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国学>> 史部>> 新五代史:卷三十四 一行传第二十二

卷三十四 一行传第二十二

《新五代史》 作者:欧阳修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搢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
吾以谓自古忠臣义士多出于乱世,而怪当时可道者何少也,岂果无其人哉?虽曰
干戈兴,学校废,而礼义衰,风俗隳坏,至于如此,然自古天下未尝无人也,吾
意必有洁身自负之士,嫉世远去而不可见者。自古材贤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
穷居陋巷,委身草莽,虽颜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况世变多故,而君子道
消之时乎!吾又以谓必有负材能,修节义,而沉沦于下,泯没而无闻者。求之传
记,而乱世崩离,文字残缺,不可复得,然仅得者四五人而已。
处乎山林而群麋鹿,虽不足以为中道,然与其食人之禄,俯首而包羞,孰若
无愧于心,放身而自得,吾得二人焉,曰郑遨、张荐明。势利不屈其心,去就不
违其义,吾得一人焉,曰石昂。苟利于君,以忠获罪,而何必自明,有至死而不
言者,此古之义士也,吾得一人焉,曰程福赟。五代之乱,君不君,臣不臣,父
不父,子不子,至于兄弟、夫妇人伦之际,无不大坏,而天理几乎其灭矣。于此
之时,能以孝悌自修于一乡,而风行于天下者,犹或有之,然其事迹不著,而无
可纪次,独其名氏或因见于书者,吾亦不敢没,而其略可录者,吾得一人焉,曰
李自伦。作《一行传》。
○郑遨(张荐明附)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
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
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及入少室山为道士。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辄投之于火,
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
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
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与道士李道殷、
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
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
遨一不受。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
遥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
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
爱其身者欤?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
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与乎石门、荷之徒异
矣。
与遨同时张荐明者,燕人也。少以儒学游河朔,后去为道士,通老子、庄周
之说。高祖召见,问“道家可以治国乎?”对曰:“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
其极者,尸居衽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
拜以为师。荐明闻宫中奉时鼓,曰:“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
鼓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夫一,万事之本也,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高祖善
之,赐号通玄先生,后不知其所终。
○石昂
石昂,青州临淄人也。家有书数千卷,喜延四方之士,士无远近,多就昂学
问,食其门下者或累岁,昂未尝有怠色。而昂不求仕进。节度使符习高基行,召
以为临淄令。习入朝京师,监军杨彦朗知留后事,昂以公事至府上谒,赞者以彦
朗讳“石”,更其姓曰“右”。昂趋于庭,仰责彦朗曰:“内侍奈何以私害公!
昂姓‘石’,非‘右’也。”彦朗大怒,拂衣起去,昂即趋出。解官还于家,语
其子曰:“吾本不欲仕乱世,果为刑人所辱,子孙其以我为戒!”
昂父亦好学,平生不喜拂说,父死,昂于柩前诵《尚书》,曰:“此吾先人
之所欲闻也。”禁其家不可以佛事污吾先人。
晋高祖时,诏天下求孝悌之士,户部尚书王权、宗正卿石光赞、国子祭酒田
敏、兵部侍郎王延等相与诣东上阁门,上昂行义可以应诏。诏昂至京师,召见便
殿,以为宗正丞。迁少卿。出帝即位,晋政日坏,昂数上疏极谏,不听,乃称疾
东归,以寿终于家。昂既去,而晋室大乱。
○程福赟
程福赟者,不知其世家。为人沉厚寡言而有勇。少为军卒,以战功累迁洺州
团练使。晋出帝时,为奉国右厢都指挥使。开运中,契丹入寇,出帝北征,奉国
军士乘间夜纵火焚营,欲因以为乱,福赟身自救火被伤,火灭而乱者不得发。福
赟以为契丹且大至,而天子在军,京师虚空,不宜以小故动摇人听,因匿其事不
以闻。军将李殷位次福赟下,利其去而代之,因诬福赟与乱者同谋,不然何以不
奏。出帝下福赟狱,人皆以为冤,福赟终不自辨以见杀。
○李自伦
李自伦者,深州人也。天福四年正月,尚书户部奏:“深州司功参军李自伦
六世同居,奉敕准格。按格,孝义旌表,必先加按验,孝者复其终身,义门仍加
旌表。得本州审到乡老程言等称,自伦高祖训,训生粲,粲生则,则生忠,忠生
自伦,自伦生光厚,六世同居不妄。”敕以所居飞凫乡为孝义乡,匡圣里为仁和
里,准式旌表门闾。九月丙子,户部复奏:“前登州义门王仲昭六世同居,其旌
表有听事、步栏,前列屏,树乌头正门,阀阅一丈二尺,乌头二柱端冒以瓦桶,
筑双阙一丈,在乌头之南三丈七尺,夹树槐柳,十有五步,请如之。”敕曰:
“此故事也,令式无之。其量地之宜,高其外门,门安绰楔,左右建台,高一丈
二尺,广狭方正称焉,圬以白而赤其四角,使不孝不义者见之,可以悛心而易行
焉。”

