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满庭芳 赠淳化染何先生原文 诗词名句

满庭芳 赠淳化染何先生

作者: 马钰朝代: 元代

满庭芳 赠淳化染何先生原文

染家为作,闲闲思忖。
讲些是非试听。
揽下绫罗纨绮,满椿一甑。
缘甚炼教伤熟,为惜他、颜色故恁。
染轴发,更须碾砑,且图光莹。
抛散水浆无限,遇人来、取要即当便认。
解了瑕头缠缚,自然见姓。
恰如修行一著,无萦系、可观真性。
常清静,显神光,灿汕有准。

诗词问答

问:满庭芳 赠淳化染何先生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问:满庭芳 赠淳化染何先生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满庭芳 赠淳化染何先生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马钰的名句有哪些?答:马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染家

染户。 汉 刘向 《列仙传·昌容》:“ 昌容 者, 常山 道人也。自称 殷 王子,食蓬虆根,往来上下见之者二百餘年,而颜色如二十许人。能致紫草,卖与染家,得钱以遗孤寡。”

为作

(1).造作;做作。 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豕俛仰嚘咿,为作容声,司原愈益珍之。” 唐 柳宗元 《辩<列子>》:“其文辞类《庄子》,而尤质厚,少为作。” 元 无名氏 《替杀妻》第三折:“那婆娘打扮来便似女猱,全不似好人家苗条,上坟处説不尽乔为作。”

(2).犹作为;行为。 唐 李翱 《去佛斋论》:“使佛生於中国,则其为作也必异於是。”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风俗习惯道德宗教趣味好尚言语暨其他为作,俱欲去上下贤不肖之间,以大归乎无差别。”

闲闲

亦作“闲闲”。谓斤斤于分辨是非。《庄子·齐物论》:“大知闲闲,小知閒閒” 成玄英 疏:“閒閒,分别也……小知狭劣之人,性灵褊促,有取有捨,故閒隔而分别。” 陆德明 释文:“閒閒,有所閒别也。”一说,好伺察人过之意。 俞樾 《诸子平议·庄子一》:“《广雅·释詁》:‘閒,覗也。’‘小知閒閒’当从此义,谓好覗察人也。《释文》曰‘有所閒别’,非是。”

亦作“闲闲”。1.从容自得貌。《诗·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朱熹 集传:“闲闲,往来者自得之貌。” 高亨 注:“从容不迫貌。” 清 孙枝蔚 《田家杂兴次储光羲韵》之八:“桑者各有侣,閒閒在十亩。奈何冠盖客,竟忘山中友。”

(2).强盛貌。《诗·大雅·皇矣》:“临衝闲闲,崇墉言言。”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中》:“家大人曰:言言、仡仡,皆谓城之高大,则闲闲、茀茀,亦皆谓车之彊盛。茀茀,或作勃勃,《广雅》曰:闲闲,勃勃,盛也。”《汉书·叙传下》:“戎车七征,衝輣闲闲,合围单于,北登 闐颜 。”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琅邪定公司马裔墓志铭》:“恂恂教义, 吴起 西河 之风;闲闲鼓旗, 李牧 长平 之政。”

(3).闲静。 唐 刘言史 《登甘露台》诗:“偶至无尘空翠间,雨花甘露境闲闲。” 宋 梅尧臣 《依韵和达观师<山中见寄>》:“既能闲闲住深谷,岂使于于鸣佩玉。” 宋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有女娟娟,闺闥闲闲。”

(4).悠闲的样子。 唐 鲍溶 《寄张十七校书李仁行秀才》诗:“去年八月此佳辰,池上闲闲四五人。” 唐 灵澈 《西林寄杨公》诗:“日日爱山归已迟,闲闲空度少年时。”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三二:“生世多苦辛,何如日閒閒。”

(5).引申谓随随便便,不在意。《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王先 閒閒也行了,不曾问得这家姓 张 姓 李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在我是以为闲闲一件事,却累他送了礼物,还赔了眼泪,倒叫我难为情起来。”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所以凡内行人,缓缓的吃过夜饭,喝过茶,闲闲而去,只要看挂着的帽子,就能知道什么鬼神已经出现。”

思忖

思量;考虑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红楼梦》

我正这么思忖,忽然发现二兰不住地用眼睛瞅我。——《结婚现场会》

是非

(1) 对与错;正确和谬误

是非问题

(2) 口舌;纠纷

搬弄是非

(3) 评论;褒贬

不屑随人是非

试听

试行收听。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关于其他,尚可取来试奏试听。”

