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读史·其十一原文 诗词名句

读史·其十一

作者: 吴当朝代: 元代

读史·其十一原文

九夷辟地识遗贤,白帽端居木榻穿。

卓行至今推有道,建安词藻漫流传。

诗词问答

问:读史·其十一的作者是谁?答:吴当
问:读史·其十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读史·其十一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吴当的名句有哪些?答:吴当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参考注释

九夷

(1).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东方之夷有九种。”《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明 袁衮 《远游赋》:“昔 孔 圣之周流兮,居九夷而弗陋。”一说指玄菟、乐浪、高骊、满饰、凫更、索家、东屠、倭人、天鄙。见《尔雅·释地》“九夷”疏。

(2).泛称少数民族。《书·旅獒》:“遂通道於九夷八蛮。” 孔 传:“九、八,言非一。”《文子·精诚》:“故 秦 楚 燕 魏 之歌,异声而皆乐,九夷八狄之哭,异声而皆哀。” 唐 李白 《明堂赋》:“九夷五狄顺方向而来奔。” 明 陆深 《传疑录》:“诸侯述职,於是乎布政。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

辟地

(1).开拓疆土。《逸周书·谥法》:“辟地有德曰襄。” 朱右曾 校释:“辟,开广也。”《韩非子·饰邪》:“ 秦 以其大吉,辟地有实,救 燕 有名。” 汉 桓宽 《盐铁论·伐功》:“ 燕 袭走 东胡 ,辟地千里,度 辽东 而攻 朝鲜 。”

(2).开垦土地。《管子·八观》:“辟地广而民不足者,上赋重,流其藏者也。”《淮南子·修务训》:“ 舜 作室,筑墙,茨屋,辟地,树穀,令民皆知去巖穴,各有家室。”

旧谓迁地以避祸患。《论语·宪问》:“贤者辟世,其次辟地。”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去乱国,适治邦。”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四:“ 郑氏 注作者七人,以 沮溺 为辟地者。”

开辟疆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曾由 地中海 、 黑海 之间攻服诸游牧部落,闢地至 西印度 。”

遗贤

(1).指弃置未用的贤才。《书·大禹谟》:“野无遗贤,万邦咸寧。”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遗贤一一皆羈致,犹欲高深访隐沦。”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志遗八》:“即古圣帝明王之世,必有遗贤。”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以言野无遗贤,则所遗无量;以言取士必得,则所得仅半。”

(2).谓弃置贤才。《商君书·禁使》:“民之蔽主而不害於盖,贤者不能益,不肖者不能损,故遗贤去智,治之数也。”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二:“以三才子怨望,即知 綯 之遗贤也。” 宋 柳永 《鹤冲天》词:“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3).犹先贤。《后汉书·循吏传赞》:“一夫得情,千室鸣弦。怀我风爱,永载遗贤。” 三国 魏 曹操 《善哉行》:“ 伯夷 叔齐 ,古之遗贤。” 唐 苗晋卿 《寿州刺史郭公神道碑》:“继代者未知先德,行路者过想遗贤。”

白帽

(1).即白纱帽。《宋书·明帝纪》:“坐定, 休仁 呼主衣白帽代之,令备羽仪。”参见“ 白纱帽 ”。

(2).白色帽子。 唐 杜甫 《别董颋》诗:“当念著白帽,采薇青云端。” 宋 梅尧臣 《次韵和吴正伸以予往南陵见寄兼惠新酝早蟹》:“入门得寄诗,欲览整白帽。”

(3).白布帽。旧时丧服。俗称白包头。《南史·梁安成康王秀传》:“及薨, 四川 人裂裳为白帽哀哭以迎送之。”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二》:“ 商君 车裂而 秦 人不怜, 武侯 则巷祭路哭,白帽成俗。”

(4).指 回 民。回族戴白包帽,故称。 清 黄遵宪 《乌之珠歌》:“黄巾甫平白帽扰,战马每岁从周旋。”

