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水调歌头 汜水故城登眺原文 诗词名句

水调歌头 汜水故城登眺

作者:元好问 朝代:金代

水调歌头 汜水故城登眺原文

牛羊散平楚,落日汉家营。
龙*虎掷何处,野蔓*荒城。
遥想朱旗回指、万里风云奔走,惨澹五年兵。
天地入鞭*,毛发懔威灵。
一千年,成皋路,几人经。
长河浩浩东注,不尽古今情。
谁谓麻池小竖,偶解东门长啸,取次论韩彭。
慷慨一尊酒,胸次若为平。

诗词问答

问:水调歌头 汜水故城登眺的作者是谁?答:元好问
问:水调歌头 汜水故城登眺写于哪个朝代?答:金代
问:水调歌头 汜水故城登眺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元好问的名句有哪些?答:元好问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平楚

(1).谓从高处远望,丛林树梢齐平。 南朝 齐 谢朓 《宣城郡内登望》诗:“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唐 李商隐 《访隐》诗:“月从平楚转,泉自上方来。”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平林》:“楚,丛木也;登高望远,见木杪如平地,故云平楚。” 鲁迅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2).犹平野。 宋 文天祥 《汶阳道中》诗:“平楚渺四极,雪风迷远天。” 清 冯桂芬 《劝树桑议》:“西北诸省千百里,弥望平楚,莫不宜桑。”

落日

夕阳

汉家

即汉朝

汉家山东二百州。—— 唐· 杜甫《兵车行》

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野蔓

野生的蔓草。 金 元好问 《岐阳》诗之二:“野蔓有情縈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荒城

(1).荒凉的古城。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絶域归舟远,荒城繫马频。” 宋 苏轼 《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录呈广倅萧大夫》:“荒城古堑草露寒,碧叶丛低红菽粟。” 清 魏荔彤 《马陵道》诗:“荒城夜半喧雷雨,还似当年万弩声。”

(2).指荒坟。 宋 欧阳修 《祭石曼卿文》:“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纍纍乎旷野与荒城?”

遥想

回想很久以前的事

遥想当年

朱旗

红旗。多指战旗。 汉 刘向 《九叹·远逝》:“杖玉华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 三国 魏 曹植 《东征赋》:“挥朱旗以东指兮,横大 江 而莫御。” 唐 骆宾王 《从军中行路难》诗:“絳节朱旗分日羽,丹心 * 酬明主。” 宋 陈师道 《和魏衍三日》:“虎头鱼尾不知数,朱旗一点来奔云。” 清 洪昇 《伴城书所见》诗:“铁衣带残雪,朱旗翻朔风。”

回指

(1).转而指向。《晋书·温峤传》:“公若违众独反,人心必沮。沮众败事,义旗将迴指於公矣。”

(2).指转而指责。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若依违含胡,内伏疑根,则 昉 ( 楼昉 )也一夫之颊舌,安能解千万人之惑,而公论且将迴指於 昉 矣。”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风云

①风和云:天有不测~。 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突变。

奔走

(1) 为某种目的而奔波忙碌

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永之人争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很快地走;急行

惨澹

见“ 惨淡 ”。

地入

土地的收入。指农产品。《新唐书·高适传》:“地入有讫,而科敛无涯。”

毛发

(1) 人的体毛和头发

(2) 哺乳动物身上的一层毛

威灵

(1) 声威;威势

广耀威灵

(2) 神灵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人经

(1).谓做人行事的规范。 南朝 齐 王俭 《高帝哀策文》:“蠢尔 荆 汉 ,悖乱人经。” 南朝 梁 沉约 《贺齐明帝登祚章》:“凶德早树,行悖人经。”

