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声声慢原文 诗词名句

声声慢

作者: 李演朝代: 宋代

声声慢原文

轻鞯绣谷。
柔屐烟堤,六年遗赏新续。
小舫重来,惟有寒沙鸥熟。
徘徊旧情易冷,但溶溶、翠波如縠。
愁望远,甚云销月老,暮山自绿。
嚬笑人生悲乐,且听我尊前,渔歌樵曲。
旧阁尘封,长得树阴如屋。
凄凉五桥归路,载寒秀、一枝疏玉。
翠袖薄,晚无言、空倚修竹。

诗词问答

问:声声慢的作者是谁?答:李演
问:声声慢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声声慢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李演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演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遗赏

犹逸赏。 唐 李峤 《与夏县崔少府书》:“此傲吏之遗赏,高人之远致也。”

重来

(1).再来;复来。 晋 陶潜 《杂诗》之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事事堪嗟。” 刘大白 《丁宁·春雪》:“让寒飙卷将冻雨,重来称霸。”

(2). 汉 乐曲名。《宋书·乐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庙乐……加宗庙食举《重来》、《上陵》二曲,合八典为上陵食举。”《宋书·乐志一》:“ 汉 太乐食举十三曲:一曰《鹿鸣》,二曰《重来》。”

惟有

只有

我们都很高兴,惟有他沉着脸

寒沙

称寒冷季节的沙滩。 南朝 梁 丘迟 《旦发鱼浦潭》诗:“森森荒树齐,析析寒沙涨。” 唐太宗 《饮马长城窟行》:“寒沙连骑跡,朔吹断边声。” 宋 刘过 《唐多令》词:“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旧情

旧时的情谊

怀念旧情

溶溶

(1) 宽广的样子

江水溶溶

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楚辞·九叹·愍命》

(2) 水缓缓流动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月光荡漾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唐· 杜牧《阿房宫赋》

月色溶溶

月老

月下老人;媒人

嚬笑

(1).皱眉和欢笑。指喜怒哀乐情感的流露。《韩非子·内储说上》:“吾闻明主之爱一嚬一笑……今夫袴岂特嚬笑哉!袴之与嚬笑相去远矣。” 宋 李演 《声声慢》词:“嚬笑人生悲乐,且听我尊前,渔歌樵曲。” 清 唐孙华 《和友人惜别》诗之二:“心灵暗地窥嚬笑,胆怯幽踪怕是非。”

(2).皱眉嗤笑。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引》:“匪直寄大方之嚬笑,抑以为博雅之前驱云。”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尊前

(1).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唐 马戴 《赠友人边游回》诗:“尊前语尽北风起,秋色萧条胡雁来。”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宋 晏几道 《满庭芳》词:“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 明 陈所闻 《初春看晴雪》曲:“喜尊前花萼相辉,听曲里阳春同调。”

(2).尊长之前。书信中的敬词。《西游记》第八九回:“我看他帖子上写着‘……右启,祖翁 九灵元圣 老大人尊前’。”

渔歌

打鱼人唱的歌

渔歌互答。——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尘封

指物品放置过久,覆满灰尘

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

树阴

由树叶提供的遮蔽阳光的地面

凄凉

(1)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2) 悲凉

字字凄凉

归路

归途;往回走的道路

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终于迷失了归路

一枝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 老舍 《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3).一支。一个支派。《景德传灯录·元安禅师》:“ 石头 一枝,看看师灭矣。”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闻。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

(4).一支。犹言一队。《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正遇着 范 贼一枝游兵,劫夺行李财帛,将人口追得三零四散。”《东周列国志》第六回:“臣当引一枝兵,为 蔡 乡导。”

翠袖

(1).青绿色衣袖。泛指女子的装束。 唐 杜甫 《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宋 苏轼 《王晋叔所藏画跋尾·芍药》诗:“倚竹佳人翠袖长,天寒犹著薄罗裳。” 清 龚自珍 《菩萨鬘》词:“无言垂翠袖,粉蝶窥人瘦。”

(2).指女子。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明 何景明 《明妃引》:“琵琶马上再三弹,翠袖朝啼关塞寒。”

修竹

细长的竹子

茂林修竹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歌君别时曲,满座为凄咽。留都信繁丽,此会岂轻掷。熔银百顷湖,挂镜千寻阙。三更歌吹罢,人影乱清樾。归来北堂下,寒光翻露叶。唤酒与妇饮,念我向儿说。岂知衰病后,空盏对梨栗。但见古河东,荞麦花铺雪。欲和去年曲,复恐心断绝。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此县谁言是强名,古来十室亦琴鸣。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两三鸡犬声。村酒分冬胜虚度,霜风一夜辨新晴。半生客路逢佳节,佳节何曾负半生。
  • 作者: 李流谦,朝代: 宋代
    昔年漂泊记曾游,碧树蝉声又带秋。滑滑泥行青嶂路,翩翩风倚夕阳楼。人夸驯雉碑犹在,书托文鳞水漫流。天遣此来相近傍,伴君牢落向边州。
  • 作者: 李云龙,朝代: 明代

    穿就荷衣着葛巾,扁舟随意趁芳春。

    云林烟水无穷处,南北东西不定人。

    两岸灯花迎去棹,一挑风雨半閒身。

    知君非乏青鸾翮,龙性由来不可驯。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或降于飞或在梁,相关乐意水云乡。

    诗人寓义分明会,上下情亲福禄长。

  • 作者: 仇远,朝代: 宋代
    片云凝墨,看荷花才湿,依然无雨。水槛空明人少到,却却幽禽相语。曲几横陈,长琴高挂,自奏南风谱。俄闻刀尺,隔窗人翦霜苎。因念西子湖边,闹红一舸,曾宿鸳鸯浦。翠羽不传沧岛信,日暮闲情□与。懒拂鸾笺,懒拈象管,秀句同谁赋。孤鸿程杳,夕阳低下平楚。
  • 作者: 李若水,朝代: 宋代
    东风政摇荡,百鸟争春鸣。长亭杨柳弱,广陌芳草平。游子动行色,辛勤奔皇京。利名悲末路,合散笑浮生。望望陟前陂,陨涕空含情。勉哉振长策,扶摇云翼轻。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胜阁攀登揽全胜,一堤桃柳两湖船。

    民情畅我忧中乐,物色昌其静里妍。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蒋君易学高无助,蔡子重来讲杏坛。绛帆先生移席听,青衿学士堵墙观。举扬霁月光风易,笺注先天太极难。稳坐虎皮挥麈毛,岂知春雨客毡寒。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历掌丝纶佐斗枢,心依行在想晨趋。

    最欣佳节当初度,要识元衡半老儒。

    潞国晚年尤矍铄,吕端大事不糊涂。

    缄诗并寄黄花酒,看取瀼瀼湛露濡。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