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次韵韩毅伯志别原文 诗词名句

次韵韩毅伯志别

作者: 王炎朝代: 宋代

次韵韩毅伯志别原文

江头三老风樯急,诗叟欲行还却立。
刚肠不解儿女悲,肯为别离襟袖湿。
翰墨场中空白眉,牙游不遂休奔驰。
平生讷室有秘诀,持以赠君君可归。
静而无哗气方定,清而寡欲心自正。
耳根毁誉等风波,眼界枯荣俱泡影。
得此还家虽退藏,被褐怀玉中含光。
踏破青鞋行万里,猛省昨非今近是。
但看污渎有灵龟,莫道蹄涔无尺鲤。

诗词问答

问:次韵韩毅伯志别的作者是谁?答:王炎
问:次韵韩毅伯志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炎名句大全

王炎次韵韩毅伯志别书法欣赏

王炎次韵韩毅伯志别书法作品欣赏
次韵韩毅伯志别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江头

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三老

(1).古代掌教化之官。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史记·陈涉世家》:“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鋭,伐无道,诛暴 秦 ,復立 楚 国之社稷,功宜为王。’”《汉书·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后汉书·循吏传·王景》:“父 閎 为郡三老。”

(2).指国三老,多以致仕三公任之。《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 朱右曾 校释:“三老,国老也。谓致仕者。”《周书·儒林传序》:“下詔尊太傅 燕公 为三老。”参见“ 三老五更 ”。

(3). 东汉 赤眉农民起义军最高首领的称号。《后汉书·刘盆子传》:“ 琅玡 人 樊崇 起兵於 莒 ,众百餘人转入 太山 ,自号三老。”《资治通鉴·汉光武建武元年》:“诸三老、从事皆大会。” 胡三省 注:“赤眉诸帅最尊者号三老,次从事。”

(4).指上寿、中寿、下寿。《左传·昭公三年》:“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 杜预 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

(5).道教指上元老君、中玄老君、下黄老君。《黄庭内景经·脾部》:“注念三老子轻翔。” 梁丘子 注:“三老谓元老、玄老、黄老之君也。”

(6).柁工。 唐 杜甫 《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 仇兆鳌 注:“ 蔡 注:‘峡中以篙师为长年,舵工为三老。’ 邵 注:‘三老,捩船者,长年,开头者。’” 宋 陆游 《入蜀记》五:“问何谓长年三老,云梢工是也。” 清 沉受宏 《九龙滩》诗:“长索条分众揽舟,独把操篙付三老。”

(7).称三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所指不一。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下·三老》谓 文彦博 、 张方平 、 范镇 为国之三老, 傅尧俞 、 范纯仁 、 刘挚 为 和州 三老。《元史·张德辉传》:“﹝ 张德辉 ﹞与 元裕 、 李冶 游 封龙山 ,时人号为‘龙山三老’云。”《明史·文苑传四·唐时升》:“﹝ 唐时升 ﹞与里人 娄坚 、 程嘉燧 并称曰‘练川三老’。”

(8).泛指有声望的老人。 清 赵翼 《谒补山制府奉呈》诗:“望高已共尊三老,才大疑兼用五官。” 清 金和 《围城纪事六吟·警奸》:“往往当路横要遮,道旁三老私嘆嗟。”

风樯

指帆船。 唐 刘禹锡 《鱼复江中》诗:“风檣好住贪程去,斜日青帘背酒家。” 宋 周邦彦 《西河·金陵怀古》词:“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檣遥度天际。” 毛 * 《水调歌头·游泳》词:“风檣动, 龟 蛇 静,起宏图。”

诗叟

年老的诗人。 唐 孟郊 《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诗:“曾向贵人得,最将诗叟同。” 宋 杨万里 《檄风伯》诗:“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

却立

亦作“却立”。后退站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 相如 因持璧却立,倚柱,怒髮上衝冠。”《金史·逆臣传·仆散师恭》:“至寝殿, 熙宗 闻步屣声,咄之,众皆却立不敢动, 忽土 曰:‘事至此,不进得乎?’”

