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国学>> 集部>> 苏轼集:补遗 表状十四首

补遗 表状十四首

《苏轼集》 作者:苏轼

【同天节进绢表】
伏以大人之德,莫得而名;万寿之觞,无物可称。前件绢,土地所出,赋租
之余。敢输向日之诚,少备充庭之末。
【代普宁王贺冬表三首·太皇太后】
效五物以观云,咸知岁美;备八能而合乐,益验人和。顾兹百乐之生,实助
两宫之庆。(中贺。)伏惟太皇太后陛下,至诚待物,博爱临民。保佑神孙,已
无为之治;守持大业,匪居不世之功。宜福禄之日来,与天地而同久。臣早被
恩勤之赐,莫知补报之方。跪奉玉觞,仰祈眉寿。
【代普宁王贺冬表三首·皇太后】
阳气应时,验灰轻而权拥;日表如度,知岁美而人和。庆自宫闱,泽流寰宇。
(中贺。)伏惟皇太后陛下,性服慈俭,体安礼仪。同太姒之母周,慕涂山之兴
夏。仰推圣子,坐底于成功;抑损外家,共陶于至化。得天人之共助,享福禄之
无疆。臣猥以孱虚,夙承教育。敢效冈陵之祝,永同葵藿之倾。
【代普宁王贺冬表三首·皇太妃】
玉律灰除,验阳微之协应;土圭景至,迎初日之舒长。福禄所钟,宫闱同庆。
(中贺。)伏惟皇太妃殿下,夙彰懿德,早事先朝。仁孝外全,曲尽两宫之养;
温文内备,下刑九御之风。茂对休辰,允绥眉寿。凡托庇庥之赐,不胜颂咏之情。
【徐州贺改元表】
祗勤国本,已获顺成之年;奉若天休,更新统始之序。庆均夷夏,欢洽神人。
(中谢。)切以为政急于爱民,改元所以表信。非有年无以致家给人足,非盛德
无以贻时和岁丰。鸿惟徽称,独冠前代。恭惟皇帝陛下,和布治法,底修事功。
辟土而任三农,顺时而佐五谷。天用眷佑,秋常大登。蜡通八方之神,民足四釜
之养。乃顺休命,著为始年。臣等均被至恩,共膺优禄。祗奉诏诰,更形颂言。
非特降康,已类商王之福;行观嗣岁,复兴周室之隆。
【登州谢宣召赴阙表】
仕路崎岖,群言摧沮。虽死生不变乎己,况用舍岂累其怀。(中谢。)臣草
野微生,雕虫末学。昔从仁庙,误蒙拔擢之恩;旋至神宗,亦荷优嘉之礼。祗合
俯身从众,卑论趋时。奈何明不自知,谏于未信。屡遭尤谴,实自己为。力常勉
于苟安,悔欲追而何及。以此迁延岁月,荏苒尘埃。望已绝于朝端,志必期于老
死。此盖皇帝陛下,躬成王之幼,赖文母之贤。辅成天纵之才,训导日跻之圣。
斯民多幸,神断至公。凡所有为,稍复用旧。况秉节推忠之士,将欲甄收;而作
新立法之人,旋行降黜。如臣者擢从远郡,俯届大邦。岂意寒灰之复燃,试其驽
马之再驾。每思至此,其念尤深。敢不云云。
【杭州贺兴龙节表】
帝武造周,已肇兴王之迹;日符胙汉,实开受命之祥。弥月载临,普天同庆。
(中贺。)恭惟皇帝陛下,体乾刚粹,稽古温文。信顺尚贤,已获三灵之助;神
武不杀,益修六圣之仁。愿承天休,永作神主。臣叨尘法从,出守郡章。身在江
湖,梦想钧天之奏;心同葵藿,远倾向日之诚。
【贺正表二首(之一)】
献岁发春,天有信于生物;盛德在木,君无为而法天。嘉与含生,日陶至化。
(中贺。)恭惟皇帝陛下,肇修人纪,祗畏天明。日月运行,物被无私之照;雷
风鼓舞,民知不杀之威。有万斯年,惟一厥德。臣久尘从橐,出领藩符。身寄江