(2).人的经脉。《灵枢经·经脉》:“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长河

(1) 大河。特指黄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 王维《使至塞上》

(2) 银河

(3) 比喻漫长的历程

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相对真理

浩浩

(1) 广阔宏大

浩浩的宇宙

(2) 水势很大

浩浩汤汤。——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浩浩长江水,奔流向东海

尽古

犹终古。《墨子·经说下》:“景,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 孙诒让 间诂引 俞樾 曰:“尽古,犹终古也。《考工记》‘则於马终古登陁也’,《庄子·大宗师篇》‘终古不忒’,是‘终古’为古人恆言。《释名·释丧制》曰:‘终,尽也。’故‘终古’亦曰‘尽古’也。”

小竖

(1).詈词。犹言小子。《晋书·温峤传》:“ 峻约 小竖,为海内所患,今日之举,决在一战。”《南史·梁邵陵携王纶传》:“ 侯景 小竖,颇习行阵,未可以一战即殄,当以岁月图之。”

(2).僮仆。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是日, 崔 引 谭生 於宅北楼,唯一小竖在,更无人知者。”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 王执浦 ﹞私问其小竖;公意属同门生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饮 沧 酒,禁忌百端,劳苦万状,始能得花前月下之一酌,实功不补患;不如遣小竖随意行沽,反陶然自适。”

(3).为对宦官的蔑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公主·主婿遭辱》:“少顷,则有中使 赵祚 者,倚醉入府,扭结 拱宸 ,窘辱甚至……小竖横恣已极,而处分仅止此。”

东门

(1).东城门。《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汉 张衡 《东京赋》:“西阻 九阿 ,东门于 旋 。” 清 王鸣盛 《蛾术编》卷四十:“ 汉 唐 时州郡多在京师之东,士大夫游宦於京者,出入皆取道东门。”

(2).复姓。 春秋 鲁 公子遂 字 襄仲 ,居东门,号 东门襄仲 ,后因以为姓氏。 汉 有 东门云 。

长啸

(1).大声呼叫。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许地山 《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

(2).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古人常以此述志。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向闻长啸月下,韵甚清激,私心奉慕,愿接清论。” 宋 苏轼 《和林子中待制》:“早晚 渊明 赋《归去》,浩歌长啸老 斜川 。”《群音类选·四节记·复游赤壁》:“长啸若轻狂,振山林谷应如璜。”

(3).钟之别名。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乐器名》:“鐘,一名为长啸。”

取次

亦作“ 取此 ”。1.随便,任意。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此儿当兴卿门宗,四海将受其赐,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 唐 杜甫 《送元二适江左》诗:“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兀的不取次弃舍,等閒抛掉。” 汪文溥 《子美嘱题化佛化装百相即柬亚子》诗:“有时西笑入 长安 ,七贵三公取次看。”

(2).草草,仓促。《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何不揭毡看验之?取此行麁疎法令。” 宋 陆游 《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 元 朱庭玉 《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3).次序。 北齐 斛律羡 《北齐乐歌》:“日日饮酒醉,国计无取次。”

(4).谓次第,一个挨一个地;挨次。 元 揭傒斯 《山市晴岚》诗:“近树参差出,行人取次多。” 清 朱彝尊 《是日再入保和殿侍宴》诗:“妙舞娑盘歇,华鐘取次催。”

(5).尴尬,进退两难。

韩彭

汉 代名将 淮阴侯 韩信 与 建成侯 彭越 的并称。《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昔 萧 樊 囚縶, 韩 彭 葅醢。” 李善 注引《黥布传》:“ 薛公 曰:‘前年醢 彭越 ,往年杀 韩信 。’”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 伊 吕 终难降, 韩 彭 不易呼。” 清 黄任 《彭城道中》诗:“当时何不怜功狗,留取 韩 彭 守四方。”

慷慨

(1)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就义

(2) 大方;不吝啬

慷慨解囊

尊酒

犹杯酒。 唐 高适 《赠别沉四逸人》诗:“耿耿尊酒前,联雁飞愁音。”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尊酒之间,一谈一笑,甚有前辈风,今不復见矣。” 清 方文 《从吴锦雯读宋玉叔诗喜而有寄》诗:“惆悵掩尊酒,何时共懽讌。”