刚肠

指刚直的气质。《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刚肠嫉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 张铣 注:“刚肠,谓彊志也。” 唐 白居易 《哭孔戡》诗:“平生刚肠内,直气归其间。” 清 秋瑾 《吊吴烈士樾》诗:“ 皖 中志士名 吴樾 ,百炼刚肠如火热。”

不解

(1).不能解开;不能分开。《楚辞·九章·哀郢》:“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汉 枚乘 《七发》:“ 楚苗 之食,安胡之飰,摶之不解,一啜而散。” 明 李贽 《过桃园谒三义祠》诗:“谁识 桃园 三结义,黄金不解结同心。”

(2).不能解救;不能和解。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向使 郭隗 倒悬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 柳青 《狠透铁》:“有时甚至因為正直更被一部分人深恶痛绝,好象结了不解之仇。”

(3).不止;不罢休。《汉书·五行志上》:“归狱不解,兹谓追非,厥水寒, * 。”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谓释有罪之人而归无辜者也。解,止也。追非,遂非也。”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男家送去一床哔叽被,女家不要,非得麻花被不解。”

(4).不懂,不理解。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唐 李白 《月下独酌》诗之一:“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李筌 注《阴符经》,至‘禽兽之制在气’经年不解,梦乌衣人教之,遂通其义。” 余开选 《狮子》:“‘你要干啥?’ 王天明 不解地问。”

不懈怠。《诗·大雅·假乐》:“不解於位,民之攸塈。”《礼记·杂记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

儿女

(1) 儿子和女儿,子女

儿女成群

(2) 青年男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儿女泪,君休滴

为别

犹分别,相别。 唐 李白 《送友人》诗:“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宋 晏殊 《浣溪沙》词:“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

离襟

借指离人的思绪或离别的情怀。 唐 骆宾王 《送宋五之问》诗:“欲諗离襟切,歧路在他乡。” 宋 梅尧臣 《送玉妆》诗:“明日车马北,岂不动离襟。”

翰墨场

犹翰墨林。 南朝 宋 谢瞻 《张子房诗》:“济济属车士,粲粲翰墨场。” 唐 杜甫 《壮游》诗:“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宋 张孝祥 《鹧鸪天·上元设醮》词之三:“忆昔追游翰墨场, 武夷 仙伯较文章。”

空白

空着的地方;没有填满的部分——用于纸张或其他通常可以写字的东西

给我一张空白纸来算算数

空白支票

不遂

失败;不成功;不尽人意

出国心切,偷渡不遂

奔驰

车马等快速地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茅盾《白杨礼赞》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秘诀

不公开的能解决问题的窍门、办法

赠君

犹赠公。 清 钮琇 《觚賸·自怡编序》:“先赠君 芥葊公 ,春秋六十有八,性喜读书。”

无哗

不要喧闹;肃静无声。《书·秦誓》:“公曰:‘嗟,我士,听无譁,予誓告汝!’” 孔颖达 疏:“听我告汝,无得喧譁。” 唐 柳宗元 《铙歌鼓吹曲·吐谷浑》:“王旅千万人,衔枚默无譁。” 金 元好问 《示程孙》诗之三:“吾母 河南君 ,闺门静无譁。”

欲心

* 之心。《汉武故事》:“帝滞情不遣,慾心尚多,不死之药未可致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宰相前世僧》:“﹝ 杨文襄 ﹞自云前生为 安寧 老僧,薰修颇久,当得小果,因慾心尚炽,被罚为士人,生而天阉。”

贪心。《尉缭子·治本》:“民相轻佻,则欲心兴,争夺之患起矣。”

耳根

(1) 耳廓的根端

(2) 〈方〉∶耳

耳根前

毁誉

毁损与赞誉

《京都纪事》播放后,毁誉不一

风波

(1) 风和波浪。比喻生活或命运中所遭遇的不幸或盛衰变迁

世路风波

惹出风波

(2) 乱子;纠纷

风波迭起

眼界

目力所及的范围,借指见识的广度

窗中缟练舒眼界。——苏轼《和子瞻雪浪斋》

枯荣

草木的盛衰。比喻人的得志和失意

泡影

(1) 毫无效果的状态;毫无意义的结果;落空

(2) 无,零

我想当一个商界代言人的愿望一夜之间化成了泡影

还家

(1).回家。《后汉书·臧洪传》:“ 中平 末,弃官还家,太守 张超 请为功曹。”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闕短,指日亲晨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行至 汴梁 中牟 地方,有个族人在那里做主簿,打点去与他寻些盘费还家。”

(2).归还农家。 陈残云 《南大门风光·河畔飘起红旗》:“土改的锣鼓声,和贫苦农民‘土改还家’的欢笑声,震荡了 深圳 南岸劳苦者的心声,有些人回到家乡,分到了土地,安居乐业搞生产。”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六:“咱们挖地主财宝是要咱们的血汗帐,是财宝还家。”

(3).指把农作物收获回来。 刘澍德 《拔旗》:“附带还有一条:注意不要抛撒,保证颗粒还家。”

退藏

(1).退归躲藏;隐匿。 唐 杜甫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校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戏呈元二十一曹长》:“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宋 司马光 《祭雷道矩文》:“虏气方沮,歛踪退藏。” 鲁迅 《彷徨·伤逝》:“死的寂静有时也自己战栗,自己退藏。”参见“ 退藏於密 ”。