湖之间,神驰卫仗之下。
【贺正表二首(之二)】
若考箕畴,正月为王极之象;玩占羲易,三阳为交泰之期。顺履春朝,诞膺
天禄。(中贺。)恭惟太皇太后陛下,道高载籍,恩浃含生。进贤退愚,蛮夷率
服。xia 6*贱以贵,施舍自平。臣出领郡符,承宣天泽。吏民鼓舞,共瞻崇庆之光;
海宇骏奔,永托坤元之载。
【贺冬表】
消长有时,德刑并用。庆一阳之来复,知万物之向荣。(中贺。)恭惟太皇
太后陛下,道配皇王,化行夷夏。以用人而考治忽,自正身而刑家邦。何劳五物
之占,坐知岁美;不待八音之奏,始验人和。臣率职海堧,驰诚天阙。默诵万
年之庆,远同百辟之欢。
【乞常州居住表】
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骑都尉臣苏轼。右臣向以狂妄得罪,
伏蒙圣恩,赐以余生,处之善地。岁月未几,又蒙收录,量移近都。再生之赐,
万死难酬。臣以家贫累重,须至乘船赴安置所。自离黄州,风涛惊恐,举家重病,
幼子丧亡。今虽已至扬州,而费用竭罄,无以出陆。又汝州别无田业,可以为生,
犬马之忧,饥寒为急。窃谓朝廷至仁,既已全其性命,必亦怜其失所。臣先有薄
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饘粥,欲望圣慈特许于常州居住。若罪戾之余,稍获
全济,则捐躯论报,有死不回。臣今来不敢住滞,一面前去至南京以来听候指挥。
干犯天威,臣无任俯伏待罪战恐之至。谨录奏闻,伏候敕旨。元丰七年十月十九
日,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骑都尉臣苏轼状奏。
【论高强户应色役疏】
诸路多称高强户同是第一等,而家业钱数与本等人户大段相远。若止应第一
等色役,显属 侥幸,有亏其余人户,乞下详定役法所相度申尚书省,应高强户随
逐处第一等家业钱数如及一倍外,即计其家业,每及一倍,即展所应役一年,除
元役年限外,展及五年为止。投募衙前,即依展年法,将展年应本等合入诸般色
役。假如本处以家业及二千贯为第一等,其高强户及四千贯以上计其家业,又及
四千贯,即展役一年。通计家业及二万四千贯,即展五年以上,更不展。如投募
衙前,亦自四千贯以上计其家业,不及四千贯,方应诸般色役一年,仍以五年为
止。其休役年限,依本等体例。
【荐毛滂状】
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臣苏轼。右臣伏睹新授饶州司法参军毛滂,文
词雅健,有超世之韵,气节端丽,无徇人之意。及臣尝见其所作文论骚词,与闻
其议论,皆于时可用。今保举堪充文章典丽可备著述科。如蒙朝廷擢用后,不如
所举,gan 6*伏朝典,不辞。谨录奏。
【听政札子(与范祖禹同上)】
臣等伏以天下不幸,大行太皇太后登遐,陛下号慕哀毁,孝性天至,在廷闻
者,无不摧陨。今将总揽庶政,延见群臣,四方之民,倾耳而听,拭目而视。此
乃宋室隆替之本,社稷安危之基,天下治乱之端,生民休戚之始,君子小人消长
进退之际,天命人心去就离合之时也。呜呼,可 不慎哉!可不慎哉!
