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题竹阁原文 诗词名句

题竹阁

作者: 许景衡朝代: 宋代

题竹阁原文

西岑僧舍知多少,竹阁巍然鹿苑中。

蜡屐登临非俗客,石床宴坐属诗翁。

黄金阶砌纷纷月,碧玉窗棂细细风。

千里江山应在眼,狂鞭何用作深丛。

诗词问答

问:题竹阁的作者是谁?答:许景衡
问:题竹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题竹阁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许景衡的名句有哪些?答:许景衡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参考注释

僧舍

(1).僧人的住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暖香满室如春》:“ 宝云溪 有僧舍,盛冬若客至,则燃薪火,暖香一炷,满室如春。”

(2).指寺院。 宋 真山民 《晓行山间》诗:“僧舍在何许?隔林鐘磬清。” 清 阎尔梅 《锦屏山》诗:“渔林乌柳围金橘,僧舍香楠荫铁蕉。”

多少

(1) 指量度或数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你有多少钱

(2) 或多或少;未特别指出的或未确定的东西(如数量或价格)

按多少钱一里收费

(3) 稍微

天气多少有些变化

(4) 疑问代词

(5) 问数量

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水浒传》

(6) 表示不定的数量

最后终于写出来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欢乐,只有这位业余作者才知道

竹阁

(1).用竹子建造的楼阁。 唐 张籍 《和陆司业习静寄所知》:“山开登竹阁,僧到出茶牀。” 唐 白居易 《宿竹阁》诗:“晚坐松簷下,宵眠竹阁间。” 清 查慎行 《闲咏》:“延曦开竹阁,向晦掩柴关。”

(2).楼阁名。在 浙江 杭州 孤山 附近,今废。 宋 姜夔 《卜算子》词之三:“ 凉观 酒初醒, 竹阁 吟纔就。” 清 张岱 《西湖梦寻·西湖中路·六一泉》:“ 六一泉 在 孤山 之南,一名 竹阁 ,一名 勤公讲堂 。 宋 元祐 六年, 东坡先生 与 会勤上人 同哭 欧阳公 处也。”

巍然

高大雄伟的样子

巍然屹立

鹿苑

(1).饲养鹿的园囿。《春秋·成公十八年》“筑鹿囿” 晋 杜预 注:“筑墙为鹿苑。” 南朝 宋 鲍照 《蒜山被始兴王命作》诗:“鹿苑岂淹睇, 兔园 不足留。”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品艳》:“犹记其靸轻烟,曳文雾,下六萌油碧,以宫綃扇障鬟,依母向鹿苑中,为荷花祝生日。”

(2).古苑名。在今 山西省 大同县 北。《魏书·太祖纪》:“ 天兴 二年二月,以所获 高车 众起 鹿苑 。”

(3).地名。《晋书·陆机传》:“ 长沙王 乂 奉天子与 机 战於 鹿苑 , 机 军大败,赴 七里涧 而死者如积焉。”

(4).即 鹿野苑 。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摹写真容,似丈六之见 鹿苑 。” 范祥雍 校注:“ 鹿苑 ,即 鹿野苑 ,佛成道处。”

(5).指僧园、佛寺。 清 赵翼 《李雨村观察自蜀中续寄诗话比旧增多戏题于后》诗:“採兼 鹿苑 高僧座,购到 鸡林 贾客舟。”参见“ 鹿野苑 ”。

蜡屐

(1).以蜡涂木屐。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或有诣 阮 ( 阮孚 ),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神色闲畅。”后因以“蜡屐”指悠闲、无所作为的生活。 宋 辛弃疾 《玉蝴蝶·叔高书来戒酒》词:“生涯蜡屐,功名破甑,交友摶沙。” 康有为 《苏村卧病写怀》诗:“拟经制礼吾何敢,蜡屐持筹事未分。”

(2).涂蜡的木屐。 唐 刘禹锡 《送裴处士应制举》诗:“登山雨中试蜡屐,入洞夏里披貂裘。” 宋 苏舜钦 《关都官孤山四照阁》诗:“他年君挂朱轓后,蜡屐邛枝伴此行。” 清 钮琇 《觚賸·石言》:“蓬门昼掩,蜡屐生尘,有客过访,寂若无人。” 郁达夫 《辞蓝亭留谢》诗:“杨柳旗亭劳蜡屐,青山红豆羡闲身。”

登临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俗客

(1).指不高雅的客人。 唐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洞》:“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 宋 梅尧臣 《舟中夜与家人饮》诗:“且独与妇饮,颇胜俗客对。” 清 查慎行 《雨夜过徐淮江》诗之一:“五经自课佳儿读,半刺曾嫌俗客通。”

(2).指尘世间人,与神仙或出家、隐逸之人相对。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卫公靖》:“ 靖 俗客,非乘云者,奈何能行雨?”《三国演义》第三八回:“ 孔明 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 刘皇叔 在此,立候多时。’”

石床

(1).供人坐卧的石制用具。《西京杂记》卷六:“ 魏襄王 冢,皆以文石为槨……中有石牀,石屏风,婉然周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村人 骆都 少时到此室边採蜜,见一仙人坐石牀上,见 都 凝瞩不转。”《南史·宋纪上·武帝》:“帝素有热病……坐卧常须冷物,后有人献石牀,寝之,极以为佳,乃嘆曰:‘木牀且费,而况石耶!’即令毁之。” 唐 许浑 《寄题南山王隐居》诗:“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牀。” 明 王守仁 《龙冈漫兴》诗之五:“白云晚忆归岩洞,苍蘚春应通石床。”