绫罗

泛指丝织品。 晋 张华 《轻薄篇》:“童僕餘粱肉,婢妾蹈綾罗。” 晋 木华 《海赋》:“若乃云锦散文於沙汭之际,綾罗被光於螺蚌之节。”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绢人书画》:“人以通草为面,綾罗为袵裳。”

纨绮

(1).精美的丝织品。 晋 潘岳 《秋兴赋》:“珥蝉冕而袭紈綺之士,此焉游处。” 唐 韦元甫 《木兰》诗:“易却紈綺裳,洗却铅粉妆。” 宋 苏辙 《题王詵都尉画山水横卷》诗之一:“归来缠裹任紈綺,天马性在终难覊。”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之六:“被服太素中,何暇问紈綺。”

(2).引申为富贵安乐的家境。 宋 王禹偁 《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敕》:“维公之始,生于紈綺。 晋 主抚之,同乎己子。” 明 宋濂 《故检校孔君权厝志》:“公生紈綺家,遇风日佳时,必张乐设燕为乐。” 清 吴伟业 《悲歌赠吴季子》:“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 江 南长紈綺。”

(3).纨袴子弟。 宋 叶适 《致政通直钱公挽歌词》:“尽与诗书癖,勿令紈綺攀。” 明 文徵明 《题赵仲光梅花杂咏》:“有王孙风度,而无紈綺故习。” 清 曹寅 《西舍小轩落成漫题》诗:“旧时紈綺稀来往,久遣笙歌出画堂。”

(4).谓少年。 唐 张说 《梁国文贞公碑》:“公紈綺而孤,克广前业。” 唐 元稹 《莺莺传》:“余始自孩提,性不苟合,或时紈綺閒居,曾莫流盼。”

颜色

(1)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2)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指颜料或染料

(4)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光莹

光润晶莹;光辉明亮。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絃乃 末訶弥罗国 永泰 元年所贡者,渌水蚕丝也,光莹如贯珠瑟瑟。” 宋 王安石 《东方朔》诗:“金玉本光莹,浮沙岂能堙?”《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繅下丝来,细员匀紧,洁浄光莹。”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四:“雪影在朝阳之下晶映光莹。”

散水

在建筑周围铺的用以防止两水渗入的保护层

无限

没有尽头;没有限量

前程无限

遇人

犹待人。《鹖冠子·道端》:“时君遇人有德,君子至门,不言而信,万民附亲。”《淮南子·人间训》:“以诈譌遇人,虽愈利,后无復。” 宋 曾巩 《殿中丞致仕王君墓志铭》:“其为人,居家孝友,遇人和易质厚,不为聪明机巧以譁世动俗。”

解了

晓悟。《北史·尒朱世隆传》:“性聪解,又畏 荣 ,深自剋勉,留心几案,傍接宾客,遂有解了之名。”

瑕头

染件上系的小布条,上书物主的姓名,以资识别。也称霞头。 元 李治 《敬斋古今黈》卷八:“染物瑕头谜云:‘在染何曾染,无生独得生,有人来解结,见姓见分明。’”

缠缚

缠绕束缚。 宋 苏辙 《次韵子瞻病中赠提刑段绎》:“宦游少娱乐,缠缚苦文案。” 明 唐顺之 《狂歌行赠孟中丞有涯》:“我生苦缠缚,雅志在泉石。” 沉从文 《灯》:“我曾经和那些东西太相熟,因为都市生活的缠缚,又太和那些世界离远了。”

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恰如

(1) 正像,正如

原材料恰如草,文章恰如挤出的奶

(2) 正似乎

那婴儿笑着恰如知道母亲说什么

修行

(1) 修养德行

(2) 出家学佛或学道;行善积德

萦系

牵挂。 宋 毛滂 《惜分飞》词:“恰则心头托托地,放下了日多縈係。” 明 冯梦龙 《挂枝儿·自矢》:“我为你一条心縈係。”

(1).牵挂。 宋 柳永 《慢卷紬》词:“又争似从前,澹澹相看,免恁縈繫。” 元 赵明道 《夜行船·寄香罗帕》曲:“心绪熬煎,形容憔悴,又添这场縈繫。” 明 高濂 《玉簪记·促试》:“不知何事苦相牵,心下常縈繫。” 叶圣陶 《微波》:“已经淡忘的对于 忆云 的爱又炽盛起来,不过性质有点不同,现在是哥哥萦系着可怜的妹妹的爱了。” 何其芳 《画梦录·黄昏》:“而我,竟惆怅又怨抑地,让那亭子永远秘藏着未曾发掘的快乐,不敢独自去攀登我甜蜜的想象所萦系的道路了。”

(2).缠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粉蝶》:“遂送至海岸。俾登舟, 阳 觅楫, 十娘 曰:‘无须此物。’因解裙作帆,为之縈繫。”