臣等久备讲读,职在论思,首当献言以助万一。陛下宜先诚意正心,推广圣
孝,发为德音,行为仁政,以尉答天下生民之望。此在陛下加意而已,非有所难
也。愿陛下循其本而行之,则其末可以无难。昔周公以成王幼弱,故位冢宰,治
天下七年,制礼 作乐,以致太平,其功德至隆。周公既没,成王追念周公之勋劳,
赐鲁以天子礼乐,使 世世祀周公,以为非此不足以称周公之德也。成王所以报周
公如此,故天下莫不归心。汉大将军霍光尊立宣帝,霍光既没,宣帝亦葬以天子
之礼。帝始亲政事,又思报大将军功德。夫周公、霍光,皆人臣也,有非常之功。
故成王、宣帝皆报以非常之礼,而况太皇太后,英宗之配,神宗之母,陛下之祖
母,有大功于宗庙社稷,有大德于亿兆人民,于陛下之恩,与天地无极,岂人臣
之比哉!然则今陛下所宜先者,莫如报太皇太后之德也。
自仁宗以来,三后临朝,皆有大功。章献明肃之于仁宗,慈圣光献之于英宗,
鞠育扶持,勤劳囏难,亦未得如太皇太后之于陛下也。元丰之末,神宗寝疾,
已不能出号令。陛下年始十岁,太皇太后内定大策,拥立陛下,储位遂定。陛下
之有天下,乃得之于太皇太后也。听政之初,诏令所下,百姓无不欢呼鼓舞。自
古母后,多私外家,惟太皇太后未尝有毫发假借族人。不唯族人而已,徐王、魏
王,皆亲子也,以朝廷之故,疏远隔绝。魏王病既殁,然后一往。太皇太后疾已
革,然后徐王得入。进退群臣,必从天下人望,不以己意为喜怒赏罚。故至公无
私之德,虽匹夫匹妇之口,亦能道之。临朝九年,未尝少自娱乐,焦劳刻苦,以
念生民,所以如此,岂有他求哉!凡皆为赵氏社稷宗室宗庙,专心一意以保佑陛
下也。故身当其劳苦而使陛下享其安逸。昔章献明肃时,亲党多侥幸滥恩,仁宗
既亲万几,不免厘革,故小人不能无怨。今太皇太后自临朝以来,左右请求,一
切拒绝,内外肃然。盖以朝廷不可无纪纲,故身当其怨而使陛下坐收肃清之功。
陛下如欲报太皇太后之德,莫若循其法度而谨守之。祖宗以来,惟以德泽结
百姓之心,欲四海安静无事。仁宗行之四十二年,天下至今思之。恭惟太皇太后
之政事,乃仁宗之政事也。然而仁宗圣性宽裕,不忍拒人,内降滥恩,其后亦比
比而有。惟太皇太后严正至静,不可干犯,故能外斥逐奸邪,以清朝廷,内裁抑
侥幸,以肃宫禁,九年之间,终始如一。故虽德泽深厚结于百姓,而小人怨者亦
不为少矣。
今必有小人进言曰:“太皇太后不当改先帝之政,逐先帝之臣。”此乃离间
之言,陛下不可不察也。当陛下嗣位之初,太皇太后同听政,中外臣民,上书者
以万数。皆言政令有不便者。太皇太后因天下人心欲改,故与陛下同改之,非以
己之私意而改也。既改其法,则作法之人及主其法者有罪当逐,陛下与太皇太后
亦以众言而逐之。其所逐者,皆上负先帝,下负万民,天下之所仇疾,众庶所欲
同去者也,太皇太后岂有憎爱于其间哉!顾不如此,则天下不安耳。惟陛下清心
照理,辨察是非,斥远佞人,深拒邪说,有敢以奸言惑圣听者,宜明正其罪,付
之典刑,痛惩一人,以儆群慝,则帖然无事矣。陛下若稍入其语,不正其罪,则
恐奸言邪说,继进不已,万一追报之礼,小有不至,此于太皇太后圣德无损,而
于陛下孝道有亏,必大失天下人心。陛下岂不见司马光以公忠正直为天下所信服。
陛下与太皇太后用以为相,海内之人无不欣悦,光没之日,无不悲哀,乃至茶坊
酒肆之中,亦事其画像。光所以得人心如此者,为其能辅佐陛下与太皇太后,功
及天下也。以光之功,比之太皇太后,止是万分之一,而百姓思之如此,而况太
皇太后有天地之恩于陛下,有父母之德于生民,四海爱戴,思慕无穷,陛下若听
小人谗说,或追报有所不至,或轻改其政事,岂不大失天下人心乎!人心离于下,
则天变见于上,陛下虽欲为善以救之,改过以补之,亦无及矣。孝者万行之本,
本既不立,则其余何足观焉。
夫小人之情,非为朝廷之计,亦非为先帝之事,皆为其身之利也。日夜伺候,
欲逞其憾者久矣。今太皇太后,新弃天下,陛下初揽政事,乃小人乘间伺隙之时
也,故不可不预防之。此等即上误先帝,今又欲复误陛下,天下之事,岂堪小人
再破坏耶!