猜你喜欢:

  • 《辽史》 ◎仪卫志四(仪仗) 帝王处则重门击柝,出则以师兵为营卫,劳人动众,岂得已哉。天下大患生于大欲,不得不远虑深防耳。智英勇杰、魁臣
  • 《旧五代史》 ◎职官志 夫官非位无以分贵贱,位非品无以定高卑,是以历代史官,咸有所纪,皆穷源而讨本,期与世以作程。迨乎唐祚方隆,明皇在宥,采
  • 《清史稿》 ○汤若望 杨光先 南怀仁 汤若望,初名约翰亚当沙耳,姓方白耳氏,日耳曼国人。明万历间,利玛窦挟天算之学入中国,徐光启与游,
  • 《三十六计》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原典】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 而后乘之①,曳其轮也②。【注释】  ①句中的几个“其”字,均
  • 《呼啸山庄》    七天很快地过去了,埃德加.林敦的病情每天都在快速发展.前几个月他就已经垮了,如今更是一小时一小时地在恶
  • 《魏书》 ◎于洛侯 胡泥 李洪之 高遵张赦提 羊祉 崔暹 郦道元 谷楷 淳风既丧,奸黠萌生;法令滋章,弄禁多设。为吏罕仁恕
  • 《菜根谭》 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觉吾生之可
  • 《喻世明言》 好姻缘是恶姻缘,莫怨他人莫怨天。但愿向平婚嫁早,安然无事度余年。 这四句,奉劝做人家的,早些毕了儿女之债。常言道:男大须婚,女
  • 《金史》 ◎列女 ○阿邻妻 李宝信妻 韩庆民妻 雷妇师氏 康住住 李文妻 李英妻 相琪妻 阿鲁真 撒合辇妻 许古妻
  • 《文选》 ◎箴 【女史箴一首】 〔曹嘉之《晋纪》曰:张华惧后族之盛,作《女史箴》。〕 ※张茂先 茫茫造化,二仪既分。〔
  • 《邦斯舅舅》    满怀欣喜的弗莱齐埃汉诺威街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博比诺子爵夫妇和前部长夫妇都不希望庭长夫妇把房子作为陪嫁送
  • 《南史》 ○江子一 胡僧祐 徐文盛 阴子春(子铿) 杜崱(兄岸 弟幼安 兄子龛)王琳 张彪 江子一,字元亮,济阳考城人,晋
  • 《清史稿》 ◎舆服四(卤簿附) 皇帝卤簿(太上皇卤簿皇太子仪卫) 皇后仪驾(太皇太后仪驾皇太后仪驾) 皇贵妃以下仪仗采仗 亲王以下仪
  • 《安娜·卡列尼娜》    在归途中,列文认真询问了基蒂的病情和谢尔巴茨基家的计划,虽然他不好意思承认,听到的消息实在让他很快意.
  • 《元史》 ○刘秉忠 刘秉忠,字仲晦,初名侃,因从释氏,又名子聪,拜官后始更今名。其先瑞州人也,世仕辽,为官族。曾大父仕金,为邢州节度副使
  • 《玉台新咏》 ○萧子显乐府二首 △日出东南隅行 大明上苕苕,阳城射凌霄。 光照窗中妇,绝世同阿娇。 明镜盘龙刻,簪羽凤凰雕
  • 《新书》 ○礼容语上 (原阙) ○礼容语下(杂事) 鲁叔孙昭子聘於宋,宋元公与之燕,饮酒,乐。昭子右坐,歌终而语,因相泣也。
  • 《尉缭子》臣闻人君有必胜之道,故能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则威加天下。有十二焉:一曰连刑,谓同罪保伍也;二曰地禁,谓禁止行道,以网外奸也;三曰全军,谓甲
  • 《元史》 ○亦怜真班 亦怜真班,西夏人。父俺伯,以忠勤事世祖,为知枢密院事。亦怜真班性刚正,动有礼法。仁宗召见,令入宿卫。延祐六年,超拜
  • 《说唐全传》  诗曰:    分明天意赐循环,故使咬金到此山.认得英雄赠令箭,张环无奈把名删.  那周青说:"我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国学 文学名著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