胸次

胸间。亦指胸怀。《庄子·田子方》:“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乐不入於胸次。” 宋 黄庭坚 《题高君正适轩》诗:“豁然开胸次,风至独披襟。”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头折:“人説他胸次高傲,果然如此!” 郑振铎 《桂公塘》十四:“ 天祥 觉得胸次很光明,很舒畅,前之未有的放怀无虑。”

若为

(1).怎样;怎样的。《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 唐 萧意 《长门失宠》诗:“不知金屋里,更贮若为人?” 宋 苏轼 《和沉立之留别诗》之二:“试问别来秋几许,春江万斛若为量?”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宁调元 《燕京杂诗》:“弦管 燕京 三月天,风沙扑面若为怜?”

(2).怎堪。 唐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诗:“明到 衡山 与 洞庭 ,若为秋月听猿声?”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唐 白居易 《重到华阳观旧居》诗:“若为重入 华阳观 ,病鬢愁心四十三。”

(3).怎能。《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隔谷歌一》:“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宋 范成大 《燕堂书事》诗:“耳边情话少,笑口若为开?”

(4).倘若。 唐 雍裕之 《江边柳》诗:“若为丝不断,留取繫郎船。” 唐 白居易 《春至》诗:“若为南国春还至,争向东楼日又长。”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筑山嗤篑力,结宇喜天成。

    踏磴看霞起,披林纳月行。

    惟因纡作直,却化险为平。

    九折何须比,因之见物情。

  • 作者:薛师石,朝代:宋代
    从小服缁素,三衣竟不长。心空无物碍,顶重有诗囊。去与云相似,来期春未央。家山指萱草,微笑奉高堂。
  • 作者:赵汸,朝代:元代
    溪亭春晚共离觞。何许是衡阳。香罗初剪征衫好,东风里、快马轻装。市远擘张闲暇,年丰虎落相羊。苍梧云尽暮天长。山色似吾乡。莺啼绿树飞红雨,三千里、处处耕桑。说与年年归雁,重来应念潇湘。
  • 作者:毛滂,朝代:宋代
    柏炉烟尚余薰。老去孤城愈不群。沙上晚晴知独往,堂中秋思与谁分。隔溪有伴萧萧竹,对户无情冉冉云。南北东西均是寄,定回归雁不应闻。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槐阴庭院夏初长,新霁频添花草香。

    萝径独寻披宿润,纱棂閒启纳朝凉。

    徐听溪涨饶蛙沸,极目天空任鸟颃。

    西海不争多一勺,白云绿树渺苍茫。

  • 作者:陈造,朝代:宋代
    民情可但绝愁嗟,吏辅可等受挝。教谕久知风偃草,山行聊赋雪飞花。牛刀试用终称屈,凤诏缄春定拜嘉。稳上要津吾拭目,角犀冰峙鬓如鸦。
  •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荆扉深蔓草,土锉冷疏烟。老罢休无赖,归来省醉眠。
  • 作者:郑谷,朝代:唐代
    卢郎到处觉风生,蜀郡留连亚相情。乱后江山悲庾信,夜来烟月属袁宏。梦归兰省寒星动,吟向莎洲宿鹭惊。未脱白衣头半白,叨陪属和倍为荣。
  • 作者:洪朋,朝代:宋代

    夙闻龙眠山,绿萝隐净啸。

    中有三李君,若人年独妙。

    心赏怅若遗,风期可同调。

    如何古豫章,邂逅共一笑。

    佛海穿溟涬,理窟刮奥窔。

    茗碗对涛江,床跗视云峤。

    足明青葱树,合在红尘表。

    追随杖屦遨,浩荡城郭眺。

    观乎大宁作,颇复近道要。

    凉飙陨疏叶,行子动归棹。

    愿君崇明德,慰我记末照。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通省丰收约十分,是诚上瑞实希云。

    甘郊路远麦麰报,豫省秋登禾黍群。

    同是八成有馀穫,能无方寸适然欣。

    欣乎仍有不足处,贼首生擒信未闻。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