臣等恭闻陛下自太皇太后寝疾,朝夕不离左右,躬亲药膳,衣不解带,忧瘁
泣涕,形于颜色。自遭变故以来,哀慕毁瘠,中外具闻,丧服之礼,务从至隆。
又下诏发扬太皇太后盛德,推恩高氏,此大孝之极也。至亲之际,无所间然,然
而臣等犹言及此者,窃以小人众多,恐置陛下于有过之地也。如臣等所言,虽万
万无之,然不敢不虑于未然,或有纤芥流闻于外,则臣等上负陛下不先言之罪大
矣。不胜忧国爱君之至,唯陛下深留圣恩。取进止。
.贴黄。臣等伏见英宗即位之初,小臣中有张唐英者,上《慎始书》,预言
不宜追尊濮王。近臣中唯司马光先言之。其后 建议者上误英宗。追尊濮庙,举朝
皆以为不可。朝廷虽尽逐台谏,而言者不息,英宗终不能夺众论,圣意但悒怏而
已。及神宗即位,深悔英宗不从众言,遂擢张唐英为御史,而司马光大被信任。
今小人进言,臣等固未知其有无,然不敢不预言者,亦虑朝廷既有其端,则忠正
之士必争论不已。不唯上挠圣怀,亦使天下闻而不平,人心一离,不可复收,陛
下他日追悔无及。臣等忧惧危栗,实在于此,唯陛下深察。
上一篇: 补遗 记二首
下一篇: 补遗 启八首
目录: 苏轼集
0

猜你喜欢:

  • 《朱子语类》  ◎经下   器远问:"致知者,推致事物之理。还当就甚么样事推致其理?"曰:"眼前凡所应接底都是物。事事都有个极至之理,便要知得到。若知不
  • 《北齐书》 ○暴显 皮景和 鲜于世荣 綦连猛 元景安 独孤永业 傅伏 高保宁 暴显,字思祖,魏郡斥邱人也。祖喟,魏琅邪太守、
  • 《贞观政要》 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容色绝姝,当时莫及。文德皇后访求得之,请备嫔御。太宗乃聘为充华。诏书已出,策使未发。魏徵闻其已
  • 《旧五代史》 ◎五行志 昔武王克商,以箕子归,作《洪范》。其九畴之序,一曰五行,所以纪休咎之征,穷天人之际。故后之修史者,咸有其说焉。盖欲使
  • 《菜根谭》 峨冠大带之士,一量睹轻蓑小笠额飘飘然逸也,示
  • 《白鲸》 几章前,我曾提到过一个叫布金敦的,一个在新贝德福的客店里碰到的.个子高高.刚上岸的水手. &
  • 《后汉书》 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人,司徒郃之子也。郃在《方术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究览坟籍,结
  • 《菜根谭》 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
  • 《宋史》 ◎食货上五(役法上) 役法 役出于民,州县皆有常数。宋因前代之制,以衙前主官物,以里正、户长、乡书手课督赋税,以耆长、弓手、
  • 《仪礼》 少牢馈食之礼。日用丁己。筮旬有一日。筮于庙门之外。主人朝服,西面于门东。史朝服,左执筮,右抽上韇,兼与筮执之,东面受命于主人。主人曰
  • 《庄子》 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
  •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这座令人叹为观止的教堂,我们在前面曾试图为读者尽量使其原貌恢复,简要指出了这座教堂在十五世纪
  • 《清史稿》 ◎礼十(宾礼) 藩国通礼山海诸国朝贡礼敕封藩服礼外国公使觐见礼 内外王公相见礼京官相见礼直省官相见礼士庶相见礼 四
  • 《傲慢与偏见》 吃饭时贝内特先生几乎没有开过口,等仆人退下后,他认为到时间了,该与客人攀谈了,选了个预计客人乐意的话题
  • 《声律启蒙》 ○一先 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郏鄏鼎,武城弦,木笔对苔钱。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何处春朝风景好
  • 《苏轼集》 ◎策略五首 【策略一】 臣闻天下治乱,皆有常势。是以天下虽乱,而圣人以为无难者,其应之有术也。水旱盗贼,人民流离,是安之
  • 《百战奇略》【解析】本篇以《避战》为题,顾名思义,旨在阐述何种条件下运用“避锐击惰”的作战指导原则问题。它认为,在敌强我弱情况下作战,对于初来而士气锐盛
  • 《元史》 ◎宦者 前世宦者之祸尝烈矣,元之初兴,非能有鉴乎古者,然历十有余世,考其乱亡之所由,而初不自阉人出,何哉?盖自太祖选贵臣子弟给
  • 《裴注三国志》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也。汉末扰乱,关东皆震。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峻说原曰:“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
  • 《尔雅》 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 盎谓之缶,瓯瓿谓之瓵,康瓠谓之甈。 斪劚谓之定,斫谓之,谓之疀。 緵罟谓之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国学 文学名著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