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十一原文 诗词名句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十一

作者:释月涧 朝代:宋代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十一原文

六阴剥尽,鄱阳湖尽底乾枯。

一阳复生,蠙州门暗通一线。

长一线,一线长,个事分明不覆藏。

有般汉闻与么告报,便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如斯领会,笑倒街头石敢当。

诗词问答

问: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十一的作者是谁?答:释月涧
问: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十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月涧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月涧名句大全

注释

1. 冬至小参

参考注释

鄱阳湖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古称 彭蠡 、 彭泽 、 彭湖 、 官亭湖 等。在 江西省 北部,为 赣江 、 修水 、 鄱江 、 信江 等河的总汇。富灌溉、航运之利。盛产银鱼、鳜鱼等。

尽底

全部;彻底。 宋 范仲淹 《奏重定职田顷亩》:“其本官职田上,见收子利,尽底纳官。” 宋 曾巩 《英宗实录院申请》:“自 嘉祐 八年四月至 治平 四年正月已前,应有臣僚进献文字,曾送史馆,或留在中书,剗刷名件,及下吏馆,尽底检寻,降付本院。” 明 徐野君 《春波影》:“专要把这贱人平日做的诗词歌赋,怕有嘲訕我的所在,尽底拿来与我看。”

乾枯

1.失去水分而枯槁。 唐 杜甫 《大麦行》:“大麦乾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一:“贫儿二亩地,乾枯十树桑。” 张天翼 《脊背与 * 》:“他觉得一切的景物都可爱起来。那些干枯的瘦树仿佛很苗条。”

2.干燥。《法苑珠林》卷十二:“脣口乾枯,喉舌燥涩。”

3.干瘪;瘦瘠。 唐 窦臮 《述书赋》下:“虽则筋骨乾枯,终是精神嶮峭。”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素足女》:“今妇人缠足……其体质乾枯,腥秽特甚。” 张天翼 《儿女们》:“脖子有点痠疼--似乎撑不起这干枯的脑袋。”

4.比喻枯燥乏味。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作诗圆熟》:“圆熟多失之平易,老硬多失之乾枯,能不失二者之间,则可与古作者并驱矣。” 朱光潜 《谈文学·文学与人生》:“一个对于文艺有修养的人决不感觉到世界的干枯或人生的苦闷。”

5.枯竭;罄尽。 萧红 《桥》:“她的歌词渐渐的干枯了。”

阳复

(1).犹言一阳来复。《宋书·礼志三》:“太常 顾和 表曰:‘ 泰始 中,合二至之祀于二郊。北郊之月,古无明文,或以夏至,或同用阳復。’” 明 高启 《冬至夜喜逢徐七》诗:“雪明窗促曙,阳復座销寒。”参见“ 一阳来復 ”。

(2).比喻政治清明。 宋 朱熹 《答张敬夫书》:“但政本未清,倖门未窒,殊未有以见阳復之效。”

通一

谓融通为一。 汉 贾谊 《新书·道德说》:“外内通一,则为得失。” 唐 陆龟蒙 《复友生论文书》:“《礼》《乐》二记,虽载圣人之法……未能通一纯实,故时有齟齬不安者。”

一线

见“ 一线 ”。

亦作“ 一綫 ”。1.一根线,亦形容细长如线。 唐 杜甫 《至日遣兴》诗之一:“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稽天之潦,不能终朝,而一线之溜可以潦石者,一与不一故也。” 元 萨都剌 《鹦鹉曲》:“觉来粉汗湿香脸,一线新红枕痕浅。” 明 唐寅 《晓起图》诗:“晓鸦无数盘旋处,緑树枝头一线红。” 毛 * 《菩萨蛮·黄鹤楼》词:“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2).比喻相承或相关事物之间的脉络。《东周列国志》第六一回:“ 尹公佗 学射于 庾公差 , 公差 又学射于 公孙丁 ,三人是一线传授。”《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四年》:“毋竝进君子小人以为色荒,毋兼容邪説正论以为皇极,以培养国家一线之脉,以救生民一旦之命。” 清 宋潜虚 《徐节妇传》:“彼公侯将相跨州连郡,曾未有一如 徐 氏妇者,抱三尺之孤,挽一线之绪,而使之復兴,岂不悲哉!”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其学界为螺线形,虽千变万化,殆皆一线所引也。”

(3).形容极其细微。 金 元好问 《自题写真》诗:“东涂西抹窃时名,一线微官悮半生。” 清 曹寅 《重题晚研跋后兼伤怀南洲》诗之三:“酒边花外打乖人,劫后刚回一线春。”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三节:“若是乎两 汉 之以著述鸣者,惟 江都 龙门 二子,独有心得,为学界放一线光明而已。”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这是一线生机,我记好街名厂名就去了。”

(4).第一线。指作战的最前线,亦指从事实际工作的基层。

事分

职分;名分;身分。 唐 元稹 《叙奏》:“经制度,明利害,区邪正,辨嫌惑,存之则事分著,去之则是非泯。” 宋 王禹偁 《官舍书怀呈罗思纯》:“同年事分几般同,墨綬逶迤一郡中。” 宋 洪迈 《容斋四笔·轻浮称谓》:“至於当他人父兄尊长之前,语及其子孙甥壻,亦云‘某丈’。或妄称宰相执政贵人之字。皆大不识事分者,习惯以然,元非简傲也。”

