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夜雨原文 诗词名句

夜雨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夜雨原文

山中欲雨雷势怒,暝色合云失岩树。

北风始送凉丝来,倒井须臾檐溜注。

迩来午热殊苦烦,涤炎添爽欣清喧。

荞麦未刈菜在圃,兼资树艺利晚田。

我昨登山向南望,低田潦水犹滉漾。

伫待涸出播秋牟,游兴未抵心惆怅。

呜呼何时雨旸远近时若慊吾心,少雨即止毋为霖。

诗词问答

问:夜雨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夜雨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二十

参考注释

中欲

内心的慾念。《吕氏春秋·君守》:“中欲不出谓之扃,外欲不入谓之闭。”

暝色

暮色;夜色。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唐 杜甫 《光禄坂行》:“树枝有鸟乱鸣时,暝色无人独归客。” 茅盾 《子夜》一:“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 浦东 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暝色中。”

北风

(1) 从北方吹来的风。亦指寒冷的风

(2) 尤指大平原上突然的强北风或得克萨斯以及墨西哥湾上和西加勒比海的同样的风

(3)

(4) 一种强北风,尤指墨西哥或中美的

(5) 西班牙的冬季北风

倒井

(1).即藻井。我国传统建筑中绘有文彩如井干形的天花板,有荷菱等图案,因为覆井之形,故称。 唐 王勃 《九成宫颂》:“红葩紫的,垂倒井而披文;金锁银铺,接重扃而炫色。”

(2).谓雨势甚大,如井之倒倾。 唐 李白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诗之二:“秋霖剧倒井,昏雾横絶巘。”

须臾

(1) 片刻

须臾不可离

(2) 一会儿

须臾,蛇不见了。——《三国演义》

檐溜

房檐流下的雨水

迩来

最近以来

荞麦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赤质柔。叶互生,呈心脏形,有长柄。花色白或淡红。果瘦三角形,有棱。子实磨成粉可制面食。通常亦称其子实为荞麦。 唐 白居易 《村夜》诗:“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蕎麦花如雪。”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一·荞麦》:“蕎麦南北皆有,立秋前后下种,八九月收刈,性最畏霜。” 清 赵翼 《自贵阳赴威宁作》诗:“三两茅棚嵌碧螺,坡边蕎麦水边禾。”

兼资

谓兼具两种资质;具备文武全才。《汉书·朱云传》:“ 平陵 朱云 ,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 晋 潘岳 《杨荆州诔》:“君以兼资,参戎作弼。” 明 屠隆 《綵毫记·永王设计》:“惟有翰林供奉 李白 ,天才豪迈,文武兼资。”

树艺

亦作“ 树蓺 ”。种植,栽培。《周礼·地官·大司徒》:“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种,以教稼穡树蓺。” 贾公彦 疏:“教民春稼秋穡,以树其木,以蓺黍稷也。”《孟子·滕文公上》:“ 后稷 教民稼穡,树艺五穀。”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其土田则原壤芜荒,树艺失时。”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田不自耕植者不得有,牧不自驱策者不得有,山林场圃不自树蓺者不得有。”

晚田

指秋季作物。《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此后便就一点雨也不下,直旱到六月二十以后方才下了雨,哄得人都种上了晚田。”

山向

(1).旧时看风水的所定的坟茔方位。据说山向的吉凶,与年月日有关。《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刘猛进墓志》:“即以其年建子之月三日丙寅穸乎 南海郡 西北 朝亭 东一里半,坟向艮宫,厥名甲寅之墓。”此即山向之说。《儒林外史》第四回:“今年山向不利,只好来秋举行,但费用尚在不敷。”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家礼二》:“吾乡卜葬,择日者以山向为準,有一年利东西,一年利南北之説。”

(2). 晋 代竹林七贤中 山涛 、 向秀 的并称。 南朝 梁 沉约 《七贤论》:“自 嵇 阮 之外, 山 向 五人,止是风流器度,不为世臣所骇。”

潦水

雨后的积水。《墨子·非乐上》:“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非直掊潦水拆壤垣而为之也。” 唐 王勃 《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清 金人瑞 《秋雨甚田且坏》诗:“幸入圣人新世界,如何潦水坏田畴。”

滉漾

(1).形容广阔无涯。 三国 魏 曹植 《节游赋》:“望 洪池 之滉瀁,遂降集乎轻舟。”

