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迓客至大浪滩上原文 诗词名句

迓客至大浪滩上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迓客至大浪滩上原文

小垄瓜蔓绿,短篱梅子黄。
晓风掠水来,吹我醉面凉。
平生萧散意,未觉将迎忙。
溪山供一笑,客主可相忘。
宁当倒手版,聊复据胡床。
太平岂无象,麦饭家家香。
我归亦何有,养气犹轩昂。
那因五斗陈,坐变百链刚。

诗词问答

问:迓客至大浪滩上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迓客至大浪滩上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陆游迓客至大浪滩上书法欣赏

陆游迓客至大浪滩上书法作品欣赏
迓客至大浪滩上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瓜蔓

瓜类植物的茎。形容曲折纠结

短篱

低矮的篱笆。 宋 苏轼 《小圃五咏·枸杞》:“短篱护新植,紫笋生卧节。” 宋 范成大 《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诗:“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緑香。”

梅子

梅树的果实

醉面

醉颜。 宋 黄庭坚 《谢答闻善二兄九绝句》之六:“ 公择 醉面桃花红,人百忤之无愠容。” 宋 葛长庚 《十月十四夜》诗:“月透诗情冷,风吹醉面凉。”参见“ 醉颜 ”。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散意

指表白心意。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常思除弃小事,更申前好,二族俱荣,流祚后嗣,以明雅素中诚之效。抱怀数年,未得散意。”

将迎

(1).送往迎来。《庄子·知北游》:“ 颜渊 问乎 仲尼 曰:‘ 回 尝闻诸夫子曰:‘无有所将,无有所迎。’ 回 敢问其游。’ 仲尼 曰:‘……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负心二十载,於今废将迎。” 清 吴伟业 《送旧总宪龚孝升出使广东》诗:“独有飘零老 伏生 ,不堪衰白困将迎。”

(2).迎接。 宋 范成大 《次韵许季韶水乡席上》:“解愠风来如故旧,催诗雨作要将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夫人》:“妇已遣人将迎,遂与俱去。”

(3).逢迎;迎合。《宋书·徐爰传》:“殿省旧人,多见罪黜,惟 爰 巧於将迎,始终无迕。” 明 归有光 《王母孙孺人墓志铭》:“祖母性严厉,鲜当其意。先母能委曲将迎,常得其懽心。”

(4).将养;保养。《列子·汤问》:“不待杀戮而夭,不待将迎而寿。”

客主

(1).客人与主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孙安国 往 殷中军 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復煗者数四。” 唐 李翱 《论故度支李尚书事状》:“ 翱 於 李尚书 ,初受顾惠,及其去选也,客主之义,亦不得如初懽矣。”

(2).指主人。谓行待客之礼。《三国志·魏志·吕布传》:“ 汜 曰:‘昔遭乱过 下邳 ,见 元龙 。 元龙 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牀卧,使客卧下牀。’”

(3).战争中的双方,敌方与我方。《孙膑兵法·十问》:“交和而舍,粱食钧足,人兵适衡,客主两惧。”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 匈奴 既败,举国兴归,更练精兵,强踰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絶。”

(4).指辩论中问难与答辩的双方。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二国之士,各沐浴所闻,家自以为我土乐,人自以为我民良,皆非通方之论也。作者又因客主之辞,正之以 魏 都,折之以王道,其物土所出,可得披图而校。”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弼 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於是 弼 自为客主数番,皆一坐所不及。”《南史·隐逸传下·马枢》:“王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 马学士 论议,必使屈服,不得空立客主。’於是数家学者,各起问端。”《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客主也合相饶,不合望外折挫。”

相忘

彼此忘却。《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宋 苏轼 《送穆越州》诗:“江海相忘十五年,羡君松柏蔚苍颜。” 白采 《被摈弃者》:“我宝宝一天一天的烦聒我,同伴都像与我相忘了。”

宁当

难道;岂可。《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七岁读《论语》,志在书传,母常非之,曰:‘当习女工,今不是务,寧当学博士邪!’”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民间君子,犹内不负心,外不愧影,上不欺天,下不食言,岂况古之真人,寧当虚造空文,以必不可得之事,誑误将来,何所索乎!” 宋 范成大 《秋芸有春绿》诗:“清霜早晚至,何草不能黄?寧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

倒手

从一个人的手上转卖到另一个人的手上,多指货物买卖

胡床

亦作“ 胡床 ”。一种可以折迭的轻便坐具。又称交床。《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 裴松之 注引《曹瞒传》:“公将过河,前队适渡, 超 等奄至,公犹坐胡牀不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自新》:“ 渊 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 唐 杜甫 《树间》诗:“几回霑叶露,乘月坐胡牀。”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交床》:“今之交牀,本自虏来,始名胡牀, 桓伊 下马据胡牀取笛三弄是也。 隋高祖 意在忌胡,器物涉胡言者,咸令改之,乃改交牀。” 宋 陶穀 《清异录·逍遥座》:“胡牀施转关以交足,穿便絛以容坐,转缩须臾,重不数斤。” 清 赵翼 《饭馀》诗:“携得胡牀临水坐,柳荫深处看荷花。”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下》:“先生杖履留春,老子胡牀玩月。”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无象