可观

(1) 值得看;可以看

凡物皆可观

(2) 指达到比较高的水平、程度

可观的收入

(3) 优美好看

这孩子仪容可观,说话伶俐

真性

(1) 真的

真性近视

(2) 本性;天性

颠倒困踣之极,乃得彻见真性。——明· 李贽《答马历山书》

清静

安静;不嘈杂

清静过日而已。——清· 林觉民《与妻书》

清静的地方

神光

(1).神异的灵光。《楚辞·王逸<九思·哀岁>》:“神光兮熲熲,鬼火兮荧荧。”原注:“神光,山川之精能为光者也。”《汉书·郊祀志下》:“ 西河 筑 世宗庙 ,神光兴於殿旁,有鸟如白鹤,前赤后青。” 宋 苏轼 《谷庵铭》:“谷庵之中空无物,非独无应亦无答,洞然神光照毫髮。” 明 唐顺之 《冬至南郊》诗:“神光人共见,天语帝亲闻。” 刘大白 《爱》诗:“如其你愿长住在我底爱里,我用我满心的爱底神光,笼罩着你。”

(2).精神;神采。《素问·本病论》:“神既失守,神光不聚。”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徙倚傍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张国相 ﹞年八十餘,犹演《宗泽缴印》,神光不衰。”

(3). 汉 代宫名。《文选·扬雄<羽猎赋>》:“啾啾蹌蹌,入西园切 神光 。” 李善 注引 张晏 曰:“ 神光 ,宫名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杜文澜,朝代: 清代

    野芦吹雪,被西风、趱入烟波深处。

    隔岸微茫鸦弄暝,团破一川凉雾。

    浪挟帆飞,灯摇磷碧,暗洒横塘雨。

    篷窗休掩,祫衣新试吴絮。

    因念故里天寒,荒桥水长,目断鸳湖路。

    甚日归来还一笑,长伴渔汀鸥鹭。

    老树萧萧,颓阴黯黯,近市闻人语。

    残更数遍,拥衾空赋愁句。

  • 作者: 胡宏,朝代: 宋代
    走马寻春西复东,夭桃零落委残红。可怜日暮天低处,但有梨花弄晚风。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青韶入律喜阳和,瑞雪端因兆麦禾。

    散漫烟轻微露日,纷敷花发不论科。

    席珍会处那辞屡,墨榻镌成无乃多。

    不异股肱交儆意,载赓庸作岂妨歌。

  • 作者: 司马光,朝代: 宋代
    寒风细雨未晴天,密似轻尘薄似烟。一室独吟图史乱,四邻高会绮罗鲜。雁飞斜柱弦随指,蟹芦新螯酒满船。自笑不歌仍不饮,昏昏只解枕肱眠。
  • 作者: 宋太宗,朝代: 宋代
    虎龙本属木, * 作华池。水炎恒为则,阴阳造化迟。清心常积德,凡眼岂能知。君子听吾喻,神明勿喑欺。
  • 作者: 戴复古,朝代: 宋代
    共醉荆溪酒,不论杯浅深。定交从此日,识面早知心。久缺寒温问,忽闻长短吟。玉霄亭下路,几夜梦相寻。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蝴蝶新生未解飞,须拳粉湿睡花枝。后来借得风光力,不记如痴似醉时。
  • 作者: 赵令畤,朝代: 宋代
    标签: 闺怨写景相思写水
    水满池塘花满枝。乱香深里语黄鹂。东风轻软弄帘帏。日正长时春梦短,燕交飞处柳烟低。玉窗红子斗棋时。
  • 作者: 贯休,朝代: 唐代
    刺婺廉闽动帝台,唯将清净作梯媒。绿沈枪卓妖星落,白玉壶澄苦雾开。仁爱久悬溪上月,恩光又发岭头梅。天资刘邵龚黄笔,神助韩彭卫霍才。古驿剑江分掩映,画旗花舫下喧豗。凤麟帟幕芙蓉坼,洞壑清威霹雳来。礼乐封疆添礼乐,尘埃时节勿尘埃。荔支花下驱千骑,薝卜林中礼万回。视事蛮奴磨玉砚,邀宾海月射金杯。讴歌合合千门乐,鼙角雄雄一阁雷。君父恩深头早白,子孙荣袭日难陪。东阳缁素如何好,空向生祠祝上台。
  • 作者: 辛弃疾,朝代: 宋代
    莫笑吾家苍壁小,棱层势欲摩空。相知惟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天作高山谁得料,解嘲试倩扬雄。君看当日仲尼穷。从人贤子贡,自欲学周公。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