(2).谓辞官引退,藏身不用。 唐 白居易 《元十八从事南海欲出庐山临别旧居投和兼伸别情》诗:“我自退藏君变化,一杯可易得相逢。” 宋 苏舜钦 《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诗:“於时既无益,自合早退藏。” 元 耶律楚材 《云汉远寄新诗四十韵因和而谢之》:“多士思登用,遗贤肯退藏。”

被褐怀玉

身穿粗布衣服,怀中藏着宝玉。比喻人有才德而深藏不露。《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河上公 注:“被褐者,薄外;怀玉者,厚内。匿宝藏怀,不以示人也。” 三国 魏 曹操 《求贤令》:“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於 渭 滨者乎?” 宋 司马光 《乞以十科举士札子》:“寰宇至广,俊彦如林,或以恬退滞淹,或以孤寒遗逸,被褐怀玉,岂能周知。” 清 钱谦益 《<孙子长诗>序》:“ 子长 被褐怀玉,不自矜重。”

含光

(1).蕴含光彩。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后以形容女子光彩动人。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肯向天涯托掌珠,含光佳侠意何如?”

(2).犹和光。谓内蕴不外露。比喻至德。 汉 蔡邕 《陈大丘碑文》:“赫矣 陈君 ,命世是生,含光醇德,为士作程。”《魏书·常景传》:“其赞 扬子云 曰:‘ 蜀江 导清流, 扬子 挹餘休。含光絶后彦,覃思邈前修。’”

(3).比喻随俗浮沉。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三:“有耳莫洗 潁川 水,有口莫食 首阳 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4).犹敛光。收敛光辉。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天鸡相呼曙霞出,敛影含光让朝日。”

(5).宝剑名。《列子·汤问》:“ 孔周 曰:‘吾有三剑,唯子所择……一曰含光,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 清 汤璥 《<交翠轩笔记>后序》:“覩其剑,而无 薛烛 之识以察之,则含光、承影与苗山、羊头同利矣。”

青鞋

亦作“ 青鞵 ”。1.指草鞋。 唐 杜甫 《发刘郎浦》诗:“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 仇兆鳌 注:“沉氏曰:黄帽,籜冠。青鞋,芒鞋。” 宋 辛弃疾 《点绛唇》词:“青鞋自喜,不踏 长安市 。” 清 郑燮 《赠图牧山》诗:“青鞵踏晓露,小阁延朝暾。”

(2).借指笔套。 宋 黄庭坚 《戏咏猩猩毛笔》:“明窗脱帽见蒙茸,醉着青鞋在眼中。”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猛省

(1).猛然觉悟;忽然明白过来。《朱子语类》卷二七:“ 曾子 迟钝,直是辛苦而后得之。故闻一贯之説,忽然猛省,谓这个物事元来只是恁地。”《三国演义》第二二回:“ 玄德 猛省曰:‘莫非 郑康成 先生乎?’” 清 黄景仁 《乙未除夕前五日》诗:“下士方在迷,达人已猛省。” 巴金 《春》一:“她不用思想茫然地过了片刻,然后猛省地拿起书。”

(2).忽然忆起。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五出:“沉吟一和,猛省孩儿事未员。”

(3).深刻反省。 明 高攀龙 《讲义·十室之邑》:“若使十室之忠信,有肯回头猛省的,岂不是絶世聪明睿知!”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自尽》:“尔等试静思,猛省毋忽。” 巴金 《灭亡》第六章:“在从前她一点也不觉得,现在猛省起来才觉得从前的生活是何等危险的了。”

昨非

昔日之非。 晋 陶潜 《归去来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宋 陆游 《书感》诗:“会凭香火消前业,已筑茆茨讼昨非。”自注:“余村居筑小轩,以‘昨非’名之。”

近是

对某种情况、某种事物作接近肯定的判断。 汉 王充 《论衡·自纪》:“歷日弥久,以为昔古之事,所言近是。”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长安门》:“东西 长安门 外有通五府各部处总门,京师市井人谓之 孔圣门 ,或以为本名 公生门 ,并无意义。其有识者则曰 拱辰门 之误,近是。” 郭沫若 《棠棣之花》附录《我怎样写<棠棣之花>》:“有的人站在纯粹历史家的立场,说 阳坚 、 韩山坚 、 韩严 应该是一个人,而且就是 严仲子 严遂 。不错,有些近是。”

污渎

亦作“汚瀆”。 1.死水沟。 汉 贾谊 《吊屈原赋》:“彼寻常之污瀆兮,岂容吞舟之鱼?”《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我寧游戏汚瀆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羈,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清 刘大櫆 《祭左和中文》:“捐明月於污瀆兮,余又何憾乎今之世!”