(2).钟乳水下滴而成的笋状凝积物。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一·殷孽》﹝附录﹞引 苏恭 曰:“石床……生钟乳堂中,采无时,钟乳水滴下凝积,生如笋状,久渐与上乳相接为柱也。”

宴坐

静坐,安坐

龙湫宴坐。——宋· 沈括《梦溪笔谈》

属诗

作诗。 汉 严忌 《哀时命》:“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属诗。”

黄金

(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阶砌

台阶。 三国 魏 卞兰 《许昌宫赋》:“修栏荫于阶砌,崇栋拂乎旻苍。” 唐 白居易 《泛春池》诗:“泓澄动阶砌,澹泞映户牖。” 孙中山 《伦敦被难记》二:“於是予之左右,乃有二人相并而行矣……遂相与竚立於道旁阶砌。”

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碧玉

一种不透明隐晶质石英,常见有几种颜色(如红色、褐色、绿色、黄色)

窗棂

窗格子

细细

(1).轻微。 唐 杜甫 《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诗:“宫草微微承委珮,鑪烟细细驻游丝。” 宋 晏殊 《清平乐》词:“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足心有小孔,如锥刺者,细细有血出。”

(2).仔细。 宋 苏辙 《葺居》诗之四:“时来拾瓦砾,细细留花地。”《红楼梦》第九四回:“你竟叫 赖大 带了去细细的问他的本家儿有人没有。” 赵树理 《登记》:“ 小飞蛾 呢?自从 燕燕 和 艾艾 走出去,她把 小晚 这一家子细细研究了好几遍。”

(3).缓缓。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绝句》之七:“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宋 王安石 《招叶致远》诗:“山桃溪杏两三栽,嫩蕊商量细细开。”《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大官人莫要性急,且请坐下,再细细商议。” 杨朔 《风暴》:“时候才三更多天,霜在细细地落。”

(4).密密。 宋 苏轼 《风水洞和李节推》之二:“细细龙鳞生乱石,团团羊角转空巗。”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狂鞭

指迅猛生长的鞭笋。 宋 苏辙 《林笋》诗:“狂鞭已逐草侵径,疏影长随月到楹。” 宋 孔平仲 《春晚遣兴》诗:“狂鞭迸笋偏当户,緑叶成阴巧覆墀。”

何用

(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

(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德元年》:“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韵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

深丛

深密的树林。 唐 杜甫 《杜鹃行》:“隳形不敢栖华屋,短翮惟愿巢深丛。”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傲兀坐试席,深丛见孤羆。”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李贤,朝代: 明代

    与君相识初,洗耳聆雅言。

    景仰在沂水,荒唐非漆园。

    赋诗得深趣,洒落忽数篇。

    且与泛浊醪,襟怀共悠然。

    虽无紫霞想,自可祛俗缘。

    静观鸢鱼乐,斯理甚昭宣。

    何时相招携,著履登庐山。

    合并苦不易,倏忽经岁年。

  • 作者: 朱谋尧,朝代: 明代

    乌衣群谢游,如君固名曹。

    叹凤本千仞,称骥岂一毛。

    风流不在兹,雪曲谁为操。

    手持五岳图,欲将访卢敖。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标签:杏花

    老沈粗豪写嫩葩,兴来偶仿一枝斜。

    缱怀春馆吴云隔,孤负东风几树花。

  • 作者: 李彭,朝代: 宋代

    恢恢乐游苑,游乐蠲苦颜。

    怀风森苯尊,吐花耀流年。

    秣骥无万里,锐气陵天山。

    妙哉苜蓿盘,信矣非虚言。

  • 作者: 江源,朝代: 明代
    标签:滕王阁

    暂得闲时且着闲,春风联辔出南关。

    花光草色熏人醉,酒债诗逋破客颜。

    浮世功名真梦幻,同年约会亦艰艰。

    滕王阁上登临地,再拟明年此看山。

  • 作者: 洪焱祖,朝代: 元代
    万嶂周遭立,双溪会合流。虽晴云可掬,但雨涨堪忧。岭不通商担,湍偏拒客舟。穹林长似暮,乱石自生秋。僻壤连衢婺,遗风染粤瓯。百家成聚落,何地许遨游。晓市花猪肉,宵檠菜子油。清醇誇好酒,白粲胜他州。富货资杉筏,贫羹仰芋畴。伺窥多鬼蜮,谈笑乏朋俦。俗乐军中借,歌筵梦裹求。画仙丹灶冷,诗衲翠峰幽。箭竹寻常采,绵华琐屑收。银坑归武断,铁冶费冥搜。野性常轻死,官方亦欠优。昔常骚寇贼,今幸偃戈矛。岁熟宽租赋,庭空省系囚。扶颠如有策,安分复奚尤。
  • 作者: 胡宏,朝代: 宋代
    南山崇崇几千丈,今晨忽被蛮烟蜑雾埋其高。安得万里飘风一吹散,见巍峨苍翠解我心郁陶。郁陶心匪他,为爱南山高。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朝乾夕惕人,倦勤奚其可。

    莅政满六十,而复耄龄果。

    娱老以养性,或弗为懈堕。

    能否践斯望,静俟天恩荷。

  • 作者: 李曾伯,朝代: 宋代
    排遣新寒有酒,追寻旧隐无人。四山朔吹又冬鸣。吹送午锺馀韵。过眼霜高木落,寄心月驶云行。归欤闭户饱藜羹。世事华胥一枕。
  • 作者: 李杜,朝代: 明代

    峰回藏古洞,世远问仙槎。

    岩瀑晴飞雨,溪烟晚幕花。

    猿窥丹灶火,犬吠白云家。

    笑指渔郎路,川源一径斜。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