(1).失去常态、常道。《左传·襄公九年》:“ 士弱 曰:‘…… 商 人閲其祸败之衅,必始於火,是以日知其有天道也。’公曰:‘可必乎?’对曰:‘在道,国乱无象,不可知也。’” 杜预 注:“言国无道,则灾变亦殊,故不可必知。” 孔颖达 疏:“若国家昏乱,无復常象,不可知也。”《文选·王粲<七哀>诗之一》:“ 西京 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李善 注引 河上公 曰:“象,道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 伊洛 既燎烟, 函崤 没无象。”一本作“ 无像 ”。

(2).没有形迹;没有具体形象。《管子·幼官》:“备具胜之原,无象胜之本。” 赵守正 注:“无象,指军行隐蔽,使人们看不到形象。”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譬若画形於无象,造响於无声。” 唐 张九龄 《请东北将吏刊石纪功德状》:“观变早於未萌,必取预於无象。”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或兀坐冥搜,求声於寂寥,写真於无象。”

(3).原为道家形容道玄虚无形之语,后亦泛指诸种义理的玄微难测,或玄微难测的义理。语出《老子》:“绳绳兮不可名,復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怳。” 南朝 梁 沉约 《雅乐歌·諴雅之一》:“怀忽慌,瞻浩荡……出杳冥,降无象。”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道行无跡,妙极无象:谓体性空,而本源清净;谓诸见灭,而觉照圆明。” 宋 苏辙 《郊祀庆成》诗:“治道初无象,神功竟莫宣。” 清 王士禛 《渔洋诗话》卷下:“ 吴 之 洞庭山 有丐者, 汪钝翁 记其数诗,有云:‘……有形皆是假,无象孰为真?悟到无生地,梅花满四邻。’”

麦饭

(1).磨碎的麦煮成的饭。《急就篇》卷二:“饼饵麦饭甘豆羹。” 颜师古 注:“麦饭,磨麦合皮而炊之也;甘豆羹,以洮米泔和小豆而煮之也;一曰以小豆为羹,不以醯酢,其味纯甘,故曰甘豆羹也。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后汉书·冯异传》:“ 光武 对灶燎衣, 异 復进麦饭、菟肩。” 宋 苏轼 《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城西忽报故人来,急扫风轩炊麦饭。” 宋 陆游 《戏咏村居》之一:“日长处处鶯声美,岁乐家家麦饭香。”一说,大麦粒和豆煮的饭。 清 桂馥 《札朴·乡里旧闻·麦饭麦粥》:“大麦粒和豆煮曰麦饭……供夏之餔食。”

(2).祭祀用的饭食。 宋 刘克庄 《寒食清明》诗:“ 汉 寝 唐 陵无麦饭,山蹊野径有梨花。” 元 黄石翁 《寒食客中》诗:“南陵不可避风雨,麦饭如何托子孙。” 明 高启 《穆陵行》:“ 起輦谷 前马蹄散,白草无人浇麦饭。” 康有为 《遣人北寻幼博墓携骸南归》诗:“纸钱麦饭送无人,大仇不报负英魂!”

家家

每户

何有

(1).有什么。《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郑玄 笺:“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 崐山 何有?有瑶有珉。”

(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难。《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难。”《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王审用臣之议,大则可以王,小则可以霸,於何有哉?”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一:“意气倾人命,离隔復何有?”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怜惜、不爱重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蒲 人、 狄 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 蒲 狄 乎!” 杨伯峻 注:“何有,古人习语,意义随所施而异,此谓心目中无之也。”《吕氏春秋·知接》:“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有於君?” 清 侯方域 《重修颜鲁公碑亭记》:“其视卿相王侯与其国封邸第,曾不若脱屣,而何有于亭?”

(4).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关。《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祁氏 私有讨,国何有焉?” 杜预 注:“言讨家臣,无与国事。”《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若利本之颠, 瑶 何有焉?”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苟其人之恶,则於铭乎何有?”

(5).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顾虑、不在乎。《左传·昭公元年》:“ 吉 若获戾,子将行之,何有於诸 游 ?” 杨伯峻 注:“言不必顾虑 游氏 诸人。” 明 李贽 《与周友山》:“士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于废弃歟?” 鲁迅 《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却未必都如此不净;倘竟如此不净,则即使‘授受不亲’后来也就会‘瞟’,以至于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时便是一部《礼记》,也即等于《 * 》了,又何有于《蕙的风》?”