(2).犹亵渎。 前蜀 杜光庭 《汉州王宗夔尚书安宅醮词》:“或汚瀆吉神,或镇压凶位。”

灵龟

(1).龟的一种。蠵之别名。《尔雅·释鱼》:“二曰灵龟。” 郭璞 注:“ 涪陵郡 出大龟,甲可以卜,缘中文似瑇瑁,俗呼为灵龟。即今觜蠵龟,一名灵蠵,能鸣。”《墨子·亲士》:“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2).泛指用以占卜的大龟。

(3).有灵应的龟兆。《易·颐》:“舍尔灵龟,观我朶颐。” 孔颖达 疏:“灵龟,谓神灵明鉴之龟兆。”

(4).神龟。《文选·曹植<七启>》:“假灵龟以託喻,寧掉尾於涂中。” 李善 注:“《庄子》曰: 楚王 使大夫往聘 庄子 。 庄子 曰:吾闻 楚 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南唐 李中 《鹤》诗:“好共灵龟作儔侣,十洲三岛逐仙翁。” 清 金农 《寒夜过荆山人山居》诗:“想见苦吟风烛下,灵龟屏息玉蟾枯。”

(5).比喻有才之士。 唐 元稹 《酬李六醉后见寄口号》:“潦倒惭相识,平生颇自奇。明公将有问,林下是灵龟。”

(6).指金钱龟。因其小巧玲珑,故称。 前蜀 贯休 《再逢虚中道士》诗之二:“囊里灵龟小似钱,道伊年与我同年。”

蹄涔

亦作“蹏涔”。语本《淮南子·氾论训》:“夫牛蹏之涔,不能生鱣鮪。” 高诱 注:“涔,雨水也,满牛蹏迹中,言其小也。”后以“蹄涔”指容量、体积等微小。 晋 郭璞 《注<山海经>叙》:“蹏涔之游,无以知絳虯之腾。” 唐 蒋贻恭 《咏虾蟆》:“欲知自己形骸小,试就蹄涔照影看。” 清 焦袁熹 《经生歌》:“蹄涔之水,不生沦涟;覆簣之山,那有云烟?” 清 曾国藩 《书<归震川文集>后》:“浮芥舟於蹏涔之水,不復忆天下有四海涛者也。”

尺鲤

(1).长一尺的鲤鱼,言其大。语本《淮南子·俶真训》:“夫牛蹏之涔,无尺之鲤;块阜之山,无文之材。” 宋 苏轼 《江西》诗:“何人得雋窥鱼矼,举叉絶叫尺鲤双。”

(2).典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即以“尺鲤”指书信。 明 张煌言 《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千里片鸿,经年尺鲤。”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释惟一,朝代: 宋代
    日用千差万别中,如如不动等虚空。春妍秋靖几更变,此老何曾改旧容。
  • 作者: 张籍,朝代: 唐代
    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舞爱双飞蝶,歌闻数里莺。江深青草岸,花满白云城。为政多孱懦,应无酷吏名。出城烟火少,况复是今朝。闲坐将谁语,临觞只自谣。阶前春藓遍,衣上落花飘。妓乐州人戏,使君心寂寥。
  • 作者: 霍总,朝代: 唐代
    五色有名翚,清晨挟两雌。群群飞自乐,步步饮相随。觇叶逢人处,惊媒妒宠时。绿毛春斗尽,强敌愿君知。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东则月台似米家,桂轮弦望定无差。

    偶吟亦自慎冲阙,那肯颠言诩露华。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绿叶扶黄花,品格如卫足。

    向日心不无,附炎志所恧。

  • 作者: 卫宗武,朝代: 宋代
    几因渴杨此癯仙,谁为招邀倏在前。明艳弗为诸垢染,孤标独出众芳先。不矜颜色自奇绝,绰有馨香只暗传。空想名园千树发,何时持酒向花边。
  • 作者: 何瑭,朝代: 明代

    巉然千仞峰,宛似九苞鸟。

    神游乘兴时,骑上青云表。

  • 作者: 彭汝砺,朝代: 宋代

    丛筠叶叶晓风寒,乔木阴阴昼日间。

    要路想公无此乐,蓬莱新有道家山。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崥崹小平处,翼然有虚榭。

    玲珑菁葱蔚,古松出石罅。

    八音听繁会,捲岭天风下。

    禦寇仙若斯,宋玉讽岂藉。

  • 作者: 李覯,朝代: 宋代
    六月地欲赤,驱车河朔行。王师备戎羯,游子念功名。尽识山川险,深穷彼我情。归来具对奏,直上请长缨。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