覆藏

遮掩隐藏。《百喻经·偷犁牛喻》:“破戒之人亦復如是,覆藏罪过,不肯发露。”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著些覆藏。”

与么

犹这么,如此。 唐 慧能 《坛经·自序品》:“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箇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宋 朱熹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词:“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五灯会元·青原下四世·德山宣鉴禅师》:“有僧相看,乃近前作相扑势。师曰:‘与么无礼,合喫山僧手里棒!’僧拂袖便行。”

告报

(1).告知;报告。 汉 王充 《论衡·卜筮》:“夫言问天,则天为气,不能为兆;问地,则地耳远,不闻人言。信谓天地告报人者,何据见哉?” 唐 元稹 《阳城驿》诗:“往来相告报,县尹与公侯。” 宋 苏轼 《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弓箭社人户,遇出入经宿以上,须告报本社头目及邻近同保之人,违者罚钱三百文。”《三国演义》第四八回:“ 庶 ( 徐庶 )蒙丞相收録,恨无寸功报效。请得三千人马,星夜往 散关 把住隘口,如有紧急,再行告报。”

(2).邸报。 宋 苏辙 《辞起居郎状》:“右臣今月十九日准阁门告报已有告命除臣起居郎者。”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绍兴末, 史魏公 为参政,始命书吏鏤版从邸吏告报,不受双书。”

便道

(1) 比寻常所走的途径更直接、更近的道路

抄便道走

(2) 供步行者使用的走道,通常设置在马路的两侧

行人走人行便道

(3) 临时使用的路

一生

整个生命期间

生三

指天地。语出《老子》:“一生二,二生三。”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散淳一之根,潜分步骤,鼓生三之气,以制寰瀛。”

三生

佛家所说的三世转生,即前生、今生和来生

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白居易《赠张处士山人》

三生有幸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如斯

如此。《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三·代死失火》:“苟谓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 郭沫若 《黄山之歌》:“ 峨眉 号称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领会

了解、认识事物并有所体会

领会文件精神

街头

(1)

(2) 在街上生活或工作的

街头流浪儿

(3) 在街头演出或听到的

街头乐队

石敢当

(1).旧时家门口或街衢巷口常立一小石碑或石雕武士像,上刻“石敢当”三字,民间以为可禁压不祥。《急就篇》卷一:“石敢当。” 颜师古 注:“ 卫 有 石碏 、 石买 、 石恶 , 郑 有 石癸 、 石楚 、 石制 ,皆为 石氏 ……敢当,言所当无敌也。” 宋 王象之 《舆地碑记目》卷四:“ 庆历 中, 张纬 宰 莆石 ,再新县治,得一石铭,其文曰:‘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 唐 大历 五年县令 郑 押字记。’今人家用碑石,书曰‘石敢当’三字镇於门,亦此风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石敢当》:“今人家正门适当巷陌桥道之衝,则立一小石将军或植一小石碑,鐫其上曰‘石敢当’,以厌禳之。”

(2).借指勇将。 清 黄遵宪 《李肃毅侯挽诗》之二:“平生自詡 杨无敌 ( 杨业 ),诸将犹夸石敢当。”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佘翔,朝代:明代

    白雪飞扬郢调高,风流妒杀五陵豪。

    浮云较与秋云薄,且对吴山拟反骚。

  • 作者:方回,朝代:宋代
    上岭何所苦,一步一气喘。下岭何所苦,一步一脚软。直视三千丈,石梯落层巘。终须到平处,尚作屈曲转。彼犹可通车,太行羊肠坂。此乃不容步,险甚蜀道栈。回首望木杪,千里百里无。
  • 作者:徐凝,朝代:唐代
    几处天边见新月,经过草市忆西施。娟娟水宿初三夜,曾伴愁蛾到语儿。
  • 作者:康与之,朝代:宋代
    越王山下千树梅,逐客年年走马来。寒玉满村风色里,不受暖霭轻烟催。故人千里复万里,折香欲寄生徘徊。孤吟独醉常夜半,山月野风骑马回。
  • 作者:刘铎,朝代:宋代

    地与中州迥,民馀上古淳。

    峡长深束渭,路险曲通秦。

    烟柳千家晓,风花百里春。

    一官如自择,閒处著閒身。

  • 作者:石宝,朝代:明代
    标签:离别

    官杨何青青,野花明道傍。

    妾东君向西,坐见道路长。

    留妾千金刀,赠君双鸣珰。

    日月如流星,岁暮永相望。

  • 作者:庾信,朝代:南北朝
    兴云榆荚晚。烧薙杏花初。滮池侵黍稷。谷水播菑畬。六月蝉鸣稻。千金龙骨渠。含风摇古度。防露动林于。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秋山易雨亦易晴,金风奏爽天宇晶。

    此时消尽閒筹度,禾黍香中旅骑行。

  • 作者:释道生,朝代:宋代
    月生一,拶倒银山并铁壁。月生二,土宿骑牛穿闹市。月生三,屋头幽鸟语喃喃。不是葛藤露布,亦非入理深谈。
  • 作者:学士院,朝代:宋代
    克昭王业,命成昊天。泰畴禋燎,八阶惟圆。肃然威仪,登降周旋。是谓精享,神监吉蠲。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