(6).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得。《左传·僖公十五年》:“获 晋侯 ,以厚归也;既而丧归,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杜预 注:“何有犹何得。”

(7).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有。《文选·木华<海赋>》:“弘往纳来,以宗以都。品物类生,何有何无?” 李善 注:“言诸品物以类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无?言其多也。”

(8).哪里有,岂有。 汉 张衡 《西京赋》:“泽虞是滥,何有春秋?”《后汉书·贾琮传》:“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圣人之道,捨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明 吴承恩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岁之水也,洪涛冒夫城郭,而何有於田,何有於食,何有於租与赋哉!”

养气

(1) 培养品德;涵养意志

(2) 儒家指修养心中的正气;道家指炼气。即培养先天的元气

轩昂

(1).高峻貌;扬起貌。 唐 韩愈 《南山诗》:“崎嶇上轩昂,始得观览富。” 唐 柳宗元 《招海贾文》:“舟航轩昂兮,下上飘鼓。”

(2).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宋 王安石 《示蔡天启》诗:“忽然变轩昂,慎勿学 哥舒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高赞 一眼看见那个小后生,人物轩昂,衣冠济楚,心中已自三分欢喜。” 鲁迅 《彷徨·长明灯》:“方头说着,便轩昂地出了门。”

(3).骄傲貌。《三国志·吴志·孙坚传》:“ 卓 受任无功, * 稽留,而轩昂自高。”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毛成翼长,蝉蜕泉壤,便自轩昂,目不步足,器满意得,视人犹芥。”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松杉的苍翠披着银铠晶甲的圣衣,固然明明轩昂有骄色,表示他克己能耐忍受 * 的涵量。”

(4).形容音调高昂。 唐 韩愈 《听颖师弹琴》诗:“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陵阳论晚唐诗律卑浅》:“ 唐 末人诗,虽格致卑浅,然谓其非诗则不可。今人作诗,虽句语轩昂,但可远听,其理略不可究。” 元 耶律楚材 《和景贤又四绝》之三:“幽人寥落思无穷,付与轩昂一曲中。”

(5).形容文字雄健。 唐 韩愈 《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开缄忽覩送归作,字向纸上皆轩昂。” 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三:“如 摩詰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 渭城 ’,倒戟而入,笔势轩昂。”

(6).宽敞;宏大。《西游记》第二三回:“师父喘息始定,抬头远见一簇松阴,内有几间房舍,着实轩昂。”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明武宗遗事》:“择日前往赴任,县令趋改衙署,规制轩昂,亦用辕门鼓吹,与抚按等。”

五斗

(1).见“ 五斗米 ”。

(2).即五星。《黄庭内景经·若得》:“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焕明是七元。” 梁丘子 注:“五斗,五星;七元,北斗也。”参见“ 五星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戴炳,朝代:宋代

    检点新秋事,天公赐已丰。

    秋床梧叶雨,晓袂竹林风。

    阅世心先老,伤时酒易中。

    谁将和战议,细与问元戎。

  • 作者:曹松,朝代:唐代
    活得枯樵耕者知,巡方又欲向天涯。珠穿闽国菩提子,杖把灵峰榔栗枝。春藓任封降虎石,夜雷从傍养龙池。生缘在地南浮去,自此孤云不可期。
  • 作者:张载,朝代:宋代
    负郭吾庐二顷田,面山临水跨通川。苏秦妾妇无高识,盛诧腰间六印悬。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膝六分明友少男,岩关霁色郁朝岚。

    千林润逼雪为雨,一卷寒生青出蓝。

    涧道谁人寻活句,茅斋有客恣幽探。

    玉壶冰是香光体,结习从知此处谙。

  • 作者:温庭筠,朝代:唐代
    湘东夜宴金貂人,楚女含情娇翠嚬。玉管将吹插钿带,锦囊斜拂双麒麟。重城漏断孤帆去,唯恐琼签报天曙。万户沈沈碧树圆,云飞雨散知何处。欲上香车俱脉脉,清歌响断银屏隔。堤外红尘蜡炬归,楼前澹月连江白。
  • 作者:裘万顷,朝代:宋代
    断雁声边小雨来,菊花强半卧苍苔。乍寒天气虽宜酒,冷淡无心把酒杯。
  • 作者:王建,朝代:唐代
    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百年欢乐能几何,在家见少行见多。不缘衣食相驱遣,此身谁愿长奔波。箧中有帛仓有粟,岂向天涯走碌碌。家人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
  • 作者:李端,朝代:唐代
    梨花开上苑,游女著罗衣。闻道情人怨,应须走马归。御桥迟日暖,官渡早莺稀。莫遣佳期过,看看蝴蝶飞。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雨过翔云露晚蟾,无边秋思玉痕纤。

    何人为忆经年别,水色天光取次拈。

  • 作者:施肩吾,朝代:唐代
    且将一笑悦丰年,渐老那能日日眠。引客特来山地上,坐看秋水落红莲。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