(5).现代医务、饮食等行业的工作帽。 沉从文 《三三》:“坐了一会儿,出来了一个穿白袍戴白帽、装扮古怪的女人。”《新民晚报》1983.12.11:“别看这水饺摊是简陋的披棚,走进去一看,在工作的社员个个头戴白帽,身穿白服,桌净地洁。”

端居

谓平常居处。 唐 孟浩然 《临洞庭赠张丞相》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明 雷士俊 《寄王筑夫》诗:“寂寞荒村静,端居念远朋。”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淄川小圣人》:“先生端居缄默;遇有问难,輒指画谈议,衮衮滔滔,竟晷不倦。”

木榻穿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此 寧 志行所欲必全,不为守高” 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 《高士传》:“ 管寧 常坐一木榻,积五十餘年,未尝箕股,其榻上当膝处皆穿。”后因以“木榻穿”形容高士不慕荣华,甘于淡泊生活。 元 虞集 《次韵伯庸尚书春暮游七祖真人庵兼简吴宗师》之四:“高情总付珠帘卷,危坐空餘木榻穿。”

卓行

(1).远行。《汉书·霍去病传》:“取食於敌,卓行殊远而粮不絶。” 颜师古 注:“卓亦远意。”

(2).高尚的品行。 宋 陆游 《贺黄枢密启》:“躬卓行于苟且自恕之俗,推絶学于散缺不全之经,凛然一家之言,发乎千载之閟。” 明 方孝孺 《蜀三守赞·张公咏》:“卓行危言,为世名臣。”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有道

(1) 有德有才或通达事理

(2) 指政治清明,有德政

就有道而正也。——清· 刘开《问说》

有道之士。——《吕氏春秋·察今》

建安

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219年)

汉末 建安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词藻

辞藻,诗文中蓄意加工的华丽辞语

流传

谣言、新闻或其他信息在人们中间的传播

流传后世

一则正在流传的谣言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赵令畤,朝代: 宋代
    长淮渺渺寒烟白。凭阑人是霜台客。诗句妙春豪。风云不啻高。樽前人已老。馀恨连芳草。一曲酒醒时。梧桐月欲低。
  • 作者: 陈宗远,朝代: 宋代
    曲迳禅房午,幽风动古林。泉声落涧静,磬韵隔云深。空谷留禽语,青山洗客心。顿然忘谷想,来此不妨吟。
  • 作者: 张镃,朝代: 宋代
    病中何事却懽欣,闻召高安老使君。碧落岂容留绮夏,紫微端要著卿云。朝天续集开新咏,解易玄谈记古文。应笑清臞约斋子,湖边犹恋白鸥群。
  • 作者: 郑樵,朝代: 宋代
    堂后青松百尺长,堂前流水日汤汤。西窗尽是农桑域,北牖无非花葛乡。罢去精神浑冉冉,看来几案尚穰穰。不知此物何时了,待看临流自在狂。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山深枕草木久已枕荒,昼昏风雨殊未止。看枕不觉向壁卧,煎枕欲罢推枕起。清心正付竹罏香,漱齿每挹岩泉水。与世不谐元有命,闭门自适差可喜。少年痴绝晚乃悟,束缚珠襦均一死。悠然袖手倚 * ,洗尽玉关心万里。
  • 作者: 释惠崇,朝代: 宋代
    路横岗烧断,风转浦帆斜。
  • 作者: 司空图,朝代: 唐代
    孤枕闻莺起,幽怀独悄然。地融春力润,花泛晓光鲜。
  • 作者: 崔敦诗,朝代: 宋代
    千的桃印明金殿,百子榴房照绮疏。清晓宫门放鱼钥,内家催进恤刑书。
  • 作者: 李孙宸,朝代: 明代

    多垒频年备四郊,乡书西望隔函崤。

    惭无胜算堪谋国,空有雄文托解嘲。

    薄宦淹留同泛梗,故人归去暂诛茅。

    悬知后夜关情处,岭上梅花月半梢。

  • 作者: 曹松,朝代: 唐代
    粉墙残月照宫祠,宴阕银瓶一半欹。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