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题尤提举惠双莲二首原文 诗词名句

题尤提举惠双莲二首

作者: 袁说友朝代: 宋代

题尤提举惠双莲二首原文

十年踪迹落修门,剩忆西湖菡萏风。
今日江城秋浦上,舞绡依约旧相逢。

诗词问答

问:题尤提举惠双莲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袁说友
问:题尤提举惠双莲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袁说友的名句有哪些?答:袁说友名句大全

袁说友题尤提举惠双莲二首书法欣赏

袁说友题尤提举惠双莲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题尤提举惠双莲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踪迹

行动所留下可觉察的形迹

不留踪迹

诡踪迹。——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修门

本来是楚国郢都的城门,见于《楚辞》,借指南宋国都临安(今杭州)的城门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西湖

湖名。在浙江省杭州市区以西,三面环山(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周长15公里,被孤山、白堤、苏堤分隔为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和岳湖

菡萏

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江城

临江之城市、城郭。 唐 崔湜 《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闈。”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只听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 清 黄景仁 《舟中再迭前韵》:“江城雁带边声苦,泽国秋蒸海气腥。”

秋浦

秋日的水滨。 唐 张九龄 《别乡人南还》诗:“东南行舫远,秋浦念猿吟。” 唐 李贺 《蜀国弦》诗:“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依约

(1).依据;沿袭。《隋书·王劭传》:“採民间歌謡,引图书讖讳,依约符命,捃摭佛经,撰为《皇隋灵感誌》,合三十卷,奏之。” 唐 元稹 《告祀曾祖文》:“今谨依约庙则,每岁以二至、二分暨正旦,与宗 积 彼此奉祀於治所。” 明 梅鷟 《尚书考异》:“出 孔 壁中者,尽后儒伪作,大抵依约诸经《论》《孟》中语,并窃其字句而缘饰之。”

(2).仿佛;隐约。 唐 刘兼 《登郡楼书怀》诗:“天际寂寥无雁下,云端依约有僧行。” 宋 晏殊 《少年游》词:“风流妙舞,樱桃清唱,依约驻行云。” 明 文徵明 《庚辰除夕》诗:“醉墨淋灕玉雨株,澹痕依约两行书。” 胡怀琛 《与仲兄夜话》诗:“隔江依约闻丝竹,往事悽辛话乱离。”

(3).大约;大概。 唐 元稹 《和乐天示杨琼》诗:“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宋 苏轼 《江神子》词之三:“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 湘灵 。”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四章:“ 冯均 依约早到大半个时辰,他不知道开什么会。”

(4).形容情意 * 。 元 舒逊 《感皇恩》词:“谁道小窗萧索?青灯相伴我,情依约。” 明 吴承恩 《千秋岁》词:“芳草閒愁远,情依约,寸心刚被春拘管。”

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老向人间未拂衣,偷闲聊喜息尘机。丹枫断岸秋来早,淡日孤村客到稀。偶忆雪溪携鹤去,却从云肆买蓑归。酒徒莫笑生涯别,久矣渊明悟昨非。
  • 作者: 王炎,朝代: 宋代
    巧匠胸中有全室,能文纸上无脱稿。老禅善画亦如是,毛锥未出意行到。解衣盘薄小经营,蓦然挥洒笔如扫。我思诗画本一律,众作徒多等蝉噪。画手无如王右丞,一似诗中杜陵老。正缘此老襟韵高,工拙奇常无不好。斲轮妙处不可传,此事难从笔端讨。由来万法生一心,贯彻精粗无二道。
  • 作者: 司空图,朝代: 唐代
    经乱年年厌别离,歌声喜似太平时。词臣更有中兴颂,磨取莲峰便作碑。
  • 作者: 薛嵎,朝代: 宋代
    龙居洞云深,飞泉泻绝壁。不闻耳边喧,但觉心境寂。富贵由他人,得失俱抱戚,孰能全其天,山中樗与栎。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朱雀桥边旧使星,五年再照大江明。端能记忆诚斋叟,千里书来访死生。
  • 作者: 刘挚,朝代: 宋代

    吾师来曲江,落落伟丈夫。

    灵标峙松雪,清韵辉冰壶。

    谈高文字间,欲趋仁义途。

    飘然迹无累,青天白云孤。

    振衣下怀楚,遂欲游京都。

    京都贵人多,骈门耀金朱。

    仁义卜知已,谁不顾子庐。

    况子兼外学,妙达性命枢。

    言随祸福应,名利惟所呼。

    一出玩世故,应忆旧山隅。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一斋中曲折,即可别冠名。

    斯室虽致幽,向西窗却明。

    因之额得趣,千峰眼底呈。

    然趣祗此乎,吾犹有后评。

    泽艰时望雨,霖过复盼晴。

    西歉虑东及,北收冀南并。

    趣惟在忧民,得少失乃恒。

    吾怀鲜或知,徒称此怡情。

  • 作者: 杨冠卿,朝代: 宋代
    东阁官梅已退妆,远村沙柳发新黄。遥知归去西江路,定有飞花触地香。
  • 作者: 贾似道,朝代: 宋代
    尖翅名呼是土蜂,紫黄色者实难逢。这般色样如君得,不比常虫是毒虫。
  • 作者: 韦应物,朝代: 唐代
    标签: 友情唐诗三百首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