(2).荡漾。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或滉漾於渊澄,或雰霏而云浮。”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卢双月》:“侍母进香 天竺 ,夜感 大士 现身示兆,指池中七星横斜,双月滉漾。谓之曰:‘此汝一对佳儿佳妇也。’”

(3).指浮动的水。 宋 梅尧臣 《碧澜堂》诗:“虚云临滉漾,桥势对隆穹。”

(4).闪动;摇动。 唐 白居易 《昆明春水满》诗:“春池岸古春流新,影浸 南山 青滉漾。” 宋 陆游 《己巳正月十八九间雪复大作不止》诗:“卷帘惊滉漾,下榻觉蹣跚。”

游兴

游览的兴致

惆怅

伤感;愁闷;失意

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呜呼

(1) 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2) 指人丧命

呜呼哀战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雨旸

语本《书·洪范》:“曰雨,曰暘。”谓雨天和晴天。《魏书·天象志三》:“皆雨暘失节,万物不成候也。” 宋 陆游 《乞祠禄札子》:“今春以来,雨暘尤为调适,二麦继熟,民间亦以为所收倍於常年。” 清 赵翼 《出郭》诗:“自惭游惰无营业,高柳阴中话雨暘。”

远近

(1) 远处和近处

远近闻名

(2) 指距离的长短

(3) 指关系的亲疏

时若

四时和顺。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雨表》:“臣闻圣明在上,刑政叶中,则天地气和,风雨时若。” 宋 苏轼 《春祈诸庙祝文》:“愿疾沴之不兴,庶风雨之时若。”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陈谟,朝代: 元代

    凭高吊古想开元,风度谁知相国贤。

    八柱承天垂日月,千峰列戟拥貂蝉。

    龙乘海气窗间过,鹏息天风雨下眠。

    忽忆重华增怅望,苍梧渺莽暗荒烟。

  • 作者: 陈谟,朝代: 元代

    笑疾故自佳,吾以全吾天。

    况识墓中人,飘飘喜谈玄。

    浚仪有画像,名亚卓鲁贤。

    胡不传循吏,而以权门愆。

    自非东海恩,难雪成都冤。

    大笑落水时,流风至今传。

  • 作者: 陆佃,朝代: 宋代
    标签:芍药

    神仙流品信难群,绝似人间两丽人。

    暂得借观犹占久,便教偷戴也分均。

    祇邀竹叶相为伴,更对菱花自写真。

    开向夏天缘底事,算来多是不宜春。

  • 作者: 李孙宸,朝代: 明代

    佐郡勋名两地传,兼符真羡吏为仙。

    邑原东鲁弦歌旧,人是阳城无字年。

    鸿雁渐还中泽集,妖氛长净绿林烟。

    倦游独自惭消渴,犹费临邛重客筵。

  • 作者: 朱纯,朝代: 明代

    宠爱无过虢与秦,翠华何事远游巡。

    城都总有花如锦,得似长生殿里春。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夜气本来清,山居清更敞。

    宁静适一已,澹荡呈万象。

    西峰受最先,东阳照尤朗。

    悟境藉有资,会理真无爽。

    子舆岂欺我,诸凡贵涵养。

  • 作者: 曾觌,朝代: 宋代
    素飙漾碧,看天衢稳送、一轮明月。翠水瀛壶人不到,比似世间秋别。玉手瑶笙,一时同色,小按霓裳叠。天津桥上,有人偷记新阙。当日谁幻银桥,阿瞒儿戏,一笑成痴绝。肯信群仙高宴处,移下水晶宫阙。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
  • 作者: 杜牧,朝代: 唐代
    幽人听达曙,聊罢苏床琴。[《海录碎事》]鱼多知海熟,药少觉山贫。[以下《方舆胜览》]土控吴兼越,州连歙与池。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绿水棹云月,洞庭归路长。春桥垂酒幔,夜栅集茶樯。箬影沉溪暖,苹花绕郭香。《出守吴兴》经冬野菜青青色,未腊山梅树树花。[《优古堂诗话》]半破前峰月。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震泽天连水,洞庭西复东。

    双眸望无尽,诸虑对宜空。

    三万六千顷,春风秋月中。

    五车禀精气,谁诏陆龟蒙。

  • 作者: 李雯,朝代: 明代

    风动碧琅玕,翠户生寒浅。

    斗账宿鸳鸯,绣被双鸾偃。

    独自拥双鬓,不觉银缸暗。

    明月下梧桐,玉漏迟金剪。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