽裹当时醒酒鲭。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承光匪自今,建置溯辽金。

    古树籁宜听,新春景重寻。

    轻阴生岛侧,宿雪积墙阴。

    怵尔怀殷鉴,无遑悦志吟。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烛暗时酒醒,原来又是梦里。
  • 作者:吴文英,朝代:宋代
    标签:思念

    花穿帘隙透。向梦里销春,酒中延昼。嫩篁细掐,想思字、堕粉轻黏D139袖。章台别后,展绣络、红蔫香旧。□□□,应数归舟,愁凝画阑眉柳。
    移灯夜语西窗,逗晓帐 * ,问何时又。素纨乍试,还忆是、绣懒思酸时候。兰清蕙秀。总未比、蛾眉螓首。谁诉与,惟有金笼,春簧细奏。

  • 作者:魏野,朝代:宋代
    初得春方暖,今来岁已阑。紫泥辞却易,白雪和终难。频拂心宁倦,时吟齿觉寒。会须亲谢去,闲拄折鱼竿。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